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羅丹的作品《巴爾扎克像》在藝術史中的地位為何那麼高?

微兒美術


法國雕塑家羅丹(1840年——1917年)被譽為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1475年——1564年)之後,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雕塑大師。

羅丹一生總共創作了300多件雕塑作品,以及幾十幅油畫、水彩畫和素描作品,同時還參與了一些重要建築物的設計工作,是一位全能型藝術家。

在羅丹的眾多雕塑作品中,至少有兩件作品具有劃時代意義。

第一件作品是創作於1880年的《思想者》,此作品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詩人但丁(1265年——1321年)為原型,塑造了一個體格健壯的男子,用右手託著下巴,坐在臺階上凝神沉思的形象。

《思想者》以高超的寫實技巧和概括能力,把精神內涵與人物造型完美地合二為一,形神兼備,是對歐洲從文藝復興以來,對人們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因此,《思想者》跟《斷臂的維納斯》、《大衛》並列的西方三大雕塑作品,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很高。

《巴爾扎克像》

第二件作品就是創作於1898年的《巴爾扎克像》,以與眾不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思維,給西方美術帶來了驚喜,引領了以後雕塑作品的審美趨向。

巴爾扎克(1799年——1850年)是法國19世紀的大文豪,留下了《人間喜劇》、《驢皮記》、《高老頭》等鴻篇鉅著。

羅丹正是閱讀巴爾扎克的文學作品長大的,對巴爾扎克非常崇拜,成為雕塑家之後,他一直抱有對巴爾扎克塑像的宏大願望。

1891年,51歲的羅丹早已成為整個歐洲最有名的雕塑家,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為巴爾扎克創作一幅雕像。

接到創作任務後,羅丹喜憂參半。

喜的是他終於可以為偶像來創作作品了,憂的是採用什麼樣的創作技法和藝術理念去表現巴爾扎克,成為羅丹擔心的事情。

羅丹的擔心源於兩個因素。

一是他本人並沒有親眼見過巴爾扎克,巴爾扎克的樣貌長什麼樣子?性格特徵是什麼?這些情況他幾乎一無所知。

羅丹

連羅丹本人也說:我考慮的是他的熱情工作,他的艱難生活,他的不息的戰鬥,他的偉大的膽略和精神,我企圖表現所有這一切。

跳開形象上的塑造,去著重表現巴爾扎克的精神世界,雕塑出自己心中認為的巴爾扎克的樣子,是羅丹有把握做到的。

於是,羅丹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閱讀巴爾扎克所有的文學作品,還動手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畫了40多幅巴爾扎克的畫作,期望通過在繪畫創作中,加深對巴爾扎克的印象,能把握好一代大文豪的形象外貌和精神特徵。

二是在此時,西方美術已經發生了徹底變革,各種現代美術思潮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抽象思維和寫意技法給西方美術提供了新的表現方式,不論是雕塑還是繪畫,寫實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羅丹之所以能從19世紀的雕塑圈脫穎而出,源於他比其他雕塑家更有思想,更有前瞻性,能站在美術思潮不斷髮展的制高點上,看到幾十年後人們的審美趣味。

所有美術形式,為了保持自身的活力和競爭力,需要不斷創新,在創新過程中,美術思維和創作技巧從來都是不斷吸收新的理念和技法,從而推進美術變革和發展。

羅丹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才力排眾議,塑造了全新的《巴爾扎克像》。

《巴爾扎克像》

展現巴爾扎克在生活中的一個細節,然後讓這個細節去告訴觀者,巴爾扎克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羅丹特意在作品中安排巴爾扎克在月光下漫步,巴爾扎克身披寬大睡袍,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兩眼炯炯有神,盯著前方沉思。

或許是巴爾扎克熬夜寫作一夜,抽空出來散步,或許是月光很美透過窗戶落在書案上,吸引巴爾扎克出來賞月,也或許是巴爾扎克聽到了心靈的召喚,走進寧靜的戶外,正在構思另一部鴻篇鉅著。

