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瓶梅》第六回 何九受賄瞞天 王婆幫閒遇雨


讀《金瓶梅》第六回 何九受賄瞞天 王婆幫閒遇雨


1人情到極冷處該怎麼寫?

當今大家都在說人情之間的冷漠,其實冷漠是正常的起碼冷漠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傷害。所以,冷漠的另外的名詞就是安全。相反過分的熱情,倒是需要讓人警惕。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我們看《金瓶梅》中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只是用極自然的筆法寫出,寫的只是大家似乎都經歷過的事情,而人情之可怕就已經出來了:


到天大明,【張夾批:接上三更天,則三人已忙了一夜也。】王婆拿銀子買了棺材冥器,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歸來就於武大靈前點起一盞隨身燈。鄰舍街坊【張夾批:夾入鄰舍。】都來看望,那婦人虛掩著粉臉假哭。眾街坊問道:“大郎得何病患便死了?”那婆娘答道:“因害心疼,不想一日日越重了,看看不能夠好。不幸昨夜三更鼓死了,好是苦也!”又哽哽咽咽假哭起來。眾鄰舍明知道此人死的不明,不好只顧問他。眾人盡勸道:“死是死了,活的自要安穩過。【張夾批:二語千古為人者同聲一哭。】娘子省煩惱,天氣暄熱。”【張夾批:映出,為後五月作引。】那婦人只得假意兒謝了,眾人各自散去。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遠親不如近鄰的近鄰,也是我們常說的鄉里鄉親。現在大家都說落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故鄉,都感到故鄉的疏遠和舊日鄰居們的缺乏鄉情。彷彿鄉情的淡薄是從今天才開始,其實這幾百年前的《金瓶梅》不僅寫了鄰里之間的感情的淡漠和虛偽,更寫了這種感情的實際上的可惡。“眾鄰舍明知道此人死的不明,不好只顧問他。眾人盡勸道:“死是死了,活的自要安穩過。【張夾批:二語千古為人者同聲一哭。】娘子省煩惱,天氣暄熱。””。這一方面寫武大死的不值,死的毫無聲息,如同一片葉子輕輕的落下掉入陰溝中不被發現,慘死完全被無視了。另外則對潘金蓮是虛偽的應付、是不信任、是背後自然的嘰嘰喳喳的議論,是不敢光明正大的陰暗和明哲自保。武大的死和潘金蓮不過是那些活著的人用來顯示自己聰明睿智,所謂的我早就看出這個娘們不是個東西,果不其然,老武大死得不明不白。潘金蓮害死武大,當然不該,可是她事出有因。而周圍的那些鄰居們其實才是真正的幫兇,是不見面殺人的幫兇。這出殺人案,完全是在一個充滿罪惡的環境中發生的,是這個環境的必然。猶如一頭母豬在一個爛泥塘裡打滾一樣的。應該說鄰居們的虛偽到噁心,才是武大之死的原因,是這樣的環境縱容了潘金蓮敢於對武大下手,而根本不會受到危險。世間多少人死的不明白?世間多少人家口中的好夫妻其實是彼此的仇人?是對方的死亡的兇手?在這裡,連罪惡都是被作為談資,被作為可以輕佻地談論的話題。後面仵作何九來給武大驗屍卻想得是武大的娘子潘金蓮長得漂亮,對武大全無敬重之心,對死者全無肅穆之意,就足以證明這樁慘案在加上漂亮女人,真是讓多少人津津樂道的好話題,可以消磨多少行屍走肉的永夜!廢掉多少茶水和瓜子!

這何九一面上上下下看了婆娘的模樣,心裡暗道:“我從來只聽得人說武大娘子,不曾認得他。原來武大郎討得這個老婆在屋裡。西門慶這十兩銀子使著了!”

