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一段糟糕的關係,是你的權利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


歡迎大家到胡慎之微信公眾號(ID:hushenzhixl)菜單欄的讀者信箱答疑環節進行留言提問,

今天我們抽取了其中1位讀者的問題進行回覆。

讀者來信:

胡老師,您好!

男人總是說工作忙不回家,我懷疑他在外面有別的人,晚上睡覺忍不住會哭,平時容易煩躁對孩子發火,但是又很內疚。孩子很懂事,但是我心裡很愧疚,又很恨他爸爸。

胡老師,我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辦?孩子的以後怎麼辦?


離開一段糟糕的關係,是你的權利

這位讀者:

你好,歡迎你的來信。

你問到孩子的以後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們先暫時不考慮。因為養育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哪怕你跟你丈夫離婚了,那麼他作為孩子的爸爸,也是有責任和義務養育孩子的。所以關於孩子以後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們先暫且不說,我們來回答:我該怎麼辦?

從你的語言中我可以看到,你對跟丈夫的這段關係的依賴感是非常強的。對方可以直接影響到你生活的全部內容,包括你的情緒和感受、對生活的理解、以及每天的社會活動和人際關係;也就是說這段關係把你所有的東西都影響到了。

因此在這裡,你對另外一個人的依賴,已經到了非常深的程度,甚至於是一種糾纏的狀態了,這是你需要清楚的。

離開一段糟糕的關係,是你的權利

第二方面,當我們很希望依賴對方,但是又無法去依賴這段關係的時候,我們往往在家庭中間會轉向依賴親子關係,也就是孩子。我們很容易會把孩子變成一個要照顧我們的人,然後我們自己反而像個孩子。

所以一旦你的孩子不聽話、不乖、或者沒有滿足你的期望的話,你就會很生氣,然後指責他。孩子可能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是因為他比較弱,你比較強,而且孩子對媽媽的愛是原始的,所以他就變得必須要去照顧你。

因此在這裡,你把對夫妻關係的依賴轉到了親子關係中,這可能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

另一方面,當你責怪了孩子以後,又很愧疚,說明你在這個過程中間似乎還要去維持一個虛假的自己。就是你一方面覺得已經很無力了,但是你又覺得自己必須是一個非常盡責的好媽媽。

那麼其實我們首先要承認一點:

作為一個媽媽,你現在確實遇到了一些難處,以至於你無法很好地去做一個好的媽媽。這個是很重要的。

同時,在學習成為一個好媽媽之前,我們先做一個自我負責的人。當你發現一段關係沒辦法依賴的時候,你必須要跟這段關係做一個離別,而不是不斷改變你的依賴對象。既然我得不到照顧,那麼我就學習如何自我照顧,自我負責。

我經常說,這就是生活。不管是婚姻關係還是其他關係,對方都不可能是你生活的全部。但是作為現代人,我們還有其他的社會關係,也能在其他的社交中間得到樂趣,或者有自己投入的愛好,自我成長的需求等等。所以在這裡,我們要重新去看待自己,給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創造。

離開一段糟糕的關係,是你的權利

至於你該怎麼做這個問題,我不能給你任何的建議。我認為一段關係如果讓你感覺到很糟糕了,那麼離開也是你的選擇。當然,離開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負氣的或者決絕的離開,而是雙方能夠呈現一個真實的狀態,然後告訴對方要離開。同時在法律上,我們也需要做一些對自己的保障。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懂得尊重對方。這能讓我們覺得在這段關係中,自己是有價值的。如果我們能夠真實地體會自己,接納自己也有虛弱和脆弱的時候,那麼給到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好的。

因此有的時候我們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也不需要隱瞞太多,而更多的是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呈現在孩子面前。

這可能才是孩子需要的媽媽,而不是一個非常依賴,同時又覺得為了這個世界付出很多的媽媽。

< The End >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