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並非嚴謹的歷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1940年1月,軍事委員會發布《陸海空軍武功狀給予辦法》,第一條指出:“陸海空軍軍人或部隊戰時捍禦外侮著有特殊武功者,除陸海空軍勳賞或獎勵條例另有規定外得依本辦法之所定給予陸海空軍武功狀。”

第二條對頒發標準作了規定,包括四類:

一、作戰特別忠勇,其武功戰績足為軍人模範者;
二、受特別任務,冒險在敵前活動使我軍得到勝利者;
三、於戰爭中救上官之危或俘獲敵之重要軍官及奪獲敵軍聯隊旗者;
四、所立武功足資矜式為前列各項所未載者。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1941年6月上高會戰國軍取得大捷,此役七十四軍大放異彩。6月4日,國民政府明令陸軍第七十四軍給予榮譽旗,羅卓英(上高會戰總指揮)、王耀武(七十四軍軍長)給予青天白日勳章,李天霞(七十四軍五十一師師長)給予四等寶鼎勳章。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同時軍事委員會第一次給作戰有功部隊頒發武功狀,七十四軍五十一師(李天霞部)、五十七師(餘程萬部)獲得前兩張武功狀。下圖為第一張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李天霞將軍極為珍視他在上高會戰中所獲得的第一張武功狀,他將原件複印了很多張,發給士兵,還郵寄了一張給兒子。在給兒子的那張複印件上面,他寫了一行字:“創建最偉大之戰績,獲得本一號武功狀。”

而五十一師的戰歌也將這第一號武功狀編入:

聽!這氣壯山河的吼聲,是勇士的呼號。
看!這沸騰的熱血,奠下了萬世不朽的武功。
五十一師的同志們,站在民族解放的前哨,擔任保衛中華的先鋒。
發衝冠,吹起衝鋒號,踏平三島,光我華胄。
我們有鋼鐵的意志,我們有空前的武功。
挺起胸膛,舉起刀槍,不讓太陽昇到三島上,
歌頌吧!我們有第一號武功狀。

對於第二張武功狀是給予五十七師還是上高會戰另一功勳部隊二十六師(王克俊師)從回憶材料上看有爭議,如何聘儒的《隨第二十六師參加上高會戰》回憶:

第二十六師在完成參加圍殲敵軍的任務後,奉命撒回到原第三戰區,仍歸顧祝同長官指揮。我營又負責擔任錦江、贛江、撫河的渡河任務。以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獎評上高會戰中,認為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李天霞師,堅守上高陣地,在日軍飛機大炮的猛攻下,與敵激戰數日,贏得時間,使增援部隊及時趕到,扭轉了局勢,獲一號武功獎狀;第二十六師能及時馳赴第九戰區,向敵側背進攻,作戰勇猛,不失時機地給敵人以重創,圓滿完成了從南線合圍敵人的任務,獎二號武功狀。此外,在第二十六師總結戰功時,我也贏得記功一次。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依《申報》1947年6月21日報道看,應該還是給了五十七師(餘程萬部)。

凡此,無一不是整七十四師的豐功偉績。政府為了獎勵有功,先後頒發該部三面榮譽旗,第一、第二號武功狀。軍事最高當局,亦一再函電交加,讚譽備至。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截至抗戰勝利,國府共發放武功狀107張,有意思的是,第一張和最後一張均由李天霞將軍所率部隊獲得,而李天霞及其統屬的部隊一共拿下14張武功狀。

1946年10月13日《申報》記載:

戰事結束,統計軍事委員會頒發的武功狀,總數一〇七張中,他所率領的部隊獲得的有十四張,其中包括了最前的一張(第一號)和最後的一張(第一百〇七號)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尚未查閱到107張武功狀的清單,不過從當年的報道推測,李天霞將軍的一百軍可能是獲得武功狀最多的部隊,該部(施中誠、李天霞先後任軍長)集體及個人共計拿下17張武功狀。1948年11月30日《申報》記載:

在其先(抗戰期中),一百軍曾獲到過軍委會頒發的最榮譽的武功狀達十七份之多,在其後的蘇北、魯南綏靖諸役中,一百軍更是每戰每勝的呢。一百軍之所以能以一支「新軍」(他的番號就是最後的一個,再沒有第一〇一軍了),而有其光輝的部隊史,這顯然完全是由於李,周兩將軍之督帶有方之故。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而第一百軍十九師(即後整編八十三師十九旅)獲得過3張武功狀,據該師師長楊蔭(楊本人在1945年湘西會戰中獲武功狀一張)說,在所有師一級部隊中為最多。

1946年11月30日《申報》記載,楊蔭聲稱:

十九旅每一個士兵的心裡,都這樣地想著:如何地才能保持我們抗戰期間的榮譽,而不辱沒了那全國部隊中以我們得到最多的三張“武功狀”。

抗日戰爭中的陸海空武功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