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少年思琪(銅川:張和平)


悅讀:少年思琪(銅川:張和平)

這是發生在宜君縣一個普通小鎮的故事,這是一個少年在風雨中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似乎在悄悄地發生著,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瞭解,可是,這個故事感動了神州大地,感動了所有中國少年的心!

少年思琪推著殘疾父親從街道經過,父親的頭耷拉著,有氣無力的樣子。車子是六成新的車子,遇到坑窪路面,車子顫抖幾下,發出金屬和橡膠混雜的呻吟之聲。思琪小心翼翼地抓著把柄,頭上的馬尾蓬鬆地一甩一甩的,隨了她走路的節奏。

街道是個小鎮,從西到東大概兩千多米的距離,思琪的家就在鎮子的西邊。她似乎感覺到了這條路是那麼的遙遠與無期。天明亮著,始終不見太陽路面,一陣風抖落了樹上的梧桐葉,幾片枯萎的葉子在她腳下奔跑著,發出刺耳的刺啦聲。到了鎮衛生院,思琪順利地辦理了看病的各種手續,走到父親身邊,麻利地把車子推到醫院門診的斜坡上。之後又推到屋簷下,靠近父親,然後轉過身抓著父親的手,背起父親晃晃悠悠地來到門診室,一隻小花狗興高采烈地尾隨其後,歡快地搖著尾巴。門口的護士小敏和醫生田淑珍急忙幫她把父親放到門診床上,看到思琪滿頭大汗,田淑珍摸著思琪的頭聲音顫抖地說:“好娃裡,以後再來看病,提前給我打電話麼,我們去你家接送,這麼小的年齡,又是個女娃……”說著就哽咽了!小敏扭回頭去,揉了揉發紅的眼圈到:“就是的,孩子,看病提前給我們說,我們接送你”思琪右手隨意抹著臉上躺下的汗水說,“沒事的姨,習慣了,謝謝你們!”思琪父親長嘆了一聲:“有啥辦法,沒辦法麼,把我娃虧咋了!可憐我苦命的女子!”

進了校門,好友思涵遠遠地向他招手,小跑著到她身邊:“思琪,上節課咋沒見你?是不是你父親又犯病了?”

思琪點點頭,眼淚就從眼眶奔湧而出。

“下節課就要進行期中測試了,先考試吧,下午放學了我們幫你去醫院”思涵悠悠地說。說著,幾個同學圍攏過來,你一言,他一語地安慰著眼睛通紅的思琪。正說著話,上課鈴聲就響起來了,孩子們如放出的蜜蜂一樣,聽到號令就急忙往教室奔去。

深秋,一個細雨霏霏的週末,天空陰霾,寒氣開始到處瀰漫,小鎮上的行人稀稀拉拉的。我接到領導的電話通知,接待省電視臺節目採訪組的隨行記者,記者要採訪思琪同學。領導讓我隨地待命,務必安排好有關採訪事宜以及相關接待工作。此時,校園裡空蕩蕩的,其他教師已下鄉聯繫自己的扶貧幫困對象去了,我眼巴巴地守在學校的門衛室,準備接待這些遠道而來的記者們。

門衛室冷清清的,電視機正在播放著一場激烈的國際NBA職業籃球賽,場面沸騰熱鬧,賽事異常激烈,我無心觀看一場盛況賽事,隨手關了電視機,點燃一支菸抽起來,心裡尋思著,這個靦腆不善言辭的思琪家裡到底什麼情況呢?由於我沒有給她代課,關於她的家庭情況知道的也不多。她在學校的一幕幕便浮現在我眼前,思琪整日忙忙碌碌的,很緊張也很狼狽。隔三差五就給學校請假,代課老師問起,同學們就不約而同地回答:她父親又生病了,要不就是奶奶又生病了。在學校,她喜歡做好人好事,好友思涵下樓梯不小心把腳萎了,打著雙柺,思琪總是幫著她,忙前忙後,打飯洗碗,包括上廁所,上學下學這兩個女孩子有說有笑地出出進進。她的學習成績還不錯,思琪是一個積極樂觀的女孩子,班上、學校的集體活動總能看見她忙碌的身影,而且基本都是主角。有一次週末,我去街道商店購買一些日用品,看見思琪推著父親在散心,陽光很好,她父親戴了墨鏡,很幸福的樣子,思琪也是一臉的陽光,我心裡湧出一股暖流,鼻子也有些發酸,想把這溫馨的一幕用手機拍下來,一摸口袋手機忘記帶了……。陷入沉思的我思緒被汽車的喇叭聲打斷,這些記者們終於到了,幾番熱情地寒暄之後,吃罷晚飯。我就帶著隨行的記者們走入了思琪的家。

