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結的土壤怎麼變鬆,加沙可以嗎?

九江崔


就我個人的經驗說,起到鬆土作用的是土中的有機肥。不管是沙質土還是黃泥樣的粘性土,施了有機肥都有明顯的改良作用,所以我的地是越種越肥,而不像那些用化肥的,越種越板結。種植土板結解決的途徑

種菜或種草本花好些,因為年年要挖要翻耕,可以陸續不斷往土裡添加有機質,只要不大量使用化肥,應該問題不大。但種木本花木或果樹,不可能年年都去翻栽,時間一長久,即使不用化肥園土也要板,甚至塌緊影響排水。這是因為土裡原含的有機質分解消耗殆盡造成的後果。

解決的途徑主要有兩點:

一、栽前配土

栽前配土是儘可能往土壤中預先多摻入一些分解緩慢的有機質和利於土壤蓬鬆以保持良好排水性的各種材料,使土壤的良好通透性保持長久一些,同時有機質的緩慢分解也有利於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果樹或木本花木的根系得到更好的發展。由於屋頂樹木的根系必須對土壤有一定的抓握力才能抗風不倒,所以這裡還有一個“度”的掌握,並非土越篷松越好。

可以在原槽土仍用6~7成,那麼加那種含礦物質多腐殖質少的深黑的黑泥炭1~2成,剩下的1~2成全部用各種緩分解的有機質添加進去,就可以使配合土達到利水透氣又利於樹根伸長與抓握的目的,不一定非加蛭石或珍珠岩不可了。泡沫珍珠岩加進土主要是降低土的比重,其實不宜用於種樹。不僅愛漂上土面,還不抗風蝕━━只要一有風就吹得到處都是。泥炭土中含礦物質多,就兼備了蛭石的優點,可以不必再加蛭石。

例如配5方土,可利用原槽土3~3.5方,泥炭土0.5~1方,鋸末木屑0.5方,幹豬糞幹牛糞0.5方,其它有機質(如稻草渣、麥草渣、菜籽杆渣、玉米秸杆渣、甘蔗皮渣、麥殼、穀殼、花生殼等)0.5方。這樣配製下來,按乾重計,土中有機質含量也可達到5%以上,這就可以超過日本果園土含有機質3.5%的指標了。只要土中存在(體積)不低於5%的緩分解有機質,一般就不會出現板結不透水的現象。

當然這些材料必須均勻混合,要花費相當的精力。

二、每年施有機基肥

每年施有機基肥(餅肥、畜禽糞等),槽土中很快就易形成團粒結構,如果土中再有一些蚯蚓不斷把各種有機質轉化為可供樹根吸收的肥料,這土就“活”了



蕭哥農村人


我是橙主阿金。土壤越來越容易板結,可能是因為你太過勤奮,一看到草就想把它除掉比如使用過除草劑。我的果園,由於是從構樹林裡面開荒出來的,有各種各樣的雜樹木灌木還有蘆葦,所以不得不使用除草劑將他們消滅。

開荒出來時儘管樹木叢生,但是那土質特別好,還能挖到好多蚯蚓。但是自從我種上果樹以後,開荒出來的果園又開始長了很多樹和草,用過幾次除草劑以後,草沒了,樹也沒了,蚯蚓也沒了。到789月份的時候,泥土就開始板結了。

這還是在我沒有使用過多少化學肥料的情況下,如果使用大量的化學肥料,土壤板結的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你加沙進去那就會造成水土流失,況且這根本不現實。

所以唯一解決土壤板結的辦法就是杜絕使用除草劑,不要使用過多的化肥,儘量全部使用有機肥。對土地進行生草管理,恢復土壤裡面的有機質,草也能使土地保持一定的溼潤和粘結度,增加土壤裡面的微生物群落。堅持一兩年,土地一定會恢復正常。





橙主阿金


板結的土壤怎麼變鬆,加沙可以嗎?

