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自從好萊塢獨霸全球電影市場以來,電影的分化就開始變得強烈起來,從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是西部片的全盛時期。

也在這個時期,意大利的導演萊昂內拍攝了自己想象中的美國西部片,一口氣拍了三部,分別是《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及收官之作《黃金三鏢客》,而最後一部被看作西部片的巔峰之作,也成了許多男人的心頭之愛,如今無法在西部的荒野中一展雄姿,臆想一下還是可以的。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電影中導演把西部牛仔放到了一個經典時代背景之下,那就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戰爭也是人的戰爭,體現出來的好、壞、惡是如此複雜,對應到三位鏢客同樣是好、壞、惡。

如同許多人認為南北戰爭是必須的,但是帶來的痛苦同樣需要承受,戰爭從來不是輕鬆的話題,而在這部電影中卻呈現著喜劇效果,這部西部片的巔峰之作,讓我們看到戰爭中人性的複雜性。

西部片的巔峰之作

1930年,根據暢銷小說改編的西部片《西馬龍》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西部片。此後如《關山飛渡》、《正午》、《豪勇七蛟龍》等西部片接連而出,獲得市場認同,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獨特的西部片風格畫像。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托馬斯· 沙茲曾這樣描述到:"一個孤獨的西部人騎馬來到一個田園般的河谷,並被一名焦慮不安的農民指控為受僱於無政府的牧場主的槍手(《原野奇俠》1953年);孤獨的騎者在山腰上停下來觀看鐵路工人在他上面炸隧道,在他下面則是一批匪徒在搶劫一輛驛車(《荒漠怪客》,1954年);遠處傳來一聲火車汽笛聲,一條黑蛇般的火車在平原的廣闊空間裡蜿蜒而行(《雙虎屠龍》,1962年)"。

在這段經典的描述中,好萊塢把西部片進行了標準化:荒漠、酒館、牛仔、歹徒、警長、馬匹、左輪槍、仙人掌、篷車、印地安人。

後來意大利也攝製一種類似的西部片,因為意大利人愛吃通心麵條,被稱為麵條西部片。不過卻沒有了美國西部片的浪漫主義和以追逐、動作為主的外在節奏,開始注意渲染氣氛和對人物心理的描述,代表人物則是導演萊昂內,而這個讓美國汗顏的西部片的集大成者則是《黃金三鏢客》。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這部電影的的源頭還有點戲劇性,當導演賽爾喬·萊昂內的前作《黃昏雙鏢客》取得成功之後,聯美電影決定與編劇盧西亞諾·文森佐尼繼續簽約醞釀下一部電影。

但這只是一個構想,如何拍大家都毫無頭緒,後來文森佐尼提出了讓三位主人公尋找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寶藏的想法。而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萊昂內希望通過影片故事展現出美國南北戰爭的荒謬,他說:"我知道有12萬人死在安德森維 爾的邦聯監獄裡,可北方的聯邦軍事監獄卻鮮為人知,你聽到的永遠都是戰敗方的可恥行為,而戰勝方的醜行卻秘而不宣。"

找誰來拍則是另一個大問題,而萊昂內首位人選還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雖然後者片酬達到25萬美元加上北美地區票房記贏利的10%,萊昂內雖然有想法,但還是忍痛簽約。這次的選擇證明了導演的正確性,一部完美至極的意大利西部片就這樣華麗的誕生了。

BBC4評論道:賽爾喬·萊翁的不朽名作。 《芝加哥太陽報》說道:萊翁將自己的想象生動的展現在大銀幕上,這就是藝術。 

戰爭的好、壞與惡

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內戰,也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卡爾·馬克思說,南北戰爭代表了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戰爭。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場戰爭在美國曆史上獲得很多正面和積極的評價,但戰爭對於平民來說總是最殘酷的,而萊昂內則把視角更加縮小化,讓三個西部牛仔邁入了這場戰爭中,雖然戰爭的場景反映得並不多,但是其中的殘酷卻能感受到,若戰爭喻意為一個人的話,那麼是充滿著矛盾的,好與壞,還是躲藏在心底的惡就會展現出來。

