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在朝廷任什麼職?

用戶108364091098


平心而論,慈禧當權48年,卻沒有造成外戚專權的形勢,慈禧這個女人,的確不簡單。

慈禧有兄弟三人,分別是桂祥、照祥、福祥,按道理說,慈禧當政近50年,從呂雉和武則天流傳下來的傳統,葉赫那拉氏無論如何也要出幾個王爺才行,可是這兄弟三人,都是悶聲發大財,從不弄權的主。

慈禧三兄弟中,最有影響力的桂祥,不過是當了一個滿洲鑲黃旗副督統,爵位才是三等公爵。這對於掌握整個天下的當朝太后的弟弟,是不是太寒酸了。

1888年,桂祥當了一個工部右侍郎的官,同時兼管錢法堂事務。當朝國舅,只做了一個副部長,看來慈禧並不打算讓他掌權,好好領點俸祿、收點黑錢過日子就行。

桂祥在工部的工作和管理旗務的工作,平常不需要上班,重要場合露個臉就行。可是俸祿和巴結的人太多太多烏央烏央的,桂祥還真是不適應。即便如此,桂祥還是經常找慈禧和隆裕哭窮,慈禧給他又找了一個崇文門監督。

崇文門監督,不光收取崇文門轄區內的田稅、商稅,還對通過崇文門的一切貨物進行徵稅。說白了,慈禧給他這個職位就是讓他撈錢呢。桂祥也不錯,一年時間就把自己的豪宅翻修一遍,房屋數百間。桂祥就這樣憑著姐姐和女兒,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好日子。

桂祥比慈禧小14歲,慈禧當太后時,桂祥才13歲。桂祥如果爭氣,慈禧也絕對沒有不重用他的道理。晚晴的名臣中,恭親王、曾國藩、李鴻章、榮祿,都是忠於慈禧的優秀人才,給這幾個人打下手,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下來,絕對能成大才,就算當不了軍機領班,當個九門提督是綽綽有餘的。

甲午戰爭中,眼看清廷在滿洲的龍興之地就保不住了,賦閒在家多年的恭親王都被請出來當總司令,慈禧也搭便車讓桂祥軍中效力。沒想到,桂祥這個慫包,當著三軍將士的面,被嚇得痛哭流涕。當然也有人為他辯解說是大煙癮發作造成的。總之,桂祥這次出醜,讓慈禧徹底斷了重用他的念頭。

桂祥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愛新覺羅家的青年才俊。大女兒靜榮嫁給了載澤,二女兒嫁給了光緒皇帝,三女兒靜芳嫁給了載澍。

大女婿載澤曾出樣考察,回來以後當的是省部級大官,載灃手下更是掌握中央財權。可是三女婿就不行了,和靜芳吵了一架,直接被慈禧下令打板子,讓桂祥的福晉親自監督,歷史記載“受杖流血昏暈”,“藍綢單褲粘於血肉”。

別看你是愛新覺羅家的,得罪我家女兒,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其實,慈禧打載澍,是殺雞嚇猴,因為光緒是皇帝,對靜芬實施冷暴力,實在是打不得啊!

桂祥不行,因為桂祥的關係,有個人做到了軍機領班,鐵帽子王,這個人就是愛銀子的慶王爺。

慶王爺奕劻原來不是王爺,咸豐死的那一年,他才是一個貝勒。清朝宗室那麼多,誰認識他啊!桂祥住在芳嘉園,和奕劻是鄰居。桂祥不學無術,連寫個信也寫不明白,這一點慈禧是知道的。於是奕劻主動要求給桂祥捉刀,慈禧就問,誰替你寫的,還不錯啊!就這樣,桂祥就成功進入慈禧視野,成為慈禧的重要親信。

奕劻和桂祥一樣,年輕時候慘啊,窮的把傢俱都賣了。如今在桂祥和慈禧的提攜下當了大官,自然比任何人都努力。奕劻一直跟著失勢的李鴻章學外交,李鴻章被趕到廣州當兩廣總督去了,奕劻直接搞錯外交文件,鬧出一個列強“最後通牒”,慈禧一急眼,就宣戰了。

庚子國變中,奕劻雖然有重大失誤,可他不出頭,在端王黨們被殺光光後,奕劻成了滿清貴族中碩果僅存的一位。再加上奕劻本來有一點能力,還有辛丑條約簽約的功勞,當軍機領班大臣綽綽有餘。奕劻被袁世凱的銀子砸暈了,成了袁世凱的傀儡,這就是後話了。

某種程度上說,奕劻就是桂祥的替身,如果桂祥有點本事,做到奕劻的位置上問題不大。


歷史知事


葉赫那拉·桂祥。桂祥出生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這個人沒什麼本事,一生榮辱全是仰仗慈禧太后這位姐姐。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為了關照這個弟弟,就晉封他為三等承恩公。隨後,慈禧開始有意栽培他。先是讓他擔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也就是監督檢查鑄錢局製造銅錢的工作。雖說官職不算大,但一方面,他是慈禧的親弟弟,女兒又是光緒的皇后,因此巴結他的人非常多。後來,慈禧又命他和輔國公載卓負責健銳營事務。甲午戰爭爆發時,在恭親王的推薦下,慈禧同意讓桂祥以參將的身份,統軍去對抗日本人。可是桂祥還沒出山海關,就嚇得哇哇大哭,死活不肯走。

