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這麼大,才知道《封神榜》中“截教”的真實意義,雖助紂但正義

《封神演義》我們很熟悉,小時候揹著父母偷偷地看,講的是紂王無道,武王伐紂的故事。而裡面最吸引人的不是武王的英明神武,而是各路神仙紛紛上場,各種逆天法術、陣法、兵器上陣鬥法。

然而,裡面的神仙也是講究門派的,也就是輔佐周武王的“闡教”以及助紂為虐的“截教”,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截教”,“闡教”的意義,以及當時映射的社會現實,雖然“截教”看似助紂為虐,但我卻更傾向於它,相信你看完,也會和我同樣的感受。


活這麼大,才知道《封神榜》中“截教”的真實意義,雖助紂但正義

一、為何叫“闡教”和“截教”?

“闡教”的由來:明嘉靖時(《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天啟年間),明世宗賜給道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邵元節“闡教輔國”的玉印。因為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很大,所以《封神演義》的作者直接沿用了“闡教”這一名稱,那麼有“闡教”,作者就用“截教”代表了其他勢力,意味互相對立的兩股勢力。

為何叫“截教”?

1、“截”有阻攔的意思,《封神演義》中“截教”門人喜歡製造事端,阻撓伐紂大業,稱之“截教”就是“阻饒”的意思。而闡教、截教的說法,在《封神演義》裡首次出現,是作者專為《封神演義》杜纂的,這就更有理由相信,截教的主要任務,就是阻止武王伐紂,而“截”正式“阻止”之意。

2、截者,截取一線生機,此生機為安身立命之基、大道機緣之本。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這生機就是遁去的一。“截教”有教無類,就是教人截取這一線生機。說白了就是“任何人通過努力都會有希望”。而“闡教”是闡釋天道,順天而行,“闡釋”天道之人必須有正統的道門,我們稱之為“出生論”。


活這麼大,才知道《封神榜》中“截教”的真實意義,雖助紂但正義

二、映射的社會現實

我們知道,每一部優秀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著當下的社會現實,《封神演義》中“闡教”和“截教”分別反應了什麼社會現實呢?

我們回看明朝道教之爭,這兩股勢力反應的正是明朝道士得勢的丹鼎派與被排斥的吐納派之爭,以及海內道教和當時跟隨蒙古勢力撤退的全真派之爭。

南宋後期,全真教改換門庭從金朝投入元朝的懷抱,當時南宋宋理宗數次邀請丘處機南下,元朝也邀請了他,結果丘處機這個牆頭草在多年觀望,看到元朝攻滅波斯崛起之勢後投靠了元朝。之後也必然是回報頗豐,幾乎成了當時的國教,和內部派系形成了非常大的衝突,之後由於全真教太過囂張被佛教和密宗聯合打壓。

元敗,明代統一天下後,全真教就不怎麼受待見了,特別是永樂帝后,於是全真教主力退回關外稱為長春派。


活這麼大,才知道《封神榜》中“截教”的真實意義,雖助紂但正義


三、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相比“闡教”我更傾向於“截教”,因為“截教”有教無類,意思是任何種類的生命都有機會修道。

反觀我們當今社會,人和人的先天差距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相比那些身財兩旺的子弟,貧苦的農村孩子雖不如他們條件優越,但依然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而那些看似優越的孩子,也不乏誤入歧途之人,我更相信眾生平等。

加油吧,那些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的人!


活這麼大,才知道《封神榜》中“截教”的真實意義,雖助紂但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