影片一開始並沒有感受到戰爭的氣氛,在緩慢及緊張的序幕中,惡人是首先登場,雖然一直被追捕卻總是憑藉著好身手逃脫。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另一邊號稱天使眼的壞人,受託殺人卻聽到了關於寶藏的故事,拿了被殺之人的錢財之後依舊殺掉對方,反過來再殺掉委託之人,對於他來說,錢是第一位,其他統統不需要,所以他是純粹的壞,沒有底線的壞。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最後一個閃亮登場的是好人,但是他是不是個好人呢?君子生財取之有道,好人生財的方式是一次次綁著被通緝的惡人杜可去拿賞金,然後再惡人被宣判絞刑時再救下來,每救一次,有意思的是除了懸賞的金額不斷增加外,罪名也自動的增加了,一次比一次宣判的時間要長,因為這些無中生有的罪名實在太長了,得要慢慢讀才成。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當惡人的懸賞金額達到3千美金後,好人認為惡人的身價已經到頭了,雙方不必再合作了,結果是直接把惡人扔在荒漠裡,自己騎著馬走了,面對惡人的咒罵,壞人不禁感嘆道:在救過你那麼多次之後,你居然還這麼忘恩負義。

關鍵是每次都是好人送壞人去拿賞金再救人的,這個救人算救嗎?

在廣闊的西部荒漠裡,三個人物被打上標籤一個接著一個登場,惡人和壞人都好理解,確實有其標籤的理由,但是好人呢?他看上去並不像一個好人。

是不是如同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中感嘆到的,做好官要比貪官更"奸詐"!否則連官都當不成。那麼這個好人是不是也不一定要純粹的好人?時間會給出答案。

普通電影一般是90分鐘把一個故事講完,而《黃金三鏢客》卻是差不多3個小時180分鐘,是常規電影的雙部,但是劇情卻很緊湊,最終三人圍繞著被埋藏的金幣開啟了一場尋寶之旅,而在這場旅行中,戰爭正在這片土地上發生著,不管戰爭的藉口是多麼高尚,處於戰爭中的人卻能夠展現自己人性最深的底色,是好,是壞還是惡呢?

這三人看上去只為了寶藏而去,卻不經意間通過戰爭展現了自己的人性圖騰,讓我們真正明白什麼各人的底色了。

三種標籤屬性的人,重要的是底線

西部風格的電影中,通常觀眾對於劇中英雄人物的設定就是遊走於道德和法律邊緣,暴力在其中充當的功能是除暴安良,至於殺人放心是不是合乎法律的規定那是其次的了,只要觀眾認可和共情就可以了。

所以,這三種標籤屬性的人是不是標籤錯誤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壞與惡呢?

首先來看壞人到底壞在哪裡?

除了影片之前壞人打著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口號,聞到寶藏的氣味則是大殺四方,已經證明了他的無底線了。

在許多西部片中,即使壞蛋再壞,對於婦女和兒童也是網開一面,畢竟這不是男人應該乾的事,不過在這部電影中,對於壞人來說這一切不是問題,為了追蹤知情人比爾卡森的下落,對著他的妓女情人一頓海扁,沒有任何憐香惜玉,為了目的任何手段都可以用上。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而後面壞人為了定期甚至還打入了南軍的戰俘營中,一邊不斷的搜刮錢財,另一邊也在打探比爾卡森的下落,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目的很明確:寶藏。

