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活躍在"疫"線的半邊天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羅穎□王夢悅 李鑫 陳果)在全國戰"疫"之際,國際三八婦女節如期而至。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中,在四川成都中國電建水電七局的疫情防疫防控線上,有這樣兩朵金花,面對疫情,她們迎頭而上、奮勇爭先,以別樣的方式,慶祝"三八節"。以颯爽的英姿,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綻放在防疫阻擊的

"我家就住郫縣,而且我是黨員,我可以全程值班,讓其他同事就響應號召,安心宅在家。"

家住郫縣城區的董敏,是水電七局三分局機關"工會小姐姐",本想趁著這個假期好好陪伴年邁的父母,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塊。疫情來勢洶洶,猝不及防,她主動請纓值班,從1月27日起,每日奔走在家和辦公室,路上再順道去趟藥店,購買防疫物資。"藥店—單位—家"幾乎是董敏日常的生活軌跡。因為父母生病,她與回家路上的好幾家藥店都有"合作",隨時瞭解酒精、消毒水、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到貨情況,及時反饋給各項目,第一時間採購物需,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疫情與春節迎頭撞上,無疑給防控增加了巨大難度。疫情發生之初,三分局便成立防疫領導小組,緊急部署防控措施,排查職工出行信息和身體健康等情況。作為機關工會最勤勞的小蜜蜂,董敏堪稱"移動數據庫",單位一千多號人的信息包括退休職工,她都心中有數。每日到辦公室後,她的首要任務便是打掃衛生,確保辦公環境安全,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在這期間,她的"QQ"一直沒有停止響動,她把這聲音當作最歡快的"勞動伴奏帶",每天坐在電腦前,確認數據、填寫記錄表格,有時一坐下就成了"板凳釘子戶",水都來不及喝上一口。

陸續復工後,她又扛起了"餐食分發員"的大旗,"送餐上門、送餐到手",避免了員工之間的來回接觸,也保障了每一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都能吃上飯。隨著三八節的來臨,除了防疫工作之外,董敏還要忙著給廣大女職工"送溫暖","雖然疫情當前,我們女工該有的快樂和祝福不能少"。

單薄的臂膀、瘦削的背影,身板嬌小氣場強。在防疫防控的戰場上,董敏腳步匆匆卻無比堅定。

"莫著急,莫著急,我馬上就來了。"

"90後的颯小妹"趙鈺,是水電七局鍋浪蹺項目的"一枝花"。作為綜合小能手,黨團雙建、綜合統計通通不在話下。疫情當前,她更是拿出她的"十八般小武藝",信息排查、跟蹤檢測人員健康,防疫宣傳員、防疫志願者,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天還未全亮開,趙鈺已經上崗,先給自己做過體溫檢測和消毒工作後她便來到項目營地防疫檢測站站穩第一班崗。"現在是民工返崗高峰期,得細心排查,有關生命安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他們來自各地,我得普通話四川話來回切換。"雖然還早,檢測站已經排起了隊,趙鈺一邊指導民工填寫登記資料,一邊協助給他們做體溫檢測、消毒等工作,做完之後,將防疫站工作交接給同事,便帶著他們去辦公室報到,緊接著整理資料上報。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入場人員逐漸增多。除了要登記入場人數,還要隨時跟蹤他們的健康情況,每日至少保證量兩次體溫的測量。因為要做這一系列的工作,趙鈺經常錯過飯點,就算是趕上時間,她也是用餐"最後一人"。

除此之外,趙鈺還是項目"小喇叭",日常在項目工作群裡廣播各種防疫資訊,在宣傳欄、展板中實時更新防疫通知,給民工講解防疫注意事項,充分履行"宣傳員"的職責。作為項目團支部書記,她積極帶領項目青年職工投身抗疫志願服務活動。"我就是項目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是她的工作宣言。

由於項目部營地、上圍遊堰、紅椿坪料場均設有防疫檢測站,各種記錄表都是下午拿回辦公室,只有晚上有時間梳理。白天忙活了一天的趙鈺,每天晚上7點到10點,她還會繼續完善項目防疫制度、清查防疫物資、整理職工信息。返崗近半個月,朝八晚十,趙鈺幾乎沒有停歇空檔。

"時間緊、任務重,要做得快,還要跑得快。比起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的工作就太簡單了"。爽朗的笑聲、燦爛的笑顏、樂觀的心態,趙鈺激情滿滿地奔走在抗疫一線。

疫情當前,諸如董敏、趙鈺這樣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巾幗英雄"還有很多。她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不能救死扶傷。但是她們也不畏懼疫情,努力守護她們的工作"責任區",默默奉獻她們的"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