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早年遊學,碰到朱元璋躺在地上,為什麼就能預測他成為皇帝?

醉墨客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創者,他小時候不過是一個給地主家放牛的人,流落四方,還做過和尚,最後追隨郭子興打天下,成為了中國歷史第二個農民皇帝。可見亂世出英雄,因為朱元璋所處的時代,正是元朝非常衰弱的時候。當時的南方到處都是農民起義。

朱元璋成為了皇帝之後,就不斷洗白過去的自己,來美化自己這也無可厚非,劉邦不就是斬白蛇起義的嗎?因為他的出身實在是太低劣了,配不上自己現在皇帝的身份,所以到現在就有了很多關於他小時候的傳說。就有了劉伯溫早年遊學偶遇朱元璋預測他成為天子的事情。


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元勳,他以神機妙算著稱,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劉伯溫自小聰明好學,閱讀速度極快,過目不忘。12歲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一部春秋經,劉伯溫沒花多少工夫就學完了,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

劉伯溫才華橫溢,懷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二十七歲就出仕為官。諸葛亮也是二十七歲出隆中,輔佐劉備,不同的是劉伯溫起點實在太低了,僅僅一個八品縣丞。但是,在當時蒙古人當政的情況下,這十分的難得。此後二十餘年,劉伯溫在官場上歷經坎坷,並數次退隱。

朱元璋小時候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到底有多窮呢?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在為地主放牛了,為了維持生計做了童工,顯然家裡夠窮。

話說,青年劉伯溫離開了黑暗的官場,四處遊歷,而少年朱元璋則仍然放著自己的牛。一天,二者相遇了,此時正是中午,十分的炎熱。劉伯溫帶個草帽,手握摺扇行走在鄉間小路上,走著走著看到前面有一棵幹壯葉茂的大樹,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於是便想走到這顆樹下,乘乘涼,歇一歇。



但是又走著走著卻看到樹底下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衣著破破爛爛,雖然一看就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但是好一生富貴樣。這個少年就是朱元璋

當時朱元璋剛好枕在一根木頭上睡覺,雙手雙腿都是伸直張開的狀態,正好呈現出一個“大”字,加上他枕著的那根木頭,便成了一個“天”字。劉伯溫見到此景,有些訝異,便想著去捉弄一番。

於是劉伯溫隨手扯了一根草,在朱元璋的腳底心撓了幾下,當時朱元璋很窮,沒有鞋子穿,打著赤腳,還以為是有蚊子,就動了幾下翻個身繼續睡著。翻身後的姿勢,一雙手放在身前,一隻腳彎曲,另一隻腳拐起來,劉伯溫一看,更加訝異了,這正是一個“子”字!朱元璋這兩個睡覺的姿勢,合起來正是“天子”之意。

於是劉伯溫就叫醒了朱元璋,一番交流之下,發現這個放牛娃確實不一般,舉止談吐間隱約有帝王風範,就是個真龍天子。便認定他日後能當上皇帝。因為當時朱元璋的睡姿跟“天子”非常相像,而劉伯溫略懂奇門異術,認準了朱元璋就是他要輔佐的人,以後他的榮華富貴可全靠朱元璋了。



後來,朱元璋也確實如他所料,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所以說,劉伯溫的推算能力,確實不一般,而且有些人長大了能有一番大作為,當真是年少時期就會有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