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居蘇州,愛攝影,抽工作之餘歷時三年拍攝《蘇州園林名錄》中對外開放的園林。開始時沒想太多,只是拍照,後來覺得這麼多園子總要有個彙總吧,於是就有了這篇圖文。全文一萬五千字,建議收藏慢慢看,尤其是喜歡蘇州園林的朋友。希望對熱愛蘇州園林的朋友有所助益。

目前蘇州園林名錄一共公佈了四批,合計108個,其中對外開放的共88個。2015年8月公佈《蘇州園林名錄》(一)共33個園林;2016年5月公佈《蘇州園林名錄》(二)共26個園林;2017年8月公佈《蘇州園林名錄》(三)共31個園林;2018年8月公佈《蘇州園林名錄》(四)共18個園林。

文中的遊覽指數僅僅是個人看法,主要從歷史文化,建築佈局等方面綜合考慮,可能會有不準之處,還請見諒。

在這開放的88個園林中,九處園林是需要預約才能參觀的,分別是:鄉畦小築、道勤小築、後樂園、瑞園、暢園、織造署舊址、墨園、嘉樹堂、芥舟園等。可通過登錄蘇園旅遊網 http://www.szylly.com/,或關注“蘇園旅遊”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名錄中的很多園林為近代或者現代修建,希望讀者對這些園林多些寬容,現代人造園不僅僅只為追求經濟價值,更在對於園林熱愛。

隨著蘇州園林的逐漸開放,會慢慢補全此文。


1. 拙政園:東北街178號

建議遊覽指數:★★★★★

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角,始建於明,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四大名園之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特殊遊覽參觀點,世界遺產,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到蘇州必遊園林之一。在所有蘇州園林中,是春夏秋冬四季特徵最為明顯的一個。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2. 留園:留園路338號

建議遊覽指數:★★★★★

留園位於留園路338號,始建於明。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以建築空間處理精湛著稱,造園手法多樣,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AAAAA級旅遊景區。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3. 網師園:闊家頭巷11號

建議遊覽指數:★★★★

網師園始建於南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世界遺產名錄》。為典型的府宅園林。全園分東西兩部分,東部是住宅有穿廊轎廳。西部為花園,以水池為中心,環繞而築假山,植花木,建亭、廊、堂、軒等建築,錯落有致。其中的磚雕門樓精美絕倫,享有"江南第一門樓"的盛譽。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明軒”的庭院,其藍本即為網師園內的殿春移小園。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 環秀山莊:景德路272號

建議遊覽指數:★★★★

環秀山莊位最早可追溯到晉代。1987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佔地不大,山、水、亭、廊、軒等相互掩映,在僅3畝的面積內輾轉騰挪,佈局精巧而又不顯擁擠,移步換景之構造已達極致。其內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據載,此山為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雖由人作,有如天開,盡得造化之妙,堪稱假山之珍。環秀山莊亦因此而馳名。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 滄浪亭:滄浪亭街3號

建議遊覽指數:★★★★

滄浪亭是蘇州現存歷史最久的古代園林,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一齊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其復廊與拙政園的水廊和留園的曲廊,被譽為蘇州古典園林的三大名廊。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佔地面積約為14460平方米,園北為河道,北半部分中堆以假山,並建復廊、亭榭繞其一週。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種。南半部分有清香館、五百名賢祠、明道堂、看山樓等建築。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 獅子林:園林路23號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元,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約1.1公頃。以中部的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橋設亭,佈局緊湊,有“咫足山林”意境。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的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建築,更以太湖奇石,洞壑密佈而著稱,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 藝圃:文衙弄5-7號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小巷深處,環境幽靜,園景開朗,風格質樸,設計多變並盡顯自然。全園佔地約5450平方米,園池水面開闊,並以其為中心建有假山廳、堂、亭、榭等建築多座。水池之西,有小院一座,以圓洞門與其它部分相連,別有洞天。建築雖多但無擁塞之感。最美時為四五月薔薇盛開季。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 耦園:小新橋巷5-9號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清雍正年間,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約12畝,三面臨河,一面通街,前後設有河埠。住宅居中,東西花園分列兩邊,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樓房,借“走馬樓”貫穿。這樣一宅兩園的佈局,在蘇州眾多古典園林中獨具特色。東花園是耦園的精華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圍環以亭廊樓榭,呼應主景,整個佈局疏密得體,錯落有致。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 曲園:人民路馬醫科43號

建議遊覽指數:★★★

即俞樾故居,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取老子"曲則全"之意。園林不大,但假山、亭閣、曲廊、水池一應俱全,遊人不多,小而幽靜。最佳遊覽時節為牡丹花開的時候。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 天香小築:人民路878號

建議遊覽指數:★★

位於城區人民路蘇州圖書館內。建於民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2664平方米,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分住宅和園林兩部分。住宅部分為蘇州市文化廣電出版局的辦公區,禁止參觀。園林在主樓東側,園中堆土疊石為山,砌石階小徑,山上建有六角涼亭,樹木蔥蘢。園林部分維護不好。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1. 織造署舊址:帶城橋下塘18號(預約開放)

