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如拉康——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吉如拉康位於山南乃東縣結巴鄉吉如村 。距澤當鎮的雅魯藏布大橋並不遠 ,小寺不大。隱身在村 莊的樹叢與房屋之間。吉如拉康雖是一座小巧寺廟 ,卻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 中,如果不是有人帶路還真找不到這 裡 。

今天寺門前已經停了兩輛越野吉普。是一家人來此把他們收藏 的佛像文物捐獻給廟裡 。由於歷史的原因,西藏的一部份寺廟遭到破壞 ,不少文物遺失了 ,有 些散落在民間。現在又有老百姓捐了出來 ,傳統的文化正在恢復中。 建築.造像、經書並稱三寶 吉如拉康建於吐蕃王朝赤德祖贊 (704~755) 時期。在宿白先生的 《西藏寺廟建築分期試論》中, 列舉了西藏重要的寺廟古蹟 ,其中,大小昭寺分列前兩位 ,桑耶寺列第 四,第五名就是吉如拉康 。可見其重要性。吉如拉康的建築年代要早於桑耶寺。

西藏社會科學院民族研 究所所 研究員巴桑旺堆認為。吉如拉康是無價之寶。首先吉如拉康是一 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寺廟.對現如今研究吐蕃王國 後期歷史、佛教在西藏的傳播提供了很多線索及資料。

其次 寺廟 內主要的佛像都是吐蕃時期的造像 , 這批佛造像與現在藏傳佛教的佛像風格迥然不同。因為在十 、十一 世紀 。那個 時期 的工匠主要是來自尼泊爾以及克什米爾 ,或深受該地區的造像 風格影響 .所以寺廟中的所有佛 像 都有著兩個地區的鮮 明特 徵 (當時的克什米爾地區主要信奉 佛教 ),這在 西藏 其他地區是很少見的 ,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極高 。

吉如拉康——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再者寺廟中保存了一批有著千年歷史的經書,這對 研究藏文字 的演變及佛教典 籍的翻譯有 著極其深 遠 的價值 。

供養人赤德祖贊與金城公主吉如拉康坐西朝東,寺廟建築分屬五個時期:第 一 期建築為那姆納拉康 .其建造年代約在吐蕃早中期:第二期建築為釋迦佛堂及其轉經迴廊.建於8世紀上半葉,現在的寺廟正是在此基礎上護建形成的,第三期建築為嘎登曲貢拉康,是問底峽大師傳教時借住的地方、1世紀初期建成;第四期建築為釋迦佛堂前的集會堂及兩側的轉經廊、僧房和兩柱廓房建於16-17世紀第五期建築為1957年進行護建後形成的小建築群,擁有三個拉康.兩個集會堂和眾多的經底僧舍那姆納拉康原有規模很小面積僅有58平米我們現在看到的足1957年擴建後的規模。

佛殿中間是主供佛,主佛兩側是八大隨佛,還有一尊金剛手。一尊馬頭明王金剛。主供佛對面的還有兩尊佛像與隨佛弟子皆作菩薩狀。手戴鐲.臂飾釧佩瓔珞,高髻花冠,袒胸露臂.著綠色或藍色披帛紅色長裙曳地,東側四弟子及供養人在長裙外又加藍色知裙富有質感。

在修繕吉如拉康時曾出土了很多當時用來裝填佛像內部的寶貴文物。其中一種寫在樺木葉子上的經文最為珍貴,目前吉如拉康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就是整理這批寺藏的千年經書20世紀80年代中期.文物工作人員曾對吉如拉康進行過文物普查,同時有一名叫維塔利的外國藏學家在其所著《西藏中部早期寺院》一書中,專設一章介紹“吉如拉康”。書中所刊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佛像周圍胡亂堆放的經書然而.在維塔利的書中沿襲了藏文史籍中的一個錯誤記載.把“吉如拉康”錯稱為噶曲寺”,而事實上‘噶曲寺早已經是一座廢寺了,所以很多學者並不知道這些經書就在吉如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