從造型的完整性和精確性上,這件《巴爾扎克像》確實不夠寫實,但整體風格如同大寫意中國畫,以點帶面,用一個細節含蓄委婉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狀態,打開了觀者的聯想之門,引導觀者去想象現實中的巴爾扎克究竟是怎樣的人。

巴爾扎克的這種創作手法,在後來直接引領了藝術家創作抽象雕塑的風潮,開啟了西方美術現代雕塑大門。

這就是這件雕塑作品在藝術史中的地位。


鴻鵠迎罡


《巴爾扎克像》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文壇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激情和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羅丹對他非常敬慕,十分樂意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雕塑一尊巴爾扎克像時,他當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在羅丹10歲時,巴爾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閱讀、考察和研究,前後作了四十多件形象習作,著意刻畫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徵。雕刻家認為,創造形似的巴爾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慮的是他的熱情工作,他的艱難生活,他的不息的戰鬥,他的偉大的膽略和精神,我企圖表現所有這一切”羅丹塑造的巴爾扎克是個夜間漫步的形象。文豪習慣於夜間穿著睡衣工作,所以羅丹讓他披著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寬大的睡衣包裹著屹立的巨人。據說原來作的小稿中,巴爾扎克有一雙智慧的手。羅丹在徵求他的學生、助手布爾德爾的意見時,布爾德爾讚美地說:“他這雙手雕得太好了!”羅丹聽後拿起錘子就砸掉了這雙手,因為他怕這雙手過分突出而讓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面部精神被突現了出來,在月光下好像獨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逸風堂文化


羅丹眾多的作品中,引起最大爭議的是他晩年所作的《巴爾扎克像》。羅丹很欣賞詩人拉馬丁形容巴爾扎克時說的"他代表著大自然的威力"。羅丹用極奔放的手法,塑造了披著睡衣、在深夜寫作時起身緋徊的巴爾扎克。作者正仰首遠望,似乎在向黑暗勢力挑戰,他的碩大的頭腦裡裝著那個想象岀來的充滿激盪的社會,正使他激動不安。他那氣度,使人想起作家自勉的銘言:“拿破崙用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要能做得到!”。羅丹的《巴爾扎克像》與他的許多作品一樣,在19世紀法國雕刻藝術發展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綠地蒼狼的詩畫世界


《巴爾扎克像》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文壇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激情和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羅丹對他非常敬慕,十分樂意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雕塑一尊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像(9張)

 像時,他當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在羅丹10歲時,巴爾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閱讀、考察和研究,前後作了四十多件形象習作,著意刻畫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徵。雕刻家認為,創造形似的巴爾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慮的是他的熱情工作,他的艱難生活,他的不息的戰鬥,他的偉大的膽略和精神,我企圖表現所有這一切”羅丹塑造的巴爾扎克是個夜間漫步的形象。文豪習慣於夜間穿著睡衣工作,所以羅丹讓他披著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寬大的睡衣包裹著屹立的巨人。據說原來作的小稿中,巴爾扎克有一雙智慧的手。羅丹在徵求他的學生、助手布爾德爾的意見時,布爾德爾讚美地說:“他這雙手雕得太好了!”羅丹聽後拿起錘子就砸掉了這雙手,因為他怕這雙手過分突出而讓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面部精神被突現了出來,在月光下好像獨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集嚴謹的資料和大膽的設想這兩種崇高創作主旨於一身的巴爾扎克像誕生了。這尊耗時七年的偉大塑像融合了無數關於這位法國大文豪的史料和羅丹最深邃的理解。但當這座傲然獨立的紀念碑,它附著其上的存在於結構和線條中的偉大靈魂展出在沙龍的時候,卻遭到了文人學會的猛烈抨擊。緊隨其後的是羅丹支持者的反擊,造成當時美術界一場浩大論爭。



