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6.9,一年後有人得上了糖尿病,有人恢復了正常是為啥?

勞方運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首先來了解一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標準是:

  • 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因此是否發生了糖尿病,要檢測這兩個時點的血糖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如果僅從空腹血糖6.9mmol/L來看,還不能明確診斷是糖尿病,是處於了即將發生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這種狀況是有可能發生逆轉的,為什麼呢?

血糖之所以會升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胰島細胞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致使血糖不能被胰島素運送進細胞中被利用,造成血糖大量滯留在血液中。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在糖尿病前期甚至糖尿病的早期,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並不缺少,反而會有所增加,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發生了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簡單地說就是胰島素運送血糖進入細胞的通道受阻,一方面血糖得不到利用而升高,另一方面反射性的引起胰島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增強運送能力。此時降低血糖最有效的辦法是疏通運輸通道,即消除胰島素抵抗。否則,胰島細胞的負擔會越來越重,最終受到損傷便可造成胰島素真正地分泌不足。

由此可見,在血糖升高的早期採取積極的干預治療措施有可能使血糖恢復正常而不發生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消除胰島素抵抗。那麼,如何判斷是否發生了胰島素抵抗呢?

  • 一是可以通過糖耐量試驗+胰島素釋放試驗來做了解,即檢測檢測空腹、餐後30分鐘、餐後1小時、餐後2小時血糖的同時,檢測胰島素分泌情況,正常情況下兩條曲線相吻合且變化幅度是一致的,如果胰島素分泌有異常增高,則表明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
  • 二是看體重是否超重、肥胖及血脂是否異常 肥胖是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胰島素降了起促進血糖利用的作用外,還承擔著將過多血糖轉化為脂肪的作用,因此當體內胰島素較多時,血糖被轉化成脂肪貯存,導致血脂升高和肥胖發生。

也正因如此,消除胰島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是減肥,臨床證實:半年內減重5-10公斤對消除胰島素抵抗非常有效,而隨著胰島素抵抗的減輕,血糖恢復正常的可能性很大,避免了胰島細胞的進一步受損,阻止與延緩了糖尿病的發生。需要提醒的是:即便如此,血糖曾經的升高表明機體存在代謝異常,如不能長期堅持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血糖可能再次升高,最終引起糖尿病的發生。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老趙和老李是兩個好朋友,經常一起喝酒聊天,可巧的是,去年查體,他們兩個都出現了空腹血糖受損的情況,空腹血糖達到了6.9左右的水平,今年複查血糖水平時,老趙的空腹血糖恢復到了6以下,而老李的空腹血糖卻升高了到了7以上,再加上近期還出現了多飲多食多尿,疲勞,視物模糊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同樣是空腹血糖受損的兩個人,為什麼會出現完全不同的兩種結果呢?我們來看看他們這一年來的生活就明白了。

老趙是一個很注重健康的人,發現空腹血糖達到了6.9以後,就去諮詢了內分泌科的大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根據醫生的囑咐,老趙把吸了多年的香菸給戒了,老李再約他去喝酒也不去了,同時在生活飲食上也注意了控制,控制食量的同時,還注意營養的均衡攝入,原來坐辦公室整體不活動,也做到了每天早起鍛鍊身體,通過合理的有氧鍛鍊,不斷增強了體質,一年下來,加上飲食控制和運動方面的控制,體重減了20斤,原來的小肚子也不見了,整個人都精神了,第二年體檢,發現血糖竟然也達到了6.0以下的健康水平。

老李性格大大咧咧,活的也比較隨性,發現血糖6.9時,家裡人一直勸他要注意了,不要發展成真的糖尿病,他說:人生在世,高高興興最重要,該吃吃,該喝喝,真要糖尿病了,再說!就這樣,老趙在控制飲食時,老李在大吃大喝,老趙在運動鍛鍊時,老李在吸菸熬夜玩手機,老李不陪老趙喝酒,老趙還有老張老王陪著喝,老趙體重一年下來減了20斤,老李的體重沒增長,可腰圍卻又粗了一圈,第二年體檢時,真的發現血糖已經超標,確診為糖尿病問題了,老李還說:哎,體檢幹啥啊,不提交啥感覺都沒有多好,一體檢都是病!