悅讀:少年思琪(銅川:張和平)

思琪的家在鎮政府對面的小區,據鎮政府不到一百米的距離,小區四面環山,山上有茂密的松林,風吹過,松濤陣陣。門前一條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著,在思琪家門口聲音格外清晰。我走上前,輕輕地敲了敲門,她爸爸在屋子裡喊著,來了,來了。思琪打開門,這是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屋子裡陳設很簡單,但很整潔,牆上有不少思琪的獎狀,我走近看了,有“三好學生”“書香少年”“十佳美德少年”“優秀少先隊員”“文明禮儀之星”等。思琪的爸爸坐著輪椅車,頭溼漉漉的滴著水珠,洗頭液的泡沫還在,面前的椅子上放著洗臉盆,盆子裡冒著熱氣。

思琪利落地給客人倒水,拿煙。他爸爸熱情地讓座。然後她又幫父親洗頭,動作熟練、輕快,做完這一切,她就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記者小劉說明來意,隨行的小寧去了思琪的房間。思琪的爸爸和我們去了另一間房子。這個叫徐寶的中年男人,大約四十多歲,很瘦弱,鼻樑上架一副眼鏡,語言表達清晰流暢,說話聲音洪亮,臉帶笑容,樂呵呵的樣子,一點也看不出被現實和生活打敗的頹廢樣。可是,談到他的女兒,他眼淚止不住嘩嘩地直流,說話就泣不成聲了。我們手足無措無可奈何。等他情緒平復了,緩慢地道出了思琪不凡的身世和經歷。

12年前的一個夏天,正是天氣炎熱的時節,蟬的叫聲此起披伏,一聲緊似一聲,熱浪滾滾。徐寶感覺自己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吃過早飯思琪的奶奶陪他到市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腦部輕微梗塞,需住院治療。在住院十多天後,病情就逐漸緩解了,即將出院的前一天晚上,徐寶打完點滴以後,奶奶安頓好徐寶,走出病房來到住院部後邊透氣納涼,這裡靜悄悄的,不時有蛐蛐鳴叫,幾顆桂花樹枝繁葉茂,風過處,葉子發出細碎的沙沙聲,桂花的香氣一陣陣襲來。她隨意坐在一排木椅上,抬起頭,滿天星光閃爍,耳邊傳來嬰兒微弱的啼哭聲,聲音時斷時續。她有些納悶,豎起耳朵靜聽了一會,千真萬確是嬰兒的哭泣聲,似乎就在她身邊,她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往前走了十多步,一個木製長椅上,像包袱一樣的東西黑乎乎的躺在那兒,啼哭聲從包袱裡傳來,她似乎明白了,打開包裹。一個滿臉略顯黝黑的嬰兒擠著眼睛,嘴唇呈紫色,氣息微弱地哭叫著。包袱裡放了一包奶粉,一個奶瓶,幾片尿布,其他一無所有。那一刻,她的心碎了。當她給孩子餵了奶粉後不久,小傢伙停止了哭鬧,又安靜地酣睡了,發出細微的呼吸聲……。

這個被人拋棄的孩子來到徐寶這個貧困家庭以後,給家裡增添了不少歡樂的氣息,年邁的爺爺也是喜上眉梢。因了這個孩子,徐寶對於不堪負重的生活增加了勇氣和信心。一家人幾乎就圍著這個小寶貝打轉。儘管日子過的緊緊巴巴,小女孩一天天的變化,足以令家裡每個眉頭緊鎖的人得以舒展。也足以使憂愁的心境得以安慰。左鄰右舍也盡力關照,小鎮善良的人們也為這個家庭的變化長出了一口氣。

