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奉天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前言:奉天乃清廷的發源地,所以該局銅元雖不多,卻有著和其它銅元局不同的特色,顯示了他們的特殊地位。值此複習歷史,認識銅元,更有一番樂趣吧?

  筆者在《奉天三劍客》的心得裡,比較詳細地闡述了對於奉天癸卯及甲辰、乙巳、丙午等四品銅元的感受,雖然未必影響泉友們的愛好,但是卻繼續激發著自己收集奉天銅元的熱情,近日便從冷墨、完美二友處分別以四百多元的價格拍得兩枚奉天癸卯,以及幾枚吉林十個、奉天甲辰等銅元,花費千餘元,獲得收藏樂,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還能得到很可觀的回報。哈哈!

  筆者曾將奉天的四枚銅元比作大仲馬筆下的達達尼昂和三個火槍手,現在想來真的是恰如其分,主人公達達尼昂英俊瀟灑劍術高強,深得姑娘們芳心,可以說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三個火搶手又各具情態忠心耿耿,同樣各有絕技,一部《三個火槍手》鉅著展示了當年歐洲的派系之爭,頗為讀者傾倒陶醉。而清朝時期的奉天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四枚銅元也具有如此魅力,其中的主角當然是奉天癸卯了。倘若說吉林銅元的風靡源於其版式的複雜,那麼奉天四品肯定是基於它們的工整對仗和規範系列吧?

  事實上,奉天銅元局所製造銅元原有五品,只是最早的試樣屬於罕見,不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所見所以沒有必要多加議論,按照年代推算: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中國農曆癸卯年開始製造,幾乎與廣東、江南、江蘇各銅元局同一年開始用干支紀年,只是南方諸局已經有了兩三年制造銅元的經驗,而奉天屬於初造,數量顯然少的多,又不斷調整修模,所以版式較多,甚至連滿文的“寶奉”、“奉寶”讀音和位置都沒有搞清楚,就匆匆上馬製造,可謂先進的機制技術與落後的製造水平之間的傑作!肯定地說,奉天癸卯銅元製造數量一定很少,無論滿文“寶奉”還是“奉寶”都沒有加工多少就到了年底轉而進入“甲辰”的製造了,所以奉天癸卯的中心滿文給愛好者留下了左讀、右讀兩種版式,而且還有錯英文“FEN"的特殊版別,已經成為難得一見的珍貴銅元了。當然,因為從古到今的各種版本的銅元目錄中,各種版別的奉天癸卯的標價都一直居高不下,最低標價都要與筆者所拍價格持平-而在其它銅元則已經遠遠高於標註價格了。

  所有的奉天銅元大約都有紅銅、黃銅兩種材質,而紅銅者鳳毛麟角,大多是黃銅材質,筆者推斷:紅銅者應為每製版完成後的試製品,而一旦確認製版通過則正是製造均用黃銅,畢竟黃銅比紅銅價格低廉啊。當然,對於現在的收藏愛好者而言,多少人在期盼著得到一枚紅銅奉天銅元,可是常常事與願違滿懷希望得到的卻多是罩著紅銅鏽色的黃銅奉天啊!按照這些紅銅、黃銅銅元的比例可以看出,連續四年的奉天銅元製作從起始,經高潮,到衰落都是按照這一“試紅造黃”的規則進行的,筆者揣測奉天各年銅元的紅銅、黃銅的比例應當是固定的吧?換句話說就是黃銅製造數量多,所使用的銅元模具多,試模所製造的紅銅樣品就相對多一些,黃銅銅元則比較普遍了。一般說來,奉天十文癸卯版別多一些,可是每一種版式的癸卯都非常稀少,自然也比較珍貴,而奉天甲辰數量就多,按照多數甲辰銅元的磨損情況來分析,當時主要的流通銅元即為奉天十文甲辰銅元;時間到了1905年,即光緒三十一年,中國農曆乙巳年,這一年是光緒年間幣值整頓的一年,而此時奉天銅元局進入了最高潮,製造的乙巳銅元數量也最多,流通、磨損和存世的情況也最為複雜,流傳至今乙巳銅元的相對價格也比較低,包括乙巳廿文銅元價格也不高呢;光緒三十二年是1906年,農曆丙午年,對於多數銅元局來說都已經開始大量製造“大清銅幣”,以迎合清政府的統一幣制,可是奉天銅元局卻依然故我地繼續著他們的十文製造,只是停製了廿文銅元,製造數量也肯定銳減,一些銅元目錄中所標註的價格雖然比甲辰、乙巳高,但是恐怕還不能反映奉天丙午的真實價值吧?

  奉天十文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四品銅元太有意思了,其精美、規範、工整的系列化設計確實有意思!可能中心“奉”更有趣,再議吧!

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光緒元寶中的奉天銅元四傑堪稱銅元之首

錢幣天堂網站為國內最早的錢幣交易網站之一。18年來,始終堅持“誠信、專業、自由、平等”為根本,以“幣商的樂土,泉友的天堂”為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