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國內軍事雜誌《兵工科技》刊登過一篇名為《蘇-27系列飛機在中國的發展》的文章,首次披露了蘇-27系列飛機在我國的裝備情況,目前裝備數量已超過600架,超越俄羅斯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蘇-27戰鬥機

由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研發製造的蘇-27可以說一款家喻戶曉的明星戰機,優美的邊條結構設計與修長的機身曲線使它的外形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氣,滿足了軍迷心中完美戰機的形象。重達7噸的載彈量、極佳的機動性能和高達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讓這款戰機成為了上世紀80、90年代紅色陣營裡的空中脊樑。

文中所提到中國的蘇-27系列飛機主要有兩個門類。一個是直接從蘇/俄直接購買的飛機,包括蘇-27SK、蘇-27UBK、蘇-30MKK、蘇-30MK2。一個是國產化型號,包括殲-11、殲教-11、殲-11B、殲-11BS、殲-15。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蘇-27與殲-11側視圖

90年代:引進蘇-27

早在1990年,中國便派遣了軍方代表團前往蘇聯,商討引進新式戰鬥機的相關事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蘇聯方面極力推銷的米格-29最終落選,3批次76架蘇27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新寵。

1992年5月30日,我國從蘇霍伊設計局直接引進的2架二手的蘇-27U B飛機率先飛抵蕪湖機場,拉開了蘇-27飛機在中國服役的序幕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早期引進的蘇-27SMK戰鬥機

1996年12月,中俄雙方正式簽訂引進蘇-27生產線的協議。根據合同,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屬下的瀋陽飛機制造公司在15年時間內製造200架蘇-27,俄羅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飛機所需的發動機、雷達及電子設備、機載武器。

1998年12月,沈飛公司利用俄方提供的高散件組裝的首批2架蘇-27SK飛機先後首飛上天,測試合格後服役!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中國蘇-27戰機

國產化——殲-11的誕生

殲-11是蘇-27SK的國產組裝飛機,屬於三代半戰機。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殲-11飛機

2006年,沈飛公司共分4個批次生產了105架國產化的殲-11飛機,並交付空軍航空兵部隊使用。這些飛機與原裝蘇-27SK飛機的狀態基本一致,作戰能力上也並無顯著的差異。

為了保障蘇-27飛機飛行員的訓練,我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28架蘇-27U BK飛機。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殲-11B戰鬥機

蘇-30MKK的引進

在當年空軍對美國F-15念念不忘而又不可得的時候,蘇霍伊恰巧發佈了一款“對標”F-15的蘇-27升級版——雙座版蘇-30。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蘇-30戰機

於是在1996年中國軍方向俄羅斯提出一種更強化版本的蘇-30戰鬥機,但是要求必須採用更多複合材料和更大載油量,並具備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遠程遮斷打擊飛機,於是MKK版在1999年我國採購了首批38架訂單、2001年追加了38架訂單,而到了2003年又購買了24架改進版蘇-30MK2。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蘇-30mmk戰機

蘇-30MKK的批量入役極大地改善了我軍在東南沿海地區的空中作戰態勢,此後海航部隊還專門引進了一批強化了對海作戰能力的蘇-30MK2,使其具備了遠程對空和對海雙重精確打擊能力。


中國首款艦載機殲-15

提起殲-15戰機,就不得不從遼寧號開始說起,21世紀初,我國成功地從烏克蘭引進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作為航母配套工程,艦載機項目正式啟動。

601所在從烏克蘭引進的T-10K原型機基礎上提出了類蘇-33的方案,而611所則在殲-10飛機的基礎上提出了殲-10海改的方案。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殲-15艦載機

經過方案對比競爭,611所的方案中標。經過2年的研製,2009年8月31日,殲-15陸上首飛成功。2012年9月23日,殲-15在遼寧艦航母上順利完成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

與蘇-27SK相比,殲-15飛機參照蘇-33的設計採用了三翼面佈局,大幅度提高了低空低速狀態下飛機的升力係數,為上艦創造了條件。同時,殲-15飛機還充分利用了殲-11B/BS飛機的研製成果,雷達、火控和飛控系統的水平基本與之相當。這也使得殲-15的綜合作戰能力比起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有所提高。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殲-15戰機

四代半的蘇-35

提起蘇35戰機,小夥伴們就更加的熟悉了,關於中國購買24架蘇-35的消息,多年前就有報道,直到2018年年初才真正交付成軍並形成戰鬥力。

蘇35的改進型已能達到四代半的水準。雖然機載雷達方面稍有不足,但兩臺推力達到14.5噸的117S矢量發動機,已經讓蘇35在任何四代半戰機面前都不遜色了,與中國的殲-16比雖有差距,但殲16戰機是用於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的戰機。與中國殲-10C比,蘇35勝在發動機,而殲-10C勝在隱身性能方面。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蘇-35戰機

目前殲-20戰機還在量產中,完全服役尚需要一段時間,在此期間,蘇35的戰鬥力對於我國軍隊實際上意義是非常大的,甚至不亞於已經服役的殲16。

中國已裝備600多架蘇-27系列飛機,成為裝備該系列飛機最多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