默片藝術


《巴爾扎克》——這哪兒還有一點傳統的影子?!這個舉世聞名的大文豪的紀念像,竟被塑得如此粗俗、難看、坑凹不平,和古典美的典雅高貴相去甚遠。於是眾怒譁然。當時的文學家協會主席皮斯內當著參觀者的面,在塑像前怒吼:“這叫我感到噁心!”“巴爾扎克連手都沒有,難道他是用腳趾頭寫書嗎?”他認為它“根本不像人”“只有蔑視人類的藝術家才能做出這樣的作品。”文學家協會以1l票對4票拒絕接受《巴爾扎克像》,巴黎市政廳也決定不允許在市內任何地方放置它。儘管有許多藝術家對此提出抗議,併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打算籌集三萬法郎捐款,以便從羅丹手中買下巴爾扎克像,表示對藝術家的支持,但羅丹拒絕了這一好意,堅決退還了一萬法郎的預付費(連同利息)。他把巴爾扎克像拉到巴黎附近的農村侔峒,放到自己別墅的花園裡。他堅信這是他自己所做的最好的塑像之—,只要它達到了自己所滿意的地步,其它都無關緊要!

是的,這是羅丹的巴爾扎克,是藝術家心中的巴爾扎克,是真實的巴爾扎克。羅丹自己說:”作品《吻》的內在感情無疑是吸引人的。但在這個群像中我沒有任何創新。這個主題是按照學院派傳統來處理的,雕像本身很完整,但人為地與社會環境相脫離。相反,我的《巴爾扎克像》,他的動態和他的摸樣,使人聯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會環境……”(引自 “國際美術資料”1979年4期中的“羅丹材料三種”,阿伯特·阿爾尚著,陳桂花節譯)。

羅丹沒有把巴爾扎克塑成一個頭戴大禮帽、手拿文明棍、身穿燕尾服、一本正經、正在讀書、正在寫作或正在低頭沉思的大文豪模樣。總之,毫無歷史先賢、偉人之紀念像所應當有的尊貴模樣,而是把他塑成一個不修邊幅、蓬頭垢面的樣子,加上雕塑手法的毫無修飾、塑像表面不是呈光滑圓潤而是坑凹粗陋的形態,更增加了人物的粗俗獷達之氣——正是這粗俗之氣,卻是假充高稚的世俗之輩所不能接受的。這是羅丹對巴爾扎克內在精神的獨到見解。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是一部偉大作品,但它的每一篇小說都是在用精確細緻的描寫來刻劃巴黎社會的種種粗俗醜陋、百孔幹瘡之貌。讀其作品,人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好象是在藉助巴爾扎克提供的一面特殊的顯微鏡,一個接一個地看著那些放大了的千百種人類社會的膿皰爛瘡,並且好像還看見巴爾扎克像一個在病毒面前毫不畏懼的大夫,正在把它們一個個在你眼皮底下擠破,流膿流血流黑水,直看得你噁心想吐。這種以獷達而又犀利的筆法,直截了當地描寫現實中真實的粗俗之貌、專揭人類醜惡的作法,不是那些或喜吟風弄月、或喜神遊玄境、神經纖細脆弱、清高厭俗的書生和文人所能為之。它需要一副洞察幽微而深明大義的頭腦,一顆頑強堅韌而又充滿人性的心,一對犀利的眼睛,一個靈敏的鼻子,一種解剖家的技巧和膽量,還需要有極為健全的神經、足夠強壯的體質和一個好胃口。而羅丹的巴爾扎克像,則把這些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這樣一個巴爾扎克,才寫得出《人間喜劇》那樣一部驚心動魄的宏偉鉅製——他披著散亂的頭髮,鬍子拉渣,滿是皺褶的長袍凌亂地裹著他那臃腫然而魁偉粗壯的身子。他洞察世界,虛懷若谷,為事業勤奮不輟,卻無暇顧及自己眼皮底下的瑣事——不修邊幅,不拘小節。他高揚著頭,充滿了自信,像一頭警覺而傲視的雄師般偉岸;深陷的眼睛,看著他無所不看穿的世界,他正在邁步向前,這也是他思索的信號。仔細看他的臉,仍可發現羅丹的古典傾向:它的表情是複雜的,既有自信和傲慢,又有憂愁和溫情;既蔑視,又寬容……它達到了細節的真實深刻,又達到整體的簡潔和諧,具有紀念碑雕像的渾然一體的氣派。暗影在它坑凹不平的身上找到了許多藏身之所,光線只在突出的地方閃亮著。多處複雜重疊的暗影,為雕像籠罩上陰鬱的悲劇氣氛,巴爾扎克彷彿永遠是在雙重(自然和社會)的黑暗中踟躕,僅僅是窺視著、渴盼著那可疑的光明。

