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好吃嗎?有了元朝的一門技術後才變得好吃,至今人人受益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但元朝卻一直被作為異類看待。

只從稱謂上就有所體現。

大秦、大漢、大隋、大唐、大宋、大明、大清,都有個“大”字。

惟獨元朝,很少聽到過“大元”的叫法。

元朝被當作異類,最重要的因為對漢人的壓制。

元朝民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元朝禁止漢人打獵、習武、集會拜神、夜間走路、持有兵器,甚至苛嚴到幾戶人家只能共用一把菜刀的程度。

元朝時,殺死蒙古人償命,殺死色目人罰黃金四十兩,而殺死一個漢人,只要繳一頭毛驢的價錢。

凡此種種,不可勝數。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元朝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朝代。

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元朝時中國的版圖是最大的,東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貝加爾湖。

甚至這都是謙虛的說了,成吉思汗時代元朝的版圖那才是真正的大。

東坡肉好吃嗎?有了元朝的一門技術後才變得好吃,至今人人受益

再提到元朝,我們張口就來的便是元青花。

現在隨便一個只要不是損缺太嚴重無論大小都是天價,實是因為物以稀為貴,也能從側面反應元朝也在努力融入漢人文化。

還有元曲,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元曲中的代表作絲毫不遜色於唐詩、宋詞的代表作。

元朝還有一門技術,以今天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來看,有些微不足道,但它確實是影響深遠,直至現代,甚而是未來,人們都從中受益。

是什麼樣的技術如此牛?

還要從中國的餐桌上說起,確切的說,是從餐桌上的一碗東坡肉說起。

東坡肉好吃嗎?有了元朝的一門技術後才變得好吃,至今人人受益

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洪水圍困住了徐州。

他率領全城軍民抗洪搶險,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為了感謝這位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患難的好知州,百姓們殺豬宰羊送給蘇軾。

不會下廚的好詞人不是一個好領導,他將豬肉燒製後,回贈給了參加抗洪的百姓。

百姓們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給它取了個名字,回贈肉

這便是東坡肉的前身。

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時,自號“東坡居士”。

後來任職杭州知州時,他帶領百姓使杭州西湖舊貌變新顏。

杭州的百姓同樣熱情淳樸,感謝父母官的方式和徐州百姓都一個樣。

於是,蘇大廚又給杭州百姓露了一手。

中華民族是個能吃愛吃會吃的民族,一傳十,十傳百,蘇大廚的“東坡肉”紅翻了臺,火遍了全中國。

今天,“東坡肉”在蘇菜、浙菜、川菜、鄂菜等各大菜系中都可見,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但無論哪個菜系,何種做法,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

然而,蘇東坡做的“東坡肉”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還得從烹製它的主料豬肉上說。

封建時代,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苦百姓能夠裹腹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

有錢、有權的上層階級,他們的餐桌上更有內容,因此也更具有代表性。

今天人們的飲食講求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但古代上層階級的餐桌上,放眼望去,似乎只有:肉、肉、肉

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例獻食於天子,名曰燒尾。

“燒尾宴”是唐代的一種習俗,在官場同僚間舉行或者由大臣敬奉皇上。

看看都有什麼硬菜:

羊油烹製的通花軟牛腸、活蝦烤制而成的光明蝦炙、羊肉切絲做成的羊皮花絲、豆苗和田雞配製成的雪嬰兒、奶汁燉雞而成的仙人臠、鹿雞同炒而成的小天酥、烤鵪鶉而成的箸頭春等

原材料有魚、蝦、蟹、雞、鴨、鵝、牛、羊、鹿、熊、兔、鶴,甚至還有青蛙,如此高端的飯局,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包羅萬象,為什麼沒有我們今天最常見、最普通的豬呢?

