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要死沒?我就7天喪假”,老母親含淚而終,發人深省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人到晚年,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又患有疾病,的確是件很現實的事。

這也就導致老人自殺的情況越來越多,其中很多都是受不了高昂的醫療費,不願意給子女添麻煩。不管對於老人本身還是子女來說,都是種無奈和悲哀。

湖北省京山縣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在外務工的兒子收到父親的病危通知書,於是請了喪假,準備回家辦理喪事。

誰知父親遲遲沒有嚥下最後一口氣,眼看假期就要到頭,心底非常焦急,居然對父親說:“你到底死不死,我的喪假快到頭了。”結果這位痛心的老父親,夜裡就喝了農藥結束生命。

如果不是曾經報道過的真實新聞,我也不願意生活中真的存在這種事。

“媽,你要死沒?我就7天喪假”,老母親含淚而終,發人深省

更令人痛心的是,這還不是唯一一例。

“媽,你要死沒?我就7天喪假”,老母親含淚而終,發人深省


“媽,你啥時死?我只有7天喪假”

前兩天發現網友分享了一件讓自己難以接受的事。

據他稱,當時二奶奶已經病危,一直在外地生活打工的大伯,特地請了7天喪假回家,想著送老母親最後一程。

也許是看到兒子回家,老人十分欣慰,一直挺著沒有嚥下最後一口氣。誰知大伯竟然在病床邊跟網友的二奶奶說:“媽,你啥時死?我只有7天喪假,再不回去就要扣工資了,還可能下崗的。”

想必兒子此言,也讓老母親陷入絕望吧,正因為受了刺激最後才含淚而終。

“媽,你要死沒?我就7天喪假”,老母親含淚而終,發人深省

這位網友表示,自這件事後,全家人對大伯的看法都非常不好,聲稱他生性涼薄,是白眼狼。

以前自己也是這麼想的,長大後雖然仍然無法接受,但另一角度上竟然也開始有些同情起大伯來,畢竟他經濟條件一直不太好,活得很艱難,工作對於他來說,應該同樣是不能失去的吧?

這類事件的確發人深省,前幾年的報道,更聲稱湖北某地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找地方自我了結是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讓人心痛之餘也深感唏噓。

但無論是什麼情況,對正在病床上的父母說出這類話,的確是種不孝、不懂感恩的表現,必須被譴責。

“媽,你要死沒?我就7天喪假”,老母親含淚而終,發人深省


不想養出不孝子女,父母應該怎麼做?

1)避免溺愛

隨著孩子在家庭中變得越來越“稀有”,溺愛的現象也變得越發普遍。

雖說父母對孩子的付出都是不計回報的,但培養孩子的感恩心態,是讓他將來在社會上得以立足的根本。

父母也應該讓孩子知道,生他養他並不容易,永遠不要把他人的好視作理所應當。

2)以身作則

想要培養孩子的孝道,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還是父母的以身作則。

“媽,你要死沒?我就7天喪假”,老母親含淚而終,發人深省

如果家中有老人,父母在生活中表現得非常孝順,孩子自然也會潛移默化地培養起相關意識。

如果連父母自己都沒有做到給老人尊重和愛護,那基本就不應該奢求進入晚年後孩子能孝順自己了。

當前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但孝道還是一個人的根本道德。

孩子以後能不能過得好,能不能擁有高的道德標準?早在父母的教育過程中,就埋下了伏筆。

因此,父母也要時刻記得反省自查,當孩子出現自私甚至目無尊長的表現時,則說明教育中存在寵愛過度的情況。

此時如果能及時改正還來得及,否則等到孩子長大後,父母就不會再有管教的力度了。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