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戰爭史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講究策略和謀略,而外國大多數都是正面硬剛?

夢醉紅顏48111714


由於我們對國外的軍事知識瞭解太少,所以我們認為外國人大多數是正面硬剛!其實這種想法太過於片面了,外國人大戰其實也講究策略和謀略的。

就拿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來說吧!裡面就有古希臘人採用“木馬計”戰勝特洛伊的故事,從這個故事當中就可以看出,西方戰爭也採用計謀。還有我們熟悉的“希波戰爭”希臘與波斯在馬拉松對決的時候,雅典軍隊就研究了策略,採用誘敵深入,假裝詳攻,引誘波斯軍隊進入埋伏圈,然後從兩翼突襲波斯軍隊,結果波斯大敗而歸。還有“血戰溫泉關”和“薩拉米斯海戰”雙方都採用了策略和謀略。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只是我們缺乏對外國的軍事戰爭的瞭解,所以片面的認為外國人很少採用謀略。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叫《亞歷山大大帝》,戰爭場面非常宏大,感覺比大秦帝國的箭陣還要震撼。在希臘馬其頓王國大戰波斯時,兩軍對陣,看上去是直接硬剛。不過,馬其頓方陣也採用了策略,分成了三隊進攻,兩翼包抄,像包餃子似的。波斯軍隊雖然有戰象和大鐮刀戰車衝擊馬其頓軍隊,但是波斯軍隊被馬其頓衝散以後,自己人也被大鐮刀戰車所傷,簡直和絞肉機差不多。這對馬其頓方面來說,無非是幫了大忙。陣腳一亂,波斯就潰不成軍,最後馬其頓贏得了戰爭,大流士狼狽而逃。所以,外國人打戰還是講究戰術的。

我國的古代戰爭,的確講究謀略,這些軍事策略都被寫進了《孫子兵法》。而外國好像沒有像《孫子兵法》這樣的戰略理論著作。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19世紀才編寫了一部軍事理論著作《戰爭論》,該書應該是西方古代軍事理論的頂峰之作,地位應該和我國的《孫子兵法》差不多。但是知名度絕對沒有我國的《孫子兵法》出名。正因為如此,我們很少知道外國人的戰略理論。


謀士說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我認為西方人,尤其是歐洲人在作戰的時候,基本都是不講究謀略的,習慣於正面硬剛,中國人喜歡講究謀略,這是由於文化不同造成的。當然也不是說西方人作戰就完全不講究謀略,我們作戰也不是完全不搞正面硬剛,但就因素來說,西方正面硬剛的成分更大,我們謀略的成分比西方更大。

就西方,尤其是歐美文明的起源來說,他們起源於古希臘文明,而古希臘文明是一個工商業文明,這種文明體系下,正面硬剛的基因天生就很大。

最典型的戰例就是和波斯帝國的戰爭。比如馬拉松戰役,當時就是一萬多名雅典步兵在海岸列陣,通過正面硬剛的作戰方式把幾萬名波斯帝國登陸的部隊給打垮了。原因就在於這些雅典士兵都是公民兵,每個人都是雅典的公民。雅典實際上主要是由這些公民組成的,雅典政府維護這些公民的權益,這些公民就能夠從內心來說願意為雅典作戰,所以他們在作戰的時候,往往都是列成方陣陣型對戰敵軍,他們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側翼交給自己的戰友,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人就跟上填補前面的空白,人人願意為集體去作戰,去犧牲。而帶領他們的,可以是將軍,也可以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將軍如果不幸戰死了,馬上可以有人頂替他繼續指揮作戰,而軍隊並不會因此垮掉。

相對於他們而言的波斯帝國就是另一回事,國家的最高元首是國王,然後是他的大臣、貴族,國家是為了以國王為首的貴族利益而存在的,維護的是整個國家統治層的利益,所以士兵作戰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是為自己而戰,而是為國王,為貴族而戰,作戰積極性自然不高,需要他們的將軍領著他們甚至是後面的督戰隊督戰才能上前線和敵人作戰。這種情況下,一旦帶領他們的將軍死了或者逃跑了,整個軍隊就垮掉了。