這座雕像一直在羅丹的花園中佇立著,陪伴羅丹渡過了自己一生中最後的時日。只有他倆才互相需要和理解。直到羅丹去世22年後,1939年,法國政府才解除禁令,把這尊雕像聳立在巴黎街頭。感謝羅丹。現代人走向這座雕像時,他們透過那帶有藝術性的粗俗意味的蓬亂頭髮和邋遢長袍,透過它表面的坑凹不平所顯示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光影變化,一眼就看出了巴爾扎克----這正是他們所終於認識到和所要尋找的巴爾扎克。


威武先生正傳


羅丹創作這尊《巴爾扎克像》塑像花費了七年時間。巴爾扎克身披睡袍,昂首仰視前方。羅丹將這位文學大師睿智、深邃而又富於激情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這尊雕像卻沒有手,原來,他的一位弟子看完雕像後對其讚不絕口,並將目光停留在雕像的手上,大聲地喝彩說:“先生,這是我看到過的最精美的一雙手啊!”不料羅丹聽了這話,臉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他再次審視自己的作品,彷彿看出了問題的所在。他又叫來幾位弟子,他們同樣對雕像的雙手感興趣,羅丹變得異常不安,他決然地抄起斧頭砍去了巴爾扎克雕像的手。原來羅丹以為:巴爾扎克是個有著豐富思想的偉大作家,要通過他碩大的頭顱和偉岸的身軀來表現。

而雕像的手太突出,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已不屬於這座雕像的整體,反而破壞了這尊雕塑的完整性,所以必須砍掉它。被卸去雙手的巴爾扎克雕像卻因此而更具藝術感染力,成為羅丹雕塑作品的傳世之作。

擴展資料:

《巴爾扎克像》,形神俱備,是一個全新的人體雕塑理念,當作品於1898年在沙龍展出時,激起了廣泛的社會抨擊。說它是“印象主義”,是怪異的、病態的表現,脫離現實的人體的塑造型式。有的尖刻的批評者甚至把這尊雕像說成是“麻袋裡裝著的癩蛤蟆”。

作協拒絕接受它,作協主席——詩人揚·愛卡德因拒收訂貨而氣憤得辭了職。作家左拉、法朗士、畫家莫奈、勞特累克、音樂家德彪西等人,聯合起來支持羅丹,並發表了宣言。最後,羅丹不堪忍受這種長時間的爭執,毅然決定把作品運回自己的工作室,退還了稿費。

但他堅信:“假如真理應該滅絕,那麼後代就會把我的《巴爾扎克像》毀成碎塊,若是真理不該死亡,那麼我向你們預言:我的雕像終將立於不敗之地。”1939年,這座雕像終於被鑄成銅像矗立在巴黎,此時,羅丹已逝世22週年。


娛樂星光村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箇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1834年,完成對《高老頭》的著作,這也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

一、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

1891年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雕塑一尊巴爾扎克像, 羅丹對巴爾扎克非常敬慕,十分樂意為他塑像。羅丹當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

羅丹10歲時,巴爾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閱讀、考察和研究,前後作了四十多件形象習作,著意刻畫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徵。

羅丹認為,創造形似的巴爾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慮的是他的熱情工作,他的艱難生活,他的不息的戰鬥,他的偉大的膽略和精神,我企圖表現所有這一切”。

