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不低的情況下也需要熱車嗎?

猜不透Min


提起熱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北方嚴寒的冬季,汽車勉強啟動後,都要在原地等上三兩分鐘,然後再起步行車。對於這一點,大家都好理解,畢竟冬天氣溫低、機油上的慢,原地熱一會車,對發動機是有好處的。那麼在炎熱的夏天,汽車還需要熱車嗎?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夏天溫度這麼高,還熱啥車啊?打著就走唄,想加油就加油,想超車就超車,反正汽車都是熱的,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不好的影響的。那麼這種說法對嗎?在夏季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汽車還需要熱車嗎?下面我們來說說這個的話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熱車。所謂的汽車熱車,主要是指發動機的預熱升溫,是指發動機啟動後從環境溫度升高到正常工作溫度的過程,也就是汽車的冷啟動階段。一般汽車發動機的正常使用溫度一般在85°C~95°C之間,有些高強化的發動機工作溫度可以達到100°C以上,而環境溫度一般都是在30°C以下,所以熱車是發動機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工作階段,任何發動機都無法跳過這一過程。

由此可見,不論是冬季還是夏季,汽車都存在熱車的問題,並不是說汽車只有冬季才需要熱車,到夏季就不需要了。只是在冬季汽車需要更長的熱車時間,而在夏季熱車時間更短而已。比如我們在冬季汽車行駛五分鐘了,水溫表才剛剛抬頭,而在夏季行駛一分鐘左右,水溫表就有顯示了,在三分鐘左右,發動機就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了,接下來就可以正常駕駛了。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汽車即使行駛了十分鐘,發動機也不會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仍然需要我們以熱車的方式小心駕駛。

那麼汽車在熱車階段,發動機內部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呢?由於此時發動機溫度較低,潤滑油的粘度較大,各摩擦副的配合間隙沒有達到正常值,所以此時的發動機工作狀態是很差的:部分零部件潤滑不良,發動機噪音較大並且磨損量劇增,燃料燃燒不完全,尾氣排放汙染物較多,發動機輸出功率較低。只有等發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了,發動機內部各零部件的配合間隙正好在設計的範圍內,各部位潤滑正常,燃料在燃燒室內的燃燒狀態變好,此時的發動機磨損量會大大減小,尾氣中的汙染物降低到正常值,發動機的熱效率和各方面性能都處於最佳狀態。所以,發動機在冷啟動初期,為了克服較大的運行阻力以及讓發動機快速升溫,發動機還會噴更多的燃油以提高發動機的轉速,即冷車高怠速,等發動機溫度升高後怠速轉速才會回到正常範圍。

那麼汽車在溫度較高的夏天還需要原地熱車嗎?對於普通的家用轎車來說,原地熱車是沒有必要的,一般啟動後五秒鐘左右機油即可到達各摩擦表面,一分鐘左右核心零部件溫度就已經上來了,即使打著火就起步行車,也不會對發動機造成太多的磨損。並且汽車在行駛中熱車,會讓發動機的溫度上升的更快,更快的跨越冷啟動階段,三元催化器儘快參與工作,減少汽車的排氣汙染。不過汽車在熱車階段,還是需要謹慎使用的,一般不要讓發動機轉速超過2500轉/分鐘,發動機負荷不超過30%(即油門踏板踩踏不要超過1/3),不要急加速、急剎車等暴力駕駛。等發動機溫度達到正常值(80°C--90°C)之後,再正常駕駛。如果原地長時間熱車,反倒會造成汽車油耗增高、發動機積碳增多的故障。

而對於卡車來說,不論冬季還是夏季,都必須原地熱車一段時間。因為卡車一般自重都比較大,起步就是大負荷,並且卡車所使用的發動機都是高度強化的增壓柴油機,如果冷啟動後不原地熱車而是直接起步行駛,發動機的磨損量會非常大,很快就會導致發動機燒機油、下排氣等故障,並且還會損傷增壓器。所以,卡車一般需要原地熱車至水溫表抬頭了,才可以起步行車。另外,卡車都是採用氣壓制動的,一般在剛啟動時,氣壓都是比較低的,需要把制動系統的氣壓升高後才能行車,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卡車的原地熱車屬於強制性的。


老侯解車


首先我們要明確熱車的目的:讓汽車達到運行的最佳狀態。而判斷是否需要熱車的依據是發動機運行狀況和發動冷卻液的溫度並不是氣溫。

熱車的必要性 發動機的理想工作溫度在90攝氏度左右,即使氣溫達到25度也相差甚遠,所以為了讓車子運行狀態最佳,每次冷啟動前的熱車是非常有必要的。

熱車的方法 相較於化油器時代的原地怠速熱車,目前汽車的正確熱車方法是當我們啟動汽車以後,由於需要快速降溫,發動機的轉速會很高,以迅速達到升溫的效果。此時我們不要著急啟動車子,稍稍等待,等溫度提升以後,發動機的轉數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此時就可以正常行駛了。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在熱車時不要轟油門,這樣做會損傷發動機。