馬拉松戰役的結果就是雅典正面硬剛,打敗了波斯軍隊,最後傷亡也就一百多人,當然有一個人跑到雅典跑死了,奧運會就有了馬拉松項目。

至於後面的溫泉關戰役也是斯巴達公民兵的傑作,幾千人頂住了幾十萬人的進攻,頂了好幾天。

工商業文明實際上更需要相互協作,而不是個人集權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希臘地區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地區,物產並不豐富,就使得當地人必須要通過經商才能獲取生活種種必需品,而地中海的環境也給經商創造了條件。一旦經商,就需要平等的協作,哪怕是一開始可能看不起對方,但是在長期的交易協作中也會慢慢的平等起來,因為一旦不平等,交易往往就無法長久持續下去,可能今天你賺的很多,但是到了明天你的生意就肯定做不起來了。比如一錘子買賣,來一個客人你宰一個客人,這樣的情況下,生意肯定不長久。

產生了交易,就意味著你有別人需要的,別人也有你需要的,長久下去,雙方關係也就平等了,當然,就不能產生一個強權的個人或者組織,不然的話,交易也無法持續,人家給的價格太苛刻,另一方是不會和強勢的一方交易的,他隨時可以找別人交易。也就是這種氛圍的影響,造成了實際上希臘地區的主要城邦都沒有出現過絕對權力的國王。以至於後來繼承希臘文化的羅馬帝國,哪怕是到了羅馬帝國時代出現了皇帝的時候,也沒有出現過絕對的集權。

正是因為協作關係,往往突出的是整體的能力而不是個人

正是因為協作關係構成的社會,所以個人需要的是協作,而不是突出個人能力,更重要的是整體戰鬥力。

當然,西方也出現過謀略大師,比如漢尼拔。但是漢尼拔之所以被稱為“戰略之父”多半是因為著名的坎尼戰役,拿到我們東方來說也算不上多有謀略。整個戰役實際上就是擺了一個口袋陣,中間是比較弱的士兵,兩邊是強兵,打的時候羅馬軍團自然是中間突破,但是突破到口袋深處的時候漢尼拔佈置了強兵在後排,一時間羅馬軍團就突破不過去了,然後漢尼拔出動騎兵在側翼進行包抄,就實現了對羅馬軍團的包圍,從而獲得了戰役的勝利。

再比如說近代的戰爭,西方人作戰都是士兵們拿著槍組成方陣,然後集體朝對方射擊,前排倒下去了,後排的填補前排,對方也是如此,實際就是雙方都對著對方射擊,不管死了多少人都不退,直到一邊把另一邊都射死了為止。

到了現代戰爭時期,由於科技發展,武器也多了起來,作戰手段就多了,而在多場大型會展當中,也很少見到過真正的謀略型的戰役,大多數都是靠的正面硬剛。

所以綜合以上,我認為西方正面硬剛的因素佔比很大,謀略因素佔比比較小,以正面硬剛為主,主要在於他們的文化。

再說一下我們為什麼往往謀略更多。

實際上我國曆史上正面硬剛的典型也是有的,比如項羽就是一個正面硬剛狂人,打仗基本都是靠的正面硬剛贏的,基本不用謀略,至於偷襲之類的他根本不屑,不過這樣的戰將在中國歷史上比較少。

我國戰爭謀略多,原因也在於我們的文化

中國曆來是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家,農耕文明就意味著需要集權,因為農業的抗自然災害能力再古代史很差的,有時候風調雨順收成好,但也會遇到災荒的年代,收成很差,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夠調度資源進行救災,幫助受災農民渡過災荒之年。同時我國長期受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夠調度全國的資源發展國防,保護中原廣大的耕地地區,保護國家的經濟。

正是因為在這種集權的情況下,我們有了“擒賊先擒王”的說法,就是說,如果你把對方的主將幹掉了,那麼對方正只軍隊就完了。事實也是如此,在我國曆史上的多次戰役中,許多戰敗的例子就是因為主將被對方打掉了造成的。

在集權體制下,國家機器維護的必然是統治階層的利益,往往和多數老百姓無關,老百姓當兵就是為了吃飯,一旦遇到要他的命了,他那會拼命呢?

因此在我國曆代戰爭中,謀略就比正面硬剛的重要性更大一些,許多精彩的謀略就上演的,如反間計、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等等策略屢見不鮮。

甚至到了現代戰爭,謀略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孟良崮戰役,當時粟裕就是看準了張靈甫一定會上孟良崮,也看準了國民黨一定會救援不力,所以敢於集中華東野戰軍的全部主力吃掉74師。這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對方心理的基礎上制定的作戰計劃,換了西方人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主要因為文化因素,導致西方人作戰,具體是指歐美人作戰正面硬剛的因素更大,而我們中國人作戰謀略因素更大。


老威觀史


胡說八道。

兵者,詭道也。古今中外,所有的戰爭,都充滿了智謀。用間使詐,逗引埋伏,外國人照樣玩的很溜!

