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席:臺灣觀畫記

辛亥革命"對於中國的意義之重要,當然是無與倫比的,大陸隆重紀念,臺灣更隆重地紀念,因為是"中華民國"建立100週年的紀念。所以臺灣的故宮博物院特別舉辦了"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展覽,把臺灣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級展品全部拿出來展覽。這是難得的機會,所以,中國畫學會組織了一批人——以美術史研究人員為主,其次是美術評論人員,還有幾位畫家赴臺考察,同時與臺灣美術界座談,當然重點是看畫。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涵蓋八千年,共六十八萬餘件之多,都是清朝及其以前的文物,當然都是道地的傳統,絕無現代派等作品。

陳傳席:臺灣觀畫記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進入博物院是收費的,儘管收很高的門票費,但每天進入博物院的人有臺灣本地的、有大陸的、有港、澳地區的,還有世界各國的觀眾,真是人山人海,擠擁不堪。大部分外地和外國觀者都是專門為看這個"國寶"展而不惜花費鉅款趕來的。而且,觀看者皆十分認真,有的記錄,有的站在古畫前臨摹,有的偷拍,到了閉館時,還流連忘返。次日又來,再次日又來。我們本來安排半天,後來改為三天。

好容易來到臺灣一次,又去看臺中市藝術館。藝術館建得十分好,裡面正在展出亞洲雙年展等被稱為現代派的作品,不要門票錢,歡迎隨意觀看。負責人反覆叮囑我們三個小時內必須出來。和故宮博物院的情況相反,這裡門可羅雀,各個展廳差不多都是空無一人,三層樓跑完後才知道,如果我們不去,各個展廳內只有服務人員和門崗,我們是唯一的觀眾。大約半個小時,大家都看完了,大多在一樓聊天,或坐在長椅上休息,或去書店看書。

陳傳席:臺灣觀畫記

國立臺灣美術館

我問了幾位畫家和理論家,為什麼不再觀看,回答是:"這些垃圾,有什麼看頭。""不值得看。"反過來說我看這些東西幹什麼?全是胡鬧的。我勸他們好好學習學習,不要因為看不懂便隨意否認人家。

我去請教館內的工作人員,回答也是"看不懂",但告訴我看懂的方法。我按他們的指導,去服務中心,把赴臺的證件押在那裡,換取一個耳機戴在耳上。到了一件作品前,按作品編號輸入信號,耳機裡就開始介紹這幅作品。當然都是專家通過研究而介紹的。看到一個作品,叫《如果開槍》,影視裡出現的是兩個美女的肚臍以下、大腿以上的部分,晃來晃去。解說者首先對藝術家作了詳盡的介紹,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畢業於國際上著名的美術學院且獲得學位,作品都得過大獎等等。然後介紹畫面內容:兩個女人啊,站在草地上啊,背後是青山啊。其實不介紹,我們也看得到。談到作品的意思,說,兩個女人晃來晃去,時而提摸三點間的短褲,時而摸摸屁股,但如果他們掏出手槍,打倒對方,損失就大了。意義就這些,我也看不出。

又聽耳機裡解說另一件,影視裡是一位女人,在簾帳前走來走去,一會兒,她又睡在地下,拿著啤酒瓶。當然,我們都看不懂。耳機裡也是介紹這位藝術家的經歷,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等等,在歐洲、美洲如何有名。但談到作品,也是就現象講了一番了事。

聽了好幾個,仍然不懂,我也就不聽了。

陳傳席:臺灣觀畫記

臺北市立美術館

次日又去臺北市立美術館,也是免費的,那裡也在舉辦一個大型藝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艾未未的作品《永久自行車》,大標題 "艾未未缺席"。他的作品一件佔有一個大廳,這個大廳有兩層樓高,大約有兩千平米,艾未未用一千五百輛永久型自行車安裝在一起,上面高達樓層頂板,幾乎佔滿整個大廳。據說艾未未叫安裝工人安裝,高處達到什麼位置,長達多少米,其餘都由安裝工人安裝。看是有人看,但也不多,沒有人講出這是什麼意思。

其他的作品,也都看不出是什麼意思,於是也就不看了。幸好三樓有一位退休軍官的攝影展,大家看看,攝影作品雖無太大的藝術性,但有些歷史鏡頭,還有些裸體洋美女的照片,給人以一點美感。

退休軍官其實對藝術並不太懂,他的作品也並不太好,尚且有人看看,為什麼現代派的很多著名藝術家作品無人看呢?