尚未參觀。

蘇州織造署是“江南三織造”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康熙時於織造署西側建行宮,規模宏大,後毀於兵火。

12. 北寺塔:人民路652號

建議遊覽指數:★★★★

又稱報恩寺塔。此處寺廟始為三國時吳國所建,為蘇州最古老的佛寺,古稱通玄寺。五代後周時易名為報恩寺。2006年北寺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報恩寺塔為九級八面磚身木簷混合結構,高76米。拙政園所見之塔即為此塔。寺廟東北側有一放生池,池邊圍繞黃石假山、亭、廊等建築,景色優美。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3. 寒山寺:寒山寺弄24號

建議遊覽指數:★★★★

寒山寺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古稱楓橋寺。該寺曾多次毀於戰火。現存殿宇多為清代重建。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眾多。唐代大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中所描述的即為寒山寺。首批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AAAA級旅遊景點。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4. 五峰園:五峰園弄15號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因園中疊築五座太湖石峰,故名五峰,五峰分別名為丈人峰、三老峰、觀音峰、桃塢慶雲峰和擎天柱。目前園林面積約1290平米,除五峰假山外,有水池一處,亭、舫、亭等建築數座。現在廳已改為茶室,周邊居民常來此休閒娛樂。除五峰外此園可觀之處不多。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5. 西園:留園路西園弄1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別名戒幢律寺。創建於元代至元年間始名歸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寺內五百羅漢堂為中國四大羅漢堂之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於2008年6月主動提出退出國家4A級景區行列並得到批准,並於當年10月26日正式向社會宣佈。西園寺放棄“A級景區”屬性將從宗教管理部門與旅遊部門的雙重管理變為由蘇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單獨管理。

從2018年5月1日起,西園寺門票價格從20元降為5元。為保護環境現在寺廟向每位香客免費提供三支清香,提倡文明進香,不建議香客外帶香燭。同時針對60歲以上老人採取免門票政策。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6. 惠蔭園:南顯子巷18號(不開放)

始建於明中期,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蘇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17. 聽楓園:慶元坊12號(不開放)

始建於清,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8. 怡園:人民路1265號

建議遊覽指數:★★★★

怡園在蘇州古典園林中建成較晚,因此得以博採蘇州諸園之所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由於其佈局緊湊,手法得宜,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園林以復廊為界隔分為東西兩部,東部主要以建築為主,庭院中置太湖石、種植花木,西部水池周邊環以假山、廳堂、石橋。在造園手法上,怡園能博採諸園景物,如復廊仿滄浪亭,水池效網師園,假山學環秀山莊,洞壑摹獅子林,石舫擬拙政園。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9. 暢園:廟堂街22號(預約開放)

建議遊覽指數:★★★

面積約一畝餘。始建於清代的古典園林。園林位於住宅東側。為蘇州小型園林的典型,造園手法細膩,面積小而佈局巧妙,園景豐富而多層次,具有精緻玲瓏特色。院子雖小,但是園林的水、亭、樓、榭、橋一個不少。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20. 可園:人民路70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又名近山林、樂園,現存面積約七千平米,有假山一座,池塘一處,其他建築數處。其精華主要是圍繞池塘所建的廳,亭,橋等。修繕較好。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21. 鶴園:韓家巷4號(不開放)


22. 北半園:白塔東路60號

建議遊覽指數:★★

既陸氏半園,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古典園林建築。清咸豐時,由江蘇道臺陸解眉所建,取名“半園”,又因在倉米巷史氏半園之北,俗稱“北半園”。格局是西宅東園,宅第為九進四廳、三房一樓。東部為園,陸解眉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將園名為“半園”。2010年,改建成酒店對外開放。其位於白塔東路的正門常封閉不開放,只能通過緊臨酒店的側門進入。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23. 柴園:醋庫巷44號

建議遊覽指數:★★★

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蘇州市教育博物館。修繕的工作做的非常的好,從外觀及佈局上保留了古典園林的構造,其內部裝修非常符合其教育博物館的用途,通過現代的技術集中介紹了蘇州教育的歷史。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24. 殘粒園:裝駕橋巷34號(不開放)


25. 遂園:景德路303號

建議遊覽指數:★

位於蘇州兒童醫院內,也做蔭廬。始建於清代,現尚存荷池、曲橋、琴舫、假山及小亭,花木稀疏,園已半廢。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26. 塔影園:山塘街845號(不開放)


27. 樸園:高長橋8號(維修)


28. 萬氏花園:王洗馬巷7號(不開放)


29. 擁翠山莊:虎丘景區內

建議遊覽指數:★★

建於清光緒年間,面積約一畝餘,利用山勢,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層。園門朝南,門前石階井然。門楣“擁翠山莊”用正楷書就。大門左右兩壁白牆上嵌有“龍、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蒼勁有力,氣勢磅礴。此園無水,僅憑地勢進行建築佈局,內部精巧曲折有致,同時借山勢而遠觀園外虎丘山景。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30. 南半圓:倉米巷24號(不開放)


31. 慕園:富仁坊巷72號(不開放)


32. 吳家花園:東小橋弄3號(不開放)


33. 繡園:馬醫科27號(不開放)


