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大槐樹移民考——大槐樹移民的發源地在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

偃武大槐樹移民考

摘要

在以徐州為中心的黃泛區流傳著明朝初年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民的傳說,困擾著專家學者和廣大尋根愛好者。很多專家學者對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持否定態度,但又找不到真正的移民源頭。筆者通過對邳州市岔河鎮良璧解氏始祖碣文以及出土文物研究發現,良璧解氏的家族歷史十分清晰,而大槐樹移民也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真正的大槐樹移民的發源地就在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

關鍵詞:偃武大槐樹、移民

偃武大槐樹移民考——大槐樹移民的發源地在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

山西省洪洞縣明朝初年大槐樹移民傳說一百多年來流傳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山東南部、河北南部以及河南東部等地區,而很多移民後裔到山西省洪洞縣尋根問祖都是失望而歸。研究移民歷史的專家學者質疑明朝初年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移民的真實性。

邳州市岔河鎮良璧解氏家族,流傳著解氏始祖於明朝洪武年間從洪洞縣移民而來的說法。1994年清明為了響應當時的岔河鄉政府號召,解氏遷移祖墳用於擴建良南小學。在搬遷祖墳石碣過程中解氏族人發現上面竟然密密麻麻刻滿了文字,之後邀請專業人士拓出了碣文,從而揭開了一段塵封近千年的歷史。解氏祖墳石碣刻於大明洪武四年(1371年),碣文明確記載解氏始祖名諱、來自洪同古邑、來源路線、淮陽軍、立碑人名諱、良璧解氏後人百家、外遷三個將軍名諱、良璧村的地理位置以及刻碣人王群智等等重要信息。同時根據出土文物,確定了良璧解氏始祖生卒年代,推斷出良璧解氏始祖於北宋仁宗天聖年間從軍而來。這就否定了解氏屬於明初洪洞縣移民的傳說。

徐州及附近省市地區,明初洪洞縣移民傳說影響的豈止千家萬戶,據說影響人口以億計。那麼流傳範圍廣泛的“始祖來自老鴣窩”真相怎樣?筆者通過調查走訪以及查閱地方誌和《明史》、《明實錄》和《金史》等文獻,並採納國內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證。

一、洪洞縣明朝初年移民可能性排除

1、山西省洪洞縣屬臨汾市,地處山西省西南部,屬於太行山脈和呂梁山脈,崇山峻嶺,交通艱難。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期,其他地市的外遷移民翻山越嶺到交通不便且既不是府衙又不是州治的洪洞縣領取移民路費沒有可操作性,不符合常理,且根本做不到。

2、洪洞縣誌記載。洪洞縣誌明代嘉靖年間到清末編修六次,從未提到過對外移民。通過考察洪洞縣歷代縣誌可以發現,在大槐樹傳說記載的歷史時期,洪洞縣還沒有城,所以很難想象這裡會設立移民機構,後世各類族譜記錄的地名大多無法核對上。而大槐樹移民傳說第一次出現在民國六年的《洪洞縣誌》中。洪洞縣大槐樹移民的故事是清末山東省某些尋根者說給洪洞人聽的。而現代的洪洞縣誌卻大篇幅記載“洪洞縣大槐樹移民”的故事,“穿越”得很精彩。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洪洞有11900戶,92872人;永樂十年(1412年),有11592戶,87775人;成化八年(1472年),有11448戶,98240人。三次戶口統計顯示戶均8人-9人。假如明初洪洞縣真的有對外移民,那麼留下來的洪洞人戶均不會超過3人。這與傳說的“四口之家留其一、六口之家留其二、八口之家留其三”的移民政策嚴重不符。可見明初山西洪洞縣沒有對外移民,山西其他各地對外移民也不會到廣濟寺大槐樹領取移民路費,尤其是領取耕牛和種子、口糧去往近千公里的徐州及附近地區。

3、明朝正史記載分析。根據《明實錄》和《明史》記載,明朝移民始於明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洪武年間移民9次,建文年間1次,永樂年間8次,歷時四十七年共18次。

