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數訪屈家嶺

在漢江中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鍾祥市廣袤的江漢平原東南區域有座被前湖北省政協主席王生鐵讚譽為“農墾明珠”的小城易家嶺鎮。小城以東的屈家嶺村遍佈丘陵和崗地,聞名中外的古人類遺址屈家嶺文化九大遺址點就如九顆珍珠般鑲嵌在這塊5000年前的沃土上。

然而屈家嶺遺址怎樣去?在2007年對於生活在屈家嶺的老百姓來說這似乎是個難題,10年前遺址所在地的屈家嶺村是山重水複疑無路。對外道路閉塞,只有一條村道青山坡路直通漢宜公路王家山橋,這條村道不過3米寬而已,錯車都相當困難。新世紀初五三農場更名為屈家嶺管理區也是借鑑於境內的屈家嶺遺址聞名遐邇,可也僅僅是行政地名變更而已,當地旅遊部門並沒有藉此契機助推遺址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古遺址似乎僅停留在那一頁泛黃的歷史教材上。

而我最早知道屈家嶺遺址是通過荊門地方歷史教材《荊門歷史》一書,通過初中三年對中國歷史的認真學習我對遺址興趣漸濃。一次在初三校內住宿時的夜裡室友偶然說起:“遺址在青山坡附近,哪裡的村民就在遺址附近放牛。”這極大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在中考之後的暑假,第一次騎車踏上尋找遺址的路,可是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我只在毛嶺村路口看見一個鏽跡斑斑的鐵牌豎立在農田溝渠邊。透過鐵牌上模糊的字跡可見中國古人類文化7個大字,我當時就在心裡想眼前的毛嶺村就是屈家嶺遺址?這次疑惑的探訪讓我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現在回憶這塊模糊的鐵牌被豎立在毛嶺村口就是指驢為馬啊!當時的屈家嶺遺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甚至連我這個屈家嶺當地學子也尋覓而不知其所在。這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高一暑假,我再一次開始尋找遺址,這次通過下洋港籍阮觀榮先生編寫的《故鄉情結下洋港》一書獲知遺址是在園藝分場建設大隊屈家嶺村,也通過《荊門歷史》一書確定了遺址的地標千年古柏,我前往毛嶺村通過詢問一位年輕的村民得知古遺址在青山坡路上,而不是在農大路上的毛嶺村,於是我騎著自行車上了青山坡路,當行駛到石龍乾渠橋,千年古柏樹飄飄然的出現在我視野的遠方,於是我停下車步行穿過齊腰的玉米地,數百步後我跨過位於石龍乾渠上的渠道閘,突然感到驚喜,這個閘不就是《荊門歷史》屈家嶺遺址裡插頁的圖片啊!屈家嶺遺址已經近在咫尺了,頓時感到心潮澎湃,長江流域的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就這樣第一次走進我的眼睛,當我一眼瞅到枝繁葉茂的古柏下京山縣政府立的1956年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石碑時,這種見證歷史的喜悅感讓我頭腦好一陣眩暈。

在當時遺址所在地屈家嶺村仍處於對外道路閉塞的情況下,我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獨自闖進了這個史前文化,真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此次探訪成功屈家嶺遺址後,因天色已晚我匆匆離開了,所以錯過了深度走訪屈家嶺遺址地形地貌的機會。這之後的七,八年時間裡我在荊門、武漢讀書在也沒有時間回家鄉踏訪古遺址了。

這期間我多次前往湖北省博物館屈家嶺展廳欣賞屈家嶺出土的精妙絕倫的文物,遺憾的讓荊門300萬市民引以自豪的屈家嶺遺址文物我從2013年幾次前往市博物館,該館都沒有布展屈家嶺遺址文物!

大四我回屈家嶺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荊門來屈家嶺工作的同事約著一起去屈家嶺走馬觀花,我給她們推薦的第一站是屈家嶺遺址,帶隊遊玩的是陳叔叔,一個“屈家嶺通”。那天寒風凌冽,冬日的一抹陽光慵懶的撒在田野綠油油的冬小麥葉片上。在我視線可及巍峨的太子山沒有了春天的綠意,只有枯黃的顏色。易家嶺商業街行人稀疏,臨街商鋪門庭冷落,不過路邊的烤紅薯攤倒是吸引了一些食客,那是因為空氣中飄散著烤熟的紅薯所誘人味蕾的氣息。

我們一行人騎著摩托車輕車熟路的來到遺址,我穿著的皮鞋踩在碎石路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不經意間我抬頭遠望只見夕陽西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多有詩情畫意的古村落啊!在悠悠青木檔河畔,新修了一座的仿幹欄式建築風格的青木亭,遊客或可在亭下避雨不管風吹浪打或可在亭中極目楚天舒。亭下河床裸露,河岸邊的河床面因缺水已經龜裂。

在領隊的陳叔叔指引我們認識了遺址文保界墩,界墩經歷風吹雨打早已是黃黑色。一連串的界墩每個間隔50多米自青木亭起沿著青木檔河北岸線延伸到天際處。屈家嶺遺址的地形地貌在這次給了我最直觀的感受,之前我都是紙上通過遺址航空攝影圖和測繪地形圖來解讀遺址聚落,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2017年我陪市文聯來的朋友踏訪屈家嶺遺址,在易家嶺鎮屈嶺路盡頭,工人師傅們正在熱火朝天的開展勞動競賽建設屈家嶺遺址博物館,該館的建築風格採用形態主義風格,波浪形的外觀,米白色的外牆,沙黃色的柱廊,扭曲迴繞的柱子和寬大的窗戶,整個建築如蒼茫大地上的沙丘一般,極富動感;建築整體曲線優美,與自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表現出建築的運動美學又給人以歷史滄桑感;遊客們身在此處向四周觀瞧,即可切身體會到“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感覺。博物館的外圍還是一片田園景觀,不過古老的青木檔河溼地公園開始建設,遺址核心區的的考古大棚也搭建起來展示發掘現場。這次踏訪之行讓我們眼前一亮,對這片希望的田野寄予了厚望。

自2007年我首次尋找遺址,到2017年古遺址迎來了旅遊開發的春天,十年光陰荏苒,尋訪遺址路漫漫,十年間我也從一個懵懂無知的青澀少年,蛻變為一個熱愛家鄉,宣傳屈家嶺文化的青年了。

作者簡介:陳曉嵐,男,90後,屈家嶺人,本科學歷。現供職於深圳市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會。

通聯地址:屈家嶺管理區創業一巷3座07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