34. 燕園:常熟市辛峰巷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常熟古典園林中存世時間最長、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私家園林之一。從1982年至今,燕園陸續經過了四期大規模的維修,將各個景點一一重建、修復,再現燕園十六景。遊人不多,可慢慢品。建築之間相互掩映,雖然是特色,整個園子無開闊場景,略感侷促。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35\\36. 曾園、趙園:常熟市翁府前7號

建議遊覽指數:★★★★

曾園、趙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約3萬平米。在蘇州園林中絕無僅有的連接在一起互通的園林,其東南部為曾園,西北部為趙園,中部連接之處稱為環秀分盛。全園亭、橋、廊等造型別致,在整個蘇州園林中也屬上品。園中池塘遍植荷花,為常熟古城區內的賞荷絕佳之處。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37. 興福禪寺:常熟市寺路街108號

建議遊覽指數:★★★★

興福禪寺始建於南齊,至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全國重點寺院。由山門而入的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三佛殿及大雄寶殿,十幾個殿、堂、亭、閣分佈在中軸線兩側。並有空心潭、放生池、白蓮池三處水體,取園林之意,或於池中築石舫,或通石橋,或建步道環繞。寺中有羅漢泉、白龍泉、君子泉、錽泉、竹香泉等五處泉眼,更增寺院之靈動。後山竹林環繞,環境宜人。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38. 松梅小圃:常熟市沙家浜鎮王家山

建議遊覽指數:★

該園始建於明天啟年間,建國後改名飄香園,取丹桂飄香之意。導航只能查到飄香園,而無松梅小圃。整個園林,疏於維護。相對於園林目錄中已經去過的數十個園林,松梅小圃基本是最破敗的。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39. 方塔園:常熟市環城東路

建議遊覽指數:★★★★

方塔園內建築均為仿宋形制,絢麗大氣,佈局上採用江南園林曲折多變的手法,曲橋亭臺、軒廊水榭、山石花木相得益彰。2007年,方塔古蹟名勝區(方塔園)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6年5月被列入第二批《蘇州園林名錄》。園內方塔,始建於南宋,195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園內宋代古井、古銀杏並稱為“園中三寶”。常熟市碑刻博物館及常熟名人館也位於此園內。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0. 南園:太倉市城廂鎮南園東路7號

建議遊覽指數:★★★★

南園始建於明萬曆年間,3A級景區。自清以來多次損毀復建。亦曾準備房地產開發,後由政府收回並於1998年,在江蘇省文管會、蘇州市園林局幫助下,按原照片、原圖紙進行設計、規劃,並將街坊改造中有歷史價值的十餘棟古建築,遷建至南園,經六年的改造建設,逐步予以恢復。

與其他蘇州園林不同,南園周邊皆為高樓,鬧市中取靜,最近的小區高層可以俯視整個園林。園中花園形似半島,三面環水,周圍環繞綠樹翠竹,通過三座石橋與對岸連接。園林主體建築皆在對面環半島而建。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1. 張廳:崑山市周莊北市街3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怡順堂,始建於明,清初轉讓與張姓,改名玉燕堂,俗稱張廳。前後七進,沿河臨街,大小房屋70餘間,佔地1800多平米。廳旁箬涇河穿屋而過,正合大廳內對聯內容,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除了院內可乘船,建築方面特色不顯。內顯陳舊。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2. 退思園:吳江區同裡鎮新鎮街234號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清光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世界遺產名錄》。

俗稱任家花園,園名“退思”,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全宅佔地近10畝,自西向東,依次為(西)宅、(中)庭、(東)園。園內集中了江南園林的樓臺亭閣、廊舫橋榭、廳堂房軒等建築,均貼水而築,別具風格。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3. 師儉堂:吳江區震澤鎮寶塔街12號

建議遊覽指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離蘇州市區約50公里。正門門楣上的木雕,及內部的磚雕非常精緻。其內的鋤經園為古典園林中最小的,僅240平米,但是假山、亭、廊、樓、閣一應俱全,極為精緻。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4. 耕樂堂:吳江區同裡鎮陸家埭127號

建議遊覽指數:★★★

耕樂堂於1981年列為省際太湖風景區同裡八景之一,1986年7月,又被列為吳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傳統的前宅後園佈局,是典型的明清宅第。佔地4268平方米(六畝四分)。現尚存三進四十一間,有樓、園、齋、榭、廳、堂、樓、閣。整體佈局精巧,雖從1998年起開始修復,但可能因經費問題,整個園林呈現明顯的破敗感。遊人不多。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5. 陶氏花園:盛家浜8號(維修)

一直是維修狀態,合適開放未知


46. 雷氏別墅花園:廟堂巷8號(不開放)


47. 墨園:人民路2114號蘇州閥門廠內(預約開放)

建議遊覽指數:★

建於民國。園主為原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顧祝同。原為融蘇州園林風情和歐洲洋樓特徵於一體的園林別墅。除主體的歐式小洋樓,依然完好,且一直在使用中。其他諸景被填埋或者推平。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48. 顧氏花園:申莊前4號(不開放)


49. 雙塔影園:官太尉橋15、17號(不開放)


50. 詹園:閭邱坊4、6號(不開放)