土壤板結這在農村是常見的,土壤的板結有哪些危害呢。土壤板結後幾乎喪失保水能力,植物的根系也不能深扎進土壤不能很好的吸收土壤裡的養分,使其活力下降不能正常生長,導致苗弱抗病蟲害能力下降進一步影響產量。咱們先來說說土壤為什麼會板結呢,是有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1、由於現在的耕種習慣的改變,不使用農家肥或有機肥而過量的使用化肥使土地的有機含量降低影響微生物的生成,影響土壤團粒的組成導致土地板結。

2、土地土壤粘土佔比太大,耕地時的深度不夠,從而導致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差,雨水過後堵塞土壤間的孔隙,造成土壤表層結皮長期下去加重土壤板結。

3、一些地區種菜或是一些需要覆蓋地膜的地塊,在後期沒有把地膜等塑料製品清理乾淨,而塑料在土壤中是很難被分解的,這也是造成板結的一個原因。

那麼板結的土壤需要怎麼變鬆恢復正常的耕種要求呢,首先單一的加沙改變土壤板結是不成立的。下面我說說我們這裡的一些方法。

1、農家肥、秸稈還田,儘量少用化肥。腐熟的農家肥裡面含有很多對土壤有利的物質,可達到疏鬆土質的作用,對於現在農家肥不好收集的原因也可以利用秸稈還田來實現,我們這裡在十幾年前是很少有土壤板結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那時家家戶戶地裡施用的都是自家的農家肥,很少用化肥的。

2、停種一季,對於土壤板結嚴重的地塊,要想快速改善土壤土質可停止一季糧食作物的種植,撒一些生長快速的野草,因為野草的根系發達,大面積種植可使土壤板結層疏鬆,能有效改良土壤的結構。

3、適度深耕,加大耕地時的深度,當耕地的深度突破以往的耕地土層時,可增加土層的厚度,從而改善耕層構造,可有效的防止土壤板結,一般2-3年需深耕一次。

4、生物肥料,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使用微生物肥料來改變土壤性質,微生物能溶解土壤中的磷酸鹽,同時也將鉀以及微量元素陽離子釋放出來,從而恢復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的板結塊消失。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解決土壤結構,使土地肥沃。

以上是我們這裡對土壤板結的一些解決辦法,希望對你有幫助,大家有好的辦法可以在留言區評論。謝謝!


快樂的小電驢


對於農作物種植這塊,如果地塊出現板結情況是一定要疏鬆土壤的,不然種植哪一種作物都是很難有收成。

那麼像這位題主所問:是否可以加沙土?答案是:不需要。

那麼該如果解決地塊板結呢?

  • 一般這種情況對於一些有經驗的農民朋友都知道,直接採用農家有機肥進行改善即可。根本不需要做一些無用之取。
  • 首先要進行對地塊進行耕作推翻,然後在種植作物的時候直接把農家(腐熟)有機肥一併施入作底肥,這樣種兩季基本上差不多可以解決,次年之後,基本上土壤板結即可得到完全改善了。
  • 下地幹活時候也不能走到畦上,每次保持從排水溝條行走即可。

土壤板結起因:

一、如一年四季中經常出現多雨天氣這種情況,由於長時間屬於地裡都在積水,時間長了之後,土壤就會開始下沉,從而產生板結的原因。

二、對於長期出現積水的地塊,是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還是就是人員踩踏。

解決土壤板結方法:

1、把板結的地塊耕翻一下,在種植農作物時候要多放一些農家有機肥,放腐熟的肥料,如牛羊糞便。一般一年種有兩季,次年後板結基本差不多得到改善。

2、常年積水的地塊要做好排水溝,不能讓地裡長期有水停留,這樣就不會出現板結,當然,也要保持耕種才行。

3、人員下地時候儘量踩在排水溝裡,不能踩到畦上,保持良好的下地習慣,也是可以減少地塊板結。

以上是有關於土壤板結的原因,解決方法已給出。希望幫到您!