羅丹塑造的巴爾扎克是個夜間漫步的形象。文豪習慣於夜間穿著睡衣工作,所以羅丹讓他披著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寬大的睡衣包裹著屹立的巨人。羅丹認為:“我的巴爾扎克像,他的動態和模樣使人聯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會環境,他與社會生活是不可分離的,他是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他還認為:“巴爾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頂峰,是我全部生命奮鬥的成果,我的美學理想的集中體現”。

二、飽受社會激烈的爭議

這尊耗時七年的偉大塑像融合了無數關於這位法國大文豪的史料和羅丹最深邃的理解。但當這座傲然獨立的紀念碑展出在沙龍的時候,卻遭到了文人學會的猛烈抨擊。緊隨其後的是羅丹支持者的反擊,造成當時美術界一場浩大論爭。

《巴爾扎克像》,形神俱備,是一個全新的人體雕塑理念,當作品於1898年在沙龍展出時,激起了廣泛的社會抨擊。說它是“印象主義”,是怪異的、病態的表現,脫離現實的人體的塑造型式。有的尖刻的批評者甚至把這尊雕像說成是“麻袋裡裝著的癩蛤蟆”。作協拒絕接受它,作協主席——詩人揚·愛卡德因拒收訂貨而氣憤得辭了職。作家左拉、法朗士、畫家莫奈、勞特累克、音樂家德彪西等人,聯合起來支持羅丹,並發表了宣言。最後,羅丹不堪忍受這種長時間的爭執,毅然決定把作品運回自己的工作室,退還了稿費。但他堅信:“假如真理應該滅絕,那麼後代就會把我的《巴爾扎克像》毀成碎塊,若是真理不該死亡,那麼我向你們預言:我的雕像終將立於不敗之地。”1939年,這座雕像終於被鑄成銅像矗立在巴黎,此時,羅丹已逝世22週年。

三、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羅丹為雕塑像花費了六年時間,數易其稿,最後選擇了《人間喜劇》作者在靈感的召喚下,半夜披衣起床的情景。人物的全身包含雙手在內,都被裹在寬大的睡袍之中,以突出那毛髮散亂碩大智慧的頭顱。手法的奔放可比中國畫酣暢的潑墨。

結果,這件神品卻被譏為“麻袋片中的蛤蟆”而遭拒絕。人們當時認識不到它已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事實上,甚至連羅丹自己也未能再超越它。羅丹作為一位真正的雕塑家,始終關注著人,但他並不把精神集中在人的形體上,而更關心人的心靈、人的感情、人的命運和人的力量。這種態度貫穿在他富於創造性的一生中。在表現偉大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時,他不斤斤計較於細節的精雕細琢,反覆探索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展示這位天才的精神氣質。他為此選擇了極其簡單而又極富特色的構圖,披裹著睡袍的巴爾扎克昂首凝思的瞬間,生動有力地體現了他在夜晚沉迷於創作的情景。

正如德國大詩人里爾克形容的,這一雕像傳達出巴爾扎克創作時感到的“驕傲、自大、狂喜和陶醉”。羅丹創作時,力求捕捉住最關鍵的東西,而不追求面面俱到,他這種寫意性的處理方式,從他在雕像上刪除巴爾扎克手的傳說中可以感覺得到。


莊子之水


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文壇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激情和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羅丹對他非常敬慕,十分樂意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國文學家協會委託羅丹雕塑一尊巴爾扎克像時,他當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在羅丹10歲時,巴爾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閱讀、考察和研究,前後作了四十多件形象習作,著意刻畫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徵。雕刻家認為,創造形似的巴爾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慮的是他的熱情工作,他的艱難生活,他的不息的戰鬥,他的偉大的膽略和精神,我企圖表現所有這一切”羅丹塑造的巴爾扎克是個夜間漫步的形象。



