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腦出血嗎?

宋燕兒


您好,中風其實也稱為“腦卒中”,而腦卒中可以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而腦出血則屬於出血性腦卒中。


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而腦出血係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 為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疾病。


出血性腦卒中雖大約佔所有腦卒中的20%,但是出血性腦卒中的死亡率大大高於缺血性腦卒中。因此出血性腦卒中同樣不可忽視。


目前易誘發出血性腦卒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心血管疾病

腦卒中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高血壓可謂是腦卒中公認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同時並存是腦出血最常見和最主要的病因, 長期高血壓使腦內小動脈硬化, 發生脂肪玻璃樣變, 可形成微動脈瘤, 腦內動脈解剖學特點是外膜不發達, 且無外彈力層, 中層肌細胞少, 管壁較薄,大腦中動脈與其所發出的深穿支-豆紋動脈呈直角, 當用力、 激動等外加因素致血壓驟然升高時, 易因壓力變化使此分支動脈破裂出血。


情緒激動

情緒的波動變化較大,尤其是在緊張和過多應激環境中, 應激反應可通過垂體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 使血管強烈收縮血壓突然升高而致腦出血。

季節變化

季節變換容易致氣溫的波動,強烈的問題容易刺激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 血管收縮, 小動脈持續痙攣致血壓升高,加上人們活動減少, 血流緩慢, 而低溫環境下人體內的腎上腺水平升高, 體表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發, 同時腎上腺素又使心率加快, 心輸出量增加,然而在諸方面的 因素綜合作用致血壓升高,血壓升高超越人體的適應能力時誘發出血性腦卒中。

吸菸酗酒

菸酒有害健康我們都知道,特別是長期吸菸及大量酗酒 尼古丁可刺激神經系統增快心率及脈率, 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 長期的血管收縮和血液循環減慢, 可使血中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沉積於動脈壁 , 導致動脈硬化,而酒精具有增壓作用, 若每日酒精過量攝入,患高血壓的風險是不喝酒的2倍。

因此健康的生活同樣是預防腦卒中非常重要一步,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菸、減肥,養成從容的性格,適量運動,低脂飲食,這是預防腦卒中的關鍵。


小盧藥師


中風是中醫詞彙,是指突然暈倒,肢體偏癱、口角歪斜、感覺麻木這類疾病,對應到現代醫學的疾病,中風就是腦血管意外,包括腦出血、腦梗塞、腦血栓形成。


腦出血當然屬於中風,腦梗塞也屬於中風。只不過腦出血是出血性中風,而腦梗塞是缺血性中風。怎麼理解?


腦出血就是腦部血管破裂了,血流出來,那麼局部的神經元就會受到壓迫,並且有炎症刺激等,導致周圍的神經元會發生壞死,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出現肢體癱瘓、麻木、昏迷等一系列症狀。


而腦梗塞則是腦部血管堵塞了,血流過不去,導致遠端的腦組織神經元缺血,缺血時間長了,就會壞死,從而出現大腦功能障礙。


所以,不管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都屬於中風,都屬於腦卒中。


腦出血的多發生在有高血壓的患者,患者有腦動脈瘤的患者。高血壓患者的腦血管可能有硬化,粥樣硬化,那麼血管容易破裂,當情緒激動、血壓很高、受寒冷刺激等的時候,血壓彪高,這時候就可能衝破本已經硬化的血管,導致破裂出血,這就是腦出血。為了預防腦出血,我們高血壓患者就必須控制好血壓,一般要通過運動鍛鍊、飲食控制(少吃鹽,油膩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使用降壓藥控制好血壓,一般控制在140/90以下,如果可以的話,130/80mmHg以下更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否則會頭暈的。除了控制好血壓,還要控制好血糖、血脂,把這三高都控制好,平時要保持心情愉悅,不要太緊張焦慮激動,這就能最大程度避免腦出血的發生。



李鴻政醫生


我們經常聽到某人中風了,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者是手、胳膊、腿都抬不起來了,一下子不能說話了,或者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或者一覺醒來面癱了,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中風。那麼,我們俗話中的中風究竟指的是什麼病?