51.唐寅故居遺址:西大營門雙荷花池13號(不開放)


52. 漁莊:石湖漁家村

建議遊覽指數:★

漁莊是餘覺的別墅。建成於民國。總面積約一千五百平米,緊鄰石湖。解放後歷經兩次修復。現有廳堂兩進。除臨湖外,特色不顯。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3. 嚴家花園:吳中區木瀆鎮羨園街9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原為沈德潛的舊居“竹嘯軒”。光緒時,嚴國馨購入,並由香山幫建築大師姚承祖率領能工巧匠重茸一新,並改“端園”為“羨園”,也因此得名“嚴家花園”。佔地16畝,內有太湖石假山2座,池塘5處,內有有廳、堂、亭、榭等建築多座。中路為五進主體建築。龔自珍稱此園有“妙構極自然,意非人意造”。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教授對嚴家花園的佈局與局部處理極為推崇,認為是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不少影視作品都曾在嚴加花園取景。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4. 啟園:吳中區東山鎮啟園路

建議遊覽指數:★★★★

原為席啟蓀的私家園林,俗稱席家花園。是一處始建於民國時代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背山面湖,佔地50餘畝。啟園是江南少有的依山而築,傍水而建的園林。集江南園林的小巧與湖光山色一體。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5. 古松園:吳中區木瀆鎮山塘街23號

議遊覽指數:★★★

為清末木瀆富翁蔡少漁所建,其建築佈局為前宅後園,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園林風格。建築古樸雅緻,雕刻精細,現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得名於後園一株500多歲高逾10米的明代羅漢松。最大特色是有一條雙層長廊,此廊環樹而建,近可覽古松翠色,遠可眺靈巖山景。園中還有一泓半畝大小的池塘,湖石假山亭榭迴廊依水而設,池內有紅魚百尾,更增園內生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館即位於古松園後的小樓中。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6. 保聖寺:吳中區甪直鎮

建議遊覽指數:★★★

保聖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原名保聖教寺,始建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聖寺內有唐代號稱“塑聖”的楊惠之所塑十八尊古羅漢像。1961年03月04日保聖寺羅漢塑像列入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文物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側院內有葉聖陶墓及紀念館,陸龜蒙的墓地也位於此園中。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7. 高義園:天平山風景區內

建議遊覽指數:★★

位於蘇州天平山南麓,始建於唐,原為宋范仲淹祠堂。共五進,依山而建,地勢逐漸升高,縱深約70米。第三進為樂天樓,第四進為凌空高架的逍遙亭,最後為高義園正殿,內有乾隆遊天平山時所題“高義園”藍底金字盤龍匾,和其手書的“遊天平十六韻二首”詩碑兩方。東側園內建有方形碑亭“恩綸亭”,並有水池一處。天平山為太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也是中國四大賞楓地之一。如不在天平山內並排除其歷史意義,其園林建造佈局並無特殊之處。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8. 寒山別業遺址:天平山西北面

建議遊覽指數:★

寒山別業遺址主要分佈在法螺寺內及其西北向寒山嶺所在的數平方公里範圍內。現除摩崖石刻外其建築基已蕩然無存。寒山別業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其主人為趙宋皇室後裔——趙宧光。其在蘇州古典園林中具有較高地位,在明清時期曾經是著名的園林之一,是中國山地園林的代表作品。其文化創造性及想象力,對後世、尤其是乾隆時期皇家園林產生了深遠影響。整個寒山嶺數平方公里內散落明清兩代摩崖石刻數十處。非園林及古蹟愛好者不建議前往。寒山嶺徒步登山的人比較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寒山嶺及寒山別業。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59. 石佛寺:石湖茶磨山下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南宋淳祐年間,依山邊岩石造型,鑿就一尊觀音佛像,立於山崖裂隙之間,俗稱“石佛”,寺名由此而來。與範文穆公祠為鄰。嘉靖時祝允明(枝山)題楷書“古石佛寺”。清乾隆皇帝南巡至此,題寫匾額“普門香梵”並撰寫對聯一副“願力廣施甘露味,聞思遠應海潮寺”。對聯至今仍在觀音殿的石柱上。該寺歷經數次重修,民國及文革期間,均遭到破壞。上世紀八十年代,重修石佛寺。其歷史意義大於其遊覽意義,就其園林佈局而言無甚特色。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0. 聚沙園:常熟市梅李鎮梅東路1號

建議遊覽指數:★★

因園內建於南宋的聚沙百福寶塔而得名。佔地面積64000平方米。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聚沙塔八面七級,為宋紹興間邑人錢道者所建。其時梅李鎮尚處江海之濱,常受大潮洪水衝擊,故建塔以鎮潮水。其名據傳取自《法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殘,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中的“聚沙”二字,全名“聚沙百福寶塔”。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歷史明、清兩朝多次損毀維修。1997年,聚沙塔大修復原,並開闢聚沙塔公園。

園內於2019年建成“梅李慈善文化苑”,陳列古今著名慈善家生平事蹟,及慈善小故事,以促進推廣慈善意識。園內尚存抗日碉堡一處,被列為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去聚沙塔,此園更像一人民公園,園林佈局一般。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1. 讀書檯:常熟市虞山東南麓石梅街

