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字科學智慧屬性的探索與普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漢字命名為“表意圖形文字”,非常科學地說明漢字兩個重要的特點:來自圖畫的字形是它的外觀,豐富的聯想表意是它的內核;漢字是最科學的、智慧的、規律有序的視覺信息符號;

漢字的方塊形、會意性,字形生動鮮明。根據宋朝鄭樵的詮釋,“書同畫出,畫取形,書取象,畫取多,書取少。”意思是漢字書畫同源,內涵豐富,具有神性、靈性和意象性,和朦朧的暗示性,特具華夏民族的審美和思維特性。

可是,當前漢字教育的種種痼疾,人為製造了三座大山:一是從信息學理論上,丟棄漢字是拼形文字視覺符號特色,誤入西方拼音文字“文字是語言的符號”理論歧途,使豐富多彩的漢字信息功能,受到“拼音化”“符號化”干擾和異化;二是從教育學上,籍口推擴普通話,將漢字拼音作為漢字識字教育的入門,違背了漢字是表意圖形文字的屬性,先入為主造成對兒童的心理誤導,三是教育方法死板教條,沒有按漢字科學智慧屬性,結合當代信息教育學和傳統有效的漢字習得教育經驗,看圖識字、聯想解義、韻語串讀,臨帖習字、提升修養,識字明理、開智益腦,培養創造素養。反思這些年我們在漢字文化上的錯誤導向,使我們生活在漢字故土中的大陸民眾,“這緣生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當務之急是全民漢字科學掃盲,醒悟漢字的科學、藝術、哲理、智慧,接手傳承自己祖先的偉大創造和對人類的貢獻;同時,要與時俱進地追隨信息時代的需求,重新審視漢字文化研究和創新成效,用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來慎重審定漢字文化的發展方向,做到“以字為本,尋覓本源,以人為本,探明方向”,重顯漢字智慧光芒,讓漢字走向世界!

科普漢字應該講清四個Know知識:

Know What ? 漢字的本質屬性是什麼?

Know Why? 現代漢字為什麼是這樣的?

Know How? 如何科學地學習漢字?

Know Where? 漢字將往哪方向發展?

本文先講清前三項:漢字是什麼?為什麼?如何學?

漢字的本質屬性是什麼?

聯合國標準化組織稱漢字為“表意圖形文字”,意為本質上是象形文字,用字形表示事物形狀或喻意;單一基本事物演化成獨體字,多個事物組合成情景演化成合體字,古人曰:“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漢字是有序地按《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由最原始的象形字,開發出自己規律有形的漢字視覺體系。《六書》中前四項為造字規律,後兩項為用字的規律。

宋朝鄭樵說:“書同畫出,畫取形,書取象,畫取多,書取少;”“六書也者,皆象形之變也。”

下面,以人的腳掌為例,描繪出漢字用六書造字的過程,每個圖示旁,提示漢字由圖畫——圖畫字(甲骨文)——圖案字(篆體字)—— 表意圖形文字(現代漢字隸、楷、宋體字)全過程。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古汀大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


2月份內,免費領取《一字一視頻》,可以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