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股市暴跌戳破虛假繁榮,美國的單邊主義可休矣

本文大概1500字,讀完共需

2分鐘

作者董少鵬系《證券日報》副總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3月5日中國網。

3月3日,美聯儲(Fed)決定降息50個基點,釋放流動性,初始目的在於挽救岌岌可危的股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本土加劇,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極度看淡。

2月最後一週短短5個交易日,道瓊斯指數跌去3583點,幅度達12.4%。即使在正式宣佈降息後,道瓊斯依然沒有止住跌勢,3月3日下跌近800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隨後都表示,還要繼續降息。接下來會有反彈,但走強的概率不高。

筆者認為,50個基點的下調不足以“堵漏”,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經濟結構性惡化。很多分析人士反覆強調,高科技股如谷歌、蘋果、特斯拉等是美國經濟和股市的發動機,所以強者恆強。不錯,對於這些引領全球創新發展的企業,我們非常尊重,它們也獲得了投資者的追捧。但是,再好的演員也有歇腳時,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股的消費者不只在美國。華爾街要維持繁榮,就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好全球產業鏈平衡和穩定。

但是,近年來,美國逆全球化思潮不斷升溫,並在此推動下實施了一系列“退群”“毀約”政策措施。特別是在特朗普上任後的三年,單邊主義貿易大棒越掄越亂,積累的負面效應到了集中爆發的地步。

華爾街過去形成了全球金融的領導者地位,一是憑藉其開放的市場規則,二是依賴其全球化的產業支撐,三是用足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功能。華爾街要想繼續玩下去,就應該真誠對待全球夥伴,否則,就會蠶食、破壞自己過去積累的信用,走向不歸路。

對於“美國高科技企業確保美國經濟和股市不敗”的說法,筆者多次撰文表示,不考慮全球產業鏈安全穩定、不考慮全球持續合作的“高科技決定一切論”,是有嚴重缺陷的。

美股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漲不止,表面看是美國經濟向好,但背後的真實原因是,“前半場”美國通過量化寬鬆對外轉嫁危機,同時推高股指,製造虛假繁榮;“後半場”美國率先加息,從全球抽離資金,維持自身繁榮。特朗普當選後,美股繼續推高,並且長達3年,只是把華爾街的“危樓”壘得更高一點罷了。暴跌是必然的。

美聯儲3日稱,儘管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活動構成不斷演變的風險”,但“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強勁”。然而,美國經濟遇到的不是週期性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美國只有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合作才能解決,不可能獨自解決。特朗普上任以來,大開經濟全球化倒車,儘管滿足了美國社會不滿全球化現狀的心理,但也給美國經濟帶來潛在威脅。

嚴峻的形勢單靠美聯儲是頂不住的。在美聯儲降息同時,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舉行了電話會議,相約“隨時準備在及時有效的措施上進一步合作”。這樣看來,他們認為“由七國集團決定的全球化”還是有用的。不過,全球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時啟動二十國集團機制是正確的。新興國家的經濟總量和巨大潛力,是世界經濟穩定運行、共克時艱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2008年金融危機殷鑑不遠,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打貿易戰傷害雙邊關係,也傷害多邊合作,傷害全球經濟。一些美國政客對待疫情極不嚴肅的做法,是其對待本國經濟、對待國際合作的一個映射。大道至簡,搞霸道、霸凌,可能一時佔些便宜,但不可能走遠。同樣,對待矛盾不嚴肅,裝輕鬆,也終究躲不過去。

因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其利率高低對全球流動性發揮著巨大引領作用。此時,美聯儲不應僅考慮國內經濟穩定,更不應僅考慮華爾街巨頭們的收益,而應當創造機制降低利率,降低融資成本。美元應走“平價”甚至“折價”路線,給全球經濟作出積極引導。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人大重陽

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在看”我嗎?

「荐读」股市暴跌戳破虚假繁荣,美国的单边主义可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