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首場“雲審核”現場獨家還原:多地證監局聯手“五方面”確保


IPO首場“雲審核”現場獨家還原:多地證監局聯手“五方面”確保

導讀:“從參會具體人員、人員健康、防護措施、會議網絡與設備、現場組織等多方面都需要考慮周到,以確保了會議的順利進行。”知情人士透露,IPO“雲審核”往往涉及多區域同步連線,除發行人代表和發審委外,保薦人也可能處於第三地,就需要協調多方來組織審核。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news)獨家原創首發


3月5日上午,史無前例的IPO發審會首場“雲審核”結果出爐,當日第一家上會亦是首家接受視頻連線發審審核的企業——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豪美新材”)順利通過審核,這也為此番IPO發審會借用“雲審核”模式的重啟拿下了一個開門紅。

在豪美新材成功過會後,當日第二家上會受審的企業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隨後順利通過發審。

早前,叩叩財訊已經獨家報道了此次IPO發審會將採用現場+視頻遠程審核模式重啟,並詳細介紹了該模式審核的具體流程(詳見獨家|IPO發審會重啟首試“雲審核” 家族股權糾葛暗湧,豪美新材攜瑕疵吃“螃蟹”)。

據叩叩財訊獲悉,IPO發審會開啟的“雲審核”模式,並不意味著在發審過程中對上會企業的參審人員的監管也採用遠程模式,同樣,也並不意味著發行人可以隨意選定場所通過視頻與發審委進行答辯。

按照IPO發審會“雲審核”要求,發審委員將在遠在位於北京金融街上的證監會總部大樓會議室內進行提問,而申請發行人和中介代表則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在企業所轄的地方證監局內接受視頻問詢,同時要求地方證監局的相關監管人士在場進行全場監督,並全程視頻錄像,以防止出現一些違規的行為。


“今天首次採用IPO發審‘雲審核’模式,效果基本上是達到了前期預期的。”3月5日晚間,一位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天的“雲審核”現場,除了發審委與申請人分處兩地外,所有的審核流程與以往的線下審核並無二致。

不過,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因為是發審委首次採用“雲審核”模式,視頻連線的當地證監局也是首次進行該審核模式,雖然在流程上不存在問題,但在一些技術層面,因為大家都不太熟悉,都還處於摸索階段,使得當日的審核時間則比預計的稍長。

1)首場“雲審核”現場還原

IPO首場“雲審核”現場獨家還原:多地證監局聯手“五方面”確保

首家嘗試IPO“雲審核”的企業為廣東省屬企業。


3月5日一早,按照規定,豪美新材董事長董衛峰在內的幾名企業代表便需要在廣東證監局及有關人士的全程監督之下接受“雲審核”,通過攝像頭和視頻鏈接,遠在北京金融街富凱大廈——證監會總部所在地,參與當日審核的7名發審委與該項目預審員都已經正襟危坐在鏡頭的另一方。


按照流程,在證監會總部的會議室裡,首先由預審員向發審委員作項目陳述,其後在遠在千里之外的申請發行方主要負責人通過視頻向發審委介紹了其此次的參會人員並按照事先排定的座位落座,隨後發審委、申請者雙方便開始通過視頻語音進行常規的提問和答辯。

“當日第一場發審會上,發審委提出的問題並不多,問題也不復雜,但可能是審核雙方最開始都還沒有適應這種模式,加上對視頻設備的運用也並不熟悉,審核的推進還是並未有現場審核般流暢。”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表示,最開始雙方都有點不太適應,對於一些提問和回答也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而要求對方補充重複,但後半程的審核就比較順利了。


“在‘雲審核’的籌備過程中,證監會方面與發行人、中介保薦機構會保持密切溝通,從參會具體人員、人員健康、防護措施、會議網絡與設備、現場組織等多方面考慮周到,以確保了會議的順利進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IPO發審會議的“雲審核”很多時候往往涉及到不止兩方,而會採用多區域同步連線,除了發行人代表和證監會發審委外,保薦人代表也可能還處於第三地,但發行人和保薦人代表皆需要去其所在地的證監局進行該次“雲審核”,這就需要協調多方來組織審核。

