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萬的轎車和同價位的麵包車行駛品質和乘坐有多大區別?

感動常在84


轎車乘坐更舒服。

與車價無關,轎車的車體設計更具流線型,風阻更小,加速性能更好,減震性能好,因為車矮重心低,高速過彎的時候循跡性能,穩定性,安全性都高於麵包車,乘坐姿勢也優於麵包車。

麵包車,風阻大,重心高,高速過彎容易失控,側翻。車內噪聲大,乘坐姿勢僵硬,輪胎小,窄,對地面衝擊過濾差,減震性能不好。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樓主有用

的哥全安有點酷,點贊關注不迷路,謝謝大家。


周全安


這個當然有差別了,這麼說吧,轎車在乘坐舒適程度上要好很多,麵包車還是以拉貨為主,在支撐程度上更好但損失了很大的舒適度。拿最簡單的最常見的比亞迪F3和五菱宏光來比較最為直接,畢竟這兩個都是神車級別。

比亞迪F3指導價4.39萬~6.59萬,這款車可以說是比亞迪的開山之作。大家也經常看到,雖說後輪選用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可是在舒適程度上怎麼也比一般的麵包車強不少。畢竟轎車的減震調校還是以舒適為主,座椅的舒適程度也比一般麵包車好很多。

五菱宏光指導價5.88萬~6.98萬,非常厲害的“秋名山神車”,由於採用後輪驅動,整體舒適程度上大打折扣。畢竟還是考慮這個車的多功能用途,拉貨方便,乘坐人員也多。減震調校是真的硬,沒有緩衝感。

轎車和麵包車的側重點不通,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轎車注重的是乘坐舒適程度,而麵包車則更加註重實用性。看你自己需要什麼車型,麵包車也不是說就那麼不能買,路上跑的“秋名山神車”一點也不少。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零點課堂


5~6萬元的麵包車行駛品質與轎車相當,乘坐體驗不會更差

麵包車是一種被普遍認定為“低端工具車”實用型車,對於老司機而言對於麵包車的好感可能會比貨車還差。因為早期的麵包車大多都以中置後驅為主,發動機的位置佈局在前排座椅的下方,這是與貨車相同的設計;中置發動機的缺點非常突出,首先是發動機運行中巨大的噪音會遠遠不斷的進入車內,長時間駕駛麵包車會有種類似於“耳鳴”的感受。

中置發動機的第二大缺點是“過於保暖”,燃油車裝備的內燃機運行中會產生非常高的溫度,這些高溫會通過薄薄的座椅和鋼板烘烤車內。冬季駕駛中置麵包車的體驗還可以接受,但是在夏季就是在“捂痱子”了,尤其是一些沒有空調系統的麵包車在夏季會像蒸房一樣難受。再加上很多面包車都沒有方向盤助力,其駕乘體驗真的比輕卡等級的貨車差的多。


此一時彼一時

隨著消費升級麵包車的品質也出現了大幅升級,其主要升級點是中置後驅變為前置後驅,指發動機從座椅下方移動到車頭位置,用獨立的發動機艙隔離噪音與滾滾熱浪。這種結構已經與主流的轎車和SUV沒有區別,尤其是與MPV車型幾乎一致;所以前置後驅的麵包車有一些已經定位為MPV,只是過於低的配置決定了實際還不夠等級。

在操控感方面前置後驅麵包車實際並不輸同級轎車或SUV,因為這些車使用的都是承載式車身,懸架結構也多為前麥弗遜,後懸架麵包車會整條橋加鋼板彈簧或螺旋彈簧,轎車SUV多用扭力梁加螺旋彈簧。兩種後懸架的體驗差異實際很小,因為扭力梁的扭轉變形程度很小,實際都是“硬橋”等級的懸架結構。從這一角度分析麵包車只有重心過高的缺點,但是SUV也不低啊。

重點1:前置後驅麵包車的加速感優於同級乘用車型,原因正在於後輪驅動。汽車加速時車輛重心後移,車身會以更大的重量為後輪施加更高強度的垂直壓力,此時後輪的抓地力提升則能夠在急加速時不會輕易打滑。而入門級前驅轎車與SUV多為前置前驅,急加速時前輪摩擦力下降會造成加速性格的降低。

重點2:前置後驅的結構能更加有效的平衡車身重量,相比發動機變速箱都集中在車頭,只能為前輪帶來足夠壓力的前驅代步車而言。後驅麵包車能通過碩大的縱置變速器傳動軸與後橋均衡車頭與車尾的重量,前後輪得到的抓地力相當則能夠提高車輛的失控極限。所以高重心的後驅麵包車操控極限要比同級別SUV更理想,與轎車相比其實也在伯仲之間。

總結:前置後驅麵包車的用車體驗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只是設計感往往比較平庸難以被家用汽車用戶接受而已。但從實用角度以及用車樂趣考慮,選擇一臺前置發動機的麵包車還是非常實用的,您認為呢?




天和Auto


轎車比麵包車開起來穩定些,底盤設計比麵包車紮實穩定舒適,轎車操控比麵包車強,跑高速方向盤比麵包車穩定,安全剎車距離應該嬌車好一點吧,俱體以實際車型為準


汽車的生活6662


行駛質感基本沒啥區別,因為基本都是板梁。


勞斯基J32


舒適性和乘員數不一樣。


用戶106342738140


有區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