傑pual


 羅丹不斤斤於細節的精雕細琢,而是傾全力於文學天才的精神氣質的展現。高揚的頭顱充滿了自信,有著雄獅般的偉岸;深陷的眼睛似乎可以洞穿世界。

巴爾扎克的表情是複雜的,既有自信和傲慢,又有憂愁與溫情;作品達到了細節的真實深刻,整體的簡潔和諧,具有紀念碑雕像的渾然一體的氣派。暗影在坑窪不平的身上找到了許多藏身之所,光線只在突出的地方閃亮著。多處重疊的暗影,為雕像籠罩上陰鬱的悲劇氣氛。巴爾扎克彷彿永遠是在自然與社會的雙重黑暗中踟躕,僅僅是窺視著、渴盼著那可疑的光明。

  在藝術之路上,羅丹邁出了由古典到現代的最艱難的一步,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使寫實不再是現代雕塑的主要追求,而是通過雕塑傳達出人物內核的本質。法籍華人藝術家熊秉明指出:“在他之後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膽地改造人體,更自由地探索嘗試,更痛快地設計想象世界中詭奇的形象。現代雕刻從此成為可能”,“羅丹的出現,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變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約束打破。他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作為創造的出發點。雕刻首先是一座藝術品,有其豐富的內容,有它的自足性。所以他的作品呈現的時候,一般觀眾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驚駭,繼之以憤怒、嘲諷,而終於接受、欣賞。”


翁子涵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國雕塑藝術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紋理和造型表現他的作品,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響力,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羅丹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個偉大的雕刻家。雕塑家羅丹雕塑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座偉大的雕像—— 《巴爾扎克像》。正是這座雕像,使羅丹在其一生的最後時刻,把他的一隻腳有力地邁進了現代主義的門坎兒。對於歐洲雕刻史來說,它是一個里程碑。

1891年,在法國文學家協會主席左拉的推薦下,羅丹接受了製作文學協會訂購的巴爾扎克像的任務。儘管羅丹預見到官方的訂貨是不易對付的,他預見到他們永遠也不會允許他按照巴爾扎克的真實面目去雕塑,但是,羅丹非常敬仰巴爾扎克和他的鉅著集《人間喜劇》,羅丹認為這就是他的《聖經》,因為它教會他如何觀察和描繪。所以,與其說羅丹是為了文學家協會來雕塑巴爾扎克像,不如說僅僅是為了巴爾扎克本人,或者不如說是為了藝術。

為創造一個真實而又具有藝術性的巴爾扎克像,羅丹做了許多準備工作。他去巴爾扎克的出生地圖爾旅行考察了一個月。他派助手跑遍巴黎,找來許多和巴爾扎克形象近似的模特兒,雖都不盡滿意,但羅丹還是據此做出了17個I0尺高的巴爾扎克像。他召集了他的助手和學生(其中有兩個是後來與羅丹齊名的雕刻家布德爾和馬約爾)一起來審查,聽取意見。但最終無一能使其感到滿意。這件塑品一經展出,就被譏諷為“麻袋裡的蛤蟆”“被水澆過的鹽塊”“流著油的蠟燭”。法國文學家協會以“我們不能接受一件認不出是巴爾扎克的雕塑”為由將它拒之門外。面對多方指責,羅丹一方面辯解,現代雕塑不是攝影,藝術家工作不僅要靠手,更要靠大腦,一方面堅信,“《巴爾扎克像》是我一生創作的頂峰,是我全部生命奮鬥的成果,我的美學理想的集中體現”,“假如真理應該滅絕,那麼後代就會把我的《巴爾扎克像》毀成碎塊,若是真理不該死亡,那麼我向你們預言:我的雕像終將立於不敗之地。”

這座雕像一直在羅丹的後花園中,陪伴雕塑家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時日。在這裡,兩位絕代天才在相互需要與相互理解中,相濡以沫,共濟艱危。直到40年後,羅丹去世已經22年,法國政府才將這尊雕像鑄成銅像,矗立在巴黎街頭。雕塑家的預言最終得到了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