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獅子也,出西域。”唐朝牛上士在《獅子賦》寫道:窮汗漫之大荒,當崑崙之南軸。鑠精剛之猛氣,產靈猊之獸族。陸容《菽園雜記》卷二:“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於香爐蓋上。”花蕊夫人《宮詞》:“夜色樓臺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稜。”觚稜,堂殿上最高轉角處。

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宋代狻猊香薰

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老五.形如獅,喜煙好坐,佛主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

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和凝 《宮詞》

鶯錦蟬羅撒麝臍,狻猊輕噴瑞煙迷。

紅酥點得香山小,捲上珠簾日未西。

這首和凝的《宮詞》是其百首宮詞之一。詞中宮人身著燻得香噴的錦衣羅裳,旁邊放著做成獅子樣的小香爐,也正噴著嫋嫋香菸。古人對香的重視程度,絕非現代人鍾愛某個牌子的香水那樣淺白,一般講究些的人家,室內均設有香爐,隨時興之所致,便會上演一幕“紅袖添香。

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鎮角的香獅子狻猊

古時,流行一類動物造型的香爐。其作用之一是鎮壓在“地衣”的四角。

唐人秦韜玉《豪家》有句:

地衣鎮角香獅子,簾額侵鉤繡避邪。

按徹清歌天未曉,飲回深院漏猶賒。

地衣,是唐代流行的一種特製地毯。在貴族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用場是作為“舞筵”。那個時代,欣賞歌舞的時候,一定要先在地上鋪一張地毯,然後由舞伎在地毯上表演舞蹈。

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工藝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淨的丰韻而獨具風采,在我國青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重要標誌。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

北宋汝窯狻猊出香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北宋徽宗年間使臣徐克在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陶爐”記載:“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獸,下有仰蓮以承之,諸器唯此最精絕。”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張俊送給高宗皇帝的16件汝窯中,就有“出香一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