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克里米亞-俄羅斯

東斯拉夫人分為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小俄羅斯人)和白羅斯人,他們是帝俄時期大俄羅斯國家的核心民族,這三個民族的分合歷史,關係錯綜複雜。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斯拉夫人的分佈 其中深綠色為“東斯拉夫人”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你無法踩在同一條河流兩次

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不僅是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一個里程碑,也是現代俄羅斯民族形塑過程的一個里程碑。它對歷久不衰的“俄羅斯問題”至少帶來了一個清楚的啟示:要踩在同一條河流上兩次不僅困難,而且是不可能。帝俄時代建構的“單一俄羅斯民族”已經一去不返,任何修復工程都不可能讓它起死回生。為了這個保守烏托邦境界投入再多鮮血和財富都是枉然。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地形圖

烏克蘭的恥辱:2014年3月18日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交戰至今已造成1萬3千人死亡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

關係猶如水火的俄羅斯與烏克蘭,於今年12月10日在巴黎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峰會中,同意以終結烏克蘭東部戰火為目的,雙方完全停火,並著手在2020年3月之前從衝突地帶撤出兵力。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雙方同意採取若干措施,緩和烏克蘭東部緊張局勢。戰亂至今已超過1萬3000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四國會談

聯合聲明說:“各方承諾徹底且全面落實停火,在2019年底前透過實施所有必要的支持停火措施來強化這個共識。”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戰略地位

然而,各方尚未就解決衝突的政治問題達成最後協議,包括頓內茨在烏克蘭的地位、頓內茨和俄羅斯的邊界該由誰實際控制,以及這個地區該如何舉行地方選舉。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大橋

時間回到2014年2月23日,烏克蘭國會取消俄羅斯語作為地區官方語言。27日,也就是在索契冬季奧運結束四天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在一批俄羅斯武裝分子在場的情況下,選出親俄的新總理阿克蕭諾夫;3月初,俄羅斯應邀派軍進駐半島。16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與在該共和國境內的塞瓦斯托波爾直轄市舉行公投,以超過90%的選票贊成加入俄羅斯。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克里米亞代表共同簽署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條約。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歸屬權演變

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不到2個月,5月12日,烏克蘭東部的盧幹斯克州和頓內茨克州,經由公民投票以96%的選票贊成獨立,各自成立“盧幹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俄羅斯未接受其加入聯邦,但是在2017年2月18日,普京下令承認這兩國的護照。

烏克蘭、美國和歐盟不承認此次公投,至今5年餘,烏克蘭政府仍無法將國家權力延伸至克里米亞半島。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重要性

何以俄羅斯公然派軍干涉克里米亞的選舉與公投,在烏克蘭和西方國家看來是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而非俄羅斯認定的“重新統一”?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普京講話

普京於2014年3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宮向俄羅斯國會議員代表說明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時,提及東正教的信仰使得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有著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而將基督教傳入“基輔羅斯”的大公弗拉基米爾在988年正是在克里米亞的克森尼索受洗,普京強調:

“克里米亞從前是,永遠也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沒有克里米亞的烏克蘭

兼併克里米亞之後,普京的民意支持到達高峰,從他在2011年12月準備回鍋總統時的66%陡增至2015年6月的89%。

2015年3月18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一週年的慶祝會上,普京說:

“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一個民族,我始終抱持這種說法。”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民族及國家歷史變遷

那麼,在普京眼裡所謂俄羅斯民族的認同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合到分:基輔羅斯到蒙古統治時期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基輔羅斯

時間回到862年,留裡克(862至879)率領一群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在俄羅斯平原建立第一個政府,被統治者是東斯拉夫人,首都位於諾夫哥羅德,882年遷都於基輔,故稱之為“基輔羅斯”。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金帳汗國時 俄羅斯人曾是蒙古人的附庸

1240年12月被蒙古人滅亡,基輔成為廢墟。基輔羅斯改由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實則僅統治昔日疆土的東北部,包含莫斯科公國在內的地區。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蒙古征服基輔羅斯