冷漠是不會給人提供談資的,而這種虛偽的親密的關係卻足以讓你的慘死成為人家茶餘飯後的閒談的談資,而後在長嘆一聲說道:“哎,不早了,洗洗睡吧。”一切都過得如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你的慘死換來的是環境的死一樣的寂靜,我想這才是可怕之極致吧。這種死的不明不白,可是鄰居們卻依然活得瀟瀟灑灑,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情況,我想很多讀者必然是有生活經驗的。反過來看,鬧喪這種貌似是討厭的事情的發生,恰恰可以讓死者的很多信息揭露出來,彼此都可以活在陽光下。這樣,死者也會死的安生,可以瞑目。哪怕是為了分家產!如果沒有人鬧喪,多少可怕的東西就都被埋葬了,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鄰里們的態度說明潘金蓮所在的社會環境已經壞透了,只能生長惡之花!如屍體花——美麗卻極臭!假如很香,卻格外的有毒!

那麼武大又如何呢?假如我們舉一反三的話!

讀《金瓶梅》第六回 何九受賄瞞天 王婆幫閒遇雨


2武大死後用火葬

武大死後用火葬這點其實正是趙宋文化中自李唐來留下的粟特文化的表現。這與寺院僧侶火葬就混為一處了。唐五代時期粟特人或者是突厥人都用火葬,所以河北藩鎮和五代大部分有粟特和突厥傳統的帝王也不敢輕易改變這個傳統。這點寫的是非常的重要的宋代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3丟和使的字意的區別

(王)婆子一連陪了幾杯酒,吃得臉紅紅的,又怕西門慶在那邊等候,連忙丟了個眼色與婦人,告辭歸家。婦人知西門慶來了,因一力攛掇他娘起身去了。

細品下來,丟就顯得非常的靈活、靈動,彷彿丟沙包一樣,遠遠的一扔。而且動作得馬利快。如果是使了一個眼色,那麼就顯得笨笨的了。此處寫王婆給潘金蓮眼色失意,足以寫的這人機靈、油滑而又老到、壞得可愛!這是一顆砰砰跳動的時刻敏銳感知世界並且向世界機敏傳達信息的狡猾的壞老太!王婆很壞,但是她絕不是行屍走肉!她象草原的食腐肉的豺狗一樣兇猛的大膽的在食物鏈的底層爭搶!比起書中受人尊敬的蔡太師一流來,王婆壞的陽光、乾淨、壞得問心無愧!

讀《金瓶梅》第六回 何九受賄瞞天 王婆幫閒遇雨


4雨中王婆——她為什麼不是壞人變老了?

那婆子正打了一瓶酒,買了一籃菜蔬果品之類,在街上遇見這大雨,【張夾批:為武二來遲作證。武二來遲,以便未娶金蓮又先娶玉樓。文字騰挪,固有如此。】慌忙躲在人家房簷下,用手帕裹著頭,把衣服都淋溼了。等了一歇,那雨腳慢了些,大步雲飛來家。進入門來,把酒肉放在廚房下,走進房來,看婦人和西門慶飲酒,笑嘻嘻道:“大官人和大娘子好飲酒!你看把婆子身上衣服都淋溼了,到明日就教大官人賠我!”

張竹坡批這段遇雨的文字:

何處寫薛嫂?其寫王婆遇雨處是也。見得此輩止知愛錢,全不怕天雷,不怕鬼捉,昧著良心在外胡做,風雨晦明都不阻他的惡行。益知媒人之惡,沒一個肯在家安坐不害人者也。則下文薛嫂, 已留一影子在王婆身上。不然王婆必寫其遇雨,又是寫王婆子甚麼事也。