惡人在這部電影中可以說充當了喜劇寶的作用,笑點多數出於他身上,他的惡在於對於規則的叛逆,壞事可沒少幹,同時睚眥必報,為了報復好人把他丟在荒漠中,一路跟蹤著好人,準備報復一下,也讓好人品嚐一下被折磨的滋味。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戰爭有時也充滿了戲劇性,惡人以折磨人為樂趣,所以不會直接幹掉好人,想慢慢折磨對方,結果好人還沒被吊死卻被兩軍對戰的不長眼的炮彈射穿了酒館樓板讓好人逃掉。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好人繼續著自己的假懸賞的把戲,卻再一次被惡人找上門來,這一次差點被惡人在沙漠中折磨死,然而同樣是因為戰爭的原因,他們遇到了化名的比爾卡森,好人知道寶藏埋藏的具體在哪個墳墓,惡人知道埋藏的大概地點,這一次惡人立馬轉變風格,要把快被折磨死的好人救活。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為了救活好人,甚至要向上帝禱告了,讓人對惡人的惡會心一筆,為了寶藏也偶然充當下救命的天使了,為了知道寶藏的下落,不斷的打感情牌,奈何好人不上當。

當三人重逢時,在嚴刑拷打之下惡人被迫告訴壞人實情,結果壞人帶著好人去尋寶了,因為壞人知道好人哪怕再打也不會說,不如脅迫對方就成了,但是對於惡人就可以用刑,這就是好人和惡人的底線不同帶來的,因為好人有底線所以可以不畏懼暴力,無視性命,同時更加聰明。而惡人想要繼續作惡,保命是第一位的,有話先說保命要緊。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不但壞人對待兩人不同,連槍都直接交給好人了,也不握對方拿到槍幹掉自己,因為壞人知道好人還是有一定底線的,會審時度勢,不會玩沒有把握的遊戲。

但是好人也知道,和惡人一起合作還能有機會翻牌,畢竟對方的腦袋瓜可不怎麼聰明,而且有一點底線,但是和壞人合作,對方說只要一半那僅僅是說說而已,可當不得真,所以最後有機會好人還是和惡人合作,在戰爭毀壞的街道上,展開了一場經典的反擊戰。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不過壞人知道這兩人聯手起來的水平,留下同樣早就開溜了,他的生命最重要,至於其他人全部是棋子罷了。

在電影的後半場,好人與惡人尋寶到快接近目的地時,卻遇到了南北軍爭奪一座不起眼的橋,命令已經下達,所以北軍上尉只能呆在這裡,看著雙方互相廝殺,卻感覺沒有任何意義所在。

在上尉的暗示下,好人和惡人倒是幫助了臨死前的上尉一把,把橋給炸掉,算是對戰爭的雙方做了一點貢獻,減少更多無謂的傷亡。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正如上尉在臨死前說的:醫生,請你讓我支持久一點好嗎?我在等一個好消息。

戰爭是什麼?可能戰爭就是為了一個不起眼的目標作無謂的爭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完全是沒有意義的行為,這裡以一座橋的意義所在,導演倒是在這裡讓人們深思一下戰爭的有無價值。

而這三人的尋寶旅程卻是和戰爭錯錯合合,不斷的糾纏在一起,戰爭對於西部牛仔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然而也在不經意間左右著他們的命運,也帶來了財富,不得不說是個反諷。

寫在最後

在導演的鏡頭之下,三種標籤的人完成了各自的標籤屬性的表達,這裡有絕對的壞人,卻沒有絕對的好人和惡人,人性的複雜性不在於壞上,而在於好與惡之間,而對於好人來說,壞人和惡人都會相信對方有一定的底線,都願意與之合作,唯獨這兩人不會合作。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在影片的最後,充分體現西部牛仔精神的經典場景再現了,三人要通過決鬥來決定寶藏最終的歸屬。

這一段場景在導演的鏡頭下時間幾乎是停滯的,鏡頭不斷的在三人之間切換,重點表達的是臉部的表情,讓人歎為觀止,雖然觀看的人心裡很忐忑,卻能夠猜想到最後互相射擊的估計是壞人與惡人,所以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則是好人要如何選擇。

《黃金三鏢客》:西部片的巔峰之作,淺析人性“好壞惡”的三重性

最後影片再一次為各人打上標籤:壞人、惡人和好人。

壞人得到應有的下場,好人留下了一半金幣給惡人,順便再玩了一次上吊的遊戲,好人並不一定是絕對的好人,相對於壞人和惡人,有自己的底線。

最後的問題則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