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委婉地向大領導反映科室分工不合理的問題?(誰能幹就多派活)?

茉茉45505388


反映要是有用,這種事(誰能幹就多派活)早就被杜絕了。

沒有被杜絕,那證明這事是正常的存在,反映也沒用。

.

大領導管不了這麼細碎的事,他也不可能管

既然是主任,那必定上面給了他負責這個部門全部工作的權力,並由他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科室主任的權力”裡面,就包括工作的分配方式:怎麼分,分給誰。

這是他的權力範圍,也是他的管理方法,只要他沒因為這個出問題、違犯紀律,他就沒問題。

如果大領導因為這種事去問他,一是顯得智商捉急,二是很容易被反將一軍,三是有可能在政治鬥爭中被反扣上“胡亂插手下屬部門工作”的帽子。

只要大領導不傻,就不可能接這個話,客氣的會說幾句好話送你走,不客氣的則會要你“多幹工作,少想些沒用的”。

.

當然,如果科室主任因為“工作分配方式粗暴、不科學、不公平、不合理......引發眾怒,以至群眾怨言極大”——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科室的好多職工,去到上面集體反映這個問題,那大領導也許會管——分管領導先拿出意見,彙報上來,大領導才會斟酌著看到底要不要管,以及怎麼管。

.

誰能幹就幹得多,這是所有單位的通用做法

“能者多勞”並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切切實實地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比如在家裡,最勤快的那個,往往是全家人的奴隸,人人都指著他(她)幹活。

而做飯最好吃的那個,理所應當地成為大家的廚師,經常“被迫營業”,出沒在廚房。

.

比如在單位,最勤快、最老實的那個,往往成為全部門人的奴隸,呼來喝去,不亦樂乎。

而最能幹的那個,則成為“幹活的擔當”,只要出現了令人為難的工作,必定就要“自然而然地想起他”。

沒辦法,別人或是不願幹、或是幹不了嘛。就像家人不會指望一個懶蛋去幹活、不會指望做飯難吃的那個去做飯一樣,單位也只會把重要的、更多的工作,派給那些勤快的、能幹的人。

也只有那些勤快的人,會很快把事情幹完、幹好,而不是扔到半路不管,或是故意幹壞;

也只有那些能幹的人,才能把工作幹得又好又快,以及更好更快。

這是作為人的“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換誰都一樣。只要科室主任沒傻,他就會這麼幹。

.

所以,不是科室主任的錯,而是“被挑中”的人鋒芒太過

如果仔細觀察、多加打聽,你會發現,那些混日子混到昏天黑地的人裡面,其實有些人曾經非常能幹,也曾有過令人吃驚的業績,也曾對單位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但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再過以前那種“能者多勞”的日子,只願混到下班走人。

至於促使他們由“能幹人”轉向“混日子人”的原因,無非是分配不公、前途無望、看破紅塵,之類。

.

自從他們打定主意要混日子,就“開啟了職場生涯的新模式”:

  • 有工作儘量拖,實在拖不過去就胡亂應付兩下;
  • 有工作儘量推,實在推不出去就胡亂應付兩下;
  • 被要求“建言獻策”時,要麼死氣沉沉,要麼胡說八道;
  • 出了責任,就拼命往領導身上推。

次數一多,領導再也不敢找他,只敢供著他,他便徹底清淨了。

.

雖然“多勞者不一定多得”,但“能勞卻不願勞”,卻會成為一種難以饒恕的罪惡。

所以,那些看破職場、心有他屬的人,就會拼命“顯拙”、“顯蠢”、“顯冷漠”,並在最終達到“工作不來找我”的境界。

.

所以,如果你不想成為那個“越能幹活越多”的人,就要學會隱藏鋒芒,別顯得那麼能幹,也別顯得那麼勤快。在有些單位,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

總之,向大領導反映這種事,話就是說得再委婉,也難免一個悲慘的結局——大領導會覺得你事太多、腦袋不夠用,不可能不知道這事的科室主任則覺得你簡直是條瘋狗

想想吧,這以後的日子,你該怎麼過。尤其是在有“科室”的單位,留下這種“印記”,對你的影響會有多大!


也許雜談


如果只是想要委婉反映科室分工不合理的問題,真的很簡單,但是,反映了就反映了,大領導可未必能解決。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你講講吧!