對待健康,我們應該學老趙,還是學老李,這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僅僅就空腹血糖升高這件事來說吧,之所以發生空腹血糖升高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對血糖的代謝出現了問題,肝臟是我們血糖代謝的重要器官,當我們的肝臟周圍出現較多的脂肪時,會影響肝臟對於糖的代謝能力,糖的代謝能力下降,人體為了能夠更好的分解和利用糖元,就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加強血糖代謝,而胰島素的濃度增加,又會進一步的促進肝臟周圍的脂肪堆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出現胰島素抵抗,血糖升高,先出現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最終發展成真正糖尿病問題。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的血糖升高也是逐漸發展的,如果能夠在出現空腹血糖受損等糖尿病初期問題時,就積極的予以應對,控制體重,改變飲食結構,低脂低糖飲食,多吃新鮮蔬菜,低糖水果,適量的應用牛奶,食用堅果以及豆製品,控制飲食結構,先吃菜,再喝湯,最後再吃主食,控制飲食的同時,注意加強運動,通過合理強度的運動鍛鍊,減輕體重,加強血糖的利用,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脂質代謝,提高身體素質,保證身體免疫力,從多個方面來調節和控制血糖水平,通過嚴格的自律來控制血糖,往往我們的血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甚至恢復到正常血糖水平。如果能夠長期的堅持規律飲食、運動、戒菸限酒,控制體重等方面的健康生活習慣,我們的血糖水平甚至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正常。

糖尿病並不可怕,它雖然通常較難治癒,但它是可防可控的,早發現,早干預,定期監測血糖水平,如果一旦確診糖尿病問題,結合情況早治療,儘早的把血糖控制達標,減少血糖升高帶了的心血管健康影響,神經病變影響,腎臟病變影響,不管是血糖升高糖尿病前期的朋友,還是已經確診糖尿病的情況,通過健康的生活調理和合理的藥物控制,相信都能能夠控制好血糖水平,保證身體的健康獲益。


李藥師談健康


你好,三諾講糖很高興為你解答!

一般認為普通人空腹血糖在3.9到6.1是相對來說正常的,如果患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爾/升之間,稱為“空腹血糖受損”,處於正常和糖尿病兩者之間,醫學上稱之為糖調節受損,又稱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6.9,就屬於空腹血糖受損的情況。

為什麼糖尿病前期,一年後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恢復正常了呢?

糖尿病前期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非常高,根據來自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要比正常人要高30倍左右,所以一旦確診,應積極治療。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環境因素說白了,主要是生活方式。

如果有些人在得知自己處於糖尿病前期後,高度重視,積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在飲食、運動、用藥上都聽從醫囑,那麼他很有可能是可以恢復的,與之相反,如果有些患者還是我行我素,那麼很可能就會最終患上糖尿病。

1.調整飲食

改善膳食結構,控制總熱量,少食高糖、高鹽、高脂食物,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品;

2.加強運動

長期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天運動時間要半小時以上。運動上應當根據自己體重指數,定製自己的運動強度,爭取達到標準的體重指數,有利於減輕胰島功能負擔。

大量研究證明,通過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可明顯降低向糖尿病進展的風險。

通過生活方式和飲食、運動不能夠達標,可以用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來控制餐後血糖,或者用雙胍類的藥物,如二甲雙胍控制空腹血糖。具體用藥建議找內分泌或內科的專科醫生就診諮詢。

純手打,碼字不易。若您贊同文中觀點,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留言或邀請“三諾講糖”回答!


三諾講糖


空腹血糖6.9mmol/L,距離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滿足空腹血糖≥7.0mmol/L只相差0.1mmol/L,這首先是要考慮是否存在糖尿病,正確的做法,是建議進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試驗,分別檢測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水平及口服75g葡萄糖2小時後血糖及胰島素水平。如果75g葡萄糖耐量試驗滿足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服糖後2小時血糖≥11.1mmol/L,那麼糖尿病的診斷是比較明確的。絕對不能因為空腹血糖水平為6.9mmol/L,就認為我還沒有達到診斷標準,而忽視了這樣的健康隱患的存在。