慈禧聽說後,頓覺臉上無光,只得讓恭親王把他調了回來。後來擔任一些閒散職務。民國二年(1913年),桂祥病逝,時年64歲。


睡夢心經


慈禧太后弟弟桂祥是晚清政治舞臺上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可惜,坊間對他知之甚少。

桂祥沒讀過什麼書,也沒做過什麼事,平庸沒出息,一生無所作為,在外坐支副都統的俸給,在家整日抽大煙,在皇族親貴中屬於無人看得起的角色。

但如此不堪,並不代表他不能享受富貴,而他的富貴都是他的姐姐慈禧和他的二女兒靜芬給他帶來的。

咸豐在世的時候,桂祥沒有沾到慈禧什麼光。咸豐死後,慈禧聯合慈安、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成功上位開始垂簾聽政後,桂祥的好運氣跟著就來了。

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初十日,是桂祥改變命運的日子。這一天,是宮裡慶賀慈禧四十壽辰的日子。借這個日子,慈禧授意親兒子同治皇帝,將他的三位舅舅,在同一天破格封賞。

其中,大舅照祥授御前侍衛,二舅桂祥、三舅佛佑均授侍衛,在乾清門當差。

御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是滿人中最肥的差事,這種侍衛大多是選拔滿蒙貴族子弟擔當,不需要多少文化,多大能耐。由於他們在皇帝身邊當差,非但待遇優厚,而且能優先提升。清朝歷史上許多叱吒風雲,出將入相的滿人高官,如和珅、肅順等,無一不是御前侍衛出身。

慈禧在同一天將自己三個兄弟安排在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的位置上,原本是想讓他們有一番作為,可惜,她這三位兄弟都不是這塊料。

桂祥入宮當乾清門侍衛不久,他那外甥皇帝,19歲的同治就因生天花死掉了。慈禧為了使大權不致旁落,又將自己妹妹的四歲兒子載湉,由醇親王府接到宮中,繼承皇位,而她自己則繼續垂簾聽政。

桂祥藉著這個機會,亦由御前侍衛快速高升,到光緒十年時,他已經擁有了副都統的頭銜,其弟佛佑則被賞給了頭等侍衛。

光緒十四年桂祥再獲升遷,當上了正紅旗護軍統領。

是年十月,紫禁城選秀女,慈禧橫加干預,強迫光緒將桂祥二女兒靜芬也就是慈禧的親侄女,選定為皇后。

這下,桂祥就成了當今皇上的老丈人,行情肯定得再朝上漲。

靜芬被選為皇后,僅僅過了兩個月,桂祥即晉升為正黃旗護軍都統。

光緒十五年正月下旬,方家園的桂府張燈結綵,準備正式嫁女,桂祥則順理成章地成了“承恩公”。

正月二十六日,紫禁城正式舉行冊立皇后的儀式,二十七日,光緒大婚。

就在大婚典禮的第二天,慈禧頒佈懿旨,命承恩公桂祥以侍郎銜候補,這意味著桂祥就此成了朝廷的文職大員。

同年十月,慈禧再次推擢自己這位弟弟,賞桂祥穿黃馬褂,四個月後又提升為右翼前鋒統領。

光緒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慈禧的授意下,清廷又宣佈“以承恩公桂祥為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

兼管錢法堂事務的工部右侍郎是個肥缺,但這個肥缺對才識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既有學識又懂錢法的官員擔任。桂祥大字不識幾個,根本擔負不起這樣的要職,但慈禧一心只顧提攜孃家人,根本不管這些。

桂祥到戶部後,處處碰壁,備受煎熬,幹了不到一年,就幹不下去了。

但有太后姐姐罩著,一點問題沒有,轉而慈禧又把他轉任成了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僅僅過了幾個月,桂祥再次挪窩,轉任鑲黃旗蒙古副都統。

兩個月後,即光緒十八年二月初五日,桂祥再次被委以重任,與鑲紅旗蒙古都統文秀共同管理神機營事務。

神機營是辛酉政變後成立的以滿人為主體的武裝力量,武器精良,待遇優厚,擔負著戰時拱衛京師,抵禦外辱,平時則維持皇室治安的重任。

靠著這一重要顯赫的職務,光緒二十年正月十九日,慈禧又給桂祥送了份大禮,給承恩公桂祥加上了入八分輔國公的頭銜。

通過這一系列打破常規,不顧實際的推擢可以看出,慈禧對她這個弟弟是很上心的,很希望桂祥能成為自己倚重的一方力量。

但桂祥像其他的八旗子弟一樣,好吃懶做,一身富貴毛病,終究是扶不起來的。

光緒對慈禧強加給他的這場婚事,內心其實是強烈不滿的,對皇后他沒有好感,對桂祥這個老丈人亦沒有好感。

因為這個心理,光緒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幹了一件衝動並且鑄成大錯的事——明知桂祥不是帶兵打仗的料,光緒卻強硬地把桂祥派到了山海關前線。