很多人印象中,外國人只會排著方陣愣愣的死打硬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因為對世界史的無知!

古代的不說,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底登陸,盟軍聲東擊西,採用假軍營、假裝備、假情報、假電磁信號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欺騙德軍,讓德軍錯誤的以為加萊地區才是盟軍的登陸方向。從而為諾曼底登陸的成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第二,西方人對武器裝備質量的執著,掩蓋了他們的軍事謀略的光輝。

因為中世紀歐洲實行騎士制度,軍隊主要由騎士及其隨從構成。這些騎士能夠為自己購買最好的武器裝備。

久而久之,歐洲人對武器裝備的質量就到了偏執迷信的程度。弓箭是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鎧甲是最堅固的,從鎖子甲到板甲,說實話,是超越中國古代鎧甲的。直到清朝初年,清軍在西部地區繳獲了鎖子甲,還當做珍寶。

武器裝備好了,人的膽氣就壯了,打起仗來就喜歡橫衝直撞,謀略就用的少。

第三,史書記載方式不同。

中國的史書,對戰爭記載十分簡略。很少記載戰場的具體情況,最多就是記載一下戰前和戰時謀略的過程。

中世紀的歐洲戰爭,則是事無鉅細,都有細緻記載。包括雙方兵力多少,武器裝備,具體戰場態勢都有詳細記載。這樣反而顯得謀略不足。

中西方這兩種風格,至今在影視作品中仍有提現。我們拍的戰爭片,大篇幅表現指揮部的決策過程。歐美的戰爭片,主要表現戰場的戰鬥細節。所以有人說,我們的戰爭片是指揮部真實。外國的戰爭片是戰場真實。


其實,如果讀過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就會明白,行軍打仗,如何行軍、如何紮營、如何訓練、如何指揮、如何聯絡、後勤保障、醫療急救等等,紛繁複雜、千頭萬緒,絕不是指著地圖比比劃劃就能打勝仗的!

中國重謀略,外國何嘗不重謀略?

西方追求精密細緻、立於不敗,中國又何嘗不是如此?

古今中外,殊途同歸,戰爭之道,有備勝無備,多謀勝少智,強力勝散弱。期待決無它法。


上將噯福斯


簡直是在放狗臭屁,中國有三國演義,孫子兵法,講謀略,用戰略。無所不極令人仰望。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秦趙之戰殺敵40餘萬,和牧野之戰七萬打敗60萬,以及昆陽大戰,垓下大戰,赤壁大戰,官度大戰,肥水大戰,及所有大戰皆體現了中華謀略和戰爭藝術,。。。。。。。若說外國人不懂謀略,霸王硬上弓是多麼的無知可笑,以拿破崙以60萬大軍攻打莫斯科,被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節節抗擊,誘敵深入,絕困空城莫斯科,天塞地凍,絕糧無草,終被迫狼貝撤退,只有四萬餘人逃回本國,這不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戰略嗎?不過最可笑的是一戰中,一場世界大戰,殺的昏天暗地,相持不下,禍國殃民災難深重,導致了敵我雙方上百萬人的死亡,得不償失。教訓深刻,其中也不乏驚天動地的各種奇謀戰略。猶其是諾曼底登陸戰,英法歐美各國利用各種欺騙手段和假情報,騙過了德國才使霸王行動得以順利實施,無處不張顯著戰略戰術和綜合實力,以及德蘇二國的世記大決戰,德軍以閃擊戰爆擊了沙俄蘇聯,隨然戰役層面蘇軍敗多勝少,但戰略層面德國🇩🇪以敗跡凸顯,無力迴天,加上蘇聯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和傑出將領的指揮,自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後,一敗塗地,慌慌不可終日,又打了庫爾斯克坦克大戰,從此兵敗如山倒。天時不如地理,地理不如人和。中日之戰也是如此。抗美援朝時,麥克阿瑟將軍從仁川登陸,截斷了人民軍的退路,堪稱精典,在與中國惡戰中,美軍上將李奇微將軍:發現了中國人的七天攻略,從而一反常態穩住了38線。那一處沒有謀略。以及近代的美伊戰爭,美國42萬大軍,先是空中打擊,電子壓制,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肢解分化離間了共和國衛隊,有一個左勾拳一舉殲滅了不可一世的薩達姆軍隊,何等威猛大氣磅礴。反倒是謀國與印度有領土爭端,在強力收復的情況下,有後退了20公里,自失與敵,有什麼大國氣度,戰略戰術無語,還有七四海戰本來以大勝,可是有頭腦簡單,不能審時度勢有失去了六十餘島,令人窒息恥辱,還談什麼孫子兵法戰略戰術。