中風其實是中醫裡的稱呼,中風的範圍很廣,對應的是西醫裡的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兩種,而腦出血是出血性腦血管病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所以中風不完全是腦出血。中風疾病中常見的以缺血性中風為多,而腦梗塞是缺血性中風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判斷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醫院裡一般會首選頭顱CT,排除腦出血的可能,再行頭顱MRI具體辨別腦梗的部位。

腦血管疾病在中國以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花費而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疾病。根據其性別、年齡,以及伴隨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等疾病史以及家族遺傳病史,發生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不同。有效控制上述中的危險因素,可以將中風的發生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中風可由勞累、情緒激動、飲食不當等誘發,發生時多有預兆,頭暈頭痛、口眼歪斜、言語困難等症狀。醫生會首先採用FAST法來初步判斷中風的程度,F即觀察患者是否口眼不對稱,A是檢查患者的肌力是否下降,最直觀的表現是四肢沒勁抬不起來,S即觀察是否有言語困難,包括言語不暢,表述不清,沒有邏輯等,T是指確定發病時間,前三步均和患者發病之前的狀況對比作出診斷。行影像學檢查後明確診療措施。

中風患者多有後遺症,如肢體的偏癱,也就是俗話說的半身不遂,以及感覺障礙,言語不清等,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除了前期的急性處理,後期的康復鍛鍊和家人的細心照顧也特別重要。

本期答主:李平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中風,醫學上稱“腦卒中”,是腦血管病急症,急性腦血管病。

中風不僅是腦出血,還有腦缺血。所以,急性腦血管病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按民間的說法,就是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其中,缺血性中風佔大頭。

缺血性中風又分動脈硬化血栓形成的腦梗死和“腦栓塞”。當然,腦栓塞的後果也是腦梗死。

缺血性中風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也可以發病就是腦梗死(中風)了。

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是缺血性中風最主要的原因,心臟病(心瓣膜病、房顫)的血栓掉下來造成的栓塞(心源性腦栓塞),大約佔了15%,還有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腦血管病變、腦梗死,比如腦血管的炎症、澱粉樣變等;其他栓子(脫落)也可以引起腦栓塞,比如細菌栓子、腫瘤栓子、脂肪栓子、空氣栓子等等。


出血性中風(腦出血)有動脈粥樣硬化微血管瘤破裂引起的腦出血,也有腦血管畸形、腦血管瘤引起的出血,當然也有其他病變和原因(血管炎、腫瘤、血液病、藥物等,腦外傷引起的就忽略不談了,那是硬傷)。高血壓患者多是前一種情況(佔50%),中青年患者多是後一種情況。但現在隨著心血管病的年輕化,年輕人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生也多了。

缺血性中風也會轉變為出血性中風,腦梗死的病人還會發生梗死後出血,就是梗死的病灶內發生出血,這是一種病情演變。

急性腦血管病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因為在腦殼這個骨性硬殼殼裡,腦組織一出血、一腦水腫就沒有地方擴展了,就會擠壓到生命中樞的腦組織,就會有生命危險。腦組織壞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即使好了也會留殘疾,所以,急性腦血管病致殘率、致死率極高,一旦發生,就很危險。

根據近些年的統計,我國腦血管病死亡居所有死亡原因的首位,高於心臟病,高於惡性腫瘤。

我們前面說了,無論是缺血性中風還是出血性中風,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都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對於大多數患者,預防腦中風的基礎是控制血壓、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降膽固醇、抗血小板)。對於有心臟血栓風險的患者,還要做好抗凝防栓治療。

腦出血、腦梗死的診斷,臨床上(病史、症狀體徵等)雖然有一些鑑別方法,但是,有些情況到底是腦出血還是腦梗死僅靠醫生經驗判斷是很困難的,而且治療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藉助影像學(CT、核磁)檢查來幫助診斷。

急診時CT檢查的目的是排除腦出血(下圖),因為腦梗死的影像學表現要到發病24小時以後才明顯起來。所以,發病後短時間就看到的梗死病變一般來說不是本次的病變,有時需要24小時、48小時後再做檢查的。因此,要理解這不是過度檢查,而是診斷治療的需要。

腦血管病的發病有時很急驟,有時也有漸進過程。無論如何,一旦發病,不要遲疑、拖拉,要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的時間段(時間窗)。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中風是老百姓常說的口頭語,是中醫的病名,主要是以猝然昏撲,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為主症,病情輕者可無昏僕而僅可見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狀。腦出血是西醫的病名,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自發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伴腦動脈硬化引起的動脈破裂出血,簡單說,就是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死亡率最高的腦卒中類型。二者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過去我們不知道有腦出血疾病,由於先進的檢查設備特別是CT機器的使用和普及,讓腦出血變得診斷更快。



根據中風的臨床表現特徵,西醫學中的急性腦血管疾病與之相近,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比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侷限性腦梗死,原發性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可以參照中醫的中風進行辯證論治。



因此,總結一下:中風包括腦出血,還有其它腦梗死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所以二者不能簡單等同。換句話說,中風不一定是腦出血,還有腦梗死,但是腦出血是中風的一種類型。


杏仁健康


中風是一種急性腦部缺血或者出血而引起的腦損傷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中風其實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缺血性腦中風(例如腦梗塞、腦血栓),另一種是出血性腦中風,也就是由於腦出血或者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的中風。

