《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讀了《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就瞭解到《時間簡史》是個黑洞,高度緻密且過了視界就出不來,《果殼裡的宇宙》是個蟲洞,一邊看一邊往回穿越去翻《時間簡史》,最後一怒之下直接在兩本書對應的地方互相標了頁碼。最後,靠著幾乎都還給老師後還殘存了點的科學知識,以及信息龐大卻亂成一團的度娘(平均每看30頁度娘兩小時),死了不知多少腦細胞之後(每天讀完一個段落躺下睡覺時,感覺腦子疲憊沉得發虛),終於研讀完畢,燃燒了大量體內有序能量化作熱量使宇宙的無序度增加了50億億億單位之後,我獲得了大量信息,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心得: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20世紀有三個非常偉大也非常重要的科學理論。

第一個叫做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是說在任何公理化形式系統,總有在定義該系統的公理的基礎上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的問題。

翻譯成人話就是:公式永遠不夠用,總有你用啥公式都算不出來的題;第二個叫做不確定性原理,是說你不能同時得到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其中一個測量得越準確,另一個就越不準確,你只能算出處於某位置或某速度的概率。

翻譯成人話就是:就算你有公式,你也只能算一半。第三個叫做混沌理論,是說方程具有所謂混沌的性質,在某一時刻位置或速度的微小變化會在將來導致完全不同的行為,人們在實際上無法跟隨這種演化。

翻譯成人話就是:就算你用對了公式,你基本也算不對。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物質都具有正能量,還具有萬有引力,引力場具有負能量,宇宙一開始經歷了一個叫暴脹的階段,在這階段宇宙從引力場借了好多負能量去創造具有正能量的物質,引力場變得更負,就像你用信用卡一樣,你一分沒有,劃卡買了一堆包啊、鞋啊的,你的卡就負了好多大元,負的越多,你的東西堆的就越多,目前的宇宙中大約有1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1後面80個0)個粒子,為何有這麼多物質,就是從引力場的負能量中借的。這還不算,如果你有足夠多的負能量(正能量絕對不行),你就能造一個蟲洞,這玩意可以穿越空間,星際旅遊說走就走,還能時間旅行,讓你穿越回到過去。負能量真是好啊。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說到時間旅行,萬一有人回到過去,在他祖父還是個小孩時殺了他祖父會怎麼樣,這就是導致歷史矛盾的祖父佯謬,《終結者》就是講這個的。一種解釋是你可以回到過去,但不能改變過去的樣子,因為過去之所以是那個樣子,就是因為你回去參與了其中,這由霍金最愛的方法論—費曼歷史求和支持,叫做協調歷史假說又叫做諾維科夫自洽性原理,這就是《星際穿越》《十二猴子》。另一種解釋是有無數個平行的宇宙,你修改的其實不是你原來的那個宇宙,而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宇宙,但因為你來修改了,後面的歷史都不一樣了,這沒有任何方法論支持(平行宇宙分裂式決定論量子力學是種假說,不能算一個方法論),叫做選擇歷史假說又叫做多元平行宇宙理論,這就是《蝴蝶效應》《源代碼》。《終結者》這系列最奇葩,第一部用了第一種假說,第二部用了第二種假說。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回到過去,但進入了一個時間圈環,你不停的重複同一段時間同一段歷史,這樣,你就來到了《土拔鼠日》。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人腦實在比電腦NB太多,人腦結構複雜,有幾百萬個處理器同時工作,電腦才幾核,現有的電腦比蚯蚓的大腦還簡單。但是,目前人類DNA進化速度為每年1比特,就是說100萬年才增長1M的信息,你每月流量就要用好幾百M,還不算wifi。而電腦服從摩爾定律,每18個月進化1倍,在某個可預見的未來,電腦將生成人腦一樣的複雜性而且更快進化,這就是所謂人工智能。所以,要在未來獲得對電腦的勝利,必須人為大幅度改良DNA並讓人類在人體外培育,以增加人腦尺度,而且電腦是以電子形式光速運轉傳遞信息,人體是化學形式龜速運轉傳遞信息,這意味著要支持那樣的大腦,必須對身體也加以改造。《果殼中的宇宙》第六章,這是科普還是《黑客帝國》?《攻殼機動隊》?其實你不知道,除了我們生活的四維時空(三維空間加時間),宇宙還有好多維但只有引力效應可以穿越,我們進不去,我們生活在一個四維膜上,旁邊有個差不多的影子膜,離我們巨近但隔著維度我們看不到,更沒準我們的宇宙是個高維度的全息投影,就像你把一個蘋果投影到屏幕上,用全息圖還原出來。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這就是更離譜的《果殼中的宇宙》第七章,我們的世界沒準是個大型網遊。說點實際的,宇宙一直在膨脹,未來如何?描述宇宙的是弗裡德曼模型,有三類模型兩種結果。引力能戰勝膨脹率,宇宙收縮,所有物體都撞在一起,宇宙變一整個大黑洞,時間完結,一切GAME OVER;引力不能戰勝膨脹率,宇宙一直膨脹,包括太陽在內恆星燒光,能量耗盡,沒有光也沒有熱,一切還是GAME OVER。不過不用擔心,這事至少得好幾十億年之後了。看霍金大神的書有個坑,他文字太好說服力太強,你得分清楚哪些是已經被實驗證實或觀測支持,成為公認的科學理論使用的,而哪些又是推論的、數學模型演算的,沒有被實驗證實或觀測支持的理論假說!

