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由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


蘇州,由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


走出蘇州火車站,在南廣場有一群蘇州先賢的石雕像,擺在正中位置的是范仲淹雕像。在蘇州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湧現出無數的賢人,為何將范仲淹雕像擺放在廣場正中的位置?一方面是范仲淹振聾發聵的聲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勵志名言,同時也是范仲淹高潔宏闊的理想。要說范仲淹對蘇州的最大貢獻,就是開辦文廟府學,影響至深至遠,時至今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的名字“文正”就取自范仲淹的諡號。如果把蘇州2000多的歷史劃分的話,以范仲淹所在的宋朝時期為節點,前1000年是尚武的歷史,後1000多年是崇文的歷史。

蘇州,由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


春秋至唐宋,尚武

吳越之間恩怨情仇,相恨相殺。死士專諸對吳王僚的成功刺殺。吳王將三千把寶劍埋藏在虎丘山下的劍池裡,孫武在穹窿山寫下不朽鉅著《孫子兵法》。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挖掘楚王墓並鞭屍三百。項羽在吳郡率領八千江東子弟起義反秦……翻開蘇州2500年厚重的史書,我們就可以發現,從春秋到唐宋1000多年的歷史裡,刀光劍影,征伐善戰是吳地重要的標籤,深深打上了荊蠻之地的烙印。彼時的太湖流域地勢低窪,水患不斷,安身立命的資源是有限的,為了爭奪稀缺的生存資源,金戈鐵馬、兵戎相見也就習以為常。尚武成了吳地人的追求,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死士精神,俠肝義膽的武士精神被吳地人奉為圭臬。

蘇州,由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


唐宋至今,崇文

隨著浦塘圩田一代代的推進,水患澤國變成了富饒的太湖平原。到唐宋時期,太湖平原盛產大量的稻米和絲棉製品,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剩餘,並通過低成本的大運河物流,將這些剩餘的貨物賣到遙遠的北方,獲取大量的財富。日子好過了,也就不再打打殺殺了。范仲淹在做蘇州郡守時,買下了一塊風水寶地捐建文廟辦府學,發展教育培養人才。而後全國其他州縣效仿,有“天下有學自吳郡始”。宋朝以降,重教崇文就是蘇州的主旋律,耕讀傳家,翰墨飄香,碩果累累。蘇州累計文狀元54位,位居全國各城市之首,進士高達2000多名。蘇州被稱為“狀元之鄉”。乃至今日,代表著我國各領域最高研究水平的兩院院士,蘇州籍的多達117人。

蘇州,由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


崇文睿智,吳地文化的傳承

從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蘇州在經濟富裕的同時,通過崇文重教,得以讓經濟繁榮持續千年,相輔相成,行穩致遠。今天在蘇州精神“崇文睿智、開放包容,爭先創優,和諧致遠”中打頭的就是崇文睿智,傳承了吳地文化的精神品格,只有“學甲天下之學,人才甲天下之人才”,才能以更大的智慧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續寫下一個千年的繁榮。

蘇州,由尚武到崇文的美麗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