三農小管家


土壤板結嚴重會使種植在上面的農作物減產,嚴重的會喪失種植能力,所以我們對土壤板結應該重視起來。那麼要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土壤為什麼會發生板結呢?找到造成土壤板結的根源,我們才能徹底改變土壤板結這一難題。土壤板結應該是過量使用化肥的結果,所以在板結的土壤里加沙效果是很小的,要想使板結的土壤恢復正常,一定要控制化肥的使用量,最好是使用腐熟的農家肥,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來給大家說說看。



我們都知道,好的土壤中還有大量腐殖質,土壤疏鬆具有透氣性,其實在這樣的土壤中還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參與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和植物的生長,這些微生物菌團保存著相對的平衡,當我們我來追求更高的產量而過量施用化肥時,使得這些土壤中的微生物菌團的平衡遭到破壞,一些喜歡化肥的微生物會大量繁殖,而一些不適應化肥的微生物就會死亡,於是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樣性遭到破壞,這樣土壤的活性功能就會喪失,從而形成“死土”,也就是土壤板結。我們老百姓經常說的,土地使用了化肥以後會變得越來越“饞”,不是土地“饞了”,而是土地板結失去了活力,植物只能依靠吸收來自化肥提供的營養,如果沒有了化肥,來自土壤的營養是很少的,所以我們會認為是土地“饞了”。



我們知道了土壤板結的根本原因,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就不難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在土壤中使用腐熟的農家肥是改良土壤最有效的方法。農家肥可以促使土壤疏鬆,恢復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時也可以提供給植物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以上是關於土壤板結的個人看法,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其它觀點,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草原話三農


對於樓主提的這個問題,加沙的方式是斷然不能採取的,加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土壤板結加重,原因在於沙子的分子組成均為惰性元素,在土壤內分解不了,並且會和肥料裡的磷元素(磷酸根)硫元素(硫酸根)等反應產生新的不能水解的分子,降低肥料的使用率。

土壤板結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種:

1·連年不深耕

2·重化學肥料的使用,輕有機肥料的投入

3·所在地區單次降水量大的雨水多

土壤板結就會導致土壤的透氣性差,保水保溫能力降低,不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及養分吸收,厭氧菌滋生容易引發病害。

土壤板結重在調理,調理針對兩個方面,一是針對板結的表象,每年要深耕一次,多施有機肥,腐熟好的農家肥;二是針對板結產生的化學反應原理,土壤板結酸化的主要原因是施用肥料裡鈣離子等惰性元素與磷酸根,硫酸根反應,產生不能水解的鹽類而固定在土壤中,經長年累積造成,化學肥料施用過程中要科學搭配,少施勤施,避免含鈣肥料與硫酸鉀,硫酸銨,磷酸二安,等含硫磷的肥料同時使用。解決土壤中固定的鹽類(被土壤固定的養分)要多用微生物菌肥,菌種首選膠凍樣類芽孢桿菌與解澱粉芽孢桿菌,活化磷酸鹽及生根防病效果最好。


浪遊雲南


土壤板結是現在我們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現在不合理的肥水管理,現在伴隨土壤板結同時存在的是土壤酸化,解決這一問題不是僅僅依靠在土壤里加沙就可以的。

土壤板結的原因和危害

上面說過,造成土壤板結的根本原因是現在不合理的肥水管理方式,因為大化肥見效快,施用簡單,所以在盲目追求效果的思想驅動下,大量的施用大化肥,有機肥的施用越來越少。

當大量施用大化肥以後,很多不能被作物吸收,這些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無機養分在土壤中累積,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土壤酸化,團粒結構被破壞,形成了板結的現象。

土壤板結造成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作物的根系生長困難,吸收養分的能力減弱,也就是現在大化肥越施越多,效果越來越不好的根本原因。

土壤板結的解決辦法

土壤板結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肥水管理,所以最根本的辦法還是通過合理的施肥方式來解決,增施有機肥,減少大化肥的施用是最有效的辦法。

但是這樣的話很多人覺得會降低產量,這也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減少大化肥的施用並不是不用,而是要合理施用,並且要有機無機結合。

再就是可以根據土壤情況適量施用土壤調理劑,現在的土壤調理劑主要由白雲石、石灰石等原料經過高溫煅燒等工藝製作而成,能夠起到 疏鬆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等作用。

