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一輩作曲家創作歌劇《江姐》寫出《紅梅贊》等眾多經典歌曲

他是老一輩作曲家,創作的《紅梅贊》《繡紅旗》《我愛祖國的藍天》《兵哥哥》《報答》《我從新疆來》《為人民服務》等作品均有著極高的傳唱度;他曾參與大型民族歌劇《江姐》的創作,為中國文藝界留下了一部跨時代的文藝鉅作;他是原空政文工團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也是一位奮戰在藝術界第一線的“老兵”。他就是我國著名作曲家——羊鳴。

他是老一輩作曲家創作歌劇《江姐》寫出《紅梅贊》等眾多經典歌曲

作曲家:羊鳴


年少參軍,跟隨隊長學習作曲


194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進入了羊鳴所在的縣城。那時,羊鳴剛滿13歲,還在上小學,對國家大事僅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不過,他卻清晰地感受到,周圍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一來,像是迷霧中的一道曙光一樣,為這個小縣城帶來了久違的溫暖。

他是老一輩作曲家創作歌劇《江姐》寫出《紅梅贊》等眾多經典歌曲

看到這番景象,羊鳴就暗自下定了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像他們一樣,為人民帶去陽光。於是,羊鳴瞞著父親,偷偷地來到了參軍報名處,“混”在了一批青年人中。為了能夠穿上那身夢寐以求的軍裝,他還把自己的年齡虛報成了十五歲。就這樣,羊鳴成為了一名“小文藝兵”,被分配到了安東軍區文工團中。

來到了文工團後,這個機靈的小男孩立即被五花八門的樂器吸引住了。打擊樂、吹長笛、拉提琴……只要是樂器,他什麼都會,什麼都玩。不過,最吸引他的,卻是樂隊隊長譜寫的一張張樂譜。每次聽到隊長創作出的曲目時,羊鳴都佩服不已。於是,在羊鳴的苦苦哀求下,這位樂隊隊長就成為了羊鳴在作曲上的第一位老師。

那時,隊長常常會帶著小羊鳴四處採風,批改他創作出的小曲小調。時過境遷,如今,年逾八十的羊鳴對很多事情的記憶已經變得模糊。然而,隊長的一句話,卻始終被他謹記在心中——“音樂在哪裡?在人民當中。你要想成為人民音樂家,就必須到人民中去。”

相遇 ,愛上祖國的藍天


在文工團打下紮實的音樂基礎後,羊鳴順利考入了東北音樂專科學校,接受了專業的作曲訓練。大學畢業後,成績優異、作品眾多的羊鳴,被空政的領導“相中”。於是,他從瀋陽一路奔波,趕到了北京,成為了空政文工團的創作員。當時,就連羊鳴自己也不會想到,自己將會把一生都奉獻給空政文工團。

1961年,羊鳴與團內的另一個青年人被“撮合”到了一起。二人被分派到廣州空軍的一個戰鬥部隊去體驗生活、調研採風。在八個月的生活中,激情澎湃的羊鳴不僅與部隊中的飛行員打成了一片,更與那位總是笑呵呵的年輕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個年輕人,就是日後成為詞壇大師的 。

他是老一輩作曲家創作歌劇《江姐》寫出《紅梅贊》等眾多經典歌曲


看到飛行員整裝待發,看到戰鬥機轟鳴而翔,羊鳴的心中滿是激動。在他的眼中,每一位飛行員的心中,都有著一份生活中的浪漫、一份藍天下的激情。他決定,要為這些翱翔在藍天之上的“詩人”們,寫一首歌。於是,我們就聽到了這首被譽為“空軍主題曲”的作品—— 。

歌曲創作後不久,立即引發了巨大的反響,並在全國迅速傳唱開來。豪情、激情、熱血、鬥志……這些歌曲中所展現出來的空軍精神,不僅令廣大的音樂愛好者無比沉醉,更讓許多年輕的小夥子立志成為空軍的一員。

在 之後,羊鳴趁熱打鐵,又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空軍歌曲。不過,在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羊鳴最感到驕傲的,卻是一部歌劇。這部歌劇,就是享譽全國、歷久而不衰的民族經典——《江姐》。

為《江姐》嘔心瀝血,為音樂奉獻一生


1962年,羅廣斌和楊益言合著的小說《紅巖》正式出版,書中的故事讓許多人熱淚盈眶,而書中的主人公“江姐”的精神,更是觸動到了無數讀者的內心。在看到這部小說後,空政文工團中的閻肅、羊鳴、姜春陽、金砂這幾個年輕人感慨頗深,他們決定為“江姐”創作一部同名歌劇,以此來表達對“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追憶。

在閻肅創作完歌劇的文字初稿後,作曲的任務落到了羊鳴、姜春陽、金砂三人的身上。當時,統管音樂設計、主寫“江姐”唱腔的羊鳴,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與歌曲不同,歌劇的音樂不僅長達數個小時,還要讓每個人的唱腔既要有獨特性,又要有一以貫之的內核,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完成創作,羊鳴等三位作曲家與閻肅不停地奔波,幾乎走遍了“江姐”故鄉的每一寸土地。在辛勤操勞了整整一年後,羊鳴四人終於完成了歌劇的音樂創作。誰料,當他們滿心歡喜地把劇本提交到團裡時,領導們卻在一番探討後,對他們嚴厲地說:“這個劇要重寫,你們這一稿,一個音都不能留!”當時,就連一向樂觀開朗的羊鳴也沒能忍住,留下了委屈的淚水。

他是老一輩作曲家創作歌劇《江姐》寫出《紅梅贊》等眾多經典歌曲

一切需要推到重來,可是羊鳴幾人的創作思路卻幾近“枯竭”。四人一合計,決定繼續下鄉採風。這次,他們的足跡遍佈了四川、上海、浙江等地。川劇、清音、婺劇、滬劇……他們什麼都學、什麼都用。一番採風過後,回到北京的羊鳴,再也抑制不住內心噴湧而出的創作靈感,提起筆來,一寫就是幾個小時。那些日子,四個人的精神緊繃到了極點,每天只睡三個小時。不過,這段艱苦而充實的時光,也是羊鳴最懷念的時光。

劇本的第二稿順利通過了審核,但他仍然需要對每一段旋律、每一個音符“緊抓細改”,單單是《江姐》的主題曲《紅梅贊》就曾八易其稿,先後修改了二十多次。連續幾個月的苦戰,讓羊鳴得了失眠症,更讓他患上了神經官能症,聽到一點點細小的聲音都會煩躁不安。

好在,嘔心瀝血的創作,最終迎來了回報。1964年9月,歌劇《江姐》在北京首演,獲得了空前的反響。緊接著,《江姐》連續公演二十多場,場場爆滿,觀者如潮。而前來觀看的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更是為《江姐》送上了潮水般的掌聲。

2014年,恰逢羊鳴老師八十大壽,空政文工團為他舉辦了一場作品研討會。會上,與羊鳴合作多年的老搭檔閻肅,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詞:反映多彩生活,服務空軍建設,謳歌美麗山河,旋律根深葉茂,韻味天空海闊,過程總堪回首,耕耘常有收穫,五十多年過去,心腸依舊火熱……這或許就是羊鳴風雨數十年的“音樂人生”的完美寫照。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羊鳴已退休多年,但他沒有放下作曲,沒有放下音樂,而是依然以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為中國的音樂創作發揮著自己的餘熱。他對空軍、對人民、對祖國的深情,永遠流淌在他的血脈中。祖國的藍天上,英武的戰機正在翱翔,美妙的旋律永遠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