94310417小云


說只有中國人打仗講究策略和謀略,外國多數都是正面硬鋼,這是個偽命題,外國人同樣有謀略,中國人同樣有不少硬鋼戰例。

實際上,外國軍事史上的名將,很多都有謀略制勝的戰例。比如,我們看一看第二次布匿戰爭時,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坎尼會戰(公元前216年,相當於中國秦朝)。

那一戰,漢尼拔麾下是四萬步兵和一萬騎兵,羅馬軍隊是八萬步兵和六千騎兵。漢尼拔採取了以下戰術謀略:

(1)全軍選擇好作戰方向和時機列陣,使得羅馬軍隊面對著朝陽,睜不開眼。

(2)派遣五百名輕步兵,暗藏短兵,假裝到羅馬人那裡投降,並交出隨身的重武器,待到全面開戰後再在羅馬人隊伍裡面忽然拔出短兵衝殺。

(3)主力步兵擺成外凸的圓弧陣,在遭到羅馬軍攻擊後中央慢慢後退,形成內凹的彎月陣,包圍羅馬兩翼。

(4)步兵抵擋羅馬主力的同時,兩翼騎兵發揮優勢,擊潰羅馬兩翼騎兵,然後包抄突襲羅馬步兵的兩翼和後方,使其陷入四面包圍,陣勢大亂。

最後,漢尼拔用此戰術以少勝多,幾乎全殲羅馬軍隊,而自己只損失了幾千人。

怎麼樣,這個叫不叫計謀?

再看明朝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的謀略也不過就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這個戰術,一百年後的腓特烈大王在用,二百年後的拿破崙也在用。

同時,武廟十哲中的“智慧化身”諸葛亮,他在幾次北伐時,基本沒用演義中那裡花裡胡哨的策略。相反,他就是老老實實訓練軍隊,排八陣圖(八陣圖不是演義小說中那麼花哨,就是部隊作戰的隊形),打造精良的鎧甲、兵器和連弩,然後就硬剛得魏軍丟盔棄甲……

所以,並不是“外國用計謀,中國硬剛”。實際上戰爭勝利首先要用實力保證,智謀則是在一定實力基礎上,增大我方勝率的技巧。硬剛是基礎,智謀是添頭。

至於為何題主會有這種錯誤印象,我覺得主要是中國古代的戰爭小說中喜歡寫各種花裡胡哨的計謀(多數是編的),以及中國比較推崇“以智降力”,各種記載也強調這些。這也算是文化特色吧。

其實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就說過一段名言:要打倭寇麼,也沒啥秘訣,無非是船多贏船少,船大贏船小;炮多贏炮少,炮大贏炮小。

也真是實誠到家了。


巴山夜雨涮鍋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922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麼在戰爭當中,中國人喜歡講究使用戰略和謀略。而其他國家有的喜歡正面剛。

首先,這個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在整個世界歷史當中,很多國家在戰爭當中都是使用了戰略手段的。而且歷史上有很多一是少勝多的戰役,

不是因為戰士有多猛,而是技巧用得有多妙。只是說東方的戰略技巧和西方的戰爭手段有所不同。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不少正面剛的案例。

但總體來說,中國人喜歡使用謀略,這一點確實要比外國人要多一些。那這是為什麼呢?讓錟錟給大家分析分析。

1.生理特徵

為什麼要說生理特徵呢,首先,對於中國人來講,中國人是屬於蒙古人種,而蒙古人種的特徵就是身材相對其他人種比較矮小。

肌肉的能量也相對其他人種要弱一些。基於這些生理原因導致亞洲人種在戰爭當中的硬實力沒有其他人種強,所以想贏得戰鬥必須採取其他的方式,那就是謀略。所以這也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前提。

2.文化傳承

中國的軍事理論在很早之前就已形成,比如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論戰術,並且把這些戰術以文字的形式變為了兵法。而且兵法又一代一代的相傳,被不同的朝代和將領再加以改進。所以全是謀略和戰略,在中國來說比較容易使用。

而同時期的歐洲,奧林匹克眾神還在打著過家家的遊戲呢?