科室分工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無論哪個領導心裡其實都有數

一般來說,在體制內,所有的單位都存在能者多勞,不能者少勞,甚至不勞的現象。對於一個單位的大領導來說,所有類型的下屬,對他們都是有意義的。

先說能者,這些人的存在就是幹活的,體制內工作說白了都是給上級單位做的。這種單位不需要創造效益,只要完成它的基本職能,不出大的原則性的問題,大領導就可以交差了。所以,能幹活的人要有,但不需要那麼多,因為一旦單位裡所有的人都是能人,都能努力工作,這時就會出現利益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比如說,年底評先評優,所有的人都很能幹,可機關單位的工作由明顯的績效指標麼?沒有!企業裡誰的業績好,都是擺在檯面上的,甲銷售額2000萬,乙銷售額200萬,自然甲就拿現金,乙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可是,機關單位不一樣,甲是業務口的,乙是後勤口的,就一定能說業務口的甲比後勤口的乙優秀麼?真要是領導每次都把先進給甲,乙給你撂挑子不幹了,領導也就玩不轉了。

所以,那些不勞的人,這時候就有存在的意義了,不幹活的看著幹活的拿先進,能有什麼怨言,什麼也沒有,領導自然在這些事情上就好安排了。

還有一點比較敏感的,那些啥也不幹的人,還能繼續留在他們的崗位上,其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只是因為他們有了編制,就可以心安理得得混日子。如果他們這些人不從自己的腰包裡真金白銀地掏出點東西來,放進領導的腰包裡,領導真是會沒事就給你穿小鞋。

之前,我閨蜜單位有一個什麼都不幹的科員,2年火速提到實職副科,單位裡資歷比他深,年紀比他大的,都只是虛職副科,還都是為了提拔他陪跑的。因為,我平時跟閨蜜單位有業務來往,認識這個人,也認識他們單位的大領導。一次,我下班以後去他們單位找我閨蜜,就看見這個人往領導後備箱裡放了幾箱東西。

所以,真別相信那些體制內的人,能爬上去都是靠本事的,這個大哥平時說話都是磕磕巴巴連不成一句話的,可就是這樣的人,啥都不幹,上班抽菸、喝茶玩手機,人家照樣升得快!

所以,領導對於誰幹活,誰不幹活,心裡真的清楚得很,你對於領導的價值,領導也都早早謀劃好了。

如果委婉和領導提出這個問題,結果會怎樣?

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也跟領導提過,領導給我幾個答覆:

1、咱單位就這情況,誰都是身兼數職,你不幹也沒有別人幹啊!
2、你乾的多,領導都看在眼裡,以後有啥榮譽,領導肯定先考慮你!
3、年輕人不要得失心太重,幹得多對自己也是鍛鍊,以後無論走到哪,都難不倒!
4、那誰誰你也知道,實在提不起來,讓他幹真不如讓你幹放心!

諸如此類的話,真的聽得太多了。領導最後給你的回覆就是,你乾的多我都看在眼裡,但是你要讓我給調整分工,客觀情況不允許,只能這樣。

和領導無論是委婉提,還是直接提,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沒有,所以,後來我也就放棄了這個念想,有這個時間,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幹好。分外的工作,能拖就拖,能將就就將就,能拒絕就拒絕。最後,你就會發現,靠領導這條路根本行不通,凡事還是靠自己把!

真正有效的辦法,不是和領導溝通,而是自己摸清套路!

其實,羽毛覺得,問這個問題最終的目的,是想要解決問題,讓科室分工不合理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或者說盡量不讓不合理的分工落在自己的頭上。

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羽毛上面說的。

1、本職工作幹好,讓領導給你的評價至少是優秀

比如,你本質工作就是寫材料,但領導說,政治處工作、黨務工作你也兼顧一下吧,這時,你就一定要分清楚,寫材料這個任務,至少要做到優秀,其他的工作,能幹就幹一點,幹不了就擱置,你把本職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糊弄一點,領導也不會說什麼。但你要是本職工作沒做好,其他工作再好,也沒用!

2、別總在領導面前裝聰明人,適當笨一點,能獲得不少好處

實際上,這種單位都是欺軟怕硬,你要是強勢一點,一些非本職工作,其實領導也不會第一時間想到你。記住,所有領導都怕麻煩,他給分配工作時,跟甲交流要半個小時,跟乙交流只要5分鐘,你看吧,以後有啥工作,領導都會先找乙。


所以,拒絕工作也是有技巧的,別啥事領導已給你,你就一副我完全能勝任的樣子,你多給領導提點問題,領導也會煩啊,他心想,找你不如找個聰明人,溝通成本低,以後,就不會啥事都找你了。

3、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聰明人幹工作,一定要找準時間點,領導來你屋了,有啥活都得趕在這時候幹,不懂就請教,顯得你又忙又尊重領導意見。領導給你安排職責範圍內的或,你得讓領導知道,你職責內的工作都忙不過來 呢,所以,領導都不好意思給你再派別的活。