至1480年起莫斯科公國伊凡三世(1462至1505)不再向汗國繳納貢賦。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不受蒙古統治,但需繳納貢賦。基輔羅斯的西部和南部地區(含基輔)陸續被立陶宛大公國兼併,這就是後來稱之為白羅斯和烏克蘭的地區。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立陶宛大公國

立陶宛大公國受到條頓騎士團的威脅,雅蓋洛大公(1377至1434)娶波蘭公主為妻,受洗為天主教徒後成為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新組成的“波蘭立陶宛聯盟”(1386-1569)擁有強大實力抵擋騎士團。雙方更進一步的聯合是1569年的“盧布林聯合”,稱為“波蘭-立陶宛共和國”,此因立陶宛受到莫斯科公國的威脅,亟需波蘭的保護。原立陶宛統治的南部地區轉入波蘭轄下,形成今日的白羅斯地區繼續由立陶宛統治,烏克蘭地區轉為波蘭統治。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卡爾十二世和馬澤帕在波爾塔瓦戰役後的第聶伯河

烏克蘭農民為了脫離農奴身分而逃往聶伯河中下游地區,那裡是地主貴族尚未到達之處。來到這裡的農民雖然獲得自由、平等和土地,卻面臨遊牧民族韃靼人侵略的威脅,因此造就他們成為驍勇善戰的騎兵,這群人稱為“哥薩克”,有自由民、輕騎兵、盜匪……等多種涵義。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成吉思汗蒙古帝國

聶伯河下游的札波羅熱塞契(意為要塞)是烏克蘭哥薩克的軍事與行政中心。初期,每一位哥薩克有權參與拉達(議會),選舉或被選為領袖“蓋特曼”,他們自視為自治共同體,甚而行使外交權。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復原的古基輔城地圖

1572年,國王齊格蒙特二世(1548-1572)正式僱用300人編制的哥薩克軍,稱為“註冊哥薩克”,由蓋特曼統治,他們獲得特權如薪資、土地和農民為其耕種、免除納稅與免服勞役,仍享有獨立的軍事、外交、行政和司法權。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582年

1596年的佈列斯特宗教會議達成妥協性的“聯合教會”,烏克蘭人仍使用斯拉夫語和東正教禮儀做禮拜,但是接受天主教教義並奉羅馬教宗為最高權威。烏克蘭東正教會自此分裂為東正教會派和聯合教會派,前者勢力漸微,烏克蘭貴族逐漸轉向聯合教會派,一些農民為了追求宗教信仰的自由,往南遷徙成為一名哥薩克。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示意圖

烏克蘭“哥薩克國”的建立

哥薩克會因宗教信仰領導烏克蘭農民揭竿起義,而註冊哥薩克的人數隨著國王的需求時增時減,失去此身分的哥薩克同時也失去許多特權,會在蓋特曼領導下以暴動的方式向國王爭取更多的註冊哥薩克人數。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哥薩克國

規模最大一次的暴動是由赫梅利尼茨基(1595至1657,1648起為蓋特曼)領導成功的“1648年暴動”,次年8月與國王簽訂“茲博羅夫條約”,建立起直接由蓋特曼統治的“蓋特曼政權”,又稱“哥薩克國”,其有明確的轄區,如基輔、布拉茨拉夫、切爾尼戈夫等地區,面積達31萬餘平方公里,波蘭不得在此境內駐軍,稅賦改由蓋特曼全權處理,包含關稅和酒稅,另擁有獨立的司法權、外交權。

此次暴動的成功使烏克蘭人有了政治實體與明確的疆域,追求自由與平等為其核心精神。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基輔羅斯-烏克蘭

條約簽訂後,波蘭貴族認為他們失去太多,烏克蘭農民則不解何以戰勝卻須回原地主處繼續耕種,於是群起暴動。此後,哥薩克國持續六年的戰爭,加上饑荒、瘟疫,以及處於四大強權之中─波蘭、莫斯科公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克里米亞汗國,欲維持自治權極為困難。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俄羅斯在弗拉基米爾大帝和明智的雅羅斯拉夫統治下。