中風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疾病,而且會隨著年齡增長,發病風險增加。目前,關於腦中風,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發現治療、預防。大家一定要知道腦中風的徵兆是什麼,以便在身邊的人出現類似症狀的時候及時就醫,減少傷害和後遺症。

中風的症狀

1.頭痛。在發生中風之前,不管是發生腦出血還是腦梗哎,頭痛都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這也是腦中風的一個信號。

2.嘔吐:一般嘔吐的症狀是和頭痛一起出現的,大多數會出現噴射狀嘔吐。如果嘔吐物為咖啡色或者醬油色,那麼表示病情十分嚴重了。
3.眩暈:眩暈還多伴有嘔吐或耳鳴,是腦中風的症狀中比較常見的。

4.一側肢體和麵部的感覺異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現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從口角流出的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突發的視感障礙:表現為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也可以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隻蚊子的感覺。
7.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嚥嗆咳症狀:表現為病人說話不清,吐詞困難,喝水或吞嚥時嗆咳。
8.意識障礙:變現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應、打呼嚕,嚴重的可出現深度昏迷。

以上的中風徵兆大家一定要加以注意,中風發現和就診越早,對病情就越有利,後遺症也會相對較少,病人恢復快。


康復匯


腦中風是一種很常見的腦血管意外,可以嚴重威脅患者的性命,就算是治療及時,也會遺留很大的後遺症,給患者後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威脅。臨床上可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

如何預防腦中風?

方法一,定期體檢

對於有腦中風高危因素存在的人群,定期檢查顱腦CT或者其他超聲檢查,可以儘早的發現腦血管細小的變化,從而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另外,體檢還可以發現血液內凝血物質的異常情況,及時使用抗凝藥物。

方法二,控制好原發病

很多疾病都可以導致腦中風,例如高血壓病、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因此要想預防腦出血,就一定要通過規律服藥,極力把這些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腦中風的典型症狀是“三偏綜合徵”,偏身感覺障礙、運動障礙以及偏盲。出現類似的症狀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腦中風情況下,不要盲目使用藥物,以免為病情的發展埋下不利因素。


39健康網


一、什麼是中風?

中風是中醫中的稱謂,在西醫的叫法中,中風也叫腦卒中、或者急性腦血管病。中風也好、腦卒中也好,可以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但不管是哪一種中風或者腦卒中,都是以腦損害或者腦實質對應的功能區損害為表現的急性腦血管病,常見的症狀如言語不利、肢體偏癱、口角歪斜、昏迷不醒等等腦血管病的臨床表現。中風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以及併發症多的疾病特點,在臨床上其與冠心病、癌症被認為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二、腦出血是中風嗎?

腦出血當然是中風的一種,也被成為出血性腦卒中,其是臨床中常見的腦血管急症。引起腦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但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外傷性腦出血:外傷所致的腦出血,在交通愈來愈發達的今天,交通傷導致的腦出血尤為常見。外傷性腦出血也是腦出血中的常見一類原因。

2、高血壓腦出血: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也非常常見,佔據了腦出血的半壁江山,隨著高血壓患者的越來越多,而且高血壓也有著知曉率低、服藥率低、達標率低的特點,所以,高血壓的增多也會使得高血壓腦出血越來越多。

3、腦血管畸形性腦出血:常見的腦血管畸形多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尤其是蛛網膜下腔出血中,腦動脈瘤的比例相當的高。

4、其他原因導致的腦出血:腦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常見的除外前三種以後,還有很多的原因,諸如腦佔位、腦梗塞後、藥物、凝血機制異常等疾病導致的腦出血等等。

三、怎樣預防腦出血?

預防腦出血,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好高血壓:高血壓腦出血佔據了腦出血中的大部分,所以控制好高血壓,可以大大減少腦出血的發生率。

2、預防相關疾病:疾病導致的腦出血,是可以預防的,比如腦梗塞後的腦出血,做好腦梗塞的預防,便可預防相關疾病所致的腦出血。

3、及早發現出血原因:比如腦血管畸形所致的腦出血,許多通過體檢等方式是可以發現的,而且腦動脈瘤的栓塞技術日趨成熟,栓塞後的腦動脈瘤,其出血概率則大大降低。

其實,腦出血如果發現及時,處理及時,許多預後都是相當不錯的,但仍然有許多腦出血,因為發病較急,位置較差或者處理欠妥,導致其預後極差。


腦出血,一旦發現,及時就醫!