但如果,領導就真的給你安排了,也別直接說你幹不了,你只要降低速度,領導不問即使做完了也不主動交給領導,領導自然就覺得你效率低下,下次有啥急活也不愛找你了。

以上,不是職場厚黑學,而是真槍實彈在職場上吃虧吃出來的經驗,一般人,羽毛都不會告訴他。如果有用,就點個贊吧!謝謝啦~


李羽毛兒


這種在我們公司有個專門的說法叫“累的累死、閒的閒死”,反應的是管理者的懶政和不作為。

一、一個常見的職場套路

我們公司的核心部門算是公司最忙最累的部門了,員工經常加班到9點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

但偏偏其中有一個大姐能做到每天按時下班,領導還覺得她非常辛苦。

你真要說她每天做了多少工作,揹負了多少責任,承擔了多少項目,那不見得。

都是在一個格子間裡面,她每天做了什麼,周邊的同事一清二楚。上班時間,玩玩手機、追追劇,和其他女同事聊八卦聊美妝,每天下午4、5點才開始打幾個電話做事。

幾個同事都對她很不滿,覺得她的事情太少了,經常戲稱她一年只做一件事情。

也去領導面前反應大家的分工不合理,領導卻覺得很奇怪,我覺得她的工作很忙啊?

原來這個大姐做事有一個特點,就是誇大細節。

明明很簡單的幾個電話就溝通搞定的事情,在她的口中就變得非常非常的關鍵,是阻礙的整個事項推進的核心因素。

她會把這件事情說的非常非常的細,牽扯到各個部門的環節和反應,不解決這個事情就要失敗,然後他又是怎樣通過努力把這件事情解決的。

領導一聽,就會覺得她真的花了太多努力去完成這件事情,認為自己的分工是合理的。

這就是一種常見的職場套路叫:“假裝自己很忙碌!”

二、從另一方面這也是領導的一種懶政、不作為,究其原因有3種

分工不合理,也叫“鞭打快牛”,能幹的就多幹,不能幹的就少幹,從而造成“累的累死、閒的閒死”的現象。究其原因有3種:

1、裙帶關係不敢去管

一個部門內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員工自身的背景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和上級領導的裙帶的關係,也可能是資歷太老,也可能是從高位因為一些原因下來的領導,導致現任領導不敢去管這種現象,可能一動就會炸出一大波人來。

2、眼睛向上不想去管

對領導而言,他在這個部門能呆多久也不知道,三兩下出點成績把自己送到更高、更好的位置去對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去改變現狀,對他而言收益的是長期的太慢了、也不穩定。

倒不如維持現狀,加碼加料把自己送走才是最重要的。

3、雙重標準

領導對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標準和要求,一張報表她48個小時沒做出來,領導不會說一句話還覺得她很忙,你2個小時沒做出來那就是你的能力有問題。

不論是哪一種,都是一種懶政、不作為的表現。

三、與其去反應不合理,倒不如講這4種套路

套路1:學會叫苦

學會叫苦、學會請求領導幫助,會哭的還在才有奶喝。

所有的事情你全部攬著在自己身上,那麼你只有自己一個人累死。

別去和領導說什麼分公司不合理,那你是在質疑領導的權威和他的公正性。

所以你叫苦吧,請求幫助和指導吧。

套路2:學會裝忙

效率高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職場環境中,效率太高會讓別人認為你的時間不飽和,反而給你更多的事情。

所以學會裝忙,尤其是在領導的面前。

領導六點下班,你和他同時下班,甚是比他還走得早,你說你很忙,他信嗎?

套路3:學會裝笨

什麼事情你都會、什麼事情你都懂,那事情肯定就是你的了唄。

誰讓你都懂、你都會呢?

對領導而言,你覺得事情他會交給一個懂的人做還是不懂的人做?