下面把歷次的移民記錄列舉如下。

(1)公元1370年。《明太祖實錄》載:“(洪武)三年,……辛巳,徙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民無業者田臨濠,給資、糧、牛、種,復三年。”據《明史》記載分析,洪武二年九月開始在鳳陽建中都,鳳陽屬於臨濠府,本次移民的目的地只有洪武皇帝的老家——鳳陽。

《明史》卷七十七載:“其移徙者,明初,當徙蘇、松、嘉、湖、杭民之無田者四千餘戶,往耕臨濠,給牛、種、車、糧,以資遣之,三年不徵其稅。”

(2)公元1373年。《明史·食貨志》載:“(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鳳陽。”真定即今河北省正定縣。

(3)公元1376年。《明太祖實錄》卷一一0載:“(洪武九年)十一月,徙山西真定民無產業者於鳳陽屯田,遣人齎冬衣給之。”

(4)公元1388年。《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等閒曠之地。”澤(今晉城市)、潞(今長治市)二州皆在洪洞縣東數百里。

《明史》卷三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澤、潞民無業者墾河南、北田、賜鈔備傢俱,復三年。”

(5)公元1389年。《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載:“(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後軍都督朱榮奏,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移民目的地是河北和山東等地。

(6)公元1389年。《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載:“(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張從整等一百一十六戶告願應募屯田,戶部以聞,命賞從整等鈔錠,送後都督僉事徐禮分田給之。”本次記載的是116戶主動要求移民。

(7)公元1392年。《明史.太祖本紀》卷三載:“(洪武二十五年)八月,馮勝、傅友德率開國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為軍,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本次移民屬於在本地軍屯。

據《明太祖實錄》卷二二三載:“(洪武二十五年)八月,馮勝、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計平陽選民丁九衛,太原、遼、沁、汾,選民丁七衛……,每衛五千六百人。”

(8)公元1392年。《明太祖實錄》卷二二三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府僉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民願遷居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七府徙者凡五百九十八戶。”

(9)公元1395年。《明太祖實錄》卷二二六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馬步官軍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築城屯田。”本次移民屬於在塞北軍屯。

(10)公元1402年。《明史》卷五載:“(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無田者實北平,賜之鈔,復五年。”洪武皇帝駕崩於1398年,本次移民行動實際發生於建文四年,建文帝執政四年的歷史被朱棣掩蓋了。《明史》卷七十七載:“太祖時徙民最多,其間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處之。”

《明太祖實錄》卷十二下載:“(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戶部遺官核實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州府縣。”

(11)公元1403年。《明太宗實錄》卷四十六載:“(永樂元年)八月,定罪於北京為民種田者,其於有罪俱免,免杖編成裡甲,並妻、子發北平、永平等府州縣為民種田。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佈政編成裡甲……上悉從之。”

(12)公元1404年。《明史·成祖本紀》卷六載:“(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平。”

《明太宗實錄》卷三十一載:“(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民萬戶實北平。”

(13)公元1405年。 《明史·成祖本紀》卷六載:“(永樂三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平。”

《明太宗實錄》卷四十六載:“(永樂三年)九月,遷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民萬戶實北平。”

(14)公元1406年。《明太宗實錄》卷五十載:“(永樂四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郡縣吏李等二百十四人言願為民北平。命戶部給道里費遣之。”

(15)公元1407年。《明太宗實錄》卷五十九載:“(永樂五年)五月,命戶部從山西之平陽、澤、潞、山東之登、萊等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牧養栽種。戶給道里費一百錠,口糧五斗。”

(16)公元1414年。《明太宗實錄》卷一四九載:“(永樂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慶)當要衝,而土宜稼穡,改為隆慶州……而以有罪當遷者實之。”隆慶州即北京延慶縣。

(17)公元1416年。《明史》卷七載:“(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於保安州,賜復三年。”保安州即今河北省涿鹿縣。