轉眼,孩子回家兩個多月了,不知什麼原因,整日不時哭鬧,白天如此晚上也不例外。徐寶和媽媽帶著孩子去市醫院就診。醫院診斷為先天性罕見疾病洩殖腔畸形。醫生說需要做兩次手術,徐寶急忙問:需要多少錢?醫生說,少說一次大概需要三四萬元吧,根據你的家庭狀況,在我們職權範圍內盡力減少你的負擔。再則你主動申請社會救助吧。咱們全力以赴儘快醫治孩子,孩子受罪哩。徐寶感動的熱淚盈眶,說著非常感謝的話。這意外的消息如晴天霹靂,使全家人又傻眼了,在這個極度貧困的家庭裡剛剛燃起的一道對生活的亮光,突然又暗淡下去了。

徐寶回到家僱了三輪車,就馬不停蹄地給思琪湊手術費用,他在親戚家四處奔走,湊到了不到五千元,把家裡能賣的都賣光了,湊了也就不到八千元。(他說自家的親戚都是窮親戚,各人日子都不寬展)從親戚家回來以後他如熱鍋上的螞蟻,晚上怎麼也睡不著,人也就沒了食慾,精神恍惚。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學校把思琪的情況反映到教育局,教育局及時把情況反映了縣婦聯、民政局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思琪很順利地做了手術。話說到此,徐寶的眼圈又紅了,幾顆眼淚奪眶而出。他說他很感激政府,很感激許多善良而又熱心的人。

徐寶這個家庭老老少少,他又是個殘疾人,現今家裡又多了一口人,多一口人就多了一張嘴,孩子要吃飯啊,就孩子每天的奶粉以及頭痛腦熱,一切都得花錢的,原本幾個人的低保就杯水車薪了。他真是舊愁未去又添新愁呵!內心很是著急,之後聯繫了村上的山核桃工藝品公司,由於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上班,看到他家的困難,公司決定:把原材料及圖紙送到他家,工資按勞取酬,加工每件核桃工藝品給予一定的費用。就這樣,他開始了核桃工藝品加工的工作,每月至少還有幾百元的收入,對於這個家庭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啊。

這樣平靜地過了幾年,平日雖說日子艱難,愁腸百結。一切因為女兒的存在,家人心裡就有了實實在在的寄託,尤其是徐寶他感覺是一份舒心甜蜜的責任與擔當。

悅讀:少年思琪(銅川:張和平)

眨眼間,小思琪就上幼兒園了,開學季,鎮幼兒園門口熱鬧非凡,各種車輛橫七豎八地聚集到幼兒園門口,小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三個一群,兩個一夥,瞪著陌生而又好奇的眼睛互相觀望著,有的好奇地撫摸著對方,見對方毫無反應就大了膽子上前問話,很快地就熟悉了。有的小孩子,大膽地奪小朋友手裡的零食,被奪了零食的孩子,哇哇地哭叫著,雙方家長一個安慰著自家的孩子,另一個大聲地訓斥自家的孩子。還有的小孩子哭鬧著死活就不上學了,大人在恐嚇著孩子,一時間幼兒園門口就像熱鬧的集市。人群熙熙攘攘,聲音嘈雜。小思琪在奶奶的陪伴下,從人群裡穿梭而入,她拉著奶奶的手眼裡盡是好奇和新鮮。看到這麼多小朋友,她的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她沒有一般孩子的撒嬌和對父母的依賴,她根本就沒有母親可以依賴的。她也不哭不鬧,孩子怯生生的,缺了理兒似得,乖巧、聽話、懂事。爸爸是個殘疾人,出行不便,唯有奶奶來送她上學,奶奶年紀也很大了。其他孩子呢?不是爸爸來送上學,就是媽媽陪伴著,要不就是爸爸媽媽一塊陪他們上學。辦好各類入園手續,小喬老師拉著思琪的手愉快地走入教室,看起來她挺高興,一點也不拘束害怕。奶奶趴在教室的玻璃窗戶看著思琪,她懂事的給奶奶招招手,奶奶心裡有說不出的東西,心情複雜地回去了。之後小思琪就由奶奶每天接送上下學,爺爺是肝硬化病人,已到晚期,不能幹活。這個家全憑奶奶一個人維持。可是她從來沒有逃過一天學。“這孩子很乖巧,很懂事,也很聽話。和別人家孩子相比,孩子顯得似乎少了些什麼,我很心疼她”思琪爸爸傷感地說。

