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傳播學碩如何準備複試?從這四個方面入手,讓你逆風翻盤

初試結束之後,出門浪了一圈,徹底放鬆了一段時間,就重新又開始準備複試了。

那時,對於自己是否能通過初試並沒有把握,之所以開始讀書,是因為希望從考後綜合症——一種無所事事的頹廢狀態中脫身,另外也擔心如果得知結果再開始準備就太遲了,會遠遠落在別人身後。

北大傳播學碩如何準備複試?從這四個方面入手,讓你逆風翻盤


北大傳播學碩如何準備複試?從這四個方面入手,讓你逆風翻盤


讀書篇

複試初期的準備主要是讀書,個人陳述和作品集的製作可以放在後邊完成。

由於尚未得知成績,信心不足,再加上選書的時候比較盲目,選擇的部分書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在前期複習的時候一共只讀了四本,分別是孔飛力的《叫魂》(屬於歷史學範疇)、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屬於政治學範疇)、福柯的《瘋癲與文明》(哲學、知識考古學)和基特勒的《留聲機 電影 打字機》(媒介研究範疇)。讀書的時候需要注意:

1 選擇感興趣的書

在複習前期讀書經常會存在一些誤區,首先是認為一定要讀學長學姐推薦的書,我個人認為雖然會有複試書單作為參考,但是你們要讀的書並不一定要來自這個書單裡,傳播學、社會學、歷史學乃至哲學的經典論著與前沿研究都可以成為複試複習前期的選擇,起到拓寬視野的作用;其次是認為越艱深、越難讀的書老師就越喜歡,而實際上老師對此一般沒有偏好,如果選擇的書籍太難,反而會使自己得不到任何收穫,白白浪費光陰,影響心態。

由於複試前期的成績結果還沒有出來,複習動力比較缺乏,建議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來讀,5-10本左右是我認為比較合適的閱讀量。

2 做讀書筆記,形成自己的脈絡

如果沒有超人的記憶力,那麼讀過的書八成是會忘掉的,由於複習時間緊張,不允許回頭再看一遍,所以大家在讀書的時候可以做做筆記。

讀書筆記一般不用太複雜,只需要概括出書籍展開的脈絡(可以不用與作者描述的脈絡或目錄的脈絡一致),寫下大致感想即可,這樣的讀書筆記在後期準備複試問題和個人作品集的時候都可以派上用場。

3 推薦書單

本書單僅作為參考,如果有感興趣的,可以一讀:

王維佳《媒體化時代——當代傳播思想的反思與重構》、吳靖《歧路與創新:關於傳媒體制、生產和文化場域的考察》、奈吉爾·巴利《天真的人類學家》、吉特林《新左派運動的媒介鏡像》、溫鐵軍《八次危機》、戴錦華《隱形書寫》、沃勒斯坦《開放社會科學》、項飆《跨越邊界的社區》、米爾斯《社會學的想象力》、費孝通《中國紳士》、費孝通《生育制度》、湯姆·斯丹迪奇《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鄧小南《中國婦女史讀本》、雷蒙·阿隆《知識分子的鴉片》、曹錦清《黃河邊的中國》、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劉海龍《重訪灰色地帶》、彼得斯《對空言說》、彼得斯《奇雲》、萊文森《人類歷程回放:媒介進化論》

北大傳播學碩如何準備複試?從這四個方面入手,讓你逆風翻盤


個人陳述與作品集

得知了通過初試的消息之後,就應該開始準備個人陳述了,個人陳述需要在複試前提交給學院,也需要在面試現場分發給各個監考官,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個人陳述是對自己的能力的一種概括和總體展示,其中主要包含你的學習經歷、實踐經歷和碩士階段的計劃。

學習經歷方面:可以寫自己讀過的書,做過的研究,這些研究可以包括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這些書和研究最好能夠串聯起來,形成大致的邏輯,導向感興趣的碩士階段打算投身的研究領域(最好和心儀的導師相關)。

實踐經歷方面:可以寫自己參與過的學生工作或者實習,簡單談一談實習期間做的具體工作以及自己的收穫,如果是考學碩的學生,最好把這些實習收穫和學術所需要的素養聯繫起來。

碩士階段的計劃:顧名思義,就是如果考上了,未來的兩年要做什麼。如果自己已有明確的目標,最好把這部分寫得具體一些,讓老師瞭解你是一個有追求的學生;如果實在想不明白自己將來要做些什麼,也可以寫寫未來兩年希望在能力或素養上得到怎樣的提升等。

總而言之,個人陳述中的三個部分應該是有邏輯地互相聯繫在一起的,碩士計劃最好基於對過去的學習與實踐經歷的延伸,或基於在反思中對過去的超越。

個人作品集是向老師顯示自己的學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參考,一般會和個人陳述一起裝訂成冊,在複試現場分發給各位老師,它偶爾會起到引發話題的作用,可以讓面試有話可聊,更加輕鬆。

個人作品集的內容根據自己的能力安排,可以是發表過的論文、自己做的原創讀書筆記、寫過的文章、甚至是畫過的畫、做過的設計、寫過的詩,說不定老師會覺得你是個有趣的人呢。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的作品集內容安排,僅供參考

1 三篇讀書筆記

2 兩篇比較滿意的媒體作品

3 自己本專業和雙學位的兩篇畢業論文。

(注:這兩篇論文是我在初試結束等待結果的時候完成的,如果大家的學術經歷、實踐經歷不夠豐富的話,建議在保證質量過關的前提下提早完成畢業論文初稿,或至少完成文獻綜述部分,這樣作品集可以豐富不少。)

北大傳播學碩如何準備複試?從這四個方面入手,讓你逆風翻盤


複試問題準備

除了複試材料的準備之外,另外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準備老師可能提問的複試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分為三類:

1 基礎的通用問題

這些基礎問題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請你做自我介紹

你最近讀過什麼書?