赫梅利尼茨基決定選擇莫斯科以維護自治權,此因雙方在民族、文化、語言方面大致相同,尤其是有著共同的東正教信仰,此時的莫斯科國力強盛足以抵抗波蘭。1654年3月,雙方簽訂“佩列亞斯拉夫條約”,哥薩克國享有自治權,有自己的領土、軍隊、行政、司法和外交權(波蘭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除外)。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四分五裂-五顏六色

從分到合(一):東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莫斯科將邊界延伸至聶伯河左岸,恢復了昔日基輔羅斯部分疆土,故稱之為“羅斯的重新統一”,沙皇阿列克謝(1645至1676)以“全羅斯君主;大羅斯和小羅斯”的頭銜簽署條約,之前已恢復原屬於白羅斯的斯摩稜斯克,1654年6月又佔領原屬於白羅斯的波洛茨克,故改稱“全羅斯君主;大羅斯、小羅斯和白羅斯”。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描繪《佩列亞斯拉夫和約》的油畫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簽訂後,沙皇成立“外交廳”與蓋特曼聯繫,表示雙方是宗主國與附庸國的關係,至1663年由“小俄羅斯廳”取代之,此意味著烏克蘭事務不再是俄羅斯的外交事務,而是國內事務。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波蘭第二共和國民族分佈圖

俄羅斯與波蘭於1667年簽訂“安德魯索沃停戰條約”,將烏克蘭以聶伯河為界一分為二,左岸(河東)與右岸(河西)的基輔歸俄羅斯統治,其他地區由波蘭統治。至1686年雙方簽訂“永久性和平條約”,確認前次條約,並將札波羅熱改為隸屬俄羅斯。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地圖

沙皇視蓋特曼為其臣民,蓋特曼則認為與莫斯科僅是軍事結盟,在莫斯科保護之下享有自治權,是沙皇的封臣,雙方對條約的理解大相徑庭。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北方戰爭

無論如何,此後哥薩克國的自治權逐漸減少,在蓋特曼馬澤帕(1639-1709,1687-1708年為蓋特曼)時極為明顯。在俄羅斯與瑞典進行“大北方戰爭”(1700-1721)中的1708年,馬澤帕密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1697-1718)簽訂條約,後者允諾若俄軍入侵,雙方組聯軍共同抵抗,戰後烏克蘭得以獨立。彼得一世(1682-1724)隨即獲知消息,急赴哥薩克國的首府巴圖林,處死馬澤帕的支持者,宣判馬澤帕是“叛國者”,開除其教籍,派10個龍騎兵團駐紮烏克蘭。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歷史地圖

1709年的“波爾塔瓦戰役”俄羅斯大勝瑞典,馬澤帕退至摩爾達維亞境內,3個月後去世。彼得一世下令烏克蘭哥薩克軍改由俄羅斯將領直接指揮,並賞賜烏克蘭土地和農民給予俄羅斯有功大臣,鼓勵俄羅斯人移入。1722年,亦即在大北方戰爭結束一年後,俄羅斯成立以6名俄羅斯軍官為主的“小俄羅斯委員會”取代“小俄羅斯廳”,他們常駐烏克蘭,掌管軍事、司法和財政權,並於1725年開始在烏克蘭直接徵稅,更加剝奪哥薩克國的自治權。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俄羅斯綁架基輔羅斯的歷史

從分到合(二):西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由拉達議會選出來的蓋特曼阿波斯托爾(1727至1734年為蓋特曼)於1734年去世,其後蓋特曼一職空懸16年,伊麗莎白女皇(1741至1762)於1750年恢復,到了1764年被葉卡捷琳娜二世(1764至1796)廢除,改派一名總督統治。 1781年,哥薩克國被劃分為3個總督區——基輔、切爾尼戈夫、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總督區與俄羅斯其他省分地位相同,由俄羅斯政府直接統治。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紅色區域為1774年俄羅斯帝國疆界,黃綠區域為克里米亞汗國,範圍涵蓋克里米亞、烏克蘭南部以及北高加索邊疆

