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口罩成了硬通貨。各地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後,額溫槍也成了新的搶手貨。


雖然額溫槍不是人人必備的防疫物資,但卻被炒出了百億黑市。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那麼,額溫槍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亂象?

從單價不足百元漲至400多元,誰買到了額溫槍?

額溫槍滋生出哪些新騙局?


01

轉行!去賣額溫槍

暴增的需求,是讓額溫槍市場升溫的導火索。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無間道》中劉德華和梁朝偉演繹的那個場景,如今在每一個公共場所門口重複上演。

雖然監測體溫的工具有很多種,但不用接觸、測溫快速、攜帶靈活的額溫槍,是這場疫情中最好的選擇。


根據各地防疫要求,商城、企業、小區等公共場所的入口,都必須對經過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因此額溫槍是企業復工復產必備防疫物資


有人統計,2019年全國額溫槍的產量約為1500萬臺,疫情出現後,額溫槍出現了約2000萬臺的需求。如果去年的產量都頂上,那麼全國至少有500萬臺的需求缺口


有需求,意味著有市場、商機。


這不,大量企業火線入行、轉行,去造額溫槍,去賣額溫槍。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鵝師傅在3月6日查詢發現,經營範圍包括額溫槍、且在2020年註冊的新公司,居然高達139家


相比之下,去年全年註冊量也只有60家而已。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另外,玩具、服裝、物流、電商、電子等各個行業門類的不少公司改行

,紛紛在經營範圍中新增“額溫槍”。其中大部分是銷售,小部分是製造。


在生產和銷售額溫槍這件事情上,廣東的企業佔比超過93%。其中深圳就是國內最大的額溫槍生產製造基地。


與此同時,額溫槍的概念股也暴漲起來。在需求激增、資本狂熱之下,額溫槍市場一團亂象。


02


玩具廠變額溫槍生產商?


從2月初開始,消費者、投資人、代理商等各路人馬的催產小皮鞭,紛紛抽打著額溫槍生產商。


然而首當其衝的額溫槍生產廠家,即使超負荷運轉、馬不停蹄地趕工,市場上的需求缺口依然難以一時補上,更要承受著上游原材料炒作漲價的成本壓力。


事實上,額溫槍的生產門檻較高。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圖片來自人民網


額溫槍是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廠商必須有醫用三證。


生產額溫槍,還要在10萬級或以上潔淨車間進行,其中淨化生產、潔淨安裝、注塑包裝、消殺滅菌的每一步,都先關的國家標準。


雖然此前,不少製造業搖身一變成為口罩產商,但額溫槍的生產門檻,比口罩高多了。


額溫槍所需的原材料更多更復雜,供應鏈也更長。


平常售價50-100元一把的額溫槍,不僅需要傳感器、MCU、小液晶這些核心配件,還需要配備相應的外殼、包裝。


一個業內人士,曾透露了額溫槍圈內的更多秘密。


首先,他表示額溫槍開新的模具,都需要半個月:


額溫槍大量的模具被開下去複製出來,通常就算在深圳這種地方,不計成本地開一套要求不高的塑膠模具,也需要10天左右。再加上結構驗證、表面工藝等,一般要15天才能形成生產,而一套模具的日產能大約就是2000-3000套殼料。


如今,廠商還面臨上游供應鏈原料的儲備和成品儲備不足的問題。


因此額溫槍的零配件,比如非醫用級的傳感器零件,也被壟斷、倒騰,炒出高價。


在醫用級傳感器嚴重缺貨後,所有跟溫度有關的傳感器都開始暴漲,各種各樣的型號、各種各樣的庫存、各種五花八門的方案,一兩元的工業傳感器被炒到60元以上。


就連並不是用於監測溫度的傳感器,都出現在了額溫槍的生產方案上。


最離譜的是,大量的紅外線監測傳感器等,甚至還有手機上用的接近傳感器等等,只要是能檢測到人體的,都被做成了溫槍方案。


零件裡沒有溫度傳感器的額溫槍,究竟是怎麼測量溫度的呢?