《明太宗實錄》卷一零三載:“(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二千三百餘戶於保安州,免賦役三年。”

(18)公元1417年。《明太宗實錄》卷一零六載:“(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申外山等詣上言:乞分丁於北平、廣平、清河等寬閒之處,佔籍為民,撥田耕種,依例輸稅,庶不失所。從之,乃免田租一年。”

從以上移民記錄分析:

(1)十八次移民記錄沒有提及山西洪洞縣移民,也沒有提及山西移民統一到廣濟寺領取移民路費。傳說中的“大槐樹百萬大移民”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2)被移民者是沒有田地的農民或者丁多田少的農民、遭受外敵騷擾的邊民以及部分罪犯,遷往洪武皇帝祖居地安徽鳳陽、首都南京和新都北平及附近地區,被遷徙者應該說是很幸運的,並不存在民間傳說的強制移民的情況。還有主動要求移民的記載,不可能有移民血淚史傳言。

(3)十八次移民提及洪洞縣所屬平陽府六次:第一次(1389年)為本地軍屯;剩餘五次移民的去向都是北京及其附近地區。

(4)山西移民到徐州及附近地區一次也沒有。

(5)洪洞縣屬於平陽府,在山西省西南,歷次移民的目的地都是去往東南和東北方向,山西其他各州府的移民不可能到西南方向的洪洞縣領取移民路費,再折返去往東南和東北方向的移民目的地,否則就是南轅北轍。

偃武大槐樹移民考——大槐樹移民的發源地在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

從以上分析可知,明朝初年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沒有發生過。

4、結合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樹齡不過四百餘年,而明代以前的廣濟寺大槐樹缺乏真實的歷史記載,“唐槐二代”說法更是牽強附會。一般情況下槐樹生長到直徑約1.5米就不再長粗,更不可能有一棵唐槐樹蔭佔地數畝的事實。據此可以得出結論:“大槐樹移民”絕對沒有發生在洪洞縣。

5、戶籍資料記載分析。至元三年(1337年)元朝戶籍統計資料:元代洪洞縣屬晉寧路錄事司,《元史》卷五十八載:“晉寧路,唐晉州。金為平陽府。元初為平陽路,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晉寧路。戶一十二萬六百二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領司一、縣六、府一、州九。府領六縣,州領四十縣。錄事司。縣六:臨汾、襄陵、洪洞、浮山、汾西、岳陽。……”明代洪洞縣屬於平陽府,《明史》卷四十一載:“平陽府(元晉寧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改為平陽府。領州六,縣二十八。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從以上正史記載可以看出,明代平陽府轄區比元代晉寧路範圍縮小許多,至元三年(1337年)晉寧路(平陽路)只有270121人,三十年後的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平陽府人數應該低於三十萬。洪洞縣為平陽府轄區,結合洪武二十四年戶籍資料可以推測出洪洞縣人口低於七萬人,到洪武二十四年人口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兩萬餘人。可見,洪洞縣沒有對外移民。

許多省市為什麼會有“明初大槐樹移民”傳說呢?這就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討。

第一,“大槐樹移民”的流傳範圍。“洪洞縣大槐樹”移民在兩百年前的家譜記載中幾乎看不到蹤影,清朝末年以來的家譜中才有一些記載。而互聯網時代之前“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流傳範圍是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河南東部、山東南部和河北南部等地區,可以看出“大槐樹移民”傳說流傳範圍的中心是徐州市。俗語“無風不起浪”,只能說明這一傳說在該地區絕非空穴來風。