套路4:學會拒絕

適當學會拒絕,從你的工作職責、工作量、工作範圍出發來拒絕,

從事情流程的優化、放大可能造成的影響來拒絕。

總的來說,就是要講究套路,別太直接。

四、換個角度想,未嘗不是一種機會

換個角度想,這種分公司不合理誠然對自己而言很不公平,但是常言道“禍福相依”,在對你不公平的同時也給你了很多機會。

1、 經驗和能力的提升

有些人一年的工作經驗他能用十年,而毫無長進,卻還沾沾自喜,自己落了個清閒。

有些人獲得十年的工作經驗只用了一年的時間,這是他的先苦後甜,以後工作上的再累再苦也不過就這種程度了。

2、 更多晉升機遇

誠然做的越多錯的越多,但是做的越多也容易出彩,獲得更多的晉升機會。

不講大道理,分享職場乾貨,拿之即用,請關注“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誰能幹就給誰多派活的現象,稱之為“鞭打快牛”,拉犁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抽打它,讓它走得更快,以便更快的把地犁完,而懶惰的牛卻呆在一邊不用幹活。職場上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一、職場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職場不是講公平的地方,職場是講奮鬥的地方。凡事斤斤計較,計算“性價比”、“公平度”的做法,都是阻礙職場發展的心理疾病,必須儘快根除。靠業績說話,靠能力說話,最終看職場發展的結果,你真正取得職場成功再回頭看奮鬥的過程,會發現計較自己幹多幹少已經毫無意義。


二、正因為有“不公平”,才能顯現出人與人的差距。

能者多勞,多勞者更接近成功,多勞者升職加薪的機會也會更多。許多時候,有些人想多幹些卻苦於領導不給他派活,那是最難受的,因為這反應出他再領導心目中已經排名靠後。所以不怕多幹,就怕不讓多幹。

三、不要做橫向的比較,而要縱向看自己的成長。

反對毫無意義的重複和簡單線性累加的工作,這樣的工作除了消磨鬥志、時間和健康外沒有什麼益處,那就要儘快想辦法往其他同事那裡分一分。

但更多的情況是,有些工作,你做了一次之後會拓展自己的職業技能和業務水平,而且真正幹起來,也沒感覺有多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幹得越多,成長越快。

供您參考。

我是專業的職場和管理領域原創作者。關注我,每天分享職場實戰乾貨,助您成為職場之王!


職場之王


題主想解決“科室分工不合理”的問題。卻採用了職場最忌諱的兩個方法:越級、告狀。不可取,不提倡。

一、越級反映弊大於利

無論多委婉,越級向大領導反映問題,都是不可取的一種方案,而且也不能解決科室分工不合理的問題。

  • 首先,受到影響的是你的直接領導

被下屬告狀,大領導肯定會懷疑小領導的管理能力,會猜忌這個部門領導是不是可靠,甚至會質疑是否應該把部門交給他。

小領導科室分工不合理,是其自作孽,但是否達了“不可活”的地步?應該評估一下這件事對你小領導可能造成的後果,後果越嚴重,小領導越會記恨你,你也會給自己招惹越大的麻煩。

  • 其次,受到影響的是你所在的部門

越級溝通會影響你們全部門的評價。大領導會想,“這麼大的事,這部門的其他人怎麼都沒發現?”“這個部門是不是已經失控了?”“都已經到了越級告狀的地步了,這個部門的問題是不是已經很嚴重了?”“僅僅是分工不合理嗎,不至於吧,肯定是把下屬逼急了,才借分工的事由跑到我這裡來了。”

招招對準你的部門,你告狀的層級越高,越容易把事情搞大,最終將無法控制。

  • 第三,受到影響的是你自己

與你的關係相比,大領導肯定跟你小領導的關係更密切。大領導一般會把小領導叫過來,敲打一番:“怎麼回事,都捅到我這裡來了,下次注意點。”“對了,那個誰誰誰挺會來事的,不好管,你自己以後多提防著點。”之前我說的,你告狀給小領導造成的後果越嚴重,小領導越會記恨你,就是因為大領導於公於私都會將情況反饋給你小領導,你還是會成為最終出氣口。

  • 第四,受到影響的是大領導

你以為的大事,在領導那裡可能都是小事。科室分工不合理就是其中之一。很多聰明的領導喜歡越級收集下屬的信息,因為這是他的主動行為,他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去獲取想要的信息。

但他們一般都不喜歡接受下屬的越級告狀,因為這時他是被動的,他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打亂他的工作安排,破壞他的工作情緒,這是他不希望得到的。

  • 第五,事情並不能得到解決

科室內部分工的事情,本來就是由科室領導負責的,只要他在,大領導最多批評小領導一頓,至於今後怎麼分工,還是會由小領導做主。所以,你用越級告狀這一招,不太可能解決事情,反而把自己推到了小領導的對立面,得不償失。

小結:越級告狀是解決職場問題萬不得已時才採取的措施,因為這會傷害的小領導的職場安全,他會跟你急;會傷害到部門的利益,因小私大;會給自己營造一個不好的名聲,作繭自縛;還會遭到大領導的嫌棄,最終事情還不一定能夠得到解決。

