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與冬至吃餃子解下的千年之緣

張仲景名機,南陽郡涅陽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從此他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基礎。

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朝政腐敗,官府衙門欺壓百姓。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炮製,從不怕苦不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當時,張仲景有一個同鄉,叫何顒,是一個比較有名氣的相術大師,見到張仲景後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意思是說張仲景才思過人,善思好學,聰明穩重,但是沒有做官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可他一定能成為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東漢末年,瘟疫流行,身為當時有些名氣的張仲景決定返鄉,寒冬臘月發現不少窮人耳朵被凍傷,於是在冬至那天,他就讓弟子搭起醫棚,架起大鍋,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在鍋裡切好揉碎,在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煮熟,病人吃下去後渾身發熱,兩耳生暖,不久凍耳朵的毛病就都好了,後來把他取名為祛寒嬌耳湯。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全國各地出現了一種大規模的傷寒病,甚至是自己家族的人就因這種病而死了幾十口,百姓的疾苦,親人的噩耗,使得張仲景先生十分悲痛。於是他就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大醫精誠,心繫蒼生,他深知當時的醫生大多數以守舊為主,很少探究新知新術的。於是,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堅持辨證施治,到建安十五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為百姓看病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他淡泊名利,立志扶傷救人、不喜歡做官或生活在榮華富貴之中。他的足跡遍佈中國許多角落,不辭艱辛,跋涉千山萬水,深入民間,以助人為樂。


醫聖張仲景與冬至吃餃子解下的千年之緣

那年,作為人們口中“扁鵲再生”的張仲景身患重病,長沙老人說:長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壽終時葬在長沙。南陽的人哪裡肯依?兩下里就為這事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著我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靈繩在哪裡斷了,就把我葬在哪裡算了。"眾人一聽,也不再爭論了。

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長沙來了許多人弔喪,並要把他的屍體運到長沙去。遵照他的遺囑,南陽和長沙的人抬著棺材上路了,走到當年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忽然斷了。眾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墳。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晝夜不停,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

張仲景在冬至這天開始施藥,巧合的是他也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老百姓感激張仲景的善舉,經過一代代傳承,人們保留了冬至這天喝祛寒嬌耳湯暖耳朵的習俗,而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也演繹成了今天家喻戶曉的一道美食——水餃。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就在冬至這天做嬌耳,這就是冬至吃水餃習俗的由來。人們又在張仲景的墳前修了一座廟,現在的醫聖祠就是這座廟,朝代更替,歷史的車輪不斷的前進,而張仲景和醫聖祠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


700Z0$)�\u001a�\u0010�\u0002x\u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