大致來說,《時間簡史》前一半大部分是前者,後一半大部分是後者,《果殼中的宇宙》,大半都是後者。在霍金關於暴脹、無邊界宇宙假設、M理論等的推演中,隱藏著一個並不隱晦的終極追求,將自己的理論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並最終戰勝宗教。20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用超級高端的方法論工具,徹底把哲學家趕出了本體論領域,並接棒進行本體論之戰,20世紀的本體論哲學基礎是愛因斯坦和尼爾斯·波爾奠定的,雖然任何一本哲學史都不寫他們,如今這個任務被霍金接了過去,這是為什麼他在眾多科學家中具有領袖姿態,也是為什麼他能寫出這兩大鉅著,並把《時間簡史》以40種文字賣到每750個人有一本。這就是:

本體論哲學家霍金與上帝的終極之戰。在引力沒有真相大白前,負能量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很明顯,引力是物質間產生的,沒有物質就沒有引力。根據質能方程,那就是沒有正能量,不會有引力,也就沒有負能量。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最後我要感謝諾蘭導演和他的大作《星際穿越》,就是因為這個片子,我查了一大堆資料,惡補了好多知識,今年我又仔細、完整的看了一遍,於是燃起興趣去看十年前脆敗下來的《時間簡史》,而且居然能基本看懂了,隨著書的閱讀,我又發現,《星際穿越》的每個部分,真的都是有科學理論或假說支持的,蟲洞、巨浪星的潮汛力、引力場時空彎曲、黑洞奇點、引力穿越維度……能把這麼多複雜的理論、這麼抽象的東西,轉化為熒幕上的實體,而且讓人們基本看懂,而且還講了一個漂亮的故事,而且還用了高超的敘事結構,實在是太!厲!害!了!然而只有一個問題,最後主角能夠做到進入高維空間傳遞奇點數據拯救人類,是因為他對女兒的愛強烈得驚天動地感動未來,真真是父愛無敵,當時只是覺得愛能創造奇蹟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真是夠神棍的,現在卻覺得,不管這愛多深力多強傳多遠哪怕超距,它也應該是一種電磁波吧,這東西它不能穿透維度傳遞啊,這不科學……


《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如此理解,無比清晰

或許愛是信息藍本呢?

物之理-Rowle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