據悉,當日對首家進行“雲審核”的豪美新材,發審委方面僅提出了三方面的問題,其一是針對其主要廠區因土地用地變更問題將發生搬遷,要發行人代表說明搬遷事宜的進展;其二則是對其主營業務持續增長的原由和合理性;最後則是關於其產品銷售模式的一些說明。

與以往現場審核類似,在完成提問環節後,申請人退場,發審委員隨後對豪美新材的審核結果進行合議並投票。大約半個小時左右,首單IPO發審委“雲審核”結果出爐,通過現場視頻宣佈,豪美新材IPO獲得通過。

事實上,在豪美新材上會之前,市場對於這家“兄弟式家族企業”的IPO充滿了質疑,除了其業績波動問題和應收賬款的持續增加,其歷史出資的不實和可能出現的家族股權紛爭問題都被視為上市的風險點。

“第二場對三人行的審核在流程上則更較首場順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對三人行的審核中,發審委問題明顯比豪美新材多,共提出了5大方面近20個問題,不過結果依然是皆大歡喜,最終2020年春節後首場IPO發審會以兩家企業全數通過的結果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有意思的是,三人行因其創始人錢俊東在上大學時靠校園“倒賣”商品而發展起家,而被外界戲稱為“校園倒爺”。不過就是這家最初由為大學生提供家教信息、電話卡銷售等服務的大學生創業企業,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在這位頗具傳奇色彩傳奇的“校園倒爺”帶領下,即將成功轉身為上市企業。

“選擇這兩家企業作為IPO重啟的首輪上會企業,並最終皆悉數通過,也應該有監管層的考慮。”3月5日下午,上海一家券商保薦代表人士向叩叩財訊表示,疫情之下,IPO發審會缺位一個半月,市場急需要監管層傳導積極正面的信息以重拾大眾信心,今日發審委2審2過,則讓行業看到了監管層“超越疫情障礙,確保IPO常態發行的決心。”

2)疫情影響成發審會重要關注點

IPO首場“雲審核”現場獨家還原:多地證監局聯手“五方面”確保

據叩叩財訊獲悉,作為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首場IPO發審會,除以採用“雲審核”模式受到外界關注外,在發審會現場,發審委的問詢中,疫情對企業的相關影響則成為了在此前企業IPO初審會時以及下發給企業“反饋函”中並未出現過的一道“超綱題目”。

在當日對豪美新材的審核答辯中,雖然發審委一共對其僅提出了三方面問題的問詢,但其中兩方面皆涉及到新冠病毒的影響。

如在詢問豪美新材的搬遷計劃時,發審委要求其說明“近期新冠疫情對發行人搬遷計劃的影響”,在其後對其主營業務收入持續性的問題中,發審委亦要求其“說明近期新冠疫情對發行人生產經營的影響,擬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其有效性。”

“證監會目前對疫情可能造成的對擬上市企業的影響非常關注。雖然隨著發審會的重啟,整個疫情對IPO的流程影響已經降至最低,但從企業基本面層面來看,疫情的出現很可能使得一些擬IPO企業出現業績變臉、行業趨勢變化等不符合發行條件的情況,如何讓發審委員相信疫情的影響對企業而言並不會造成發行障礙,這也成為了近期諸多企業擬上市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在證監會給擬IPO企業反饋函中,已開始要求券商補充本次疫情對發行人的影響情況,包括影響面及具體表現、時間預期、目前及未來業務和財務數據、經營業績可能變化程度、有無重大持續經營問題。

“有關疫情對企業的各方面影響,在之後的發審會上很可能將是一個常規問題,建議即將上會的企業也在這方面多做準備,能夠較為全面地解答發審委的相關顧慮。”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表示。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