在小思琪五歲的那一年的春季,她的奶奶在地裡刪地畔,不小心,腳下一滑掉入到溝渠裡去了,造成身體多處骨折,住了兩個月醫院之後,回到家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家裡已是外債累累。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又陷入了極度的深淵之中了。

從此以後,照料奶奶的重擔就落在父女身上了。

“唉!這娃命苦啊,沒辦法,她從那時候起,就成了我得力的小助手了,我在家想辦法拿主意,孩子就給我跑腿,從來沒有過怨言,主要是去鎮衛生院給她奶奶買藥,去街道買菜等,米麵油都是人家給我送到家裡,在家裡還有無序雜亂的家務活,以前是她奶奶做飯,奶奶去了,孩子都偷偷地學會做飯了,夠不著鍋臺,就踩著凳子做,開始孩子沒有經驗,連稀飯都燒糊了,炒的菜也不太熟。孩子問我,爸爸:好吃不?我就高興地說,好吃,好吃,真好吃!說完,我就止不住流淚了。我又是個廢人,把娃給咋了,別人家孩子被父母帶著出去玩哩、旅遊哩。咱這娃就只有受苦的命麼”。一旁的小方記著掏出紙巾,低著頭在擦拭著奪眶而出的淚水,起身給徐寶端來一杯水,她感激的連連致謝。徐寶喝了幾口水就繼續說著思琪不幸的遭遇…….

我起身去了記者小寧的房間,思琪倒好,她總是臉帶笑容,給人陽光明亮的感覺,絲毫沒有在逆境家庭裡中掙扎的疲憊和灰暗,說起話來,先笑一下,搖一下頭,臉上露出一對甜甜的小酒窩,語速不緊不慢,聲音柔弱純真,馬尾巴隨著她的節奏晃動,眼珠靈活地轉動幾圈,少年的純真無邪展露無遺。

“爸爸總是不放心我,上學的時候他經常會說,思琪,上學路上小心,放學了要注意安全,要按時回家,他總怕我餓了、冷了、熱了!把我燒了,說得多了我都快背過了,我就說,爸爸,您就別說了,我都記住了!我覺得爸爸很偉大,我很愛她,因為他給了我生命……”。

“在我八歲的時候,爸爸就一門心事地攢錢了,日常花費很節省的,給他買一件衣服自己都捨不得,自己的衣服都是親戚朋友贈送的的舊衣服。他總是說,得抓緊給我積攢二次手術的費用,可是攢了還不到三千元吧。爸爸去縣上辦事,他走時搭乘了熟人的便車,被一輛大車撞翻了,爸爸又出了車禍,當時我正在學校上課,班主任李老師告訴我的,她說,思琪,你爸爸有病了,在醫院。我心裡緊張極了,很納悶的,爸爸早上還好好的,怎麼就會病了呢?李老師讓我在學校等著姑姑,和姑姑去了醫院,我心裡害怕極了,都沒敢進爸爸的病房,說著,孩子的眼淚就下來了,用手不停地抹著眼淚。爸爸後來問我,思琪,你到醫院了,怎麼不見爸爸呢?我說,那會我害怕傷心得直哭,怕見到爸爸控制不住自己,惹得他傷心。我說完以後,爸爸就禁不住流淚了。車禍以後,爸爸身上七根骨頭骨折。現在身上還有一塊鋼板呢!”

“又過了兩年,我已經十歲多了。爸爸又尋思著給我看病了 ,他心裡很著急的樣子。我就說,先給你看吧,我的病不要緊,先把你身上的鋼板取了再說。你的病治不好,怎麼能掙錢給我看病呢?不久,爸爸又做了一次手術,我心裡也踏實了許多”