光緒認為桂祥乃神機營統領,此時理應為朝廷賣命出力。當然,除了富貴不能白給的心理,光緒還有一層心理,他有故意讓桂祥乃至慈禧難堪的微妙心理。

對光緒的這個決定,慈禧雖然心中極為不滿,但在當時也不好出面阻攔,這就讓她和光緒之間結下了一個不小的樑子。(有種觀點認為,後來的珍妃之死就跟這事有關,慈禧要發洩不滿,懲罰光緒。)

皇后見自己的老爹被弄到前線吃苦受難,隨時還有送命的危險,對光緒也是大為不滿,這讓她對光緒越發的冷漠,等到光緒被囚禁後,更是如此。

桂祥到山海關前線,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丟人現眼。

這時,慈禧再坐不住了,嚴令光緒必須將桂祥所部立即撤回。

桂祥回京後,非但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官階待遇進一步提升。回京之後,他不但可以在紫禁城騎馬,而且可以在西苑門內騎馬。

光緒二十三年七月,慈禧又給了桂祥一個肥差,擔任崇文門副監督,其收入之豐厚,為京官最優差,年收入達萬兩銀子之多。

庚子年間,桂祥又升了,開始擔任內務府大臣,之後慈禧又讓他和輔國公載濤一起管理起健銳營事務來。

可惜,桂祥始終沒能冒出個像樣的泡。

光緒、慈禧死後,他二女兒當時的隆裕太后又給他找了份養老的差事,到梁各莊“御前侍衛值班”,這差事即清閒待遇又好。

民國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一生無所作為的桂祥在老宅方家園病逝。


黑句本


爵:三等承恩公。

軍:滿洲鑲黃旗副督統。

政:工部右侍郎,肥差部門,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水利部等部門的副部長、次長。

兼管錢法堂事務,相當於印鈔造幣總公司(造出的錢幣他是沒機會裝回家的)。

後管理健銳營事務,清八旗禁衛軍中一支具有特種部隊性質的部隊。

由桂祥聯想到外戚,不止咱們中國,連帶著日本、朝鮮也一樣,外戚專權甚至篡權的現象發生過很多次。

自古以來,外戚干政專權幾乎把國人帶入了慣性思維,比如以人彘酷刑聞名的呂后,比如著名外戚霍光,比如著名穿越人王莽,比如三國名人何進,比如楊堅,再比如身兼四十多個職務的楊國忠等等等等,如過江之卿,層出不窮。

再看看武則天對自己的親戚都是怎麼安排的:

楚王武士讓(追封)

魏王武承嗣

南陽王、魏王武延基

魏王武延義

梁王武三思

千乘王、定王武攸暨

陳王武延暉

淮陽郡王武攸宜

安平郡王武攸緒

建昌郡王武攸寧

九江郡王武攸歸

恆安郡王武攸止

會稽郡王武攸望

河內郡王武懿宗

臨川郡王武嗣宗

河間郡王武尚賓

高平郡王武重規

潁川郡王武載德

淮陽郡王武延秀

鹹安郡王武延祚

高陽郡王武崇訓

新安郡王武崇烈

相對如上這些人來說,慈禧比她們都要強些,倒不是慈禧守規矩、遵循祖制,如果她那麼想就不會垂簾聽政這麼多年,抓住權利不放手了,主要是她也沒什麼人可以扶,孃家已經式微,慈禧作為大姐,下面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

妹妹:葉赫那拉·婉貞,醇親王奕譞嫡福晉,光緒帝生母。
大弟:葉赫那拉·照祥(佛革)
二弟:葉赫那拉·桂祥(佛佑)
三弟:葉赫那拉·福祥(佛保)

大弟死的比較早,所以在慈禧的父親、大弟都死後,承恩公的爵位直接落在了桂祥頭上,三弟存在感偏低,連個詳細的生平都沒有,本題主要是敘述桂祥,所以咱們從桂祥的身上論關係:

桂祥的大姐------咸豐皇帝的懿貴妃,也就是慈禧;

桂祥的二姐------咸豐皇帝的弟弟醇親王的福晉;

桂祥的大女兒------許配輔國公載澤

桂祥的二女兒------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皇后)

桂祥的三女兒------許配鐵帽子王------愛新覺羅·訥勒

桂祥的侄女------許配孚郡王嗣子愛新覺羅·載澍

可以看得出來,慈禧已經盡力了,自己的親戚安排的很周全,看看成員關係表,很多細心的朋友就會有疑問,全家皇親國戚,桂祥會很窮?會!而且非常肯定,首先,桂祥能下手撈錢的工部是別人防著的,沒機會貪汙,那些死工資可不夠他和狐朋狗友吃喝玩樂的,可人家雖紈絝,但有資本紈絝,家底都厚的不得了,桂祥可不行,慈禧孃家可沒啥根底,如果沒有慈禧,在遇上桂祥這樣的......相信早就沒落了。