建議遊覽指數:★★

又名書檯公園,建於1977年,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常熟市書畫院。相傳為梁昭明太子蕭統的讀書著述之處,明弘治間縣令楊子器重建,嘉靖間縣令沈弘彝復作新亭。院內植被繁茂,除讀書檯以外,另有焦尾軒、焦尾泉、虞山東麓摩崖石刻、巫公祠、雅集亭等。其中“書檯積雪”為“虞山十八景之一”。院內大部分建築已改為茶室,去時除了茶客外幾無遊人。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2. 拂水山莊:常熟市尚湖風景區內

建議遊覽指數:★★★

歷史上的拂水山莊位於虞山西麓拂水巖下,是明末清初文人錢謙益和秦淮八豔之一柳如是的居所,隨著歷史變遷,原來的拂水山莊已不復存在,現在虞山腳下只剩錢謙益墓和柳如是墓。尚湖景區建設時,依據錢謙益的詩作,將原來山莊景物一一呈現於尚湖荷香洲南側,前半部分主要是各種亭臺樓閣,後半部分圍進了尚湖,視野開闊,並能遠眺虞山。

新建景點,借古名,建於湖畔並借山景,休閒好去處。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3. 翁家花園: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內

建議遊覽指數:★

之園曾為常熟有名的園林,與曾園、趙園齊名,並居三園之首。據傳此園從購置田地到落成,共用了20年時間,當年園門有聯"廿年締構,一水瀓清"可證。建成後,因園林構築佈局因地制宜,景緻風格清曠自然,園內楹聯匾牌考究,文化氣息濃郁;翁氏家族又名聞海內,所以其園雖隱其名卻高,成為常熟園林之首。邑人花景福《西城雜詩·之園》有贊:苦憶翁家數畝宮,漲天十丈藕花紅。後毀於1937年,時常熟淪陷,園中大部分住宅及景觀被日軍縱火焚燬 。自此,之園日漸衰敗 。面積也從最盛的14600平米縮減到現在的6915平米。1999年醫院重建之園後而成如今景象。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4. 倚晴園:常熟市虞山公園內

建議遊覽指數:★

園內主樓名為倚晴樓建於1979年,後於主樓周邊陸續興建晚翠庭、歸飛庭、築長廊以環繞、壘湖石假山並引水環繞。院子不大,園林元素較為齊全。主樓現為茶室,前院較規整,主樓後半部疏於打理。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5. 顧炎武故居:崑山市千燈鎮南大街52號

建議遊覽指數:★★★

是所有蘇州園林中愛國主義氛圍最為濃重的園林,沒有之一。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題詞。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園林佔地60畝,以宣傳顧炎武文化、精神為主,整體佈局一般,略欠蘇州傳統古典園林的精緻。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6. 恬莊榜眼府:張家港市鳳凰鎮恬莊古街

建議遊覽指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乾隆楊岱所建。因其居住於此的曾孫楊泗孫於清咸豐年間殿試以一甲二名高中“榜眼”而得名。此宅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原存四進。後花園有池、假山、亭、舫、軒、橋等建築。典型的古典宅院,後花園是其特色之一。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7. 楓華園:張家港市沙洲公園內

建議遊覽指數:★★

楓華園位於張家港市沙洲公園內。於1992年正式落成。佔地面積六千多平米。內有黃石假山兩座、長廊、水榭、亭、橋、人工河等。其內的滄江書社為張家港市文物保護單位。楓華園所在的沙洲公園,2001年10月1日起開放並免收門票,成為開放式公園。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8. 先蠶祠花園:吳江區盛澤鎮蠶花路126號

建議遊覽指數:★★

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祭祀蠶絲行業祖師的公祠,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先蠶祠花園不大,僅有石橋一座、太湖石假山一座、長廊一處、水池一方、游魚數尾,園子的盡頭為財神殿。專程遊覽意義不大。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69. 珍珠塔園: 吳江區同裡鎮石皮弄16號

建議遊覽指數:★★★★

又稱侍御古坊,其名來源於錫劇《珍珠塔》。全園分東、西、北三部分,東部是陳御史府第,西部為後花園,北面為古祠堂、陳家牌樓和古戲臺。其中陳御史府第是明嘉靖年間南京監察御史陳王道的故居,後又於清嘉靖和康熙年間兩度擴建,形成兩路五進式的格局。此園設計上別出心裁,故居廚房後有一條宅內的河道將後花園、宗祠和前部建築隔開,若不留意還以為遊覽到此為止,而錯過後面的部分。後花園內有亭、臺、樓、閣、石橋、石舫、假山、水池等。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0. 環翠山莊:吳江區同裡鎮石大葉港畔(不開放)


71. 靜思園:吳江區雲梨路919號

建議遊覽指數:★★★★

園名乃費孝通先生親筆提寫,取意於“寧靜致遠”。佔地百餘畝,既傳承了蘇州園林的營造範式,同時吸納中國皇家園林注重氣派宏大的特點。遊此林除了欣賞園林構造之美以外,同時也是一場靈璧石的盛宴,最出名的莫過於鎮園之寶“慶雲峰”。2019年靜思園被列為失信單位,藏品面臨法拍,實在惋惜。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2. 明軒實樣:白塔東路1號東園內