二、要學會“挑”工作

那怎麼解決科室內分工不合理的問題,還是要從自己做起,相信題主是那個被安排工作比較多的人,那你就要學會“挑”工作,針對不同性質的工作,採取不同的策略,從而優化自己的工作效果。

怎麼挑?我們用一個二維四象限圖的工具,可以一目瞭然的解決這個問題。

如圖所示,將所有工作按照“輕鬆程度”和對我“有用程度”分為四個象限。根據不同象限的具體工作,分別採取優先、交換、突破、拒絕。

  • 1、 優先

對你有用,又能輕鬆搞定的工作,優先處理掉。這樣既能拿出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其他工作,同時還能給自己提振信心。

  • 2、 交換

雖然這項工作對你來說很輕鬆,但對其他人可能並不一定;雖然對你來說可能沒什麼用,但其他人可能非常重視。你的舉手之勞,就能解決別人的大問題,這種事情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時,你就可以和對方交換,你幫他完成掉工作,他也要拿出東西與你交換,形成合作關係。

  • 3、 突破

對你有用,但並不輕鬆的工作。首先要抓住不放,不要輕易推掉,然後要想辦法重點突破,徹底解決。這塊工作應該是花時間精力最大的,但會有獲得感,也會有成就感。

  • 4、 拒絕

對你沒用,又很煩重的工作,當然要拒絕掉。但對於分工不合理的受害者來說,很難拒絕別人,甚至根本不會拒絕別人。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講講怎麼“拒絕”。

三、要學會“拒絕”

拒絕前,心中默唸三遍:“我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是萬能的。”

這句咒語是讓你堅定拒絕的決心。你只有這麼點時間精力,壓得工作越多,越不能高質量地完成,還不如力所能及的承擔幾項工作,把它做好做精。你也不是萬能的,不能把什麼事都壓到你身上。

唸完咒語後,開始使用拒絕二字訣:“拖”、“要”。

  • “拖”字訣:

“領導,我手上還要兩個項目,都是你一直盯著的,不能按時完成的話,可能會影響整個工作進程,所以,你這件事,要等幾天才能啟動。”

“拖”字訣的心理活動是:我沒有直接拒絕,但我手上事太多,有先來後到,有輕重緩急,我一個人一次只能幹一件事,你就慢慢等吧。如果你真的著急,那沒關係,把我手上正在做的事情交給其他人去做。不過,交接起來可能很麻煩喲,領導你要考慮清楚。

  • “要”字訣:

“領導,這件工作非常有意義,但我手上還有兩個項目在做,人手不夠,您看是否可以安排某某某和某某某過來,我辛苦點,牽個頭,保證能完成任務。”

“要”字訣的心理活動是:行,我給你幹,但我不能白乾,我得趁機獲得點什麼,管理權、各種資源等等,只要我有想要的,我都可以順勢提出。我不是在要挾領導,我只是想把事情做好。如果我真的不想幹,還可以把要求提高一點,嚇退領導,進退有度。

小結:改變科室分工不合理,要從自身的改變做起。整個改變可以簡單的分為兩步:一是挑工作,“沉浮場”給你提供了一個四維二象限的思維工具圖,將所有工作分為四類,針對性地採取不同措施。特別是在拒絕這一象限中,要敢拒絕、會拒絕、善拒絕,並推薦了“拖”、“要”二字訣,讓你的拒絕手法更有藝術感。

四、拒絕的操作要領

拒絕,很容易讓對方不爽,也很容易產生一些後遺症。這裡我再強調一些操作要領,讓你的拒絕姿勢更優美。

  • 一是姿態要高

體現你的高格局,始終站在部門的利益,長遠的發展去找理由、找說詞,開口部門利益,閉口團隊精神,站位都要比別人高一點點,考慮得遠一點點。具體的內容要“對事不對人”,針對人的時候,顯得格局小了,始終從把事情做好的角度發出,會顯得更高端大氣上檔次。

  • 二是苦水要倒

“我已經承擔了部門裡的所有行政工作,每天報表就有20多份,要應對上面13個部門,再讓我負責外宣業務,確實轉不過來,萬一把事情做砸了,影響的是我們部門的形象。”倒口水的時候,就要少說大詞,反而是最細緻越多,最好能有一些詳實的數據,和與其他部門的對比。比如“隔壁營銷部門的行政人員就有3個,還有一個副經理專門負責,我們部門就我一個,做出來的業績怎麼跟他們比?”這樣更有衝擊力,效果會更好。

