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汕尾事業單位備考:名言警句之道理論證

一些考生會在答名言警句類題目中出現沒有邏輯性的講道理。例如:如果每個人都努力,那麼這個社會就會發展得更美好。在這個論證舉例當中出現了三點問題:1、個人的努力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闡述不清楚;2、角度太大,對於考官而言無法很好理解;3、“如果就”的條件關聯,對於論證來說太過於絕對化,不嚴謹。所以,在這裡就通過這三個問題給大家講述清楚,針對於面試中名言警句題目該如何進行清晰地道理論證。

第一,清晰地闡述邏輯。這一步需要考生站在考官的角度去思考,我們對於道理的闡述不是簡單的自己認為清楚即可,很多時候我們明白,可是考官聽不明白,所以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練習去詳細說明道理之間的邏輯才是我們答好題目的第一步。比如說最簡單的道理:努力就會成功。這一點誰都清楚,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講清楚努力到成果之間的邏輯。

舉例:努力是一個人優秀的品質,是能夠在困難中仍然砥礪前行的堅持,是能夠在前進道路中不好高騖遠踏實做事,堅持代表著不斷追逐目標,踏實是在追逐目標的道路上不浮躁,在這個量變的基礎之上,人們收穫了知識、幸福感、充實感,並且也鼓勵著自己不斷地努力前行,離成功越來越近。

練習方法: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或者歪理進行練習。比如:不刷牙就會死、因為愛所以不會悲傷、誰認真就會輸等等的邏輯進行訓練。

第二,角度下切。往往題目中所闡述的道理都是一個一般性的結論,也就是類似於“努力”“創新”“終身學習”等等的道理,如果我們僅僅把角度維持在這個一般性的結論,可能你能得出的論述道理就很“假大空”。比如說,你滿腦子都是“終身學習”這四個字,你也就會簡單的想到,終身學習能夠學到很多知識,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道理沒有問題,但是容易思考太久,甚至有可能出現講的太空泛。所以我們要學會角度下切。

舉例:可以將終身學習的角度下切到一些有特色的主體:公務員學習、企業家學習、老師學習等等。比如對於公務員來說,公務員的工作是根據時代的變遷、發展而變化的,跟上時代的潮流,深入理解當代下的政策理念、群眾生活實際,才能使得工作更加符合實際,服務人民群眾的角度就更加符合群眾訴求。

練習方法:常用的角度下切可以:按照年齡、職業、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各個領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各個區域(社區、鄉村、機關、企業、媒體、學校等)。

第三,論證格式突出道理。我們要懂得的是,道理只是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理,並不一定是真理,所以我們在論證道理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如果就”的格式,這樣的說法太過於絕對化了。

練習方法:這裡補充一些格式,“對於……的踐行,更容易讓我們觸碰到……”“對於大多數人/企業/父母等來說,這樣做,會更使得……”“如果……的缺少,確實在這個(領域:社會、家庭、企業、機關等等)當中,造成……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