18世紀末,葉卡捷琳娜3次瓜分波蘭,將白羅斯(1772年)和聶伯河右岸的烏克蘭(1793和1795年)納入版圖,如此昔日烏克蘭除了加利西亞之外幾乎全部迴歸俄羅斯統治。右岸的烏克蘭隨即被劃分為3個行省——基輔、沃里尼亞和波多利亞。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一次瓜分波蘭

烏克蘭人居住在俄羅斯其他幾個較大地區,有“新俄羅斯”,是葉卡捷琳娜發動兩次(1768-1774年、1787-1792年)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勝利後獲得的新領土,同樣是建為行省,至1802年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劃分“新俄羅斯”為3個行省——卡捷琳諾斯拉夫、陶裡達、赫爾森。另一個是1796年建省的斯沃博達烏克蘭省,1835年改為哈爾科夫省,莫斯科早在17世紀初即鼓勵烏克蘭人移民至此,給予免稅與免服兵役的優惠,直至18世紀末取消。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俄羅斯女皇凱薩琳二世,在位期間擴張領土,在1783年正式併吞克里米亞。

從外部的合到內部的合:烏克蘭社會融入俄羅斯社會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沙俄第二次瓜分波蘭

哥薩克軍以其善於騎馬被賦予守衛邊境之責,阻擋波蘭、克里米亞汗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入侵。在彼得一世進行軍事改革現代化後,新成立的龍騎兵團兼具步兵與騎兵的功能,每名騎兵配有短毛瑟槍和軍刀,每團配備榴彈,加上新型的築城技術能有效抵擋火炮,使哥薩克軍以長刀為主的傳統相形見絀。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俄羅斯重要港口

葉卡捷琳娜於1783年將原有10個烏克蘭哥薩克軍團改編為隸屬俄羅斯軍隊的10個正規軍騎兵團,又改配新的卡賓槍,雖然保留舊名稱,但是哥薩克軍不再以蓋特曼為效忠的對象,轉變為效忠沙皇。1789年的徵兵法徵自包括烏克蘭農民在內的所有納稅人,此打破哥薩克軍僅來自哥薩克階層的舊俗,這一連串的改革使得哥薩克軍失去獨立性與特殊性。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葉卡捷琳娜第三次瓜分波蘭

葉卡捷琳娜於1785年頒佈“貴族法案”確認俄羅斯貴族的權利,烏克蘭貴族亦享相同權利,此表示雙方的界線消除了,烏克蘭貴族被整合併入俄羅斯貴族階層,不再被視為特殊的貴族。至於烏克蘭小貴族,在葉卡捷琳娜進行改革後,他們攜家帶眷前往首都聖彼得堡定居,又提攜親朋好友進入中央政府機構服務,使用俄羅斯語,被整合至俄羅斯社會結構。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

平民哥薩克在軍隊中為輔助兵的身分,俄羅斯政府視其為農民,為此爆發衝突事件,平定暴動後被移民至新邊界成為國家農民,國家農民沒有自由遷徙權。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哥薩克伊凡·馬澤帕

隨著帝俄的擴張,哥薩克國的疆域已非俄羅斯的邊疆,於是哥薩克多半被移至庫班加入“黑海哥薩克軍”,繼續扮演其傳統守衛邊境的角色。哥薩克貴族的土地可以賣給任何人,但是平民哥薩克的土地僅屬於他們及其後裔,隨著哥薩克人口漸增但擁有的土地未曾擴大,生活日益貧困,於是有的為貴族或擁有土地的哥薩克耕種,有的選擇移民至新俄羅斯、頓河流域、高加索山和克里米亞半島等地區。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基輔