雖然慈禧自己窮奢極侈,但自從把桂祥的次女(隆裕皇后)強塞進宮以後,就不再管了,隆裕也是不愛搭理桂祥這個爹,看來隆裕皇后入宮之前,桂祥對她也不怎麼樣。估計三個女兒也都有苦衷,在那個年代,作為“潑出去的水”三天兩頭的拿夫家錢接濟老爸不可能,而且桂祥的毛病,是全家都瞭解的,桂祥就是個無底洞,你能給多少他就很短時間花光,如果桂祥沒有這麼作的話,手中的錢本來足夠花了。

下圖:桂祥的大女兒 葉赫那拉·靜榮,她嫁給了載澤。

慈禧曾經想過重用桂祥,但是卻被桂祥打臉,成了全軍全國的笑話,源於恭親王的舉薦,慈禧同意授予桂祥參將職務,但是朝廷派桂祥去打擊日軍的時候,剛出了山海關,壓力山大的桂祥就嚇怕了,哭鬧著不肯前行禦敵了,恭親王之好一紙調令準他回京,這種事哪裡瞞得住,慈禧也是氣得不行,自此不再搭理這個不爭氣的弟弟了。家裡人都不管,自己又不爭氣,所以桂祥一生都是窮困潦倒。

就沒有一個人看慈禧面子託桂祥一把?當初袁世凱為了巴結慈禧倒是給他安排了個肥差,崇文門監督,主要就是雁過拔毛專管抽頭,包括田稅、商稅等等,大手大腳的桂祥直接把府邸全部翻新了一遍,然後房子著火,一切歸零,這就是命啊。


古今通史


桂祥啊?我聽說當年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慈禧有意讓自家這個弟弟桂祥去軍中歷練一番讓他跟著鬼子六奕訢親赴戰場督戰,可他以為要掉腦袋,姐姐有意害他,還沒怎麼著,他就在眾將士面前嚇得涕泗橫流。恭親王奕訢實在看不下去,才一紙奏書把他給送回去了。

桂祥運氣也比較好,生在世襲罔替的三等承恩公爵府家。按道理父親死了,當是由他哥哥承爵,但是他哥哥也死了,可是便宜了他,把他嘚瑟的啊,吃喝嫖賭抽,樣樣齊全。

(葉赫那拉桂祥與其福晉)

畢竟也沒辦法,他打小就仗著皇親國戚不學無術,肚子裡沒有點東西還愛到處去嘚瑟,結果大多數時候丟人現眼。

倒是他大姐慈禧老佛爺曾也有意栽培他讓他到前線去鍍金,可反倒丟了自己的老臉。自此,甭說老佛爺,連他三個女兒都不太愛搭理他。他本來就吃喝嫖賭抽,還不理財,結果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倒有臉去向老佛爺哭窮。老佛爺也很無奈,到底是血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老佛爺還是憐憫他,給了他工部又侍郎的官做。

工部又侍郎,是閒差,平時重要場合只管露個臉就行。就這樣,果斷時間,桂祥又跑去和老佛爺哭窮了,錢還是不夠用啊。

於是,老佛爺又變著法給他個肥差——崇文門監督。當時崇文門可是大小客商必經之門,此官職管著一應稅負,顯然是個雁過拔毛的美差啊。

你還別說,桂祥別的能耐不濟,撈錢倒是有一手,不到一年就撈得盆滿缽盈,新修一幾百戶的府宅。

除此之外,桂祥再沒有擔任過別的職位。閒差撈不了錢,要職他又沒有能力,所以家人也便任由他碌碌無為度過一生。


不書


桂祥全名葉赫那拉·桂祥,這個人在歷史上沒什麼作為,唯一能拿出來說說的,就是他有個出名的姐姐。他的姐姐慈禧太后,是當時東方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桂祥沾她姐姐的光,得以在朝中任職,先後出任工部右侍郎、鑲黃旗副都統等職。 雖然這都是閒職,但好歹是個官兒啊,而且由於桂祥沒有讀過什麼書,每天都是抽大煙混日子,所以這些有銜無權的閒散官職的很適合他。 桂祥的命是真不錯,他們雖然是晚清滿州八旗貴族,但其實在八旗中他們家地位並不高。因為屬於滿八旗中的鑲藍旗,而鑲藍旗屬於“下五旗”。所以他老爸惠徵最初也只是在吏部任筆帖式,是一個相當於人事部秘書、翻譯的八品文官。但他們家會生女兒啊。咸豐元年登基,挑選八旗秀女,惠徵
的女兒有幸被選中入宮,並在後來成為了皇后。 而在咸豐帝死後,慈禧自然就成為了皇太后,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慈禧發佈上諭宣佈:“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 與此同時,也是因為慈禧的緣故,已經死去的惠徵被追封為三等承恩公,諡“端恪”。這下桂祥家可就成了公爵級別的家族了。雖然繼承爵位的不是桂祥,但他這地位也是相當高了。 而後來他哥哥葉赫那拉·照祥死了,桂祥又襲封三等承恩公,這運氣來了是擋也擋不住。後來他的二女兒靜芬由慈禧做主,成了光緒皇帝的皇后(孝定景皇后),自己又成了皇帝的老丈人,國舅榮升為國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親姐是太后,親女兒是皇后,他這地位得有多高? 當然,桂祥只是表面風光而已,由於是新晉上三旗,他們家家底子並不厚實。但這桂祥由於13歲時姐姐就當了皇后,他搖身一變成了皇帝的小舅子。這就開始飄了,從此化身紈絝子弟,不學無術,時常自恃身份聚集一幫人飲酒作樂,把家底都敗光了。要不是慈禧念及姐弟情誼,時常賞他些物件財物,這桂祥估計都揭不開鍋了。 最可笑的是,“甲午戰爭”時,慈禧太后指派桂祥帶兵出關迎戰,卻不想他在戰場上當著眾將士的面嚇得痛哭流涕,這可把慈禧的臉都丟光了,從此就不再怎麼搭理他,最終桂祥就只能靠著他的爵位混吃等死。