我種植的蘋果,在果園裡生草也是改良土壤的一種很好的辦法,但是不適於糧食作物,糧食作物可以用秸稈還田的辦法改良土壤,也是很不錯的。

至於題主所說的用沙子,對於重壤土來說,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我有片果園就屬於這種類型,在施用有機肥的時候,我會適量加進一些沙子,效果還是不錯的。

題主所說的對於板結的土壤加沙子這一個問題,我認為對於重壤土來說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隻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最主要的還是要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每天農技分享,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土壤板結的原因就是土壤成酸性,是由於長期使用化肥,不使用農家肥所致。記得小時候家裡面自己種植的土豆,煮著吃炒著吃都很好吃。而現在種植的土豆煮著吃水不垃圾,炒著吃也不好吃。以前每家每戶都養有豬牛馬羊雞這些動物,他們的糞便可以用作發酵是很好的農家肥。隨著現代農業的產生,好多微耕機的出現,很多人家已經不再養殖牛馬這些動物。甚至很多人家也就不養豬,都是在市場上買著吃肉,所以想要農作物長的好有收成必須就使用化肥農藥。每年都是用化肥,土地板結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種出來的莊稼,一年不如一年。解決板結現象的方法就是要使用農家肥有機肥停止使用化肥。或者讓土地休耕3~5年。休耕後的土地,在三伏天的時候把它翻開,讓雜草和草根自然腐爛,完全腐爛以後再翻一遍。我們這邊農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炸油油的油菜籽在鍋裡面煮熟以後,讓他發酵以後,撒在地裡面。每一顆菜籽可以腐爛一塊錢硬幣那麼大一塊地。或者用炸榨完油的油渣。這兩種方法也能很好的緩解土地板結現象。最終原因還是由於長期使用化肥農藥而不使用農家肥所導致的,使土地的酸鹼值之發生變化。要徹底解決本錢現象,就是要徹底杜絕使用化肥農藥,打破惡性循環,形成良性循環。







岷州轉子


土壤板結是由於長期地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

土壤板結會使土壤的吸水、吸養、吸附營養物質能力下降,土壤的通透性變差,造成因作物根系發育不良,而影響作物的生長。


那麼,怎樣才能讓板結的土壤變得疏鬆呢?筆者以為可釆取以下幾種辦法:

一,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特別是農家有機肥,不僅能為作物提供養分,而且能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同時,也為微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能夠很好地改善土壤板結問題。

二,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增強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大土壤團粒間隙度,使板結的土壤變得疏鬆。

三,深耕碎土

使用犁田機對土地進行深耕,並使用旋耕機或碎土機對土壤進行碎小。深耕可以打破土壤底層,改善耕層構造,加之碎小的土壤,能讓水、肥、氣、熱在土壤中得到充分協調,為微生物的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板結的土壤會得以改善,土壤也會變得疏鬆。


四,使用土壤改良劑

土壤改良劑的原理就是黏結很多小的土壤顆粒形成大的,水穩定的聚集體。它能有效改善土壤板結現象,並能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物養分吸收。

以上四種辦法共同進行,疏鬆土壤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加沙只能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對疏鬆土壤的效果不大。


農事小記


要使東北農村的土地板結變鬆,加沙只能讓土壤增強透氣性,治標不治本,要想真正解決這一問題,需要:

1、土地板結主要是因為長期使用農藥化肥所致,真正能改變土壤結構還是需要農家肥或腐爛的草類。

2、土壤板結是指土壤缺乏有機物質,有機肥料等,最好的辦法就是秸稈還田。例如:每年我家的玉米,用機器收割後,剩到地裡的都是攪碎的玉米碎結,接著用背壟機把壟背上,這樣玉米碎結全部壓到土裡,作為第二年的肥料,還解決了土壤板結的問題。

3、土壤板結還可以把牛、羊、雞以及人的糞便,進行漚肥,然後施到地裡,也解決土壤板結問題。

4、大面積土壤板結就是息耕,然後種草深耕,即簡單又高效。

5、保持土壤不缺水,也是改善土壤板結的辦法。

要使土壤不板結,需要長期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