汽車段子手


也是需要的,只不過不能算是熱車,應該說是為車輛起步過程,第一是車輛剛剛點火,汽油量與發動機都需要一點時間來預熱,第二點是車輛停放一晚,機油會出現下滑堆積現象。點火稍等一分鐘左右,讓發動機潤滑充分。發動機基本工作進入平穩狀態,然後再行駛。切記點火就大油門開車時間長了對於發動機與變速箱的磨損會比其他車輛會高一些。為了愛車能夠更好的多陪伴你一些時間。所以請不要著急。等個半分鐘或者一分鐘會更好一些。


大唐青雀


傳統動力的汽車屬於內燃機的結構,需要汽油或者柴油作為動力來驅動車輛,同樣的,發動機內部也需要機油來讓發動機可以維持正常的運轉,並且這個機油是需要定期更換。那麼我說的這些個和熱車有什麼關係呢?且聽我分析道來。

除了一些超級跑車以外,我們一般的小汽車都是溼式油底殼,發動機在停止運轉的時候發動機內部結構的機油會慢慢的往下滲,在停放的時間超過一定的時間以後,絕大部分的機油都會到油底殼下面,上面活塞環還有曲軸等位置只有一點油膜附在上面。這點油膜其實對潤滑起的作用並不是很大的。

所以熱車熱車,雖然從字面上來理解,是通過啟動時候的怠速來讓發動機溫度熱起來,但是實際上熱車更重要的,是讓半浸泡在油底殼裡的曲軸旋轉起來,以此來讓油底殼內的機油飛濺到發動機內部的各個位置,以此來達到散熱和潤滑的效果。這個熱車,實際上是為了讓機油能夠覆蓋到整個發動機內部,至少是大部分的位置。

因此,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在啟動車輛以後,最好也不要馬上就轟油門或者掛擋開車,尤其是停了一晚上或者更久的車輛,因為這個時候發動機裡面的機油都在油底殼下面,直接轟油門的話會導致發動機活塞環因為潤滑不足而過度磨損,雖然不會馬上壞,但是時間久了就會出現燒機油或者動力不足的情況。

總而言之,即便是在氣溫不低的時候,我們在啟動汽車以後也要稍微等一下,在啟動的瞬間ECU會控制轉速微微上浮。這樣做是為了發動機內部能夠更快的讓機油能飛濺到各個位置,等轉速回落到平時怠速的轉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掛擋走車了,過程一般不會太久。


明說汽車那些事


需要熱車,原因如下:發動機的理想工作溫度一般在90度以上,太高太低都不好,汽車上面不是有一個水溫表嘛,那個可以反映發動機的溫度。冬天因為外面溫度較低,發動機需要運轉一會兒才能達到理想的工作溫度,因此需要熱車。低溫啟動發動機如果立即起步可能導致以下問題:由於混合比不均勻,發動機輸出動力不足;低溫時,霧化不充分的燃油不能充分燃燒,容易形成積炭;部分汽油沒有霧化,會沿缸壁直接流入曲軸箱與機油混合,降低機油品質。 【熱車方法】熱車是件有講究的事情。通常來說,剛啟動的汽車怠速相當高,汽車啟動後不要馬上行駛,讓車在自然怠速的情況下直至水溫開始上升,怠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後再起步行車。心急的車主不要以為踩油門可以讓預熱時間縮短,相反,這樣做不僅費油,對發動機的損害也是極大的。當然,原地熱車的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長時間熱車,發動機做無用功、浪費燃料還不利於環保。一般情況下,中低檔車以能夠正常怠速運轉為宜,通常從高怠速狀態降至800rpm左右基本就可以行駛了。對於一些在說明書上有特別提示的車,也可以採用在發動機啟動約三十秒至四十秒鐘後,以中等速度慢慢上路,等溫度指針升起後再加速的方法來熱車。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的是,如果是沒有出磨合期的新車,要特別注意熱車的方法,不然所造成的損失將是無法挽回的。如果說明書上沒有特別註明的話,最好還是諮詢一下廠商。


理想青年小諾


不算極端溫度,因為我沒經歷過極端溫度,零下二十來度,到領上三十四五度。可以說不需要熱車,打車大約三十來秒開走就可以。熱的時候水溫上來的快。冷的時候等水溫上來再開始暴力駕駛就可以了。


女兒零花錢1210


需要,熱車是對車子的一種愛護,但是同時長時間熱車會增加油耗,所以熱車需合理操作。


啟啟啟乘


現在基本都是電噴車型不需要熱車,因為電噴發動機都有冷起動加濃、自動冷車快怠速功能,能保證發動機不論在冷車或熱車狀態下順利起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