至於該問題提到的這種空腹血糖最大值就是6.9mmol/L,確實沒有滿足糖尿病的診斷標磚,同時糖耐量試驗也不滿足糖尿病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那我姑且認為他是糖尿病前期。接下來,我將從糖尿病前期的角度解釋為什麼會存在,一年後部分人得上了糖尿病,而有的人血糖又恢復正常了。

糖尿病前期是人為劃分的一個時期,糖尿病的發展歷程就是需要經過正常血糖水平(空腹血糖範圍為3.9-6.1mmol/L,糖負荷試驗2小時血糖<7.8mmol/L)、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三個階段。

糖尿病前期是指滿足空腹血糖≥6.1但是<7.0mmol/L,服糖試驗2小時血糖≥7.8mmol/L但是<11.1mmol/L,上述兩種血糖水平同時滿足或者滿足任意一種,都屬於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滿足屬於空腹血糖受損,糖負荷試驗2小時血糖滿足屬於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前期屬於糖尿病的後備軍。

有相關研究發現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增加蔬菜的攝入量、減少酒精和糖的攝入量、超重或者肥胖的人減輕體重、增加日常活動量,每天進行至少20分鐘中等強度的活動,控制肥肉等脂肪含量的攝入可以延緩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階段發展。因此才存在題中出現的這個疑問。



急診科鮮醫生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空腹血糖6.9,一年後有人得上了糖尿病,有人恢復了正常,這是為何?

我上次去內分泌科輪轉,發現大家對於糖尿病的認識不足,因而無知者無畏,在被診斷為糖尿病後依然不重視。而有的人是談到糖尿病就色變,這是因為自己嚐到了糖尿病的惡果或者看到自己身邊的人因為糖尿病而引起了嚴重的併發症,比如截肢、失明、腦梗死等。為了讓大家對於糖尿病有個清楚的認識,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我來普及一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

1.正常血糖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是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是4.4~7.8mmol/L。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7mmol/L,隨機血糖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其中對於空腹血糖在6.1~7mmol/L的病人,臨床上診斷為糖尿病前期,再根據空腹2小時血糖是否>7.8mmol/L又分為空腹血糖能力受損和糖耐量異常。

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是有著嚴格的定義的,它要求必須在8個小時內沒有進食任何食物,但是不包括喝純淨水或者沒有添加任何物質的開水,這時測量的血糖才能稱之為空腹血糖。

2.同樣是空腹血糖6.9mmol/L,為何有的人一年後得了糖尿病而有的人恢復正常了呢?

通過上面對於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介紹,我們能看出空腹血糖6.9mmol/L剛好大於血糖的正常值,而又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是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狀態。


這時候其實人體對於血糖的調控能力已經開始出現了異常,這時候的生活方式的調整將決定以後是否得糖尿病。如果這個人非常重視自己的身體,不想得糖尿病,他會嚴格的控制飲食,不吃甜食或者糖果、不吃油膩性食物包括油炸的或者動物內臟、不熬夜、堅持運動、注意減肥,這個時候會讓我們體內的胰島素細胞得到休息,如果它們能休息過來,那以後它們是可以恢復正常功能的,這時候就不容易演變成糖尿病,有可能在一年內恢復正常。

我有一個親戚,他自己由於全身乏力、尿量增多、喝水增多而去醫院檢查,結果血糖明顯高於正常人,他很是擔心,因為家裡有兩個男孩子,家裡還有老人,自己身上的壓力本來就大,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再生病了,長期吃藥,那這個家庭就可能會垮掉。於是他打電話問我怎麼辦,我就讓他控制飲食+運動+戒菸酒,經過一個月的努力,血糖徹底恢復了正常。

但是有的人在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時候對於糖尿病的認識不足,總覺得自己距離糖尿病還很遠,抱有僥倖的心理,依然不重視自己的飲食,仍舊熬夜、抽菸、喝酒等。空腹血糖6.9mmol/L說明自己的血糖調控能力本來就變差了,這時候再不注意改變生活習慣,只能加重胰島細胞的負擔,使得胰島細胞拼命分泌胰島素,長期的這種超負荷工作,會使胰島細胞衰竭,如果衰竭到一定程度,那就是永久性的糖尿病了。

3.如果發現血糖升高應該怎麼辦?