《楚辭》的《大招》和《招魂》兩篇裡也提到了古代的菜單:

煨牛腱子肉、吳越羹湯、清燉甲魚、炮羔羊、醋烹鵝、烤雞、羊湯、燒鵪鶉、燉狗肉。

連“上不得席”的狗肉都有,還是沒有我們現在幾乎天天都吃的豬肉。

不考慮家禽類等,只看家畜類,豬、牛、羊是中國人的主要肉食。

從上面的菜單中看得出來,古代社會,在豬、牛、羊三種肉食中,牛和羊的地位比豬高。

東坡肉好吃嗎?有了元朝的一門技術後才變得好吃,至今人人受益

牛的地位高,更多的是取決於古代農耕社會莊稼人對它的不可或缺的依賴,它是最任勞任怨的體力勞動者。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就是一方諸侯沒有特殊情況都不輕易殺牛,可見牛的地位有多高。

漢朝時法律規定:不得屠殺少齒,普通人無故殺牛得償命。

了不得,牛儼然成為了今天的瀕危保護物種。

唐宋時期,牛不管是否老弱病殘,都在禁殺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剝皮售賣或者自己吃用。

牛能幫人幹活,羊能幹什麼?

什麼也幹不了,還得人伺候,和豬一個樣,怎麼羊的肉食地位比豬高呢?

事實上,羊和豬地位的轉換是需要時間過渡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前後顛倒。

時間上的分水嶺就是元朝。

宋朝在元朝之前,由於牛有充當勞動力的使命不能隨便殺,羊便成為了宋朝人的主要肉食。

蘇軾:十年京國厭肥羜

蘇東坡在京城時,吃羊肉都吃到厭惡甚至想吐的境界了。

當然,這說的還是限於有錢、有權的上層階級。

說到民間,窮人依舊是能吃飽就行,羊肉不敢想,能吃上一頓豬肉那就是幸福了。

但條件好一些的家庭,家裡婚喪嫁娶、有人考中秀才舉人的話,如果沒有羊肉撐場面,根本不好意思請客人來。

史學家發表過一組數據:宋真宗時御廚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時280只,英宗時銳減到40只,神宗時,御廚一年消耗羊肉43萬4463斤4兩,而豬肉只用掉4131斤,還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頭。

可見,羊在宋朝的大行其道。

東坡肉好吃嗎?有了元朝的一門技術後才變得好吃,至今人人受益

宋朝“冗官、冗兵、冗費”,官吏隊伍龐大,實行的還是配給制,羊肉嚴重供不應求。

宋神宗時施行改革,羊肉的巨大開銷也在其列。

羊肉供不應求怎麼辦?用排在羊後面的豬肉頂上。

官府的辦法就是徵收不到一歲的小豬。

為什麼要限定不滿一歲的小豬呢?

因為人們根本不喜歡吃豬肉,確切的說是長大後的豬的肉,不滿一歲的小豬味道還可以。

這就回到了剛才的問題上,為什麼豬肉沒有羊肉受歡迎呢?

因為元朝以前的豬肉,從肉類裡來說,真的是太難吃,又腥又騷。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元朝之前,人們不給也不知道給豬做手術,去勢手術。

給公豬去勢叫做“騸”,給母豬去勢叫做“劁”。

豬不“去勢”,公豬瘦長,母豬婀娜,卻是越吃越瘦,白白浪費飼料。

“去勢”的豬,不僅長得又快又肥胖,而且肉質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蒙古人進駐中原,建立元朝後,把他們在大草原上給牛和羊的“去勢”技術,創造性的運用到了豬的養殖上。

從此,長大長肥後的豬,它們的肉再也不腥不騷。

東坡肉好吃嗎?有了元朝的一門技術後才變得好吃,至今人人受益

明朝時,皇家食譜中終於看到了豬的身影。

《明宮史》記載,在皇家過年的食譜中就有燒豬肉、豬灌腸、豬臂肉、豬肉包子等。

可見,明朝時,豬肉的味道已經得到了上層階級的認可。

到了清朝,美食家袁枚說: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饋食之禮。

在他的《隨園食單》中,豬單獨作《特牲單》;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時有之之物,然製法不可不知,作《雜牲單》。

想來,元朝的豬肉和我們現在吃的純糧食豬肉味道是相近的。

蘇大廚發明的東坡肉因為當時主要材料豬肉的本身缺陷,他做的東坡肉的味道一定沒有我們的母親做的味道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