烏克蘭教士來源不限於教士家庭,無論是貴族、哥薩克或農民出身都能夠成為教士,此與俄羅斯教士採世襲制度不同。葉卡捷琳娜時期規定烏克蘭教士必須接受神學院的培育,而神學院只接受教士之子就讀,神學院系以俄語教學,學生亦以俄語交談,以後又限制以俄語傳教。

烏克蘭農民位於社會最底層,在1648年暴動之後,赫梅利尼茨基解除其農奴身分,但並非所有的農民都獲得自由,在修道院以及為貴族耕種的農民不受政府統治,此佔農民總數的90%,受僱於一般地主的農民約佔5%,農民負擔漸增加,實際上形同農奴。葉卡捷琳娜二世在1783年下令規定烏克蘭農民必須永久居住在前一年人口調查時的登記處,此表示農民失去了自由遷徙權,與俄羅斯農奴無異。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地形圖

烏克蘭的教會併入俄羅斯東正教會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教堂

俄羅斯東正教會於1589年提升為牧首區,其地位與君士坦丁堡牧首區平等,互不相隸屬,獨立管理其轄區教會。東烏克蘭併入俄羅斯之後,君士坦丁堡牧首於1686年將烏克蘭東正教會轉由俄羅斯牧首管轄。葉卡捷琳娜在俄羅斯實行教產世俗化,同時亦在烏克蘭實行,教會的財政由中央政府控制,堂區、修道院與教士人數的多寡由政府決定。在1796年第3次瓜分波蘭獲得右岸烏克蘭,隨即廢除基輔聯合教會大主教一職,改由“俄羅斯東正教會”管轄。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教會

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於988年迎娶拜占庭帝國皇妹安娜,接受了基督教,此後脫離多神信仰,基督教成為國教,俄羅斯的文化發展與基督教密不可分,專制政權的發展亦來自教會的支持,1510年產生的“第三羅馬”提升莫斯科作為拯救全人類的救世主,具有宗教和政治理論雙重性,統治者有責任保護教會,保護所有的東正教徒。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民眾

17世紀末以來,烏克蘭的東正教會一直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一個分支。

1654年阿列克謝接受赫梅利尼茨基的請求保護哥薩克國,沙皇願意與波蘭發動戰爭,保護波蘭統治下的白羅斯和烏克蘭的東正教徒為原因之一,正是宗教原因促使烏克蘭和俄羅斯“重新統一”。葉卡捷琳娜3次瓜分波蘭,官方再度宣稱“羅斯重新統一”,昔日基輔羅斯的領土幾乎恢復,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把聯合教會信徒轉化為東正教教徒,返回“父祖的信仰”。這個工作到了1839年在波洛茨克召開的宗教會議而大致完成,由右岸烏克蘭人聯合教會主教謝馬什科執行。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衝突中的烏克蘭教會

1991年,烏克蘭從前蘇聯獨立出來後,烏克蘭出現3個東正教的分支,分別是:

烏克蘭自主正教會

基輔牧首聖統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牧首聖統烏克蘭正教會

然而畢竟未能將所有的聯合教會信徒改宗,波洛茨克主教納德森在1999年11月說道:“撲滅聯合教會不是宗教行動,而是政治行動……白羅斯長期保留聯合教會,俄羅斯化的政策註定是失敗。”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教會脫離俄羅斯

然而,自從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變得緊張後,烏克蘭許多地方教會與信徒轉向“烏克蘭自主正教會”和“基輔牧首聖統烏克蘭正教會”,這兩個教會也聯合起來,統一成“烏克蘭正教會”。東正教世界的主流氣氛,也開始轉向承認基輔方面的獨立主張。而烏克蘭的聯合教會信徒在2016年統計高達463萬人,佔全世界聯合教會信徒百分之29%。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蘇聯

