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大師——愛情是一場美麗的疾病

現代人缺少的東西太多,在這個繁忙的大城市中,人人工作為上,人人渴望成功,愛情自自然然變成了包袱,每天都有無數男女為了瑣碎事而大吵大鬧,喊著要分手。說分手的一刻,總是讓人躊躇,當現代人擁有了自由戀愛的權利後,並不代表就同時獲得駕馭好愛情的能力。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愛情如果都能簡簡單單, 那世間的痴男怨女們該省卻多少麻煩。可問題往往就是, 你想以身相許, 人家或許只想趕快跟你say bye, 然後去尋找下一位Mr.Right。愛情的開始很簡單, 有時候只需要一個眼神就夠了, 但是要結束卻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飯要一口一口地吃, 手要一步一步地分。唯我情深志誠心意重, 一生廝守;看誰皮糙肉厚腹中空, 敢稱成功”。

分手大師——愛情是一場美麗的疾病

如果不理解?那就接著往下看。

愛情也在這個社會中逐步蛻變為一種物化的性別聯盟和性別消費。葉小春, 獨自在城市打拼, 習慣一個人生活, 萬事不求人。外表彪悍實則內心軟弱, 渴望真愛、也成為當今社會“剩女”的代表。用鄧超的話形容, 就是“一個叫春的姑娘”。片中的顛覆性形象用語言形容就是“她有強烈的神經質、嚴重的狂躁症。”造型上, 素面朝天, 不修邊幅是角色常態;隨便紮起的頭髮, 一直捂在臉上的口罩, 出門防毒面罩全副武裝, 情緒不穩定有“自殘”傾向。根本沒考慮過形象問題。沒形象也是一種形象。

當世界上一大批剩男剩女還在為相親一事苦苦所逼之時,一項無節操、顏具創意的奇範業務——“分手大師”卻應運而生。就電影本身而言,電影開篇為了表現“分手大師”這一職業存在的合理性,上演了一場又一場關於男人因各種理由甩脫女友的故事。分手一事每分每秒都會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方式開啟,但是分手的理由卻總是難以言表。鄧超極盡自己戲逮之能事,或化身毛里求斯國王,或慘成娘娘腔,或用苦肉計,或造勢為黑社會大哥大……各種無厘頭搞怪造型輪番轟炸,令人應接不暇。

分手大師——愛情是一場美麗的疾病

愛情本該你情我願。但是“世界上沒有拆不散的情侶,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誘惑”。一旦情感出現缺口,誘惑乘虛而入,衝動便會戰勝隱忍,放縱即能戰勝自律,感性取代理性之後,愛情就成了泡沫,進而名存實亡。如果說“分手大師”僅僅是使用各種手段將愛情的雙方間離,那顯然很沒有水準,它的更高意義在於讓愛情成為泡沫時產生的疾病在分手過程中消失。

“分手大師”梅遠貴(鄧超飾)因為家庭遭遇變故,在自己的成長中就已經見證了太多關於愛情的滄桑與悲涼,“我不願意相信愛情,是因為看到我父母。我爸爸有多愛媽媽,他自己就有多宰苦”。他的內心中總有一種不安的分子在擴散,明明不抽菸,卻隨身帶著打火機,孤獨地吞噬著家庭和社會中體驗到的因愛帶來的落寞與苦澀。所以,當他看到葉小春(楊幕飾)獨自一人在空曠的房子裡對著手機,說著得不到回應的心事時,他才真正明白孤獨的人何其相似,而這一單愛情不能作為一項有形的買賣來經營,他要去拯救——拯救一個與他同類的人。現代人缺少什麼?缺少務虛的信仰精神,缺少血性玉石般的品格,缺少專注投入的秉性,而這所有一切美好的德行,都在葉小春這一人物形象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她是一個地道的北漂女漢子,她活潑樂觀、執著堅強,為著自己心中的目標不斷朝前行著;她是成功學的忠實信徒,白天出去發傳單,晚上蝸居看美劇:她看似有著穩定的工作,但她只有在寂寂無聲的晚上才能做回最真實的自己。正所謂冷暖自知,她拼命努力也不過為了掩飾自己的柔軟,她想要收穫的幸福僅僅就是能夠在累的時候有個停。靠的港灣。而她單純、天真地以為老菠蘿能夠為她帶來這一切,所以她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愛得純粹、愛得深沉。葉小春代表了某個群體,她始終堅定地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走下來就能獲得成功,其實愛情也一樣。

分手大師——愛情是一場美麗的疾病

她的這種韌勁亦是梅遠貴所認同與渴望的,原本為錢而接下的分手單子,在與葉小春的共同攜手下,他們拼搏、奮進,無論是鳥巢旁的秀場,還是丁臺上的賣力演出,無疑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城市中生存的縮影。於是,這場分手的買賣就逐漸演變成了一次成功的愛情牽手。所謂的拯救,不僅是讓葉小春看清了成功大師那些卑都無恥的行徑,選擇了與過去的告別,同時也讓梅遠貴本人獲得了一場新生,從此他走出了孤寂、蠟縮的陰影,在他倆合作、相伴的年華里,始終充斥著愛與信任。兩個人誤打誤撞最終相愛,愛情疾病的泡沫在空氣中漸漸稀釋,最後消失不見他們的愛情故事詮釋了一個道理:愛情雖美,卻要忍受過程中的磕辭與分手時的痛苦;縱使帶刺,我們依然要相信它的美好。也許羅曼·羅蘭的“英雄主義”還可以加上這麼一句“在認識愛情的真相後依然相信愛情”,因為它是一場美麗的疾病。

分手大師——愛情是一場美麗的疾病

“請用心傾聽,山谷裡有你的回聲,快飛上夜空,煙花中是你的笑容,獨行太久心會變堅硬,只有愛會讓它鬆動。”作為這部戲的主題曲,《山谷裡的回聲》在戲中響起的時候,多少有點觸動到心靈。這城市或許就像一個山谷,我們或許只是渺小的存在,但就像梅遠貴對葉小春所說的,只要我們用力喊,就一定會有迴音。偶爾我們會孤獨,會乏力,但總有那麼一些人願意傾聽我們的聲音。正如葉小春和梅遠貴也終於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對方,找到屬於他們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