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你好,歡迎回到【醉讀人生】

我是文酒醉。

我們常說,付出並不一定就有回報,因為在找到明確的方向之前,我們往往做的都是無用功,比停滯不前更糟糕的是,迷茫地徘徊。

人生就是這樣,總得要作出取捨,如果我們什麼都想要,那麼大概率最後我們什麼都得不到。

其實年輕人現在晚婚晚育這件事就是一個在無形博弈和取捨的過程。或者準確地說這個世界在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催婚這件事,本質上就是在讓現在的年輕人在不同的維度做取捨,而沒有明確的方向的人就在猶豫和徘徊。

我們把事情拆解分析一下,這個事就會清楚很多。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結婚的成本越來越高

現在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上過大學,以前大學生是個稀罕物種,現在大學生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這也就導致大學生在這個時代變得“不值錢”。傳說中的高薪可能就只跟少數名校的畢業生有點關係。絕大部分大學生畢業生雖然說不上是一畢業就失業,但是收入一般都不會很高。

如果沒有跳級或者留級,一般是18歲參加高考,然後22歲大學畢業,按照以前的觀念年紀一到二十五、六歲就應該準備結婚了。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當然少部分沒有上過大學的朋友結婚會更早,可能到了二十五歲孩子都能出去打醬油了,還有一些少數非常優秀的人,畢業一兩年就年薪百萬,這當然都不再我們說的晚婚晚育的範圍內。

這個社會催年輕人結婚的年紀沒變,但是卻讓年輕人的結婚成本翻了無數倍,有車有房加彩禮,我們不說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一個普通的三線城市加起來要五十萬並不誇張,這裡買的房子還不能是全款,頂多是個首付。

一個22歲畢業才有收入三四年的大學生,不吃不喝他能夠攢出這五十萬嗎?

這根本就不可能。

花掉父母一生的積蓄結婚,讓我們心有愧疚

如果非要到了年紀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收入,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年輕人結婚就只能花掉父母半輩子的積蓄。

有人說,自己不想結婚就是不想花掉父母的“半條命”,聽起來有點心酸,但可能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真的就是這麼回事。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所以,大部分的年輕人會在無自覺地就選擇了晚婚晚育這條路,既然結婚的成本這麼高,我就先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等一等再說。

一定有人會說,父母攢錢就是給子女花的,他們也開心給自己的孩子花錢,父母願意,做子女的有什麼好矯情的?非要自己在外面打拼,放蕩不羈愛自由?

我想說,自由未必是年輕人追求的,但是我知道,那份虧欠與內疚卻是大多數人不想承受的。

但是這些話幾乎沒有人能對父母說出口,甚至很多人自己都意識不到,大部分人只會覺得奇怪,怎麼花父母的錢就讓人內疚了?

婚姻與生育會讓很多人失去“職場競爭力”

當然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會考慮另一方面的原因,之所以不想結婚是不想失去在職場裡的競爭力,特別是職場中的女性,這方面的擔憂會更大。

一旦自己懷孕就必定意味著自己要離開現有的工作崗位,同時就一定會有人要代替自己做相關的工作,離開簡單,想要再回到原來的職位就難了,如果是你所處的是一個競爭力很強的位置更是如此。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所以倒推回來,結了婚的女性一般也不敢短時間內就懷孕,那就不如壓根就先不結婚,很多人表示對不結婚理解不了,我想說那是你可能過年真的沒被周圍親戚朋友逼過婚,沒結婚的時候周圍人會催你不要眼光太高趕緊結婚,你結了婚就勸你生孩子要趁早,年紀太大對自己和孩子都不好。

這就像是個電視劇,一集接著一集。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也許說得都是對的,但是,他們不曾經歷我們的生活,也不能體會我們的壓力與無奈,對我們普通的年輕人來說,太多的事不是說說就能解決和改變的。

因為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做選擇不是得到,而是失去。

晚一些結婚,再留給自己一些時間成長和提升,期待能跟命運做最一下抗爭,幻想能改變自己平凡而平庸的一生,

我想,這是讓更多的年輕人晚婚晚育的真正原因吧。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作者 文酒醉

期待你的評論和分享!


年輕人晚婚晚育,除了沒錢,更可能是因為不想有一份虧欠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