無可逃脫的合:蘇聯時期中央集權

羅曼諾夫王朝於1917年2月結束,“臨時政府”短暫統治數月,十月革命後政權轉移至布爾什維克黨,烏克蘭得以脫離俄羅斯,其後在1922年12月加入蘇聯,實則以俄羅斯聯邦為主的中央集權統治。此後直至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期間,形式上可說是烏克蘭、白羅斯和其他12個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合為一個國家——蘇聯,俄羅斯語是蘇聯的官方語言。烏克蘭雖然長期受到俄羅斯化,然而哥薩克追求自由與平等的精神成為烏克蘭民族與歷史的重要因素。赫梅利尼茨基是烏克蘭的國父,馬捷帕被烏克蘭人視為僅次於赫梅利尼茨基的民族英雄,他們抵抗專制為自由而戰。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德國和蘇聯外長在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初期,斯大林(1878至1953)藉由《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與納粹德國瓜分歐洲,當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揭開二戰序幕,蘇聯軍隊隨後於17日佔領波蘭東部,該區44%為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經由公民投票贊成加入蘇聯,11月1日分別加入白羅斯和烏克蘭共和國,總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人口為一千萬。 [23]在二戰末期的1944年7月,蘇聯又佔領波蘭一些領土劃歸這兩個共和國,住民以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居多,在隔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中獲得承諾,斯大林又力主有個不完全獨立的波蘭,是由蘇聯掌控的波蘭。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埋下日後紛爭的導火線。

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中,烏克蘭的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和哈薩克,人口僅次於俄羅斯,其重要性還在於與俄羅斯同為東斯拉夫人,有“共同”的歷史與文化傳統。實則烏克蘭想脫離蘇聯的想法在各共和國之中最為強烈,蘇聯時期移民加拿大和美國的烏克蘭人在大學裡成立烏克蘭研究中心,出版期刊雜誌、書籍或報紙,引起西方學術界的關注。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蘇聯解體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率先宣佈獨立,白羅斯於隔日跟進;12月1日,烏克蘭經由公民投票通過脫離蘇聯而獨立。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邊境

會有再一次的合——“重新統一”嗎?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地形圖

克里米亞半島自1783年納入俄羅斯版圖,黑海艦隊主要基地即位於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口。1954年,為慶祝俄羅斯與烏克蘭“重新統一”300年,赫魯曉夫(1894-1971)將半島劃歸烏克蘭管轄,此舉在中央集權的蘇聯僅是形式上的改變,俄羅斯未感受到失去一塊領土。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克里米亞-黑海艦隊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自顧不暇,但致力於恢復大國的地位。在普京長期統治下,俄羅斯逐漸強盛,對於蘇聯解體後散佈在前蘇聯其他共和國境內的俄羅斯人或以俄羅斯語為母語的居民,此以烏克蘭東部尤其是高達百分之九十七居民說俄羅斯語的克里米亞半島,其又兼具戰略地位而最為顯著。 俄羅斯“重新統一”在2014年3月18日因克里米亞的加入達到一定的要求,速度之快令人稱嘖。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克里米亞-俄羅斯

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不到2個月的5月12日,烏克蘭東部的盧幹斯克州(說俄羅斯語者佔89%)和頓內茨克州(說俄羅斯語者佔93%),經由公民投票以96%的選票贊成獨立,各自成立“盧幹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俄羅斯未接受其加入聯邦,但是烏克蘭政府也未能完全控管此二州。2017年2月18日,普京下令承認這兩國的護照。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俄羅斯

早在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當日,普京信誓旦旦說不想看到烏克蘭分裂,也不需要這麼做,至於克里米亞則被認為始終是俄羅斯的。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四國會談

是否真的會如“超級普京”所說的,俄羅斯對於烏克蘭不再有領土的要求,不會發生“重新統一”之事?2018年7月16日,美、俄在赫爾辛基舉行的高峰會議上,普京向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道讓東烏克蘭(頓內茨克與盧幹斯克)舉行決定其未來的公民投票。

三百年來分裂的烏克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烏克蘭美女

未來的發展會如何?只能靜觀無法預測,但可知烏克蘭曾經長期與俄羅斯分離,其與俄羅斯歷史的發展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