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时代走得很快,我们有些刚刚摘掉贫困的帽子,彼时就有炫富百战不殆;刚刚开展自己的工作室,彼时就有大企业ABC轮融资了;刚刚给孩子买得起点读机,彼时别人家的孩子出国深造了;刚刚开上自己的小店,彼时线上购物了……

我们被大时代拖着走,跟在大潮后面不敢停歇地追啊追,哪儿还有时间关注别人?我们都期望着被时代拉一把,忽视了背后更多需要帮助的身影。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01 不治之症的莫里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老师莫里教授得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人们常称的“卢·格里克氏症”,就如同一支点燃的蜡烛,不断熔化神经,最后躯体变成一堆蜡。病情暴发先从腿部开始,慢慢向上发展——先是无法站立,慢慢地无法坐直,最后靠一根管子呼吸,或许只能眨眼动舌头,就像一个被冰冻的怪物,清醒的神志被禁锢在肉体内。生命一般不超过五年。

米奇看到他的老师经常读报纸,便问:“你还在关心时事?”

“你觉得奇怪吗?你认为一个快要死的人不必再去关心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了?

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我是不该去关心它们了。毕竟我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但这又很难解释得清。正因为我在遭受痛苦,我就更容易想到那些比我还要痛苦的人。那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见波斯尼亚的人在大街上奔逃,被枪打死,都是些无辜的受害者……我不禁哭了。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就像感受自己一样。我并不认识他们当中任何人,可是——该怎么说呢?——我非常……同情他们。”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用一颗悲悯之心关注着世界,即使死亡离自己很近的时候。莫里教授在屈指可数的生命时间里,将患病后的思考和体会教给米奇,“爱,是唯一的理性”“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接受爱”“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我们现在有大把思考的时间,但是我们思考的全是车子、房子、票子,仿佛这些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所在。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我们永远不知道。假如意外来了,不知道我们上面思考的东西意义是否还存在。

当责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想到的只是工作和金钱;当调侃女人不够漂亮不够苗条的时候,世俗眼观和虚荣占据了理性;当看一个男人是否成功的时候,身份地位往往是评判的标准……当我们在指责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掉进被时代编织好思维模式中,我们几乎没有人用爱去衡量这一切。以至于我们行将就木的时候,除了带不走的生前财富,灵魂依然清贫如洗。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02 蹭网的孩子

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因为环境条件恶劣、电子设备缺乏、缺少信号等等问题,有些孩子根本无法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我们的孩子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品质让我更多感觉的是无奈和酸楚。

就像武汉紧急封城一样,在大家都还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线上开课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贫穷人家的孩子,为摆脱困境把读书看作唯一出路。

可是现在的“网课”让他们唯一出路的走得如此艰难,甚至绝望。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湖北宜昌,爷爷循信号找遍大山,为孙女搭网课帐篷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陕西镇安,村民为孩子搭帐篷、上网课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河南洛宁,女初中生在村委会外蹭网上课

网课毕竟只是灌输知识的方式,知识是死的,什么时候学都不晚。

我们却着急着把知识灌输进孩子的脑袋里,急着完成教学任务,急着达到教学目标,忽视了在这样特殊时期线上教学对孩子的影响,孩子适应这样的方式吗?孩子在线听课需要家长的陪伴,但是家长不在怎么办?孩子在线听课能学到多少?缺乏电子设备和没有网络的地方的孩子上课怎么办?

每个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没有人愿意让他们落下每一堂课,可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更是对家庭社会承担风险的考验。

让孩子见识了教育的急功近利,见识了教育的麻木无情,让孩子继续认命且背着压力负重前行,跟大人的世界一样残酷,我们是准备把这种机械步伐一辈辈传承下去吗?

以后的每一代都在这样的教育中脱胎换骨,蜕变的结果是社会生产机器还是有思想的行者?

希望教育能以爱之名,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教育,公平的教育。期待以此缩小更多差距,让人们心灵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加和谐。

但愿经历此劫后,孩子纯洁的心灵依然如这蓝天白云般无暇,在最灰暗的时刻依然能看到身边亮起的萤火之光。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03 孤独的穷人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孤独的穷人开始被所谓的富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嘲讽、怒骂。

穷人做什么都好像是错的。穷人没存款,有人说肯定是你不努力,去搬砖都能挣钱,还不是懒;穷人生孩子,有人跳出来说养不起孩子还要生孩子,越穷越生;穷人买车,又有人指责说没有钱还想花,不穷你穷谁……更有人出书区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最初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了,余下的还在拼命挣扎。在以金钱多少为基准衡量成功与否的现在社会,有些人以财富差距推理贫富思维。这就像事后诸葛亮,事情办成后,以自己成功的标准下去衡量失败者,忘了自己之前也有苦苦挣扎的时候,只不过你比大多数人幸运些而已。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经常还有人拿“你穷你有理”这句话说事儿,毫无怜悯之心的嘴脸跃然纸上。穷就没资格解释,万事都是因为你穷就对了,穷就是万恶之源……

还有更多人,在看到网上关于个别穷人的报道之后就波及所有穷人,言必谈“所有穷人都一个样”。

比起物质的匮乏,这些人思想的匮乏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造成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现象仅仅是某些个人行为吗?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人吃着米糊糊长大;有人跨越几十里山路上学,有人轻轻松松留洋;有人病房像包间,有人生病看不起;有人退休有工资,有人只能到处拾荒;有人利用资源为自己服务,有人投诉无门……有多少人利益至上,就有多少人尊严被践踏。没有人愿意忍受穷困带来的痛苦,如果自己真有能力何必还受外界的白眼忍辱负重?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被人落井下石……

有多少人身处其中还不自知,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其实也不过是某些更高之上人的眼里的可怜虫罢了。

我们不缺乏冷言冷语,缺乏的是关爱。


我们咬着牙闯过荆棘迷雾,却把爱丢在了黑暗中


莫里说: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你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

“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然像以前一样健康。”

跟炫耀和索取相比,生命在不断的给予中才变得更有价值。感谢那些在困苦中伸出救援之手的人们,感谢为这个世界的贫苦努力的所有人,是爱,让我们觉得在人间好死不如赖活。

活着,就有希望。



我是“会说话的木头”,一个有点儿耿的“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