  • 三是有路要指

“這次彙報工作很重要,PPT的質量是關鍵因素,這個要求確實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建議可以通過購買服務,讓外面的專業機構來幫我們,只需花很少的錢,就能節省很多精力,關鍵是質量肯定遠遠優於我們自己的作品。我聽說隔壁部門也有這個打算,我們如果不去外面找資源,很容易被他們比下去。”拒絕工作時,給對方指條明路,說清利害關係,一方面是我做不了,另一方面也告訴你,怎麼做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當年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觀音菩薩過來看他,孫悟空懇求:“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菩薩當然沒救:“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

菩薩都能拒絕,你為什麼不行。

孫悟空沒有放棄,繼續懇求:“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於是,菩薩說:“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

菩薩雖然沒出手,但指了條明路,也相當於救了孫悟空。後來,孫悟空對觀音菩薩感激不已,一直惟命是從。你也可以。

  • 四是基本盤要穩

要在護住基本盤的前提下,才能拒絕掉不屬於自己的,不應該由自己來做的,對自己又沒有用的工作。因此,拒絕不能過頭,不要把本屬於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也推出去。同時也要看具體工作的情況,如果是在關鍵時刻,在部門打大仗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拒絕上級的工作安排。打大仗的具體分析,可以出門左轉,翻看我在“上級領導星期六星期天檢查,於是單位領導直接就說了一句‘正常上班’,請問這樣尊重普通職工嗎?”問答上的回答。

小結:要想讓“拒絕”變得更有藝術必性,就要注意在拒絕時擺出高資態,注意述說自己的難處,同時也要給對方指條明路,但最基礎的是,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才能開口拒絕別人。

總結:科室分工不合理,越級彙報不是一個非常可取的解決方案,而是從改變自己開始,學會分析各項工作的性質,採取優先、交換、突破、拒絕等各種策略。特別是在拒絕時,用拖、要的方式,以及四項基本操作技巧,來有理有節地拒絕掉無理的工作安排。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沉浮場


一、不建議找大領導反映這個問題,有這麼幾個後果要考慮清楚:

1、這是在越級向大領導告你們科室負責人的狀,連部門分工都弄不清;

2、這是在否定你們科室負責人的工作能力,科室內部事情處理不好,上交矛盾;

3、這是在否定科室其他人員的工作狀態,他們乾的少,我乾的多;

4、

這不是你份內的事,你份內的事是把工作幹好,而不是科室分工、內部設置。

不建議找大領導、分管領導談,如果被科室負責人和同事知道了,立馬會把你劃分到敵對陣營,貼上“喜歡跟領導打小報告”的標籤,甚至認為你為了跟領導表忠心,不惜詆譭負責人和科室同事,你想在這個科室混下去會很難很難。

二、應該怎麼辦

(一)要堅決執行。如果手頭不忙,領導安排了任務就堅決執行,不要太計較這些細小的得失,覺得我多幹了、他少幹了,領導心裡比誰都清楚,對得起這份信任,留下好的印象,千萬不要因為這種不平衡心理找領導訴苦、抱怨,領導反而會覺得你挑肥揀瘦、拈輕怕重,一旦有了這種印象,幹了那麼多活真就白乾了。

(二)找你的科室負責人談。“能者多勞”在職場上是普遍現象,一是領導信任,工作乾的好、交給你領導放心;二是用著順手,工作不推脫,堅決執行。從這個角度來看,領導對你是比較倚重的。但是忙閒不均確實會讓我們產生不平衡心理,長期下去會影響你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質量。先找科室負責人談,我最近手裡活兒有點多,怕影響了哪些工作進度,能不能安排其他人承擔某項任務。誰都不想工作掉地上,尤其科室負責人,你們都是在替他幹活,他也想工作出彩,一般不會拒絕。

(三)學會委婉的拒絕。再遇有安排任務比較多時,要學會拒絕,不要礙於面子、印象等原因,不情願的答應下來又覺得心裡不舒服,找個委婉的理由,比如:我手頭正幹著什麼活兒了,實在顧不上,能不能安排其他人幹著,我忙完了協助他。讓負責人知道你在忙,不是在逃避,沒有耍滑偷懶,而且態度比較積極。

(四)平常勤彙報、多溝通。平常多向科室負責人彙報工作,讓他了解你近期的工作情況,遇有任務時他就知道你正在忙什麼事,安排工作時自然會考慮到你的情況;長此以往也必然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了人情分數,自然也會更加照顧你。


饅頭公文


題主需要做的不是向大領導反應科室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職級低於大領導的人、甚至有可能只是個基層普通員工(這裡不清楚題主的具體職位),卻要向大領導反應科室問題?這是職場大忌。

