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很多人不懂粵語,卻喜歡聽粵語歌?

mtolao


在全國除了廣東、廣西有人講粵語外,還有香港和澳門也有人講粵語。其他地方的人基本都不講粵語,也不太聽得懂粵語,而讓他們接觸到粵語的地方就是觀看香港粵語版的電視連續劇和聽粵語歌。

那為什麼明明很多人聽不懂粵語,卻喜歡聽粵語歌呢?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經典粵語歌曲的影響。記得大家都應該聽過別安的«海闊天空»這首歌,這首歌曾一度風靡全國,也是ktv點唱率非常高的歌曲之一。也許很多人喜歡聽粵語歌就是因為聽了這首歌的原因呢。還有很多非常經典的粵語歌,像:«萬里長城永不倒»、«男兒當自強»、«鐵血丹心»、«財神到»等等,這些歌曲不是之前在內地非常火的電視劇的主題曲,就是傳唱度非常高、響徹大街小巷的歌曲,像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很多。也許,只要是流行的東西就會有人傳唱。



其次,粵語有九個調,而普通話只有四個調,因此,粵語歌詞更容易押韻,聽起來也有另一番韻味,讓人喜歡聽,也喜歡學唱。像許冠傑的«半斤八兩»、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別安的«光輝歲月»等等歌曲都非常經典,傳唱度非常高。



以上是“客聊音樂”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留言和關注!


遊玩北海


粵語歌曲中有很多經典之作。很多人不懂粵語,卻喜歡聽粵語歌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黃家駒歌曲的影響

太多人接觸粵語不是因為想學習粵語,而是因為想學習家駒的歌曲,黃家駒的經典作品都是粵語歌曲,很多歌曲都久唱不衰,唱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多少也就會一些粵語了。

2.明星效應

很多香港明星知名度一直都比較高,只要是早起名氣比較大的歌手,基本人人都有自己的粵語代表歌曲。一些追星的歌迷就會爭相傳唱自己喜歡歌手的粵語歌曲,他們不會考慮到底自己懂不懂粵語,不會是可以學習的。

3.粵語歌曲的獨特魅力

粵語又作廣東話、廣府話,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粵語聲調亦大異於北,蓋以六調,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濁平,五濁上,六濁去。復以促音清平為高入,促音清去為中入,促音濁去為低入。粵語的韻律符合古漢語的韻律。而粵語歌曲的押韻、靈活是粵語歌曲容易傳唱的一個原因。


老八婆


由於粵語聲調和韻母的數量都遠遠超過普通話,能夠組合出的總音節數也就比普通話要多,所以在表達上粵語歌曲能夠更加豐富,層次感更加明顯和強,聽起來抑揚頓挫,長短音錯落,倍加婉轉。其次,粵語之所以好聽,與粵語的“古”也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

粵語流行歌曲的特點:1.容易上口,容易記住歌詞。2.所謂“流行歌”,顧名思義就是要傳遍大街小巷的。3.永流不衰的粵語流行歌曲。4.從歌詞中可以體會到粵語的韻味。5.歌詞真實地反映了民生狀況。

粵語經典歌曲:如許冠傑演唱,黃霑作曲,顧家輝填詞的不朽名曲:學生歌、半斤八兩、沉默是金、滄海一聲笑、天才與白痴、鬼馬雙星、賣身契、米當我老村等等;葉麗儀演唱的上海灘、明星等;林子祥演唱的男兒當自強等黃家駒的光輝歲月、真的愛你等;陳百強、張國榮演唱的一系列歌曲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百聽不厭的不朽名曲。

謝謝!祝您生活愉快!











亮亮25252743


粵語歌我之前也是不喜歡覺得很難聽,就覺得beyond的《光輝歲月》《海闊天空》還好聽,但是也沒有對粵語產生多大興趣,但是,上次和一個朋友去KTV他唱了《傻女》徹底把我驚到了,我說真的,我感到惶恐,原來我也有朋友會唱粵語歌,我一直以為粵語和我壓根兒不沾邊,自從那時候,我就開始學唱 《傻女》,學會一首就一發不可收拾,接著是《一生中最愛》,《終身美麗》《遙遠的她》《獻世》,最近又愛上了江湖瘋聽陳小春的《相依為命》鄭伊健的《友情歲月》,我感覺我真的迷上粵語啦,不能自拔。聽了這麼多粵語歌,我的感覺就是,情歌真的是粵語比國語更動人,上癮,這只是我自己的觀點,很高興分享出來,


