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隨著物價的增長,錢確實越來越不值錢了。以前父母一天賺20塊錢就可以滿足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開支,但現在一天100塊錢也僅能滿足兩個人的一日三餐。

常聽父母提起我們小時候一百塊錢能買好多東西,於是我做了個小測試,自己拿100塊錢去超市看看能買多少東西,也就買了5包薯片,3瓶酸奶,就只剩下4個硬幣。結賬的時候真的感覺錢不知不覺就沒了。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今的金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呢?

、貨幣發行量太快

貨幣發行速度太快是錢越來越不值錢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數據統計,我國貨幣發行量居全球第一,貨幣發行量是全國GDP的1.8倍。眾所周知,如果錢在社會上流動越來越多,它的價值就會越來越低。我們知道生產力(決定商品價格總額)決定了一個國家發行的貨幣數量。如果我們的生產力和消費均值不平衡,我們就需要用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也就意味著錢會貶值。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第二、通貨膨脹增速

近年來,通貨膨脹推動物價一路高升,目前每年通貨膨脹超過3%,人民幣的購買力不斷下降,這也導致了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原因。按照90年代的物價來計算,那時候豬肉價格一斤3塊錢左右,人均工資每個月只有50-100塊錢,依然可以生活的很好。而現在雖然工資收入也大大提高了,但是物價年年上漲,就目前來講,豬肉一斤40塊錢,每個月工資收入7000塊錢,可仍然生活得很緊張,感覺壓力很大,這都是通貨膨脹導致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原因。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第三、房價上漲的速度,遠遠高於基礎工資的收入

房價一直是老百姓們茶前飯後的熱聊話題,特別是近10年來,房價幾乎處於只漲不跌的趨勢中增長,以一線城市深圳房價為例,從近10年的房價走勢圖來看,10年前的平均房價是1.8萬元/㎡,10年後的今天房價已經上漲到平均價6.2萬元/㎡。2011年平均工資為2784元,2019年平均工資9762元,房價每年上漲的速度是按萬數計的,而工資上漲是按千數起計。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而月薪高於5萬起步佔比例不到10%,也就是說,中低收入人群佔比依然是最多的,假如稅後月薪為1萬元,年收入就是12萬,假如想要購買一套80/㎡的房子,單價為4萬/㎡,需要320萬,首付兩成就是64萬,按照年收入12萬來計算,在不動用這筆錢的前提下,攢64萬購房首付需5年多時間。在高房價面前,工資上漲的速度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高房價使普通老百姓的工資收入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因此,普通群體的工資收入,和高高在上的房價相比,根本就是沒有可比性!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綜上所述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賺錢的慾望也隨之提升,希望能賺到更多的錢,商人們會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提高商品的價格。物價的上漲,花同樣的錢能買的東西會越來越少,購買力就會慢慢被高物價削弱,儲蓄會越來越少,錢自然就會貶值。

所謂世間萬物,一環扣一環,錢是流通貨幣,當對等的價值出現偏差,那麼有一方就會形成傾斜,當數值偏差拉開的距離越來越大時(就像高房價與工資之間的距離),物價越高,就顯得錢越來越小,越來越不值錢。

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