這時候應該做個糖耐量實驗,看看自己胰島細胞的功能如何,如果胰島細胞功能不行了而且血糖控制不了,那就老老實實服用降糖藥物吧。

如果這個時候還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那就注意控制飲食+運動。吃飯的時候注意不吃太飽,吃的八分飽就可以,不吃甜食或者糖果,不吃油膩性食物,可以適當多吃點蔬菜和低糖的水果。同時注意堅持運動,如果身體允許可以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慢跑等,中等強度的運動有著自己的標準,比如運動的時候最大心率達到(170-年齡)、運動的時候還能和人進行正常的交流、略微出汗、稍微氣喘。這樣的話是有可能逆轉糖尿病的。

最後小結:同樣是空腹血糖6.9mmol/L,有的人之所以恢復正常了是因為他們嚴格控制飲食+運動,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有的人沒有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自然就演變成了糖尿病。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凡事有果必有因。

發展成糖尿病,要仔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看是不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呢?大魚大肉?不愛活動?壓力大?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等,這都是促進血糖快速發展的參與因素。

發展成糖尿病也不要灰心,畢竟6.9和7.0的差距非常小,即使達到了7.0以上,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如果能夠認識到生活方式對自己的影響,血糖仍然是可以恢復到正常的。這樣,即使身為糖尿病人,但仍可長期保持血糖在正常狀態,而且可能也長期不需要用藥。

恢復正常的那部分人群非常值得鼓勵,他們保持著良好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血糖得到逆轉,如果能長期保持的話,那麼血糖就可以持續在正常範圍,即使血糖再度升高,也要在經歷糖代謝異常階段,這樣又能為自己贏得一段時間。

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將有1/3的人會發展為糖尿病,還將有1/3的人會逆轉為正常。

習總書記說,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同樣健康生活也需要努力才行。


孫醫生講糖


有人問我空腹血糖6.9,能不能通過生活方式改變而恢復正常?還是要吃降糖藥?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不能一句話說明白。而且也取決於個人改變的力度。

血糖的上升是一個階段量的積累,不是一天就變6.9的。遺傳基因是把子彈上了膛,不良生活習慣是扣動扳機。

現代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動得太少了,連買個報紙都要開車出去。你勸他們去運動,就會給你各種藉口不去。

而適量運動是可以有效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運動還能消耗糖原,減少胰島素分泌過量造成的胰島素抵抗。

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有每天運動的習慣。

而且現代人已經不需要通過運動來追逐獵物獲得食物而活下去。在古代,如果你不狩獵,是要餓死的。

運動和生命是劃等號的!

現代人把運動和生存割裂開,只要有錢就能生存。

所以對於血糖的控制,要記住,適量運動是良醫,科學膳食上良藥。

把運動要擺在首位,哪怕是餐後散步半小時都是有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的。

另外就是吃得太多了,即便是再健康的食物,比如全穀物雜糧飯,低脂肪的雞胸肉,吃多了都會發胖。而肥胖直接造成胰島素抵抗。

而且作息不規律,熬夜,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各種壓力,也造成胰島素抵抗。

壓力是應激源,較長時間承受壓力產生慢性應激狀態,胰高血糖素升高,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量增加,出現胰島素抵抗,血脂、血糖升高,必然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使脂肪-胰島素內分泌軸失調,導致食慾亢進,使能量攝入和消耗不平衡,引起能量正平衡,形成肥胖;而肥胖又加重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更加肥胖,引發與肥胖相關的系列疾病。

這三點是調整血糖的最基本的方法。歸根結底是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恢復健康!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範圍是在3.9~6.1毫摩爾/升。但是也存在一個過渡期。就是大於6.1到7之間,這個階段的空腹血糖有很多人可以通過飲食營養干預來進行調節恢復正常的。

生活方式改變越徹底,效果越明顯。

空腹血糖在6.9,一段時間以後,有人患上了糖尿病,有人恢復正常了。

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也特別重要,是反映近三個月的血糖波動情況。

大家從思想上要引起重視,糖尿病的併發症是要命的,糖足爛腳丫,糖尿病腎病綜合徵器官衰竭死亡,糖尿病眼病致盲等。下定決心要和糖尿病劃清界限,這樣才能有動力改變!