一隻鹹魚號


第一次聽粵語是張學友的遙遠的她,雖然聽不懂歌詞,但是發現特別好聽,然後開始迷戀張學友,幾乎聽了他所有的歌,然後開始深入瞭解粵語圈,接觸了陳奕迅,張國榮,楊千嬅,陳慧嫻等等,都非常棒,粵語歌聽多了也就能懂了,然後開始看粵語電影,雖然從來沒去過廣東,但是基本的粵語還是會說的,看粵語電影也不用看字幕,聽粵語歌也不用看歌詞。粵語音律韻腳真的特別好聽。(我是四川人)


夏則明


第一次聽粵語,應該是高一從同桌那聽到家駒的歌開始的。過去了這麼多年,家駒的歌都會唱,但是粵語還是不會說,更不用說標準了。在新疆念大學的時候,唱家駒的歌還有不少同學喝彩,笑言湖南的黃家駒,自己也沾沾自喜。畢業後來廣東工作,在真正的廣東人面前再唱家駒的歌的時候,被貶成渣。一句話,再怎麼嗓子好,只要粵語不標準,肯定被吐槽。這麼多年過去了,粵語沒有進步,缺少純粵語環境,自己也懶得去進一步學習,就這樣子吧,想唱就唱,不在乎像不像。


利必豐不鏽鋼浴室櫃


白話(粵語)就是我們漢族人祖宗語、五千年前倉頡造字至宋朝四千多年裡中國的古漢語。語言學家已經證實《切韻》、《唐韻》和《廣韻》這隋朝唐朝和宋朝三本的發音字典,就和今天的粵語發音高度吻合,這就是說白話系隋唐宋三個朝代中國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粵語區的日常用語同宋朝之前的日常用語一樣的原因(講到這些日常用語,老師都說: 怪不得似曾相識,原來古詩文詞成語都是用我們白話寫的),這也是外國大學為什麼只研究粵語和普通話的原因,外國人分別叫唐話和滿語(南宋同金的對抗,金幾乎等於滿,所以普通話有近八百年的歷史,亦值得研究)。史學家已經證實周朝就統一了語言,當時叫雅語。而宋朝唐朝隋朝又和秦漢、戰國、春秋、周朝是一脈相承,只不過是分分合合,史書上亦沒有記載這段時間中原發生語音的變化,所以白話就是雅語。那雅語是不是盤古開天至周朝的語言呢?今天我們終於解開了漢族語言千古之迷,那就是二十一世紀(2O18年)語言學最偉大的發現:漢字不單表意,音還表義。通過粵語的發音就知道,例如:前和後,開和合,快和慢,食和飯,飲和水。當粵語講前字時由前面發出,即舌頭和上顎之間發出(不是捲舌音),而後字是由後面聲帶發出;當講開字時嘴打開,為開口音,講合字即刻閉上嘴為閉口音。同理食和飲是閉口音,就是進飯和吞水的動作,當然食比飲的閉合慢(飯比水難吞下);而飯和水是開口音,就是嘴在碗邊和杯邊的動作,飯的開口比水的開口大,而讀水字時的開口有點嘟。而快和慢這對相反詞,都是設計成開口音,當你講快字把手放在離嘴三五寸遠時,明顯感到聲未出,氣已到,而講慢字時,手帖在嘴邊,越大聲越沒有聲流到,這些動作都說明音同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多點字來研究,比如: 聲和音(有開有合,有前有後),走和行(走的正確用法是跑的意思,前面發出的急促音—— 又叫前單向音。行由後面的聲帶發出),白和黑,光和暗,長和短(在上顎與舌頭處緊挨著發出兩個音,0.1毫米都是距離),虛和實,大和小,爆和炸(爆用嘴唇上下擴張表示,沒有氣出,炸用聲流水平噴出表示),上和下,香 和臭,遠和近(讀遠字時,嘴嘟一喐,示意遠處。),裡和外,嘔和吐,牙和齒(牙由兩邊的大牙發出,齒由前面的齒髮出),耳和鼻(聲流振耳振鼻),呼和吸,等等,而北方話全部是開囗音,毫無意義。音表義(更不用說下面講到的漢語靈魂)說明白話 (粵語)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

