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家走出9博士,退伍老兵直言教子:以身作則,堅持1句話

曾經有位教育專家說過:“教育是解決貧困的唯一根本途徑

。”無論提出多少沒有通過教育而成功的例子,都不難看出這類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倖存者偏差”。對於廣大普通甚至是窘迫的家庭來說,讀書、教育才是改變命運的神奇畫筆。

農村一家走出9博士,退伍老兵直言教子:以身作則,堅持1句話

王傳艮出生在紀南鎮的雷湖村,從出生起他大半的人生都在這裡度過,而在這個貧瘠的小村莊,他培養出了第一考上北大的學生,而一家總共16口人的王家,有9個孩子考上了博士,成為周圍鄰里八鄉津津樂道的“文化家”。王傳艮出生的時候,正處於混亂的年代,當時能夠讀書上學的孩子少之又少,更遑論在這個貧瘠的村莊。

生活實在困難的王家,沒有條件能夠讓王傳艮去上學讀書,甚至想要多買一本書的錢都拿不出來,而當時對學習極其熱愛的王傳艮,面對未知的未來下定了決心,自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讀上書。因為當時徵兵,王傳艮作為一名鐵道兵跟隨隊伍,離開家鄉而這一去就是五年,家裡的孩子只能由妻子一個人照顧。在當兵的時間裡,王傳艮始終牢記著,等到回到家鄉,要讓自己孩子讀書的願望。

農村一家走出9博士,退伍老兵直言教子:以身作則,堅持1句話

退伍之後回到家長的王傳艮,成了一名糧食增助員,因為在部隊裡也學習過一段時間,後來王傳艮就成了村裡的會計。回到家鄉穩定後的王傳艮,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雖然全家人的生計不過是幾畝田地,以及每個月35元的工資,但是王傳艮還是會節衣縮食,儘量給孩子攢出讀書的錢來。

3個孩子的日常花銷以及讀書費用,成為那段時間王傳艮與妻子最為頭疼的事情,在看到同村的孩子都因為家庭條件原因,想要早早的承擔起家裡的重擔,而選擇輟學打工的時候,王傳艮卻下定了決心,寧願每個月都吃醬菜就饅頭,也一定要把孩子送進大學裡去。

農村一家走出9博士,退伍老兵直言教子:以身作則,堅持1句話

每天除了工作之外,晚上的時候,王傳艮還會跟孩子一起學習一段時間,當孩子因為調皮不想讀書的時候,王傳艮不單單會說服孩子,而是會以身作則,讓孩子在看到自己讀書的榜樣時,能夠受到觸動一起學習。王傳艮一直堅持一句話,那就是“讀書才能改變命運”,無論是受到教育後所拓展的知識面,還是能夠擁有的未來可能,都是他希望孩子能夠懂得教育的重要性。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