我從來不否認現代派的作品:我以前的研究結論是,現代派藝術家很講究思想性、哲學性,但他們當中一部分人並無深刻的思想,也無獨特的哲學,所以事與願違。

現代派的很多作品,人們看不懂。他們的口頭禪是畢加索的那句話:"你聽得懂鳥叫嗎?鳥叫你聽不懂,但只要好聽就行。"畢加索這麼說,而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講出很多道理,有的是揭露法西斯暴行,有的在藝術創新上作深入探索等等。他的畫,有的人們也看不懂,但一經解說,大家便懂了。而且,他的畫即使你看不懂含意,但美還是一目瞭然的。抽象派中的優秀作品,色彩的美感也是無須解說的。

所以,我認為,現代派的作品,首先要有明顯的美感,無須解說便給人美的感受,包括視覺衝擊力等。其次,作品要真的有哲學內涵和思想深度,最好能使觀者一看即明,不必解說。當然,如果你的作品有深意,普通的觀者看不出,而經你本人或研究家解說(不須過多的解說)大家便豁然開朗,擊節稱讚,那麼,你的作品便可獲得廣大的觀眾。而現在是,你們的大多數作品,我們看了無美感、無視覺衝擊力;聽了你的解說,也不明白其中深意,我們如何感興趣呢?

我相信一部分現代派作品是有深度的,因為它的作者都是經過正規訓練,而他們創作時又那麼認真,據說也很困苦。這不是開玩笑的。那麼,你一定用明白的語言向世人作ABC的介紹,先不慌講大宇宙,也不慌講某某的哲學,更不要講連你自己也不懂的拓撲學等等,先從作作品的一點一角講起,為什麼,為什麼,最後再談作品的哲學含義和藝術突破口。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觀眾。如果你的作品真的是胡來的,那就自己在家裡或田野裡玩玩就算了,不必拿到美術館去。你說我講的有道理吧?


陳傳席簡介


陳傳席:臺灣觀畫記

陳傳席,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特殊貢獻專家、現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馬來亞大學客座教授。2014年榮獲“巴黎榮譽市民”徽章。

出版學術著作《六朝畫論研究》(大陸版、臺灣版,共13版)、《中國山水畫史》(15版)、《中國繪畫思想史》、《中國繪畫美學史》(選入20世紀“中國文庫”)、《陳傳席文集》(九卷)、《中國佛教美術全集•雕塑卷•響堂山石窟(上下)》《中國藝術如何影響世界》、《陳洪綬集》(點校本,中華書局)、《悔晚齋臆語》(中華書局)、《畫壇點將錄》(三聯出版社、港臺版)、《陳傳席畫集》等50餘部,並且部分著作被譯為外文在國外出版。並在《文物》、《美術研究》、《美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文章千餘篇。據美術界權威雜誌《美術》統計:陳傳席研究強度居全國第一名。他被很多國內外年輕學者稱為“現代美術史研究之父”。

陳傳席教授史論兼備,旁涉文學詩詞,在書畫創作上重傳統,格調高古,富書卷氣,自成一家。謝稚柳曾說:“陳傳席的畫是當代文人畫一個頂。”蘇聯畫報曾作專門報道,蘇聯最富盛名的漢學家、中國美術史研究家查瓦茨卡婭曾撰文稱:“中國現代的繪畫有三大派,現代派爬得太高,新文人畫派靠得太近,唯陳傳席畫派立得最遠。陳傳席的畫寧靜含蓄而有詩意,格調高古,超邁絕俗,是當代最高的文人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