第二,傳說中的“唐代大槐樹”,而且是樹蔭佔地數畝的唐代大槐樹。歷史上或者現實中應該有這樣的地方符合這一傳說。

第三,有古代寺廟,傳說是修建在唐代的寺廟。

第四,移民與山西洪洞縣有關聯,或者大槐樹附近有“燕屋”、“燕窩”、“老鴣”等地名信息。

第五,地處交通要道,有大規模的人口來源。

結合以上五個方面特徵,符合所有這些條件的只有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

二、良璧是大槐樹移民發源地論證

良璧古稱羊陂,又稱良陂,位於蘇北魯南兩省交界處,地屬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在邳州城區的西北方向,古代屬於邳州偃武鄉。良璧村內現有大量的歷代遺址、遺物,如古唐槐、唐貞觀年間興建的興化院遺址和漢代石羊等等,有6000年以上文明史。根據史志記載,徐偃王在彭城東山(今戴莊鎮徐山)建徐國(邳州博物館有古徐國展廳),良璧是古徐國糧倉所在地,有駐軍,是邳州西北重鎮。傳說良璧曾經有七十二處古代寺廟,目前已經考證出來的寺廟有十三處。一個村有如此眾多的廟宇存在,充分說明古代良璧人口眾多,非常繁華。據地方誌記載: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在良璧東北隅始建興化院,村北門客棧住監工官,植種槐樹若干。良璧村內現有唐代槐樹,國家有關部門測定樹齡約1400年,已被江蘇省列為省級古樹保護名錄。村內老人們說數百年來有許多棵唐代槐樹。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仍然有三棵唐槐枝繁葉茂。這些古槐的存在,說明古代良璧主要樹種就是槐樹。良璧原住民有姓氏以“三槐堂”“大樹堂”等為自己的家族堂號,也佐證曾經存在很多古槐的事實。

古代良璧四面環水,村西是西泇河,村北是古黃河(隋朝以來也稱運糧河),村東為宋家溝(古稱送糧溝),再往東兩公里是古汶河。村南四公里為宋家溝與西泇河交匯處,兩河匯流之後向南流往泇口,併入運河。上世紀七十年代邳縣人民政府修建了地下涵道,並在其上修建了大橋,打通良璧南下的陸上通道。

《邳州志》記載,“梁王城北數十里為良璧,元時興化院在焉。碑所稱棟宇膠葛,樓觀櫛比。殆明以前一巨鎮。舊有僧坊、牙埠,牲畜四至,歲人常鉅萬。”可見明代以前良璧人口眾多、十分繁華。《邳州志》記載:“(偃武鄉)石埠社在城西北,疃上社在其西,有礓石、濤溝二河;石蘭社在城北少西。”1953年石埠社劃為山東省蘭陵縣管轄,現屬蘭陵縣南橋鎮。另有記載,石蘭社只有一個村:良璧。石埠在良璧北偏東方向,距離約十六公里,其西北方向三公里處西泇河上即為老鴣巷橋。老鴣巷橋又稱老鸛巷橋,原名中濟橋,始建於唐代,再建於明代天啟七年(1627年),明代大橋毀於抗戰期間,現老鴣巷橋位於原橋北500米,為郯夏公路的重要橋樑之一。古代先民從蘭陵進入邳州西北通道就是從老鴣巷橋到良璧,然後去往良璧東南方向的棗林莊渡口。

良璧符合移民傳說的必要條件。

一是良璧地處邳州市西北,屬徐州市管轄。良璧在民國以前的屬於邳州偃武鄉,諧音為“燕屋鄉”。移民後裔解讀:燕子沒有屋,只可能是“燕窩”,這是“燕窩”說法的由來。距離良璧西北方向二十公里有老鴣巷和老鴣巷橋,又被移民後裔曲解為“老鴣窩”。而“老鴣”是“喜鵲”的方言稱謂,從而改成“喜鵲窩”。正符合傳說中的移民來自偃武鄉(燕屋鄉)和老鴣巷(老鴣鄉)以及“喜鵲窩”。

二是良璧村現有唐代大槐樹,且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有數棵以上,遍及方圓數千平方米範圍。多棵大槐樹的存在印證了移民傳說中的大槐樹樹蔭數畝的傳言。