心健康


中風不僅僅是腦出血,中風是因為血管受阻而導致腦部缺血或者腦部血管破裂出血而導致腦細胞壞死或即將壞死,其症狀表現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腳麻木等,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則後果不堪設想。



中風的先兆症狀

中風的先兆症狀是指大腦血管被壓迫等導致血流中斷,局部組織缺血,影響神經中樞的功能。一般的症狀是口角歪斜、流涎、偏癱、語言功能喪失等,嚴重可以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中風先兆

1.頭暈

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的人突然出現頭痛、頭暈、眼前發黑或頭痛固定在一-側伴 有對側肢體的麻木、無力,常預示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


2.肢體麻木

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髮脹等症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後又發作要當心。

3.眼睛突然發黑

眼睛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覆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複視。

4.原因不明的跌跤

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症狀之一是 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反覆發作的說話不清、視物模糊、- -側肢體麻木無力,是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的典型表現,此時預防腦血栓形成就刻不容緩了;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重視。



5、說話吐辭不清
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症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斷

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7、精神改變

如嗜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睏倦嗜睡現象,要高度重視,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精神狀態發生變化,性格- -反常態,如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力衰退,均與.腦缺血有關,可能是中風先兆。

8、流鼻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狀可能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經醫學觀察,排除外傷、炎症因素,高血壓病人在反覆鼻出血,可能會發生腦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穩定引起的,不加預防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

老年人預防腦中風的飲食方法


1、補鈣、補鉀、補鎂。補鈣可以調解血壓,常喝牛奶、吃豆製品、海產品可補鈣。同時補鉀、補鎂也對血壓下降有好處,鉀還具有維持人體.細胞內滲透壓與心肌收縮、舒張和能量代謝,因,此適當多吃一些含鉀高的食品如土豆、黃豆、黑豆、綠豆、香蕉等食品。鎂對穩定血壓,調解、維護腦細胞鈣平衡,保護大腦,預防腦中風也有重要作用。含鎂多的食物有玉米、西紅柿、海魚、海帶、香蕉、各種堅果(杏仁、腰果、花生)、幹豆中的黃豆、黑豆、黑麥、小米、大麥等。必要時可補充善存銀片每日1粒。

2、補VC、。VC和VE是抗氧化的維生素。VC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性,防止發生血栓,腦出血;VE可防止有害的物質對腦血管的破壞,保持血管彈性,防止中風發生,因此要養成多吃蔬菜、水果類食品,適量吃堅果食品和植物油。必要時可每天補充VC、VE製品,以增強免疫功能,減少中風的發生。每天500毫克VC可降血壓。

3、嚴格限鹽。食鹽中的鈉鹽攝入過高是誘發腦中風的關鍵因素之一,高鹽飼料可誘發實驗鼠腦中風,其機理是導致高血壓。因此,要在平時養成少吃鹽的習慣。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每人每天應限制在5克以下,有高血壓或腦中風家族史的應限制在每日3克左右。

4、低脂、低膽固醇。高血脂是弓|起動脈硬化的元兇,同時又是中風危險因素之一。 在飲食上,要多吃豆類及豆製品、蔬菜及菌藻類食品,主食以粗雜糧為主。上述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脂肪分解與排洩,減少脂肪的吸收。另外,茶、醋也有降血脂的作用,可適當飲用。蛋白質食品可適當增加深海魚類食品。少吃含膽固醇高、脂肪高的動物性蛋白質食品(深海魚類除外),雞蛋可每天1個,牛奶不限量。

5、水和木耳降血黏度。高黏滯血癥導致血液,黏度增加而使血液流動緩慢,容易出現血栓形成而引發中風。因此,最好的食療預防就是要多吃木耳。木耳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把木耳水發後用開水燙2~3分鐘後,直接控幹水分,用芝麻油、醋和少許鹽、味精拌著吃,最好晚餐吃這道菜效果更好。除此要大量喝水,茶水、酸飲料、鮮榨果菜汁及礦泉水、涼白開或綠豆湯都可以作為水分進行補充。養成每1~2小時喝1杯水的習慣,對預防血滯黏稠十分有效。

6、適當偏食。對中老年人,尤其有中風和高血壓、高血脂症家族史的人來說,根據.上述營養理論原則,適當的偏食有好處,它可以有效地干預動脈硬化的產生、發展,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從而達到預防腦中風的目的。

謝謝大家的瀏覽,我是助健康之完美張醫生,如果想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識,記得關注我喲!


助健康之完美張醫生


中風,到底是什麼病呢?

現代醫學中,如腦出血、腦栓塞、腦血栓等腦血管問題都歸入中風的範圍,面神經炎面癱也是,凡是是疾病來得突然,不醒人事,或清醒的情況突然出現口眼斜、失語或語言不利,或出現體偏廢的情況都是屬於中風。

中風嚴重的會死亡,中風後遺留下來的肢體偏廢,口眼斜症狀是後遺症,所以,這病得早些預防為妥。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