建議遊覽指數:★★

為美國大都會藝術館二樓北廳內的中式庭院“明軒”建造前在蘇州所打造的實樣。雖小,但吸取了園林建設的精華。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3. 萬景山莊:

建議遊覽指數:★★★

建於東山廟遺址之上,總面積約25畝,於1982年建成並開放。與上山道西側的擁翠山莊一樣,萬景山莊將自然景觀與仿古建築融為一體,成為虎丘風景區中的又一個園中園。 萬景山莊存有不少蘇派盆景的精品,並多次在各種盆景比賽中獲獎。2013年世界盆栽協會專程組團參觀虎丘萬景山莊。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4. 西溪環翠:虎丘山名勝區西南麓

建議遊覽指數:★★

西溪環翠為虎丘歷史十景之一,原為唐高士甫裡先生陸龜蒙祠堂,乾隆五十一年修建。清咸豐年間毀於兵亂。2004年經重新修復,正式對外開放,在原址重修重修環翠閣、清風亭、桂子軒、鬥鴨池等景點,新增鏡臺雲夢、籬門幽竹、聆音榭、垂花門、野山石景、循環水景等。因且不靠近虎丘景區的中軸線,常常為遊人所忽略。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5. 一榭園:虎丘山名勝區北

建議遊覽指數:★★

原為“邑人薛雪別業。榭前有池,環以林木竹石”。嘉慶十一年,孫星衍改為“憶嘯園”,又名“隱嘯園”。園中葺“授書堂”,堂前依山臨壑,疊石疏泉,擅幽棲之勝。1860年毀於兵燹。自此湮沒於歷史中。2013年10月1日復建並對外開放。主要建築共約九百平方米。並擁有近四千平方米的水面,園內以黃石築假山。多數建築依水而築,借景虎丘山。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6. 一枝園:楓橋風景名勝區江楓洲內

建議遊覽指數:★

原來是段玉裁(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在楓橋寄居的宅園。園林非常小,設計及佈局在園林都屬一般,沒有特別出彩之處。單獨遊覽意義不大。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77. 師儉園:馬大籙巷37號(不開放)


78. 南石皮記:南石皮弄4號(不開放)


79. 玉涵堂:山塘街東楊安浜6號

建議遊覽指數:★★★

系吳一鵬故居,俗稱閣老廳。宅朝南,三路五進,彙集了中國的各種房間的形態,廳、堂、樓、閣、齋等等。正路偏東,第一、第二進為樓,第四、第五進是以兩廂房通連的走馬樓。第三進為主廳,額“玉涵堂”,玉涵堂是蘇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築,其名取“君子於玉比德”之意。主廳面闊三間16米,進深六檁14米,硬山頂。樑架扁作,內山牆有磚細勒腳,柱礎為青石鼓墩。全宅有磚雕門樓5座,主廳為明代遺構,其他為清代所建。園內的中國唯二五子亭,表示五子登科、五穀豐登、吉祥圓滿的意思。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0. 銅觀音寺花園:吳中區光福鎮下街38號

建議遊覽指數:★★★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園林。寺前有宋代跨河古橋一座,山門前有唐代陀羅尼經幢一對。大雄寶殿前有明代古樟一株,長勢雄偉挺拔,遮蓋大半個院子。寺廟背靠龜山,山頂原建有七層舍利塔——光福寺塔。登塔頂可望靈巖山、觀穹窿山,眺太湖,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1. 司徒廟後花園:吳中區光福鎮香雪村福湖路

建議遊覽指數:★★

相傳為東漢光武帝的大司徒鄧禹的歸隱處。廟內有四株古柏,樹齡近2000年,乾隆皇帝南巡至此見狀歎為觀止,並賜四柏名為“清、奇、古、怪”。其後花園中有一片梅林,林中掩映池塘名曰“淡泊湖”,湖中小島上建一涼亭,並以石橋連接兩岸,石橋盡頭現為茶室。池塘周邊遍植垂柳。“淡泊湖”與園中另一池塘“桃花池”以水路相連,池中種植荷花,池邊有扇亭一座。整體佈局一般。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2. 榜眼府第:吳中區木瀆鎮下塘街32號

建議遊覽指數:★★

為晚清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的故居 ,其宅坐南朝北,門對胥江,佔地近十畝。前宅後園結構,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園林建築風格。因其於道光二十年中庚子科一甲二名進士(榜眼),此宅因此得名。“江南三雕”(磚雕、木雕、石雕)為其主要特色。周士心美術館也位於此園內。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3. 虹飲山房:吳中區木瀆鎮山塘街56號

建議遊覽指數:★★★

是清初木瀆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園林,乾隆下江南每遊木瀆,必先在此由水路登岸,入園遊玩,因此又有乾隆民間行宮之說。園中有一座古戲臺,乾隆到木瀆,必來此看戲。園內聖旨珍藏館裡陳列著清代十位皇帝即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的二十道聖旨。園內科舉制度館珍藏有清代科考的各類“執照”、“試題”、“考卷”、“夾帶”真跡。