三是良璧有唐代寺廟。距離現存大槐樹東北方向五百米的興化院始建於大唐貞觀五年(631年),本地人稱“興化寺”,又稱大寺。據史料記載興化院栽植的是槐樹,後因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後重建廟宇被砍伐,而興化院所處位置為全村最高,十數里外仍可見寺廟及槐樹,正符合移民後裔傳說的情景。

四是良璧現住民解姓的始祖來自平陽郡洪洞縣解家坡(即現在的山西省洪洞縣山頭鄉安頭村解家坡),良璧解氏一世祖因“募兵制”於北宋仁宗天聖年間與其他年輕人一起自平陽郡洪洞古邑從軍到淮陽軍(邳州在公元982年改稱淮陽軍),至今九百八十餘年,據碣文記載良璧解氏後人自第二世開始就有外遷,980多年來其後人遍及全國各地,後裔以百萬計。古人記祖籍都是記始祖來源地,才有了“始祖來自洪洞縣”的傳言。同時不排除與解氏始祖一起從軍而來的山西洪洞籍其他軍人後裔以千萬計,人口之眾,影響範圍之廣可想而知。這是移民後裔說“始祖來自洪洞縣”唯一合理解釋。

五是人口符合。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良璧興化院重修石碑記載人口鉅萬,而邳州在1194年黃河“奪淮入海”之前人口約七十萬。加之良璧處在古沂州通往古邳州的交通咽喉要道上,人口流動頻繁,大規模的人員遷徙經過良璧和邳州,為移民傳說提供了人口支撐。這也是山西洪洞縣所不具備的交通區位優勢。

在確定良璧為大槐樹移民發生地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邳州的交通地位。

邳州市位於江蘇省最北部,西北與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和嶧城區接壤,北接臨沂市蘭陵縣,東北與郯城縣為鄰,邳州有6000年以上的文明史,邳州是江蘇省文明發祥地之一。邳州在金、元時期屬於山東西路,公元1221-1223年曾是山東行署所在地。

邳州境內北部有東西向分佈的山地丘陵,其他大部分為平原,土地肥沃,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尤其在公元1194年到1855年的661年時間裡,黃河“奪淮入海”造成境內水災嚴重,黃泛區陸路交通受阻。山東西南部為微山湖,湖水東流經臺兒莊入邳州境。古代山東西南等地南下出省最重要的陸路交通要道就是經過邳州,邳州是山東與南方陸路交通的樞紐也是運河水道的必經之地,交通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論證偃武大槐樹移民,不得不提金國統治時期的“紅襖軍”起義。

十三世紀初,金國的高壓統治和漢族地主階級的剝削,導致河北、山東爆發了“紅襖軍”起義。貞祐二年(1214年)楊安兒、郭方三、李全、棘七、史潑等人揭竿而起。傳言起義軍對不加入“紅襖軍”的農民進行殺戮政策,加之金國朝廷妖魔化起義軍,山東西南部先民紛紛舉家外逃。

真正的“大槐樹移民”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紅襖軍”進攻大金國取得階段性勝利。本階段的顯著特點是戰爭造成難民外逃,在邳州表現為人口的銳減。

《邳州志》記載:“貞佑初(1213年),邳有民兩萬七千戶。”《金史》記載:“邳州,中,刺史。宋淮陽軍,貞祐三年九月改隸河南路。戶二萬七千二百三十二。縣三:下邳,……;蘭陵,……;宿遷,……”。“興定二年(1218年)……累經殘毀,至於邳、海尤甚。海之民戶,曾不滿百,而屯軍五千;邳戶僅及八百,軍以萬計。……”邳州從1213年的27000多戶的二十餘萬人到1218年五年時間,邳州戶數銳減到僅有800戶,人口約六千餘。可見邳州原住民大多數因為戰爭逃難離開了。

《邳州志》記載:“貞祐三年(1215年)紅襖賊數萬破邳州崗子崮(在良璧東北方向約三公里,屬偃武鄉四戶社),得船數百艘,將誇河為亂”。地方誌記載:1215年紅襖軍六萬餘人在良璧、崗子崮和楚墩一線與金軍交戰,大敗金軍,繳獲戰船數百艘,之後訓練水軍,準備攻打古黃河以南的金軍。