9999的愛情


叫葉赫那拉·桂祥是慈禧的弟弟,光緒皇帝的岳父。他是個碌碌無為的人,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因為大清祖制嚴禁外戚專權,慈禧起初沒有給他官當,桂祥的哥哥死後,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就讓桂祥頂替他哥照祥的爵位三等承恩公。
(桂祥和他的福晉)

這個三等承恩公的爵位在慈禧孃家接替了三人了。慈禧成為太后時,朝廷依冊封皇后的規定恩典慈禧太后的家人,所以慈禧的爹惠徵被晉封承恩公爵位,惠徵死後,由慈禧的大弟弟照祥頂替,慈禧的大弟弟沒有後人,他死後就讓慈禧另一個弟弟桂祥頂替了。

後來桂祥還當了個滿洲鑲黃旗副督統。這個副職就是個“榮譽”職務,有銜無實權,必要的時候就去報個到,到月照拿工資,桂祥每日無所事事,在大煙的煙霧繚繞中度過。他生了三個女兒都是豪門貴婦。他身邊的親人可以說都是很厲害的主。

桂祥的大姐是慈禧太后,咸豐皇帝的老婆,同治皇帝的親孃,她後來一宮獨裁,掌握朝政大權。


桂祥的二姐是咸豐皇帝的弟弟醇親王奕譞(xuān)的福晉。慈禧當家做主把妹妹許配給醇親王奕譞,奕譞順利成章成為慈禧的妹夫,桂祥的二姐夫,他的權利和威望凌駕於眾親王之上。他是清代鐵帽子王之一。桂祥的外甥就是他的兒子光緒皇帝。

桂祥的二千金靜芬是隆裕皇后,慈禧做媒,她是光緒皇帝的老婆兼表姐,比光緒大3歲,長相最多一般,確切地說一般以下,還有些駝背,有個美國基督徒說她“……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但是她性格溫柔善良,善解人意,懂禮節識大體,慈禧死後她掌握朝廷大權,最後她選擇讓清朝和平退出歷史舞臺,避免了生靈塗炭。北洋軍閥袁世凱曾對外放話說,若不是隆裕有些老了,我說不定會讓她當我的小妾,誰知道老袁處於什麼目的,可能是喜歡隆裕皇后的善良吧。


桂祥的大千金靜榮,她被慈禧指婚許配給“老五太爺”綿愉的長孫輔國公載澤。她比載澤大2歲,長相俊美恬靜,被後人稱為“皇宮最美麗的女人”,她育有3子1女。婚後的載澤被封為鎮國公。

桂祥的三千金靜芳被慈禧指婚嫁給鐵帽子王——順承郡王愛新覺羅·訥勒赫(後來改名載澍)為福晉。靜芳脾氣不好,嬌縱野蠻,經常和老公吵架,少頭無腦的女人還把老公告到孃家那,最後傳到慈禧耳朵裡,一道懿旨把他送進宗人府,吃了不少板子落了個終身監禁,慈禧死後才重見天日,不再理靜芳,靜芳用蠻橫換來一生的活寡。

(照片左一是靜榮,左二是靜芳,中間是慈禧養女榮壽公主)

桂祥的侄女(他哥家的千金)被指婚為孚郡王嗣子愛新覺羅·載澍為妻。

慈禧對孃家人這樣做遵循了大清祖制,避免了外戚專權,任人用人方面高明。


小姐姐講史


縱觀中國古代史,但凡是由太后臨朝聽政,幾乎都免不了重用孃家人來鞏固權力,像西漢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東漢竇太后的哥哥竇憲以及何太后的哥哥何進,他們都曾顯赫一時,把持朝政,掌控著朝廷的生殺大權。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外戚。雖然歷朝統治者都會想方設法控制外戚的實力,比如重用宦官來制衡外戚,但都沒有從跟上解決外戚專權的弊病。

這一情況直到明清時代才得以解決,像明朝的皇后基本都是出自民家之女,明朝公主不嫁勳貴等措施,才徹底將外戚的勢力一網打盡。

可到了清朝中後期,慈禧太后雖掌控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命脈,但我們也沒有聽說過有關慈禧重用孃家人的傳說。難道是因為慈禧很正直,一直以愛新覺羅氏的利益為重而和孃家劃清界限嗎?