控制飲食,限制熱量,比之前要少吃,但是營養均衡食物多樣。不是說就不吃了,或者就是清粥小菜,那樣也不行,人雖然瘦了,但是精神不好,肌肉減少,萎靡不振,變的不健康了。

推薦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的量和比例吃飯。一開始比較餓,其實這是國家讓你吃的飯,不會營養不良。慢慢適應了,也就習慣了。而且要吃低升糖食品,精細穀物,白米,白麵白饅頭,甜點甜飲料,儘量減少比例,換成粗糧雜糧全麥食物薯類雜豆類,用一小個新鮮水果代替甜點。喝茶而不是甜飲料。

改變用餐順序,如果一開始就吃主食,會造成血糖快速升高。一定要先吃葉菜類的,再吃肉蛋豆製品水產等優質蛋白質,最後吃全穀物主食,每一口搭配四五口蔬菜,佐餐牛奶。

這樣的混合食物的升糖指數第,血糖升高的特別慢,對於維持血糖穩定有很大的幫助。

循序漸進養成運動習慣,從餐後散步開始,身體適應了,再逐步增加各種運動方式。

包括有氧運動,抗阻力訓練增肌,柔韌性訓練等,平均每天半小時。

運動還可以舒緩壓力,改善胰島素抵抗。

運動,膳食,壓力調整好,定期檢測血糖水平,每天稱體重,把BMI保持在正常範圍內,18.5到23.9,這個範圍儘量再低一些,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降低還會發胖。BMI在22之內,還有個餘量。

這些是我的配餐供大家參考。

希望通過生活方式改變血糖恢復正常。遠離糖前期,告別糖尿病!

量化彩虹餐打卡。

假期不僅不能大吃大喝

反而比上班還要吃的少動的多,因為宅在家裡,往返路途消耗大卡路里你在假期消耗不了。而且過節會比平時吃得多。肉多了,菜就會少吃,腸道菌群失調。

一頓大魚大肉,腸道健康要調整兩週,一上班特別容易長大包,疲乏無力,脾氣暴躁上火。

所以假期必須每天補充益生菌,而且儘量多吃菜少吃肉,多運動。

才能破除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看三公斤的魔咒!

主食超輕小昔代餐一瓶,藜麥紫薯添加了可溶性膳食纖維,還有奶製品的代餐,每天用它代替一餐的主食。是保持身材苗條的特別好的食物。

優質蛋白質,一個手掌心。

今天我用了五片恆都牛腱子,自己醬的,切了五片,用韓式辣白菜還有番茄煮的湯。

一巴掌心的頭層腐竹,橄欖油清炒的蘑菇韭菜胡蘿蔔絲炒腐竹。

腐竹是特別好的豆製品,尤其是頭層腐竹,營養素密度更大。腐竹和牛肉,豐富的蛋白質能夠產生飽腹感,而且保持我們的肌肉不被分解,免疫力不會下降。各種生化反應,都有活性的旺盛的生命力。喝了這一瓶代餐,就不要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了比如說,土豆,栗子,紅薯,紫薯,芋頭山藥等。

腐竹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大豆異黃酮,膳食纖維特別高,對於男女平衡激素都有好處,還能預防乳腺癌。鈣鐵鋅鎂硒含量豐富,一天吃一巴掌豆製品是剛需。

吃了一個小橘子,四川高山蜜桔,酸甜可口,汁水飽滿。

糖尿病人,減肥的人吃特別合適,個頭剛剛好,不會吃多了。

再健康的食物,一定不能多吃,吃多了都轉化脂肪長肥肉!

隨餐喝個蘇慕斯純益生菌發酵乳。一杯至少有100,000,000,000活菌,抑制脂肪吸收,調整腦腸軸,讓人心情愉悅。保持腸道有益菌群的高活性,利於健康補充益生菌是剛需。蔬菜一巴掌。


李捷中國註冊營養師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是空腹血糖>7.0,而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低於6.1,那在6.1-7.0之間還有個範圍,被稱為“空腹血糖受損”。也就是說,空腹血糖6.9暫時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很有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損,這是正常人邁向糖尿病的一個過渡時期。