1214-1215年是大批戰爭難民逃離的時間,西泇河以西的山東難民從泇河西經過老鴣巷橋,之後沿著泇河東官道南下來到良璧。通過良璧村北運糧河“登龍橋”,從北門和西門進村。地方誌記載:良璧北門有善堂一處,建於北宋初年,建築面積640平方米;西門有善堂一處,建於北宋中期,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兩處善堂和村內的興化院必然作為金國朝廷安頓難民的處所。良璧有多棵粗大茂密的唐槐給難民留下深刻印象。短暫停留之後難民們出東門,沿村東“五叉路”經過宋家溝木橋,去往東南方向的汶河棗林莊渡口(位於樣墩小學東200米)。因難民眾多,又處汛期,河寬水急,擺渡困難,難民們必然留下深刻記憶。通過棗林莊渡口,難民進入了邳州腹地。邳州南部為黃河,有些人渡過黃河,逃往南宋政權管轄的淮河以南;有些人向東逃往海州(海州尚屬金國管轄);有些人向西逃往河南省方向。時間過去數百年,移民後裔只留下部分記憶。有人記得偃武鄉老鴣巷(老鴣鄉);有人記得偃武鄉(燕屋鄉)大槐樹;有人記得“山東大槐樹”;有人記得唐代寺廟;也有人記得“山東棗林莊”。黃河在邳州南部由西向東穿境而過,而棗林莊和良璧大槐樹都在其北百里外,也有移民後裔記成了“河北棗林莊”和“河北大槐樹”。顯然“河北”指的是“黃河以北”,而不是今天的河北省(明朝及以前沒有河北省)。山東棗林莊就是“河北棗林莊”;“偃武大槐樹”就是“山東大槐樹”,也是“河北大槐樹”,指的都是良璧大槐樹。徐州以及附近地區的移民後裔對大槐樹記憶最深刻,所以才有了“偃武大槐樹移民”傳說,這就是該傳說流傳在以徐州為中心廣大地區的原因。由於移民後裔分不清“偃武鄉老鴣巷”,臆斷為槐樹上的“燕子窩”和“老鴣窩”,後來才有了始祖來自“大槐樹燕子窩”和“大槐樹老鴣窩”的謬傳。

流傳在良璧的“大槐樹移民”故事明顯不同於其他地區:當年移民的時候,在大槐樹下村民們聚餐數日,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連續幾天夜夜燈火通明,到處是哭聲震天。現在看來,當年逃難的時候,棗林莊渡口小難民多,渡過小沂河需要數天時間,山東南下的難民們在良璧必然有幾天停留。良璧的原住民逃離之前把帶不走的家畜家禽宰殺,招待親朋好友,離別的晚餐最痛心。

“大槐樹移民”第二階段是金國朝廷對紅襖農民起義軍的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該階段的表現特徵是移民的遷入。徐州境內“大槐樹移民”指的應該是這段移民歷史。在咸豐版《邳州志》中有相關記載。“貞佑二年(1215年)時山東、河北諸郡失守,唯真定、清沃、大名、東平、徐、邳、海數城僅存”,當時的邳州還處於金國朝廷的控制範圍之內。“興定二年(1218年)四月戊午,紅襖賊犯徐、邳,行樞密院兵大破之”。1218年舊曆四月,金國朝廷重創了農民起義軍。