“爸爸給村核桃工藝品公司加工各種工藝品,活也不多。原來有四個人的低保,爺爺奶奶相繼離世後,現在就剩下爸爸和我的了,為了多增加些收入爸爸說為我二次手術積攢些費用,他嘴上總是念叨著,因為我的第二次手術時間又快到了。週末和寒暑假,我就提著籃子,帶上長竹竿,去山上採摘一些山核桃,爸爸再做成核桃工藝品,幸運的話,會滿載而歸,有時也會空著手回家,在山上,我最怕蛇,見了蛇會嚇得要命,還有牛虻多得很,它總是咬我。其他我都不怕,在山上的時間不能時間太長,到吃飯時間了,我就得回家做飯哩。有時候還有幾個小夥伴和我一起去,前幾年爸爸做核桃工藝品還不錯,他心情也好,近幾年也不行了,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樣子,我心裡就很著急,我用爸爸的手機把他做的工藝品拍成視頻,發到網上,給爸爸做廣告哩,附近也有人喜歡就過來購買。網上也有少數的人在購買哩,小田阿姨見了我,總是叫我核桃妹妹哩”思琪說完就不好意思地又笑了。

話說完了,小寧就給思琪梳頭髮,頭髮在她手裡上下翻飛,她的眼睛紅紅的,難過的樣子。看見她傷痛的神態,我心裡明白了幾分,作為孩子的母親我理解她!不一會兒,思琪隨意扎的馬尾巴,就變成了兩條油亮精緻的小辮子,人更精神了許多,看起來漂亮多了,加上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真是個漂亮的女孩子。小寧細心地整理著思琪的衣領,輕輕地拍打著肩上的浮沉。那一刻,我似乎感覺小寧就像思琪的母親,孩子有了母親,連氣色都不一樣了,眼睛明亮了許多。這個漂亮的女孩子有了母親多好啊!我的鼻子一陣陣發酸,心裡有一股火熱的洪流撞擊著胸膛。禁不住落淚了。小寧又從兜裡掏出五百元錢裝在思琪的衣兜裡,這孩子死活都不肯收,在小寧的一再勸說下,總算收下了錢。

悅讀:少年思琪(銅川:張和平)

出了門,記著小劉讓我陪他去鄰居家轉轉,我明白了小劉的的意思,經過河沿的水泥路我們來到了李大媽家。院子裡的大黃狗叫的很兇,李大媽大聲呵斥了大黃,它就懂事地休息去了。進了門,全家人正在看電視,看到我們就很客氣主動讓座。說明來意以後,李大媽帶我們進了一個小房間。

談起思琪,李大媽眼圈又紅了,用手揉了揉眼睛:“唉!這家人可憐吶,尤其是孩子,把大人的擔子扛起來了。小思琪的奶奶摔成了重傷以後,家裡裡裡外外都是孩子一個人應酬,放學以後就幫爸爸爺爺奶奶跑路,拿東西,端水、買藥、給奶奶端屎端尿。這個家連個做飯的人都沒有了,孩子大概六七歲,就開始偷偷地學著做飯了,由於個子矮,夠不著鍋臺,就踩著小板凳,有時候就把飯都燒糊了,炒的菜也不熟,當她從廚房裡端出自己做的飯菜時,坐在一邊的父親,這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人,頓時,淚流滿面,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有時候我閒了,就過去到徐寶家轉轉,幫著做幾頓飯,還有俊芳、小梅、愛娃誰有空誰就去做,可是日月長了,各家都有各家的事裡麼。徐寶這個人又很倔強,不願拖累麻煩別人,就盡力不去打擾我們,這父女倆,唉……”說完長長地嘆了口氣,用手擦拭著眼睛。“快過年了,有的鄰居給孩子買衣裳,也就給思琪這孩子順便買了,平日有些孩子的衣服還挺新的,就是小了,大人就送過去給孩子穿。這孩子也挺討人喜歡,很懂事的”

從李大媽家出來,天空還飄著濛濛細雨,路面上映照了稀稀落落的燈光。按照計劃,記者要隨機採訪思琪的班主任李老師,小劉看看錶,時間已不早了,再說老師們去鄉下搞扶貧已經很累了,就打消了此念頭。