(1)轉移工作內容,不做出頭鳥。

假如題主是那個“能幹且被派了很多活”的人,你要做的是不動聲色地想辦法把自己手中過多的工作合理地轉移出去,避免讓自己成為職場老黃牛。(在農村,對於勞動了一輩子、不能再繼續出力耕地的老黃牛通常都是怎麼處理的,這裡不用多解釋吧?職場老黃牛同樣下場)。

而不是覺得科室“這裡不合理了、那裡不公平了”,然後跑到領導那裡去呱噪。

(2)認清職場真相。

領導使用(我沒寫錯,是“使用”)任何一個下屬,是為了給他分擔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不是去給他製造問題的。

就這麼說吧,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組織機構,全都是帶“病”生存的,你就找不出一家絲毫不存在任何問題的組織機構或公司。

你以為你看到的那些問題,作為大領導會不知道嗎?但“公平”這東西根本就不是做領導要考慮的事情,領導要考慮的是如何能確保組織正常運行。

別管是張三幹得多了,李四幹得少了,對你不公平了,對那個馬屁精偏袒了等等,做領導的根本就不考慮這些。具體的工作,管他是誰幹的,只要按時完成了,確保公司正常運行了,領導的任務就完成了。

作為(基層)下屬,永遠別以為領導是“瞎子”、是“聾子”,只不過領導對很多問題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

(3)保障自己的利益。

職場根本就不是一個公平的地方,那裡只是一個謀求利益的場所,題主作為其中的一員,要做的就是確保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和不斷地增長(升職加薪),以及如何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避免成為職場便利貼)。

假如題主想提,也要鼓動別人去提(如果覺得這麼做有點兒那個,你也可以選擇不做),但無論如何不能自己親自出馬,假如題主做了,我只能說,這是在職場惹領導反感你最快速有效的做法,沒有之一。

(4)領導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抱怨。

除非題主在向領導反映這個問題的同時,同步給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那這樣就是可以操作的,因為這樣你就是在給領導解決問題。

假如你只是說了現在存在的問題,卻給不出任何有效的方案,那這就是抱怨,在跟領導抱怨,企圖通過跟領導抱怨這個問題,然後期待著領導能夠為那些幹得多的人主持公道。領導最反感這種員工,因為這種員工只會給他製造問題,卻無法為他解決問題。

(5)所謂的公平,只能自己給自己爭取,但要先有籌碼。

那種期待著能在職場裡謀求公平的想法越早丟掉越好,所有在職場裡的人,都要謀求利益,而不是謀求公平。

想要公平,得自己去給自己爭取,而不是指望著領導能像自己的爸媽一樣無私無償地賜給你公平。而要為自己謀取公平,需要籌碼,而不是一腔的情緒。


紫色阿爾法


如果你想大領導反映職場分配不公。小領導給你分的工作多,或者是對工作分配不平衡的情況。你或許就會得罪你周邊所有的人。我是這麼認為的。

01

只要不是很難堪的工作,還是默默承受。

小領導跟你分配的工作多,或者是在同事中分配工作很不均衡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覺得你要三思而行。因為你要搞清楚你在這個單位或者是這個科室所處的位置。如果你就屬於那種香餑餑的類型。那我可以建議你,直接向小領導反映問題,而不要向大領導去哭訴。如果你是新進單位的新人,你還是默默的做好分配的所有的工作,這樣既落得一個好人緣,又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總的來說,分配的工作還是默默的幹下去為好。

02

想大領導反映問題,要學會察言觀色。

如果你實在忍受不了單位的這種分配不均的情況。而又實在想向大領導反映你目前的狀況。那我建議你先觀察一下。觀察大領導和小領導的關係怎麼樣?觀察一下大領導是否知道你們科室的這種目前狀況。如果大領導和小領導的關係不錯,我建議你還是閉住嘴不要去說。如果大領導知道你們科室這種分配不均的情況,那我也建議你閉住嘴巴不要去說。反之,你想向大領導反映情況,一定要學會察言觀色。反映問題的時候說話一定要委婉,不能讓大領導覺得你是在給小領導穿小鞋。或者是讓小領導難堪。

03

職場規則有一條就是,多做事少說話。

無論身處什麼場合什麼職位。多做事,少說話,永遠會贏得大多數人的歡心。當然啦,如果你的小領導實在可惡,老是向你分配各種工作,你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向他說一下,但是也不要撕破臉。畢竟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啊。相信經過幾年的磨練忍受你的工作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你會成為工作的中的萬能手,得到更多部門的青睞,到那時你可以隨心所欲,挑選自己喜歡的科室,甚至當上小領導,也有可能。