如果漢語字表意是血、音表義是肉,則閉合音、入聲和變音則是漢語的靈魂,比如:陰和森(閉合音),當同時用嚇人的聲音讀陰森森三個字時,白話明顯比北方話恐怖;比如: 決(入聲)等,雄壯有力的入聲,太多了,大家比較熟悉,不再多舉例;在這裡重點講下語言學家從來沒有提到變音 ,即在舌頭處發出急促、激動無比的音: 既可以發出前單向音(比如前面提到的走字),亦可以發出激奮的後單向音,比如: 恨,當用力讀時,舌頭一下頂住上顎形成封閉,聲流全部迴流,肚、胸和雙肩等部位都動起來;更可以發出一個字兩種感情的音,比如:死 字,當我們希望對方死時,舌頭封閉後面形成空間,好似壓強原理一樣,死字由舌頭處噴出,痛快淋漓,而當自己不幸時讀死字舌頭儘量頂住上顎,讓聲流回到胸膛而令人難受。正因為存在恥(變音)、怒(後單向音)、恨(後單向音)、血(入聲)、闕(入聲)等字,當我們用悲傷感情讀《滿江紅》前面部分時,內心十分難受;當讀用憤怒的感情讀後半部時,你用手摸肩、胸、腹等部位,明顯感到動起來,無比激動。而北方話因捲起舌頭講話,不是南方的平舌講話,舌頭頂住雙唇不能閉合,沒有閉合音;捲起的舌頭兩側漏氣沒有變音;靠舌尖摩擦振動發聲而沒有用聲帶發音的入聲,因此北方話讀 起來如同嚼臘,和尚唸經。直觀而簡單方法就是: 抽任何一句話分別讀每一個字對比,白話就比普通話有力。有血(字表意),有肉(音表義),有靈魂(閉口音、變音和入聲),這才是漢語,白話就是黃帝、周天子、秦始皇直至宋朝的各朝皇帝的聲音,是孔子、李白、蘇東坡、岳飛等人的語言,比兵馬俑、長城等所有的文物加起來都珍貴。

因各種原因,你已不用宋之前的日常用語,只要你口音還在,現在用回肯定能表達得出,比如:屙(拉),食(吃,吃字唐朝才出現,應以食為準),飲(喝),喝(吼),行(走),走(跑),望(看,唐詩宋詞中出現十個望還未出現一個看,太少了當沒有),姣(騷),幾多(多少,同看字一樣少,當沒有),文(塊),晏(中午或遲),幾時(什麼時候),箸(筷子),得閒(有空),面(臉),隔籬(隔壁),抵(值),舊時(以前),後生(年輕),渠(他),諗(想),畀(給),攰(累),揀(選擇),差人(警察),游水(游泳),返歸(回家,是本人推薦我的“土白話”——溝漏片白話,記不起中學那課古文有句:返歸取之),等等,你要是用得越多古語來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詞,不會岐義為準,證明你的語言越接近古漢語,這是一種判斷是不是古漢語最簡單的方法(比如北方話把“你吃了沒有”的吃改為食,就會聽成“你死了沒有”,這就叫岐義)。精心設計就是講北方話要使用宋朝之前所有的日常用語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語,就必須學會講白話(粵語),這是唯一的方法,只有白話才能完全表達宋之前4 千多年裡所有的日常用語,只有白話才能表達九調六聲(北方話是四聲四調)的古漢語,雖然這是多麼簡單的漢字,輪不到你逞強、發怒。——在這還不要求你使回宋之前所有的 單音詞,比如: 知(知道),識(認識),椅(椅子),頸(頸部),等等。四千多年來漢語都是一音一義,不用兩個音表達一個意思。

宋朝之後中國受到各種北方少數民族的佔領和統治,中原語音(白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時把口語叫白話,書面語就叫文言文,這就是所謂的文對白),很明顯不是漢語了。因距離中原太遠,不受到影響,逃難到兩廣的漢人得以把漢語保存下來,這是幸運。一種語言就是一個民族的特佂,中學課文法國作家哥德寫的《最後的一課》,裡面描述了學校就要改用另一種語言上課,學生是多麼悲哀,最後有句話這樣說:消滅一個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消滅對方的語言。為了不讓漢族滅亡,請大家一定要轉發、印發。