第二天早上八點左右,在李老師的宿舍,記者小劉採訪了她。

“思琪是一個活潑、開朗、很要強的一個女孩子,他是我們班級的班長兼學習委員,班級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是她和思涵一起張羅,事無鉅細。思涵是副班長,也是他的得力干將,她們兩個關係也要好。別人不願乾的活,她義無反顧地去幹了,從來不斤斤計較,討價還還價。同學們誰有困難了,她就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地給予幫助。有些同學私下叫她女漢子,她根本就不在乎,淡淡地一笑。在學習上也很要強,不肯輸於其他同學,學習成績也很不錯。時間久了,班上同學都挺佩服她的。後來同學們也知道了她家的情況,下午活動和週末有些要好的同學就去她家幫助她。思涵同學給我詳細說了她家的一些情況以後,我心裡也不是滋味,我的孩子和她一般大小啊!給我的孩子買啥東西了,給她也買一些,這孩子怎麼都不肯要,我就以班主任的口氣命令她。隔一段時間就去她家看看孩子,就放心了。他父女兩關係很好,爸爸極度愛她,她也很愛她爸爸,心疼著他的父親。後來,我把他的情況向學校反映了,學校就積極地反映到上級有關部門。每年都有愛心團體在資助著思琪,爭取給他家減輕一些負擔。目前一切情況還不錯”最後,小劉從兜裡拿出幾百元交給李老師,讓她趁機會給思琪,買買學習用品什麼的。

然後他們就去鎮上做深入的採訪去了。三天以後,這幫記者們就要離開小鎮了,他們再次去了思琪的家。和我告別的時候,我發現他們所有人的情緒都很低落,也很沉重,沒有了初來時的愉快和輕鬆。

在小鎮街道,鎮上的人時常看見,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子,用輪椅推著一位殘疾男人,這個男人就是小思琪的父親。要不是帶父親散步,就是送父親去醫院看病。

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太陽落下去了,又升起來了,轉眼他就十二歲了。思琪心裡裝著很多事情,爺爺奶奶離她而去,使她傷心了好一陣子。父親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又遭遇了噩夢般的車禍,自己的第二次手術時間眼看著臨近,手術的費用在哪兒?這個家她什麼心都的操持。儘管如此,她的學習成績還不錯,學校裡有她要好的同學和朋友,以及待她如女兒般的班主任李老師。她一路走來,遇到了許許多多善良而又熱心的好人,她在心裡期待著可憐的父親快點好起來,有父親在,她就與父親一起,能共同面對外面的風風雨雨。她在日記中寫到:“我剛出生時,就被親生父母拋棄,共經歷了兩次手術,都是殘疾的父親,以及社會上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是父親心中的小女神,父親是我心中最高大的那座山。我要用一生來報答他,報答這個多彩的社會,報答他們的善良和仁慈,我一定要做個有孝心的女兒。永遠感謝他們,我要努力學習,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記者,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我的一切都是在無私幫助與愛中成長。我很幸福,也很快樂。我把這些傳遞下去,是我最大的心願……”。

2013年,少年思琪又住進了醫院,開始第二次手術,徐寶又為女兒的手術費用陷入了憂愁的境地。學校上報了貧困戶思琪的境況。縣團委為思琪聯繫了“成龍基金會”,終於湊齊了孩子的手術費用,徐寶懸著的心才落了地。之後社會上很多愛心人士主動捐助,還有主動要求照顧思琪的。都被這對父女拒絕了。徐寶倔強地帶著妹妹推著他日夜照顧著女兒。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思琪的手術圓滿地取得了成功。在孩子住院期間,許多好友同學都跑去醫院看望思琪,孩子們見了面,總是說說笑笑好不熱鬧!有說不完的話題。分別時,他們都安靜了許多,一股悲傷橫在他們中間。好友思涵緊緊地擁抱著思琪,兩個女孩子眼裡充滿了晶瑩的淚花……。

2017年,在三秦都市報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評選活動中,小思琪榮獲“中國好少年”榮譽稱號。

悅讀:少年思琪(銅川:張和平)

2018年,小思琪和爸爸,還有她的校長,走進了北京,從未出過遠門的她,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啦!她去了天安門、故宮和天壇。在中央電視臺她見到了白巖松叔叔、鞠萍阿姨、還有她最喜歡的少兒頻道的小鹿姐姐。她的心情很激動,她說,今天是她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聽著給他的頒獎詞,全場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他的心情真是太激動了。同時她還結識了全國和她一樣的中國好少年。他們一起溫暖了這個大舞臺,也溫暖了全國人民和少年兒童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