3.誤區

對於只有中國古代戰爭喜歡使用計謀這個誤區大家一定要修正,因為對於國外的戰爭來講,硬碰硬只是基礎,而智取則是畫龍點睛。在明朝的薩爾滸之戰中,諾爾哈吃屎用的計謀在兩百年後的拿破崙身上也使用過。和中國秦朝同時期的漢尼拔坎尼會戰也是使用謀略致勝。所以,如果僅僅只是說中國人喜歡使用謀略的話,那可能是有點兒偏見了。

其實對於人類來講發生戰爭正面硬碰硬,那只是軍事力量的比拼,但人心是肉長的,戰爭裡面發生的太多事情都是無法控制的。而對於問出只有中國人喜歡使用戰略計謀這個問題的朋友來講,一定要多看看歷史。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有什麼想問的歷史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提問哦,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我們看到今天的海灣戰爭,美國肢解俄羅斯,打擊伊拉克,打敗利比亞,滅亡南斯拉夫,這一系列的戰略思維,可以看出歐洲人的戰略思維非常的高明,對於弱小民族採用強大的武力征伐,沒有那麼多的口舌論戰,直接用戰爭的手段就可以了。

並且知己知彼,能夠用合適的武器打擊對方的弱點,而使對方無還手之力。

對於大國,採用文攻武衛,文主攻,武祥攻,能夠找到對方的思想糊塗者作為自己的代理人,從內部瓦解對方的核心領導階層,而出現一個國家的混亂局面,使他們自己乖乖的走向滅亡,而豪情滿懷的向著懸崖峭壁走去。

這就叫心理誘導,抽空他們的精神,而植入自己的精神,一旦這個精神植入進去,這個國家的中樞神經系統將被控制按照美國指引的方向走向滅亡。

蘇聯的滅亡證明了歐洲人擅長精神作戰,善於謀略。

而許多人自欺欺人的把歐洲人描繪的愚笨粗野,只懂武功,這就會造成錯誤的估計敵方,而不知己也不知彼,一旦和對方交手,立即被動挨打的局面。

我們在心理上要藐視敵人,但是在戰略戰術上必須重視敵人,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寶樹白石


中國文人對兵法軍事的演義,讓戰爭有了美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為兩個腦袋的下棋遊戲。其實軍事非常需要硬碰硬,戚繼光的書寫的就比較清楚。

1.東西方都要硬碰硬

戰爭是殺人遊戲,是鐵與火的較量。無論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還是擊敗對手,都需要戰場硬碰硬打出來。

(新書)

戚繼光的練兵就很強調實用性,就是按著作戰標準培訓。至於耍花槍很有美感啥的,對戰爭沒用一概不用。也是這樣訓練出來的士兵,紀律性好,戰鬥力強,能在作戰中擊敗對手。

“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直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清軍擊敗明軍,很大程度上就是明軍在野戰中打不過人家。

(袁崇煥的保衛寧遠也是實打實的打)

怎麼會說東方不注重硬碰硬呢?

2.東西方都要謀略

戰爭對指揮員而言就是儘可能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消滅敵人。戰略上的封鎖、包圍、縱橫捭闔;戰術上的滲透穿插、側翼迂迴等,都是要更方便的消滅敵人。

這在東西方都有。比如二戰中德軍的閃電戰,太平洋戰爭中的跳島戰術,隆美爾的作戰、蘇軍的大縱深,都是很好的戰略戰術。

(跳島戰術)

中國軍隊的空間換時間也是如此,但由於中國軍隊戰鬥力弱,往往完成不了戰役部署,比如蘭封會戰,包圍了日軍主力卻功敗垂成;萬家嶺作戰對迂迴日軍包圍卻沒法殲滅。

(蘭封會戰)

東西方都很重視謀略,不然德國要總參謀部、軍官團幹嘛,要兵棋推演幹嘛。

3.軍事演義

多數人的軍事知識來自演義,《三國演義》的影響力遠遠大於《紀效新書》;講薛嶽長沙會戰的電視劇影響力肯定大於專門研究長沙會戰的書。

這樣多數人以為軍事訓練、軍事裝備都可以靠最上面的腦袋去定,只要謀略正確進行了。

其實長沙會戰與國府的部署、日軍的攻擊定點以及士兵戰術訓練等都有莫大關係。

(長沙會戰)