用戶9098530017191


《廣州音字典》內容是《新華字典》的前輩,內裡很多古漢語字注音。廣府話、廣州話、粵語、白話、港澳地區廣東話、海外有稱唐話,較多保留古漢語的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漢字表達,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新西蘭的第二大語言。北宋(960-1127)初年出版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權威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裡面有36個聲母和206個韻母,其中粵語-廣州話有22個聲母,94個韻母。古百越嶺南地區歷史長河中,稱呼不同,口音少異,本質基本一樣,民間講兩廣一家親,保留了大部分先秦漢朝與嶺南百越地區民族混合出的漢族語言,由於嶺南地區山多水網密集,對外大戰亂少,歷朝歷代古漢語音相對保存完整,縱觀世界是較純古漢語音,秦末漢初南越王時代這二千幾年來, 廣州中國大酒店旁象崗山及廣州舊兒童公園有遺址。廣州(古曾稱番禺)多為區域行政中心,行政管轄範圍廣東廣西絕大部地區,海南省,湖南小部分地區,福建小部分地區,越南中北部地區等,官方語言形成穩固。以廣州為中心,輻射海外及廣西地區等周邊地區,九音六調,抑揚頓挫,音廣韻豐,許多唐詩用粵語朗讀流暢好聽押韻,粵語流行曲風行世界多年,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語言之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科技長期領先世界多年,有些先賢智慧結晶典籍,現今科技也難完全解讀,河南賈湖考古發現有9000年世界最早文字符號、骨笛、釀酒技術,河南浙江考古發現4000年至7000年精美餐刀叉,世界最早百科全書《山海經》,明朝《永樂大典》集當時古今百科全書,頁面約報紙大小,全套22877卷,3.7億漢字,今中國內陸只剩161卷,絕大部分遺失及搶掠流失海外,望日後巨量文物能迴歸中國,集齊相當於一個小型圖書館藏書,有些典籍現代科技也破譯不了。希望九音六調的古漢語音有助破解,造福人類生靈,希望講粵語白話同胞好好傳承漢民族漢語音,博古通今發揚光大,原整使用學習研究交流漢字同漢音,網上下載相關APP軟件,也可書店、網購《廣州音字典》,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漢族佔全國人口91.51%,達13億,全球超14億。網上百度百科學習參考,論事注意禮貌團結,警惕壞勢力藉機挑撥離間,破壞中華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謝謝您。


日出8458


聽粵語歌的年代因為內地當時很閉塞,作曲也不行,還在民歌跟各種庸俗歌詞夾雜著,弄潮兒們就去聽粵語歌了,其實喜歡的是曲風,詞其次,因為聽得懂的佔少數,當年很多粵語歌都用的日本曲,什麼校長阿,陳慧嫻阿,張學友blablabla,不細數,幾乎都有翻唱什麼中島美雪,平井堅等歌手的歌,加上聽不懂的粵語歌詞,意境就出來了,然而後期為什麼堅持聽粵語歌,膩用粵語朗誦詩詞歌賦你就明白了,那種音的轉折比普通話好聽n倍,再加上香港地區有幾個作詞大牛,林夕,黃偉文等,所以,很多人愛聽,後來因為出了個國語萬詞王方文山,國語歌又帶了一波節奏,現在粵語歌聽的比國語的少很多,現在比例大概2/8吧,不然也不會那麼多傲嬌的香港歌手轉型或來大路撈金了,主要是了市場,受眾很重要,但是我還是鍾情聽粵語歌,聽了有20年了,都會說廣東話,看tvb不需要字幕了。我也算是個粵語歌腦殘粉了。


古銅色的滷蛋


在沒有懂得粵語之前,最早接觸到粵語是在湖南老家晚上用黑白電視機收看的滿是雪花雜音的珠江臺,也只有那麼一個臺可以收看,還得把電視機搬到戶外去。

後來接觸到黃家駒粵語歌曲,要對著歌詞才聽得明白歌唱的意思。但是即使聽不懂,閉上眼睛聽到歌的旋律也是一種享受啊!這就是我學粵語的啟蒙。

再後來,到了廣東,因為從事的是釆購工作,每天要到市場上釆購食物,討價還價間多聽多學自然而然地就學會了粵語。學會了粵語之後,才發現,原來粵語這麼有意思,和自己的母語有好多好多相通相近的詞彙,也漸漸發現自己的母語與客家話在粵語中似乎都佔有不同份量的詞彙,而且還發現,以前用普通話說出來非常不自然不押韻的一些詞句和古詩,用粵語說居然就押韻通順了。

粵語歌曲的旋律非常清新,節奏感強烈,朗朗上口,很震撼人心非常令人耳目一新。我想這大概就是很多人根本不懂粵語,但是也很喜歡粵語歌曲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