有的人一旦發現血糖異常,就開始積極管理飲食和體重,加強鍛鍊,經過1-2年的調理,血糖漸漸地恢復至正常水平。但是大多數人血糖異常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說是處於“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做不到”的狀態,繼續放縱飲食,抽菸酗酒、久坐不動、情緒暴躁、熬夜通宵,於是血糖漸漸地惡化,胰島功能日益損害,終於發展為了糖尿病。一旦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就終身取不下來,很多人後悔莫及。

無論是空腹血糖受損,還是糖耐量受損(餐二血糖在7.8-11.1),都是糖尿病的過渡期,都是可以逆轉的。糖尿病是一種不作不死的病,只要懸崖勒馬,就有挽回的餘地。

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一定要定期做血糖篩查,尤其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的,超重或肥胖的、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的、多卵巢綜合徵、有巨大兒生產史、年齡超過45歲的,最好每年查一次血糖,越早採取干預措施,恢復正常的可能性就越大。

希望小糖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啟發,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糖人健康網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註冊營養技師

我們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範圍是在3.9~6.1毫摩爾/升,但是也存在一箇中間期,就是大於6.1到7之間,這個階段的空腹血糖是完全可以通過飲食營養干預來進行調節的。不能說,一旦測量空腹血糖大於6.1,就一竿子打死將它判定為糖尿病患者,就像提問中所說,空腹血糖在6.9一年後有人患上了糖尿病,有人恢復正常了。


我們正常的測空腹血糖的時候,還會測量一個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近三個月的血糖波動情況。那麼出現上述這種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解決呢?首先我們思想上要引起重視,一定要引起重視。

控制飲食,飲食當中的精細穀物,白米,白麵白饅頭,都要通通戒掉,換成粗糧雜糧全麥食物。

改變用餐順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正常都會先吃飯再吃菜,現在我們要先吃葉菜類的,再吃肉,最後吃米飯,這樣我們血糖升高的特別慢,對於維持血糖穩定有很大的幫助。

增加運動量,很多人都是因為運動量不夠,能量堆積,發胖進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營養海賊團


糖尿病是我國第一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種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診斷糖尿病以後,幾乎終身會被貼上“糖尿病”標籤,需要終身治療,故要想原離糖尿病,重在預防,尤其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經過積極治療,部分患者可避免進展為糖尿病。那麼,空腹血糖6.9mmol/L,為什麼部分患者進展為糖尿病,部分患者恢復了正常。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為3.9-6.1mmol/L;當位於6.1-6.9mmol/L之間,為空腹血糖調節受損,分期屬於糖尿病前期;當≥7.0mmol/L時為糖尿病。從數值上來看,6.9mmol/L為空腹血糖調節受損,但與糖尿病的7.0mmol/L僅僅0.1mmol/L的差距,0.1mmol/L有多大的意義,個人認為沒有多大的意義。受測量誤差、測量時間、飲食等因素的影響,第二次或第三次測量的空腹血糖很可能為7.0mmol/L。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分水嶺,經過積極治療,血糖有機會恢復正常。血糖處於該時期的患者,血糖超出正常範圍越多,進展為糖尿病的幾率就越大;相反,超出正常範圍越小,恢復為正常的幾率就越大。所以,從空腹血糖的數值上來看,越接近7.0mmol/L,越有可能發展為糖尿病;越接近6.1mmol/L,越有可能恢復正常。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究竟是進展為糖尿病,還是恢復正常,與是否堅持治療,是否合併其它基礎疾病有關。如果能堅持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當然會增加一份與糖尿病博弈的籌碼;相反,如果存有僥倖心理,自認為還沒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生活習慣上為所欲為,毫無疑問會進展為糖尿病。其次,如果合併血脂異常、脂肪肝、肥胖、高尿酸血癥等疾病,進展為糖尿病的幾率會高於普通人群,這些疾病會協同加速病情的進展,它們對代謝的影響並非簡單的1+1=2,幾乎是1+1>2。

綜上,空腹血糖6.9mmol/L,之所以部分患者會進展為糖尿病,部分患者會恢復正常,可能與是否堅持治療,是否合併其它基礎疾病有關;其次,受測量誤差、測量時間、飲食等因素的影響,很可能在發現空腹血糖6.9mmol/L時,其實已經達到了糖尿病7.0mmol/L的診斷標準。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