西花園是整個園林佈局的精華所在,以荷花池為中心,亭、軒、廊、榭、橋、假山圍繞佈局,錯落有致。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4. 瑞園:吳中區太湖度假區舟山村99號(預約開放)

建議遊覽指數:★★★★

瑞園背靠蘇州穹窿山西南麓,南臨蘇州太湖。為蘇州園林中為數不多的依山而建的園林。同時吸取蘇州園林“移步換景,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特點,利用假山、亭、廊、池、橋等元素將整個園林有機分割,使不同的院落體現不同的視覺及功能效果。蘇州私家園林中設計最為用心的一個,非常注意細節。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5. 小築春深:吳中區臨湖鎮太湖園博園內

建議遊覽指數:★★

是園博園中蘇州園內的“園中園”。全園以“山水園林、生活園林、科技園林”為創意理念,繼承蘇州古典園林造園思想的同時,運用現代造園材料和工藝,詮釋一座“升級版的新蘇式園林”。整個園子從山水營造、造園材料、種植設計、生態理念等方面展現蘇州園林在當代的發展,力求營建地域文化特色顯著、時代特徵強烈的“當代蘇州園林”,展示當代蘇州園林建設在繼承和發展中的思考、探索和實踐。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6. 靈巖山寺花園:吳中區木瀆鎮靈巖山寺內

建議遊覽指數:★★

靈巖山寺前身相傳為吳王夫差的館娃宮,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東晉期間用作道場而更改為寺廟。靈巖山寺花園,即館娃宮遺址花園。現今尚存吳王遺蹟和古蹟有:吳王井、玩花池、玩月池、響廊、琴臺、西施洞、智積井、長壽亭、方亭等。大部分古蹟均傳與西施有關。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7. 鄉畦小築:吳中區木瀆鎮天靈路98號天鄰風景花園內(預約開放)

建議遊覽指數:★★★

園內除了兩棟現代功能性房屋以外,尚有假山一座,水池一方,石橋一座,亭、閣各一,靠牆半亭兩處,石舫半隻,並以長廊連接亭、閣、橋、舫等。佈局精緻,錯落有致而不顯擁擠。就私家宅院而言已是極品。只能預約參觀。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8. 道勤小築:吳中區東山鎮楊灣寺前村(預約開放)

建議遊覽指數:★★★

又名勤園,在長圻碼頭對面200米,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私家園林。園以水池為中心佈局,山水、建築等處理手法較好,植物配置合理,體現了蘇州園林的傳統特色。只能預約參觀。建議春季前往。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89. 醉石山莊:吳中區東山鎮槎灣和楊灣之間環山路

建議遊覽指數:★★

山莊依山而砌,利用山勢營造不同的景觀,假山、瀑布、池塘等等,同時取東山特色遍植果樹,成熟之時果實累累別具特色。現代園林式酒店。最大特色是其黃石假山,為所有蘇州園林中規模最大的。修建較為精緻,日常打理有待提高。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0. 後樂園:相城區陽澄湖鎮鳳陽路5號(預約開放)

建議遊覽指數:★★★

園名出自范仲淹之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由貝律銘團隊設計。整個園子由東花園、西花園、南花園三部分組成。東花園類似中國的古典園林,有池一方,假山一座,亭兩處,屋數處,最大的特點特點是長達百米的長廊,為蘇州園林之最。西花園為一座現代園林,有池一方、假山一處、圍繞水池修建的透明的房間兩座,中心位置的現代建築為私家博物館—春秋物語館,內藏館主用數十年精力走遍數省徵集到自漢唐、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歷代的宮廷及民間的格式龍椅屏櫃、櫥、案、床、幾、文房等。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1. 端本園:黎裡鎮中心街68號大關弄底

建議遊覽指數:★★

市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同治年間重新修建。臨水而築,原有東園和西園,佔地近2000平方米。現在西園約900平米,已修復如初,對外開放。東園房屋全在,但假山、金魚池等全被填埋。有曲橋荷池、伴月廊、半山亭、雙桂樓、平波軒等建築,併疊有假山。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2 南社通訊處舊址:黎裡鎮滸涇南路2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原名壽恩堂,因南社及柳亞子而出名,現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築特色一般。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3. 尚志堂吳宅:西北街88號工藝美術館

建議遊覽指數:★★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蘇州市工藝美術館。坐北朝南,三路四進。東為正路,現第二進為大廳。廳北為一小園,花木茂盛。第三進為三開間帶兩廂樓廳。第三、四進樓廳間有庭園,有亭、廊等建築。第四進為堂樓。館內工藝品尚佳,建築及園林一般。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4. 全晉會館:平江區中張家巷14號

建議遊覽指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為中國崑曲博物館,也是中國大運河遺產點。原為清乾隆年間由山西錢行商人集資創建的晉商舉行慶典和娛樂活動場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堂明燈擔,是由金絲楠木、花梨木、玉石等貴重材料精雕細琢而成。整個博物館介紹了崑曲的歷史、作品、文物等,讓遊客對崑曲能有較全面的瞭解。同時所有的參觀點均安放音響,讓遊客在參觀時能欣賞崑曲,這一點在蘇州的所有的園林中也是唯一的。同時園內還有崑曲學習班。崑曲愛好者的聖地。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5. 蘇州博物館花園:東北街204號