大雨後淋溼了,見了西門慶就要他賠衣服。看似確實是太愛錢了。可是如果知道王婆是孤身生活,自己養活自己,有個兒子也不在臉前。給西門慶撮合潘金蓮不過是要個棺材前、自己死的時候穿的入殮的衣服而已。王婆並沒有跟西門慶要什麼大富大貴。也沒有在後來去找潘金蓮要錢,更沒有利用她合謀害死西門慶去要挾西門慶給她買別墅、奔馳!只是希望自己有個棺材錢。這是多麼合理的需求?王婆竟然以幫住潘金蓮謀殺親夫才可以得到!想想當今,我們有什麼資格批評壞人變老了呢?其實她不是愛錢而不肯一日在屋裡安坐,如果她真的安坐在家,誰養活她呢?離開王婆的養老問題來談王婆的惡是不現實的,是一種空洞的道德綁架!自《水滸》《金瓶梅》面世以來,世人罵王婆千千萬萬,可是誰想過她的養老問題?一大把年紀自己到處東奔西跑討生活!可有人罵蔡太師的老孃的?當然沒有,因為人家老太太有個可以貪汙公款還會受到尊敬的宰相兒子!

《秋水堂論金瓶梅》寫道:

不過,作者藉以抒情的工具十分有趣,因為偏偏是這個估惡不俊的角色王婆。且看她"慌忙躲在人家屋簷下,用手帕裹著頭,把衣服都淋溼了。等了一歇,那雨腳慢了些,大步雲飛來家"。這最後的一句話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完全是詩的語言,更是律詩裡面的對偶句:試看這句話裡面,有云,有雨,有雨之腳,有王婆之步子,雨腳慢而王婆之步子大,寫得何等優美而靈動哉。而邪惡無恥如王婆居然也被寫得如此富有詩意,我們一方面從道德層面厭惡王婆的狠毒奸詐貪婪,一方面卻又不得不從美學的層面讚歎這個人物的優美動人。而邪惡無恥之王婆,也寫其避雨、溼衣,不知怎的這個人物便一下子很有人情味兒,這是因為作者把她也作為人來對待,不是像黑白分明的宣傳性作品中刻畫的妖魔鬼怪或者卡通人物那樣單薄虛假。這是《金瓶梅》一書格外令人心遏的地方。

這個著名的學者對王婆的認知也是與市井的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們一樣,認為王婆邪惡無恥。而對作者寫其雨中漫步之優美卻以一句“這是因為作者把她也作為人來對待,不是像黑白分明的宣傳性作品中刻畫的妖魔鬼怪或者卡通人物那樣單薄虛假。”

彷彿把惡人寫得優美就算是完成了人物的複雜性了。其實他沒有看出,一大把年紀,冒雨為了給一對欲偷情的男女——男的超級有錢,因此,王婆這裡是使大勁兒的巴結啊——去買吃的!以如此聰明機敏的王婆難道不知道這是屈辱?但是她得去,否則西門慶何以給她養老的銀子?因此,遇雨無論如何寫得優美、都是她的不幸!如果是某位高官的老孃,她用得著這麼幹嗎?而且一個老太太在雨中居然大步流星,不知道美在何處?老人不該是慢慢的挪動嗎?足見其窘迫和狼狽!也足見王婆的生存狀況是多麼的艱難!她居然給人家去幹外賣!因此,她雖然邪惡地殺了武大,可是卻不怕遭雷劈!反過來說王婆愛錢,恐怕也是汙衊!如果她真的愛錢,應該早就殺人了,早就有了棺材本了,何以自己還要來開一個茶鋪,自己這把年紀還要東奔西跑?她如果去西門慶門前假摔一下,也好啊!可惜,這麼簡單而有效的辦法,老太太居然沒有悟出來。道理很簡單,她生活在山東,如果是生活在南京,恐怕就學會了!能開茶館,老太太年輕應該也是個美人,為什麼沒有如潘金蓮一樣去傍個大款?如潘金蓮一樣先嫁給一個糟老頭子再奪了他的家產也行啊!看來這些二十一世紀的發明,王婆都沒有學會,我想王婆的前半生一定過的堅持原則、但是非常的艱難!她絕不是壞人變老了!

如果你還認為王婆可惡,是邪惡狼外婆的化身,那麼請你去看看徽州的一棟棟的貞潔牌坊!看看晚年沒有變壞的祥林嫂!

讀《金瓶梅》第六回 何九受賄瞞天 王婆幫閒遇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