其實並不然,慈禧曾多次想重用自己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只不過他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任憑慈禧給了他無數機會,他依然不成器。

桂祥的身份有多貴重,我們來看一看他和皇室的人物關係就一目瞭然了。

桂祥有兩個姐姐,大姐就是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後來生下了同治皇帝,二姐嫁給了醇親王奕譞,生下了後來的光緒皇帝。也就是說,同治和光緒都是桂祥的親外甥。

桂祥還生了三個女兒,長女靜榮嫁給了輔國公載澤,三女靜芳嫁給了鐵帽子王順承郡王訥勒赫,最出名的還要屬他的二女兒靜芬,後來嫁給了光緒皇帝,成為光緒名正言順的皇后(雖然光緒不喜歡他)。

這樣一來,光緒就是桂祥的外甥兼姑爺,可見慈禧唯恐自己的弟弟和愛新覺羅氏粘的不夠緊密,對弟弟的疼愛可見一斑,歷史上能和這麼多皇親國戚搭上親的恐怕還沒人能超過他。

可桂祥是個實實再再的窩囊廢,不論慈禧如何趕鴨子上架,他都是一個無法讓人信服的人。

早在同治年間,慈禧剛剛上臺,就迫不及待的封桂祥做了御前侍衛,雖說是侍衛,可這個職位可了不得,並非是什麼人都能當的,一般能享此殊榮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烈士的遺孤。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處在朝廷的中樞,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皇帝,自己要是再有一身才華的話,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和珅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後來同治皇帝駕崩,慈禧直接將桂祥提到了正紅旗護軍統領的職位。在女兒嫁給光緒帝之後,桂祥的身份也是水漲船高,被提拔為正黃旗護軍都統,並且封為承恩公。


光緒十六年,桂祥被委以實職,擔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這麼好的一個肥缺,許多人求門路送銀子還討不來,結果桂祥在工部弄得一團糟,險些讓慈禧下不來臺,於是灰溜溜的從工部辭職,不過光緒皇帝還算很厚待自己的老丈人,把他的爵位抬高到了入八分輔國公的序列之中。

當桂祥想在家享清福的時候,慈禧還是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夠上進。光緒十八年,桂祥被認命為神機營統領,並且在日本侵略朝鮮的時候,準備派他入朝作戰。

可桂祥吃喝嫖賭行,但領兵打仗根本沒有那個能力,部隊剛到了山海關,桂祥就已經嚇破了膽,他不斷上書光緒皇帝以身體不適為由請求回京修養,可幾次都被光緒駁回,後來還是慈禧逼迫光緒,桂祥才得以回到北京。


從這一刻起,慈禧就對這個弟弟徹底絕望了,她意識到桂祥根本就不是幹實事的人,於是便不再強求,不過她並沒有虧待桂祥,既然玩權力不是這塊料,那就老老實實的發財吧。

從後期桂祥擔任的官職看,從崇文門監督到內務府大臣再到後來的御前侍衛領班,都是撈銀子的好差事,桂祥在任上也著實發了一把。

桂祥一直活到了清朝滅亡,民國二年,64歲的桂祥走完了自己窩囊卻又富貴的一生,作為慈禧太后的弟弟,皇家還專門從民國給的銀子中掏出了五千兩用於治喪。

桂祥雖然是個無所作為扶不起的阿斗,但他的命極好,一生榮華富貴,可見,投胎也是一門大學問。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竇漪房劇照

先說說為何會出現外戚干政的現象。在子淵看來,主要原因是“主少母壯”,即皇帝年幼、太后年輕。一旦太后選擇垂簾聽政,勢必會依靠其父兄和家族勢力,此時最容易出現外戚專權。譬如東漢竇漪房太后執政期間,竇氏一族有大量男性擔任朝中要職,幾乎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那麼人們不由得好奇,為何在慈禧太后執政期間,是否曾出現其孃家人干政的狀況呢?

▲隆裕太后舊照

事實上,慈禧之弟——葉赫那拉·桂祥後期甚至過得非常窘迫。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桂祥沾姐姐的光,頂替亡兄葉赫那拉·照祥襲封三等承恩公,後來又出任工部右侍郎、鑲黃旗副都統等職。由於桂祥沒有讀過什麼書,每天都是抽大煙混日子,所以這些有銜無權的閒散官職的很適合他——畢竟平日無需上班,重要場合露個面即可。照理說,這樣的角色在皇親貴胄中應當無足輕重,然而桂祥的際遇又實在好得令人眼紅。

▲慈禧太后復原蠟像

長姐是大清聖母皇太后,二姐是醇親王福晉,因此桂祥乃是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的親舅,還是醇親王的小舅子。桂祥膝下有兩兒三女,三個女兒,長女靜榮被慈禧太后指婚給“老五太爺”綿愉的長孫——輔國公載澤,老三靜芳則是順承郡王訥勒赫的嫡福晉。老二靜芬雖然沒有什麼姿色威儀,但卻是出了名的命好,由慈禧做主嫁給光緒皇帝,成為大名鼎鼎的隆裕皇后。這下子桂祥的身份一下子從國舅榮升為國丈,一時風光無限,不過他依舊沒有什麼收入來源,也未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