建議遊覽指數:★★★★★

不知是因蘇博而知貝律銘還是因貝律銘而知蘇博。

其花園是現代設計與中國古典園林結合的典範。建築造型與所處環境自然融合,空間處理獨特,建築材料考究和內部構思,以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到室內。整體設計現代而又不失傳統。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6. 忠王府花園:東北街204號

建議遊覽指數:★★★★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築物,也是中國歷史上遺存下來最完整的農民起義軍王府。1960年,改為蘇州博物館館址(貝律銘設計的為蘇博新館)。在所有蘇州古典園林中最有氣勢,廳堂最為宏大的一個。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7. 墨客園:平江路大新橋巷10號

建議遊覽指數:★★★

園林式酒店。三路五進,在很小的面積內輾轉騰挪,吸取蘇州園林精華,小橋、假山、池塘、涼亭等一應俱全,極為精緻。面積小,建築眾多,略顯擁擠。不適合多人遊覽。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98. 揖秀園:吳趨坊79-1號(不開放)


99. 延林園:西北街50號(竹之苑)31幢(不開放)


100. 芥舟園:吳中區金庭鎮東蔡村秦家堡(預約開放)

尚未參觀。

始建於清乾隆,是蘇州乾嘉年間小型園林宅地的代表作。園如其名,小巧而精緻。


101. 石湖梅圃:吳中區上方山森林公園內

建議遊覽指數:★★

梅圃依山而建,有亭、軒、堂、館等仿古建築數棟,並移黃石以築假山,配以瀑布、池塘等,構成了獨特的山地建築景觀群。園內遍植梅樹,梅花開時滿園花香四溢。以梅花為特色,並借范成大之名。總體佈局一般。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2. 嘉樹堂:吳中區東山鎮金嘉巷18號(預約開放)

尚未參觀。

原為本地人園林古宅的庭院部分,2008年開始修復及建設。歷時三年完成,


103. 維摩精舍:吳中區金庭路5號

建議遊覽指數:★

為蘇州園林雅舍客棧的院子,總面積不到一百平米,內有古典茶室一處,太湖石假山一座,淺池一汪,假山上下遍植綠植,並引水以做小型瀑布,剩餘地面僅容一四角方桌及四個椅子。靠近庭院牆壁被改造成透明玻璃窗,窗內為裝飾精緻的茶室。知之人甚少。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4. 惠和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內

建議遊覽指數:★★★

建於清道觀年間(其西側書樓屬於明代建築),佔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三千平方米,深五進,縱向三路。是目前蘇州東山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也是古代官宦宅第建築的代表作,更是我國明清時期大型群體廳堂建築的典型。明朝時為戶部尚書王鰲的故居。其名惠和堂,取惠風和暢之意。其中主廳有展示專門介紹王鰲生平。陸巷古村內質量最高的古建築。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5. 懷古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內

建議遊覽指數:★★

懷古堂位於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內。原建於明朝,是王鏊家族祭祖之地,佔地約一千平方米。近年來由蘇州市張姓市民耗巨資修復。王鏊,明代名臣、文學家。古村紫石街上矗立的三塊古牌樓,分別是解元、會元、探花,就是紀念王鏊連中三元。

遊玩陸巷古村可參觀,專程前往的遊覽意義不大。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6. 寶儉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內

建議遊覽指數:★★

始建於北宋,原為南宋葉夢得故居,世代為葉氏後裔所居。解放後由政府託管。2001年由蘇州市民許青冠、陸惠霞夫婦,出資購買,耗費巨資,歷時四年,對寶儉堂進行全面搶修。

已改為民宿共11間客房,客房部分不對外開放。東部花園為典型的蘇式園林設計,有池塘一方,亭、軒、廊等一應俱全。西部院落現為茶室及園林式餐廳,中有一池,植以荷花。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7. 東山雕花樓:吳中區東山鎮紫金路58號

建議遊覽指數:★★★★

又名春在樓,位於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紫金路58號。大樓共有各類木雕、磚雕、石雕、金雕、泥雕(塑)共3854幅,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山幫傳統營造技藝”的經典傳世佳作。2006年5月春在樓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的兩座雕花樓中保存最好的一個,建築面積不大,雕花盛名遠在園林之上。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108. 雕花樓(仁本堂):吳中區金庭鎮堂裡村

建議遊覽指數:★★★★

為徐家老宅,原名“仁本堂”,取自“以仁為本、禮為教本”之意。佔地約3畝,建築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因其建築雕刻數量眾多,而被俗稱為西山雕花樓。整棟建築集中了三千多件木、磚、石雕刻作品,且如此繁複的雕刻工程,竟無一雷同,而且雕刻手法多樣。整個建築集康熙、乾隆、道光、咸豐四個年代的建築風貌於一身,反映了江南清代建築雕刻藝術的傳承演變,是蘇州香山幫匠人集體建築營造智慧的代表作,也是蘇州現存的三座雕花樓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座。建築因歷史原因尤其是文革期間受到一定的破壞。

蘇州園林全覽-圖文介紹蘇州已開放園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