04

職場是個大染缸,一定要獨善其身。

我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職場不是一年兩年,如果工作長久的話,甚至是一輩子,你不要因為一點點的小事瑣事,而壞了你整個素養。要學會明哲保身學會善於鑽研,學會八面玲瓏。不能因為工作分配的多了一點,而牢騷滿腹負能量爆棚,這樣的人在職場生活中是很難長久下去的。所以不管小領導如何分配工作,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甚至做好額外的工作,這樣領導會對你刮目相看,即便他對你有多份的工作,他也覺得心有愧疚,你有機會或許會想到你吧。

總之,能不想打領導反應的儘量不要去,只要你得罪的會是你同事,會是你的小領導,甚至在大領導面前也會損兵折將,所以做好自己工作的事,才是你目前要做好的事情。


職場俠客


你是想找虐自己往上撞!跟領導反映科室分工不合理,你以為領導真的高高在上不知道嗎?

【僅是路人觀點】

別把大領導看的不食人間煙火,他清楚不公平現象的存在

領導是怎麼做到那個位置的?不是憑空提拔上來的,而是一步一步做上去的。基層的履歷累積就會告訴他們這種分工不合理的情況一定存在,也必然存在!領導比誰都清楚分工不合理的事情,但永遠不會出面調停做到事事分明,只要在合理範圍之內,一些現象是允許存在和發生的。

團隊裡不存在絕對的公平,誰做的多做的少這種現象不能杜絕

在團隊裡面,絕對公平並不能很好的利於管理者展開工作。相反,不平等的分工更利於工作有序有序有效的開展。職場中這種事太多了,大領導管不過來,小領導刻意為之,所以最難受的只是那位被安排工作的人罷了!

我們要做的是那個不被安排很多事情的人,而不是揭竿而起推翻動作的人

職場中槍打出頭鳥不說,與制度抗爭其實也是一樣結果,很容易成為那個被針對的人。就拿你找大領導反饋工作不合理這件事,你認為你的大領導會怎麼做?為你保密向你直屬領導施加壓力?除非電視劇看多了才相信這樣的情節!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舉報,你的大領導都會找你的領導談,然後果斷的把你賣了,至於結果那就看你自己怎麼想了。所以,面對團隊中不過分的不公平,別想著去斤斤計較,而是思考如何讓這件事不用自己做,分工不合理不代表工作不要做,你不做必然還需要有人做。

對領導而言,完成工作任務的目標遠高於讓員工覺得公平開心的目標

領導因為什麼而存在,說白了也是工作業績。工作業績哪裡來,完成工作任務才是關鍵,對於你所在的科室也是一樣,有人幹活多,有人幹活少,覺得領導分工不合理這很正常。但是對於領導而言,員工幹活多或者少都是分內之事,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公平是被默許的。達成工作任務才是領導的目標,對於大領導也是一樣。


【僅是路人談職場】

職場上不公平的事情多嗎?一定很多!只要是人參與管理,必然會因為主觀的一些行為影響結果輸出,我們一味的去考慮考核和分工的公允並不能為自己爭取什麼。那麼,在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下,抗議是最無效的行為,與其如此不如讓自己進步成為管理者,或者成為能被“少分配工作”的一類人!


僅是路人


職場上有一句話很經典“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

如何委婉地向大領導反映科室分工不合理的問題?

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個機會單獨把大領導約出來聊聊天,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把“誰能幹就多派活”這個疑惑提出來,讓大領導給你解惑。

大領導也是一個凡人,他雖然有比你大的權力,有時候他也希望底下的人能和他聊聊天,聽聽你們對他管理方式的看法等。

有時候你認為自己乾的多,只是你自己所看到的或者認為的,而事實上還有很多你沒有看到的,這或許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以前我們部門經常流傳著那句經典的話,有時候領導來辦公室視察工作我們也經常抱怨自己的活多,其他部門都成天在吃喝玩樂,說一兩次領導也就保持沉默,當說的次數多了反而遭到領導的批評。

究其原因是我們只是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而沒有注意到他人也有勞動成果,只是大家都不願說出來,或者因為分工不一樣的原因,彼此的工作都不算了解。

在經過領導的點播之後,也就慢慢的理解,領導保持沉默的原因了,沒有達到一定的位置,有時候看待同一個問題不免有些偏激。

領導很反感的事情就是,下面同事之間的相互抱怨,影響整個辦公室的工作環境,致使大家都不願意工作,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任務重。

因此,我覺得對於題主這個問題,還是直截了當的和領導說出來,當然是以交心的形式來說,而不是抱怨的形態,這樣只會惹領導的厭。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