▲順承郡王訥勒赫舊照

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桂祥,經常進宮在女兒和姐姐面前痛哭流涕。慈禧無奈,便時不時賞賜點兒字畫、古玩等以接濟弟弟生活,最後乾脆為他謀了個肥差——崇文門監督。乍一看,這個職務一點兒也不高大上,然而桂祥卻可憑此管理從崇文門進出商貨的稅收及崇文門轄區內的田稅、商稅等。於是桂祥絲毫沒有讓姐姐失望,利用這個機會大撈特撈,在任不到一年便把府邸翻修一新,屋舍數量不下二百間。可惜天不遂人願,幾個月後,桂公府就葬送在一場大火裡,後面才草草修建了一座新宅,規模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桂祥離世,溥儀看其太窮,才賞銀五千兩用於治喪。其風光之短暫、結局之淒涼,令人嘆息。

▲如今的桂公府

有意思的是,慈禧初次成為皇太后時僅有27歲,其弟桂祥只有13歲,完全可以大加栽培,以便日後委以重任,然而慈禧卻並沒有這樣做。其實,慈禧並非不想提拔這個弟弟,只是後者實在太窩囊,不學無術又好面子,時常自恃身份聚集一幫人飲酒作樂。因為家底兒薄,這位承恩公便把賞賜的物件兒拿去當鋪換錢,反覆數次後,慈禧太后便只賞賜一些不值錢的物品。

“甲午戰爭”時,慈禧太后指派桂祥帶兵出關迎戰,卻不想他在戰場上當著眾將士的面嚇得痛哭流涕,最後還是恭親王奕訢看不下去,派人將他送回京城才算了事。鬧了這一出,非但慈禧臉上大感無光,就連其女隆裕皇后對他也十分失望。於是,桂祥的仕途從此徹底斷絕,只剩下混吃等死。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桂祥的窮困潦倒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

參考文獻:

《清史稿》


趣觀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慈禧還有弟弟?瞅著這題目估計有一部分小夥伴一腦門子的問號,咋歷史上就沒有瞅見過這人呢?

老梁很負責的告訴你這慈禧不僅有弟弟,而且她老爹慧徵毫不客氣的給她弄了三弟弟。

這三弟弟分別為大弟弟照祥,二弟弟桂祥,三弟弟福祥。

扯到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老梁,滿清末期就這地頭上,論權勢有那個能超過慈禧的?咋就沒聽過她這三大頭弟弟呢?這不應該啊!”

這有啥好奇怪的,老大和老三死的早?,您就是想掰扯掰扯他們禍禍人的那點子事,老天爺也得給他們時間不是——死的早!

“她不是還有個二弟——桂祥?”

就這位,您沒聽過糞土不壘牆嗎?就算是壘起來他不僅臭,還撐不了多少時間一準的垮。這桂祥就屬於這壘不起牆的糞土。

您要是扯著他蹲家門口抽個大煙,蹲京城那個飯館吃頓烤鴨,攢個滿漢全席,蹲大街上逗個蟈蟈,玩個蛐蛐,他一準高興的屁顛屁顛的跟著您,半步不離。

但您要是讓他辦個正事,您算是找錯人了,他一準給你辦砸了。

這要不是有他個姐姐慈禧和他那二女兒隆裕給他撐著,早早的就玩完了,死了連個棺材板都找不到,所以就算有這家世,他在歷史上也沒翻出幾朵浪花來。

好了,咱就把這事給大傢伙掰扯掰扯。

桂祥這人

大傢伙都知道慈禧是咸豐的老婆,那咸豐在的時候,慈禧只能呆在賞給她那四合院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憋著。所以這個時期,這桂祥也沒粘上慈禧的光,只能蹲家裡頭玩命的啃他老爹惠徵。

後來這慈禧逮住機會給咸豐生了個病懨懨的小子——同治,這母以子貴,等到咸豐徹底玩完了,這才走出了那憋屈的四合院。

跟著會同慈安,外加鬼子六整了個辛酉政變,後邊這就變著花的玩手段,沒整多久這就開始垂簾聽政了。

就這時間點上,滿大清你瞅瞅誰有慈禧的腦殼大?他愣是沒有一個。

老話說的好,一人得道這就雞犬升天啦!桂祥作為慈禧的弟弟,這就相當於整了一把巴豆,也準備上天了。

就在這年1874年,慈禧算著時間就要過大壽,於是掐著同治的脖子給自己三弟弟弄封賞。

老大整了個御前侍衛,老二就咱這主角和老三一同整了個侍衛提到乾清門眼跟前當差。

咋說呢,就這侍衛用大白話講,他就是個保安,但這保安架不住挨著龍窩近,他粘著點龍氣,為以後提升能做個準備不是。而且過去滿清那些個滿人權利大臣,他都是從侍衛做起的。在說他們三大腦殼娃娃,這屬於下五旗,按照滿清的規矩這下五旗的滿人他是沒資格當侍衛的,這要不是慈禧提前做準備給他們升了旗籍,變成上三旗中的鑲黃旗,這差事他們還接不下來。

這廢了吃土勁上去,結果架不住這三弟弟真就是當保安的料,玩不轉啥大事。後來趕巧了這大弟弟死了(無後),桂祥就把老大三等承恩公的帽子擼到自己的腦殼上戴了起來。

這有小夥伴要問了:“這老大三等承恩公的帽子哪來的?”