《金史》卷十五載:“(興定)三年(1219年)六月丁亥,命防禦使徒單福定等,帥所部義軍與沂州民老幼盡徙於邳。……秋七月丁酉,籍邳、海等州義軍及脅從歸國而充軍者,人給地三十畝,有力者五十畝,仍蠲差稅,日支糧二升,號‘決勝軍’”。根據地方誌和《金史》記載分析,公元1218年在邳州先民幾乎逃盡的情況下(僅及800戶),金國朝廷在興定三年(即1219年)六月初六日有把沂州(原臨沂縣和費縣)所有人遷徙到邳州。金國朝廷移民之後,把所有人編入軍籍,安置了移民的生活,給予了土地和口糧。舊曆六月正是蘇北魯南地區的汛期,古邳州與古沂州接壤的廣大地區積水嚴重,移民進入邳州必然選擇陸路地勢較高的村莊。邳州各地海拔大多在21-25米,而良璧村的海拔在29-31米,良璧又是方圓百里的名鎮,也利於移民找到該地,古代沂州移民遷入邳州必然途經良璧,然後再進入邳州腹地。

數百年來移民後裔繁衍生息,以邳州為中心的大槐樹移民不斷向四周擴散。由於邳州尚有北宋時期來自平陽郡洪洞縣籍軍人後裔,這些原住民會說“始祖來自洪洞縣”,因為姻親關係,代代相傳,影響千千萬萬移民後裔認為自己始祖遷出地是山西洪洞縣。偃武鄉、老鴣巷、大槐樹、唐代寺廟、棗林莊都是真實存在的,都在金國統治時期的邳州偃武鄉境內,且南北距離在二十公里之內。這些村莊、地名、遺蹟以及大槐樹依然存在,與山西省洪洞縣沒有絲毫關係。

綜上所述,真正的“偃武大槐樹移民”發生在江蘇省邳州市,且是一個概念四種內涵。一種內涵是戰爭難民外逃。發生在宋金對峙期間的1214年到1218年,歷史事件是“紅襖軍”與金國朝廷的戰爭造成百萬魯南和蘇北無辜百姓逃離家園。這是流傳在原邳州以外的“大槐樹移民”,屬於難民逃出。第二種內涵是指金國朝廷組織的沂州移民遷入。時間是興定三年(即1219年)六月初六,執行者是防禦使徒單福定。這是流傳在原邳州轄區內的“大槐樹移民”,而核心地區的邳州在1219年6月由人口流出地變成了人口遷入地。該傳說的時間比明初大槐樹移民早150餘年。第三種“大槐樹移民”指的是在前兩種移民或難民遷徙之前和之後的數百年裡途經“老鴣巷-偃武大槐樹-棗林莊渡口”而外遷的難民。第四種是偽“大槐樹移民”,指的是一些不屬於大槐樹移民範疇的人們,卻按照其他人的傳說也認為自己是大槐樹移民後裔。前兩種內涵的“大槐樹移民”屬於狹義的範疇,該內涵的“大槐樹移民”往往被混為一談,即被認為是單一的人口遷入;後兩種內涵屬於廣義的範疇,既包括數百年途經邳州的移民或難民後裔,又包括虛假的“大槐樹移民”後裔。因為“沂州民老幼盡徙於邳”,加之邳州自古就是人類聚居地,所以“偃武大槐樹移民”和“山東棗林莊移民”後裔的尋根地在江蘇省邳州市,大範圍在以邳州為中心的蘇北和魯南地區。近幾年來已經有許多尋根者在邳州找到了自己的根。

無論是“大槐樹難民”逃出還是“大槐樹移民”遷入,其主要特點都是舉家遷徙,甚至是十幾戶、幾十戶人家一起遷居他鄉、定居一處,而幾乎所有難民或移民後裔的家譜記載始祖為一個人或者兄弟幾人明初奉旨遷入,可見其家譜記載信息與事實不符。

可悲的是,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堅持自己是明初“洪洞縣大槐樹移民”後裔的觀點。洪洞縣在那裡,洪洞縣的歷史記載在地方誌和各種典籍裡,訛傳的移民故事怎麼也不會變成事實,真相只有一個。

偃武大槐樹移民考——大槐樹移民的發源地在邳州市岔河鎮良璧村

參考文獻

[1]《明史》

[2]《明實錄》

[3]葛劍雄、曹樹基:《中國移民史》

[4]《中國地方誌集成·江蘇府縣誌(邳州志)》

[5]《金史》

[6]《洪洞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