這個印象是個錯誤印象,在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上,人類的應對是一致的。就像“犬牙交錯”的國家行政區劃一樣,是很普遍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只要是戰爭,就一定會有謀略。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在戰場上運用過謀略。只是對比起來,中國人用謀略的時間更多,而且用的謀略之法也更多。關於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是有三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和中國的歷史有關。中國是古國之一,上下有5000年的歷史。放眼觀看世界所有國家,能有中國這麼長久歷史的國家,基本上就找不出一兩個。因此,有這麼久遠歷史傳承的中國,就積累下來了很多古人的智慧。而聰明的古人,憑藉著經驗,就研究出了很多打仗之法,並且將這些辦法都寫在了書中,傳承給後代。像我國有名的兵書有很多,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等。這些兵法就教會了中國人如何在戰爭中運用技能,在不同的情況中,應該怎樣變換計謀。

第二,在中國境內發生的戰爭多。剛也說了,我們國家是擁有極為久遠歷史的國家。在這麼長久的歷史傳承當中,經過了很多朝代更換。而每一個朝代更換,每一次權力爭奪,就意味著有戰爭的爆發。因此,在中國境內曾經爆發過非常多的戰爭,戰爭就是讓計謀得到實驗的地方。通過這一次一次的戰鬥,人們便一次一次積累經驗,然後就能夠得出計謀。而這些計謀,又可以幫助後面參加戰爭的人增加戰爭的贏面。不過反過來,輸了戰爭的人,又會因此分析原因,再想出應對上一個計謀的計謀。就這樣來來回回的情況下,一個又一個的計謀就誕生出來。所以中國人們才會如此聰明,喜歡在戰爭中靈活運用各計謀。

第三,東西方人所受的思想教育不同。西方人長得高大威猛,所以一直都崇拜個人英雄,提倡的是加強個人力量。所以他們並不是依賴於團隊協作,不依賴於計謀。反觀中國人,我們所受到的是儒家思想,走的是謙謙君子的路線,提倡的是能動口就不動手。說白了,就是大家喜歡拼腦力,不喜歡拼蠻力。在作戰時也是這樣,用一些計謀就能輕鬆取勝,又還能降低我方的傷亡率,這樣何樂而不為呢?但是東方國家的人,就喜歡單兵作戰,誰殺敵最多,誰就是最厲害的人。這樣的思想就讓他們喜歡拼自身力量,從而限制了他們用計謀的想法。


紫禁公子


這涉及兩個大的問題,戰爭組織和戰鬥規模;

1.戰鬥規模,二十人左右的群毆,狹路相逢勇者勝,謀略的作用並不突出,絕對力量面前謀略的作用並不突出;

一萬人的戰爭謀略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聲東擊西,擾亂軍心,燒糧破城。因此械鬥、組織群毆、戰爭是完全不同的規模。

2.戰爭組織,西方國家戰鬥規模較小,最關鍵的是組織戰鬥的以爵位為核心戰鬥人員,而我國一直是士兵作為主要戰鬥人員,這裡也是最大的不同(不是討論的核心不再贅述),爵位為核心的戰鬥人員特徵是戰鬥人員少,各自攜帶物資軍需,士兵戰鬥人員是國家組織糧草物資等,那麼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來了:戰爭組織。

因為謀略是由組織的協調,而不是一聲令下各自廝殺,當然談到組織協調又涉及到到一個問題中亞地區國家謀略為主,北部高緯度國家以正面硬扛為主,非洲地區基本沒有像樣的戰爭,那就凸顯出一個問題,大國善謀略,小國靠英雄,非洲靠械鬥。即便在東亞地區,日本也沒有太像樣的大規模戰爭,主要是其戰爭組織能力太差。

3.對於戰爭組織如何產生的(研究這個的很多,不再贅述),簡單說農耕靠天吃飯的戰爭組織能力就是強,這是和農耕文明的基本生存要素,農耕文明和土地規模相關,土地規模越大生產組織能力越強,生產組織能力越強則謀略的發揮越強大。

知名的戰鬥木馬記到底進去多少人,這個木馬能裝多少人能改變戰爭想想這個你就知道戰爭的規模是多大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傳說代表了那些人思維中戰爭是個什麼樣子、戰爭的規模是多大以及戰爭的組織了多少人。

4.結論,中國之所以謀略為主主要原因是我們有強大的戰爭組織能力,能發動萬人以上的戰爭,西方硬扛為主主要原因是騎士為主的戰鬥部隊規模小,不需要太多的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