這是他們的老爸惠徵死的時候,慈禧給加封上去的,按照子承父業的傳統,這帽子就丟給了老大,結果老大享不了這福分,早早就掛了,最後就便宜了桂祥這小子。

運氣來了的桂祥

打這起,這桂祥的好運氣就來了。十九歲的同治沒事幹,這就跑到八大胡同竄門子,這就竄出了一身的病,年紀輕輕的這就崩了。這個時候也亂,慈禧也需要有個外援幫襯幫襯。

光緒接了同治的班,慈禧為了繼續掌控滿清的朝局,這就把桂祥的二女兒隆裕整到後宮裡來,給光緒當皇后。這一傢伙桂祥就從一個小人物變成了皇帝的老丈人。這一年是光緒十五年。

就為了匹配這老丈人的身份,這副都統的帽子也就扣在了桂祥腦殼上了,跟著就是正紅旗護軍統領,沒多久這就把正黃旗護軍都統的帽子也攬到了懷裡,這身份也是水漲船高啊,捎帶著他那小弟弟也當了頭等侍衛。

真真正正的坐實了老丈人的名分之後,也就是隆裕和光緒結婚的第二天,在慈禧的操作下,這就撈了一個侍郎候補的帽子,這一腳就跨進了文官集團。

寫到這裡,先讓老梁笑一會。為啥呢?就這桂祥一輩子大字不識一個,就他的名字放他眼跟前他都不認識,您掛這銜,心也忒大了點。

就在隆裕嫁給光緒十個月後,就賞了黃馬褂,這黃馬褂穿上四個月後,就弄了一頂右翼前鋒統領的帽子戴上了。

以上這些事都是在光緒同一年結婚的時候發生的,這到了第二年的年底,也就是光緒十六年的時候,工部右侍郎的帽子又下來了。

咱就說這速度都趕上坐火箭了,這就相當於桂祥整了把巴豆,轉眼這就上天了。

咋說呢?他這人本來能力就不行,您還把他當塊寶捧著,這早早晚晚的砸手裡頭噁心死你。

您大字不識一個,還想蹲在右侍郎的位置上,整個就是一笑話嗎?人家送上公文,您拿倒了都不知道,這不磕磣嗎?

這不被人明裡暗裡的擠兌,這一擠兌工部是待不下去了,這又竄到戶部。

“你工部不要的物件,就塞俺們戶部,俺戶部就專收垃圾的?”戶部官員他也不高興,本來一個蘿蔔一個坑,您這空降一個啥也不懂的山藥蛋,這那成啊。

這不幹了不到一年,又讓人家給擠兌走了。

好吧,這文官集團是擠不進了,慈禧瞅著這幹啥啥不行的玩意,一腳就又踹回武官集團,瞅瞅能混出個人模樣吧。

這就開始蹲在神機營裡,撈食吃。咋說呢?軍隊都是一幫子大老粗,也不嫌棄他,這就相安無事的呆了下去,接著在光緒二十年瞅著快過年的節骨眼上,又給他塞了一頂八分輔國公的帽子戴上了。

大傢伙瞅瞅,就這份吃巴豆當火箭使的過程,只要腦瓜蛋裡裝那麼一點子能力,他就掉不到地上。

結果這貨就是個爛到家的玩意,扶都扶不上牆,一身富二代敗家子的習慣,掉了茅坑裡都不願意自己爬起來的主。

這不趕這個時間點上,甲午海戰爆發了,打仗你就的派兵上去啊,結果朝廷一腳就把這神機營給踹了上去。

這桂祥佔個坑白吃白喝可以,這真要上戰場打仗了,立馬就慫了,當著全軍的面臥地上就哭,哪哭的是驚天地泣鬼神,大鼻涕糊了滿身,帽子都丟到了屁股下邊,好死賴活的就是不去。

這一傢伙把個恭親王給噁心透了,沒辦法一紙調令就把這貨給踹回了京城待著。這事沒多久傳到慈禧的耳朵眼裡了,把個慈禧氣的好懸沒倒騰過那口氣來。

從這時間點上,慈禧再也不想搭理這貨了。桂祥眼瞅著,發那點薪水不夠自己糟蹋,時不時的竄到慈禧眼跟前的鬧心。慈禧沒辦法,就賞他三瓜兩棗的湊活著過就得了。

到了後來大腦殼袁世凱,想要巴結慈禧,這不就給這桂祥整了一個崇文門提督的肥差。有夥伴就問:“這貨肥了嗎?”

肥到是肥了,拿著這搞來的毛毛錢,翻修了房子,這一傢伙嘚瑟的,但還沒住進去一把火就燒的啥也沒了。

咋說呢?這就是命!

到最後掛了的時候,要不是隆裕賞了他五千兩的喪葬費,連個棺材板都買不起,這貨活的也夠奇葩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