圈內人號稱,通過“修改軟件”實現:


只要額溫槍能探測到前面出現了一個有溫度的物體,顯示屏上就會顯示出一個隨機的溫度。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這操作,已經不能稱之為“山寨”了,這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造假了。


各類廠家絞盡腦汁地修改生產方案,更是將生產週期壓縮到了極限。


在狂熱的市場裡,有條件生產的廠商,開足馬力上,沒條件的廠商,在暗搓搓地創造條件也想分一杯羹。


比如根本沒有醫用級生產條件的玩具廠商、小電子作坊,都在做額溫槍


這其中究竟有多少能夠達到合規合法的醫用水平?


鵝師傅是表示懷疑的。


03


瘋狂的倒爺


看完額溫槍在生產環節的瘋狂,我們再來體會下銷售環節的癲狂。


一邊是工廠根本沒有現貨,一邊是復工必備物資。


在額溫槍價格高企的時間段,從100元/臺漲到400元/臺,中間單臺有著高達300元的差價。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於是各類騙局、倒賣、炒作,在中間滋生開來。


除了捲款跑路、以次充好、期貨玩法等詐騙套路,額溫槍市場還出現了一種“擊鼓傳花型”的騙局:


在疫情爆發後,額溫槍的現貨基本迅速都被大代理商壟斷了。


他們然後趁著疫情發展,需求增加,再層層加價出貨,卻只是少量少量地出貨。


隨著需求高漲,額溫槍價格水漲船到。一層層的代理(倒爺),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出現了。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這些代理(倒爺),他們手上並沒有額溫槍現貨,上家的手上也沒有現貨,甚至上上上上家的手上,也沒有現貨。


他們在做的,就是假裝自己手上有現貨,想要把上家的貨,抬價後賣給下一家,空手套白狼地賺上一筆。


參與炒作的玩家十有八九都沒貨,那麼怎麼假裝自己手上有貨呢?


這些倒買倒賣的人,會跑到工廠門口合影,發朋友圈定位。在聊天群、朋友圈裡發有貨的視頻,搞笑的是,不少倒爺明顯是新手,經常在視頻裡唸錯額溫槍生產廠家的名字。


“高燒”的額溫槍,是誰在趁火打劫?

圖片來自中新經緯


更加誇張的是,一些倒爺根本不用出門,那些假冒自己有現貨的視頻素材,都有人在賣了。


04

發國難財?涉嫌違法犯罪

2020年2月6日,兩高兩部出臺《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疫情期間的多種犯罪行為,高度重視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治理。


抗疫當前,那些妄圖趁機在額溫槍市場裡大賺一筆的人們,很有可能會涉嫌違法犯罪。


首先,額溫槍屬於醫療器械分類中的“第二類醫療器械”。


生產企業需要拿到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資質,產品必須通過藥監局和計量局的測試和認證,才是合格合規產品。

在網絡平臺上售賣額溫槍,必須是依法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經營許可或者辦理備案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

因此,不具備相關資質,而生產、出售額溫槍,都會違反了《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


其次,網絡上買賣額溫槍的黑市一團混亂,額溫槍的生產企業資質、授權權限、銷售者信息、產品信息等基本都是模糊不清的。


參與倒賣額溫槍,可能會因販賣不符合標準、規格的額溫槍,或者倒賣價格過高被認定為哄抬物價,從而觸犯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械罪、非法經營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詐騙罪

等刑法罪名。


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治理,以身涉法想趁機發國難財?


這些不法分子都將被追查到底,絕不姑息!

著疫情出現了全球蔓延的局面,額溫槍需求的缺口將會更大。

在這裡,保定網警也勸告大家,在購買口罩、額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時,不要相信非正規途徑的賣家,儘量通過有質量保證的途徑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