你最喜歡的學者是誰?

你未來的研究計劃?

你為什麼要研究某議題?

你為什麼選擇報考北大傳播學/新聞學/mjc?

這些基礎性的問題,都應該準備中英文兩個版本,複試前至少在心裡預演一遍,提前寫回答的時候要注意尋找自己可能的亮點,同時避免給自己挖坑。

比如,在回答自己最近讀過的書這類問題時,最好不要提已經被讀濫了的書籍,比如《娛樂至死》,這樣的書雖然有其學術價值,但是留給後人的有新意的解讀空間已經非常狹窄了,作為學術菜雞,可能你只能把前人說了無數遍的觀點再重複一遍,這無論在自己看來還是在老師看來,都味同嚼蠟。

再比如,如果提問到自己最喜歡的學者,那至少要對該學者的研究領域、他的作品、他的觀點傾向都有較深的瞭解,假設你的回答是彼得斯,那你應該要看過他的《對空言說》和《奇雲》,最好也看過幾篇他的論文,這樣才能夠防止在後續追問時卡殼。

2 老師針對個人陳述和作品集可能提出的問題

在考場上,當你在進行自我介紹或者回答抽到的兩個專業題時,面試官們一般會翻看你分發的個人材料,尋找可以問的問題,所以在寫個人材料的時候需要注意,千萬不要給自己挖坑,不要弄虛作假,你在裡邊寫到的一切都可能成為自己的絆腳石,其中需要特別得到關注的是你讀過的書和論文(僅針對學碩),一定要保證這些書都實實在在地讀過且存有記憶,論文一定要是自己原創的。

如果自己一個人準備複試,提前準備這類問題的方法就是反覆地翻看個人材料,列出老師最有可能問的問題,檢驗自己是否有信心能答得不錯。

如果有同伴在場,可以讓同伴拿著個人材料進行模擬面試,每天用大量的問題轟炸自己,迅速找到認知不足之處。

3 考場抽到的專業題

和初試簡答題或論述題類似,在複試之前,可以再看看老師的論文,關注學界業界的動態,也可以再把初試筆記過一遍。

北大傳播學碩如何準備複試?從這四個方面入手,讓你逆風翻盤


複試流程

一般複試會在八九點鐘開始,所有的人先集中在一個等待室裡,可以帶資料準備,但手機需要密封上交。

複試按照名次順序進行,一般一個人的時間在10-15分鐘,一般來說學碩的面試一個上午就能結束,如果實在擔心的話也可以帶點吃的。

前一位同學開始面試時,你會被負責的師兄或師姐帶到面試的會議室門外開始抽題,去年帶我過去的學姐友善又美麗,還鼓勵怕冷的我說穿著羽絨服進去面試也OK,打消了我不少緊張感。學碩的抽題是從幾張紙條裡抽一個,每張紙條上寫著兩道題,如果對抽到的題感到沒有思路的話,也可以重新抽一次,相當於共有兩次機會。

前一位同學結束之後,你的面試就正式開始啦,新傳院的老師們都很友善,所以不用太緊張,大膽地用一個微笑開局吧!考場的小助手會幫你發個人材料給各位老師(一定要記得多準備幾份,我去年少了一份,有老師沒拿到,就非常尷尬)。一般來說坐在C位的是路邵陽老師,他非常和善,會請你先做自我介紹,自我介紹之後回答在門外抽到的兩個問題,之後是英文面試,一般只有1-2個問題,再之後老師就開始通過你的個人材料針對性地提問,最後老師會問你對於抽到的問題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如果有的話,可以加以補充,如果沒有的話,誠實地和老師說目前沒有補充就好了。

複試現場的Tips

1 複試著裝:對於學碩來說,著裝不用太過正式,西裝革履沒有必要,也不要穿得太嘻哈,女生可以畫一個淡妝,記著自己只是一個想搞學術的學生,一般來說,襯衫加一般的外套就足夠了。複試的時候恰逢北京可能停暖氣的時候,如果考場太冷,穿著羽絨服也無所謂,沒必要只穿單薄的襯衫去見老師,服裝不是老師評分的主要標準,只要不是邋邋遢遢不修邊幅,一般都沒有太大差別。

2 保證誠實:不誠實是面試的大忌,對於老師的提問,不會就是不會,沒看完的就是沒看完,忘記的就是忘記了,千萬不要誇口,這些學術上的謊言在老師的追問之下非常容易敗露。

3 不要激動:不用緊張,最好的面試狀態就是一個放鬆的聊天式的狀態,新傳院的老師都友善,一般不會懟人,就算是懟,也只是學術性的針對觀點本身的批判,如果遇到老師對你的回答加以批判,可以理性地與他展開討論,不要激動地反駁。

4 複試之後不要反芻:其實這個建議應該是複試之後才給出的,但由於自己的慘痛經歷,我還是提前說一下。人的記憶是會有所扭曲的,你自己會對自己的記憶進行修改,複試之後不要試圖反芻自己可能的失誤之處,在記憶機制的作用之下,這種失誤會被越放越大。去年我在不斷反芻自己的複試表現之後,搞得茶飯不思,出門在路上都有些精神恍惚,差點沒看清奔來的汽車,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不僅複試如此,初試也是如此,如果你選擇了現在開始複習,就不要再患得患失了。

我去年一直跟著胡師姐的全程班,初試結束後報名了複試班,很感謝複試班的北大學姐學長,模擬面試時不斷地糾正我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這讓我在複試過程中能夠沉著應對。

希望大家都可以順利通過初試複試,來到這所兼容幷包的學府,繼續自己的求知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