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明朝不靠譜的皇帝人數,要遠遠超過歷史上的其他朝代。而且明朝的皇帝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短命,除了朱元璋、朱棣、(朱厚熜)嘉靖、這三個人活的時間長一點,剩下的十三位皇帝中,很少有活過四十五歲的。

其中最可惜的是萬曆的接班人,本來就因為出身不受萬曆待見,朱常洛為萬曆和一個宮女所生,後來因為皇后和貴妃都沒生下孩子,所以不得已之下,將朱常洛立為了太子。

朱常洛盼望著,盼望著,好不容易盼望來了春天,將萬曆送到了西天,自己登上了皇位,不料僅僅在皇位上坐了一個月,就迫不及待地去西天找萬曆去了。

當然,明朝比較奇特的皇帝還遠遠不止這一個。可以說除了朱元璋、朱棣、崇禎這三個還算靠譜以外,剩下的皇帝,都幾乎把當皇帝看作是自己的副業。

比如因為懶,三十年不願意上朝的萬曆,嘉靖是二十年不上朝,萬曆打破嘉靖的記錄。還有愛做木匠活的朱由校。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還有嘉靖的上一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這個人,有兩個愛好比較奇特,一是既喜歡男人,又喜歡女人,比如在宮中組建了豹房,裡面就有錢寧、江彬等人陪伴。而外出作戰時,又喜歡讓士兵們去強強民女。第二個愛好就是愛打仗和打獵,而對於這項活動,簡直達到了痴迷的地步。

經常外出打仗或者打獵,文臣們沒辦法,只得拿著奏摺跟著跑。所以朱厚照後來在史書中的評價也不是很好,誰讓他得罪了掌握筆桿子的文臣。

武宗,這個諡號,對於皇帝來說,並不是一個很正面的總結。而且在明史中,還白紙黑字的記載著這樣的話:《明史·武宗本紀》“然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朱厚照喜歡外出打獵,比如他帶著人到了宣府,一看這個地方山清水秀,還行,所以就建造一座“鎮國府”。有鎮國府誰住呢,皇帝住在這裡不像話,所以他又為自己更名為朱壽,並且又加封自己為“鎮國公”,這個鎮國公以聖旨的形式昭告兵部要存檔,戶部要按時給這個鎮國公發放軍餉。

當時看到鄧超在《天下第一》中飾演的明武宗,面對曹正純、諸葛神侯一直唯唯諾諾的樣子,真是有損我武宗的光輝形象,別說什麼護龍山莊,劉瑾那麼厲害一太監,當年發動宮變,被武宗動動小手指就滅掉了。

對自己培養起來的劉瑾都可以這麼心狠,對於外人,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正德十二年,蒙古王子伯顏在邊關得瑟。朱厚照聽到這個消息後,非但不感到害怕,反而對此大為興奮。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聽到這個消息後,朱厚照也不在鎮國府住了,因為對於他來說,終於等到一件好玩的事情了,他聽到這個消息後,火速回到京城,開始準備親征的事情。朝臣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不願意了,你是皇帝啊,打仗自然是有會打仗的人去,怎麼能輪到你這個皇帝上場,皇帝有個傷寒感冒,都要舉國唸經祈福,你這是出去打仗,萬一被敵人誤殺了可怎麼辦?

文臣們拿出禮儀綱常來約束朱厚照,但是朱厚照從來就是那種聽不進去別人勸的主,反而就喜歡和這群文臣們對著來,不等糧餉撥付,便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統兵出戰,留下聖旨,糧餉武器,一定要足額配發,要是不給我糧餉,我打了敗仗,史書上也有你戶部和兵部主管的罵名,說完,不等文官們反應過來,便一騎絕塵,去著他的敵人了。

因為文人們的這種做法讓他非常反感,所以在這一次出征中,不準任何文官隨駕出征。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朱厚照在邊關遇到了要入侵的蒙古王子,兩人一見面,朱厚照就壓抑不知自己那一顆想要切磋的心,拉著蒙古王子在邊關一直大戰三天三夜,最終的結果是殺敵十六名,己方傷五百六十三人,死亡二十五人的戰,這個戰績說不上有多漂亮。但是也有另外一個版本,就是說蒙古王子那邊傷亡十六七,這樣來說,朱厚照也算得上是一場大勝。

不知道這個時候的朱厚照,有沒有後悔多帶幾個文人去看看自己親自指揮的這場戰事,要不然也不會記載的這麼簡陋。

這次御駕親征之後,朱厚照與文臣之間的矛盾,已經到達了一種不可調和的地步,朱厚照也從此常住鎮國府,朝臣們有事,只得拿著本子去鎮國府找這個不太靠譜的皇帝。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比如王陽明,抓了造反的寧王,這可是大功一件,恰逢朱厚照那段時間出巡,所謂的出巡,就是打獵兼喝花酒。王陽明將請示處置寧王的意見報了上去,朱厚照看了,留中不發,一直擱置不理,王陽明接連發了幾道摺子,朱厚照就當作沒看見。

王陽明對於這件事很苦悶,這個寧王到底怎麼處置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不得已之下,只得賄賂朱厚照身邊的太監,大概王陽明和太監之間有過這樣的對話:

王陽明站在鎮國府門口:“公公,我那道摺子,陛下看了沒有?”

太監斜著眼睛看了一下天上。

王陽明知趣的遞上了散碎銀子。

太監看了一下銀子,回答道:“看了。”

王陽明撓了一下快要禿頂的頭:“看了怎麼不讓內閣票擬呢?”

太監撇嘴一笑:“都說你的心學厲害,咱家看來也不過如此嗎。陛下為什麼不批,你心裡還不清楚嗎?”

王陽明又撓了一下頭:“請公公說個明白。”

公公說:“你那摺子上寫了什麼內容啊。”

王陽明說:“是小人和戰士們的一點尺寸之功,當然還是仰賴陛下聖恩庇護。”

公公說:“這樣寫就不對了,你上面是誰啊?”

王陽明說:“陛下啊。”

公公:“你和陛下之間有誰啊?”

王陽明撓頭。

太監等不及了,指了一下牌匾上的“鎮國府”三個大字,閉門謝客。

明朝不靠譜皇帝朱厚照,愛騎馬打仗,自己封自己為護國大將軍

王陽明看了一會兒牌匾,才終於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

王陽明回家重新上了奏摺,在奏摺中,將自己的功勞全數略去,而是大書特書護國大將軍朱壽的功勞。

奏摺到朱厚照手裡時,朱厚照當時是怎樣開心的不知道,反正這道奏摺批的很快,當天就批覆完畢。

而且還發生了一件讓人膛目結舌的事情,朱厚照還打算將寧王放回去,嫌棄寧王這次造反規模太小,放回去,繼續培養一下,讓其實力壯大,再收拾一次。當然,那個時候能出征平叛寧王的就不是王陽明瞭,而是護國大將軍朱壽。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朱厚照也有失誤的一次,這一次失誤,也間接要了他的命。在南巡作樂路過清江浦的時候,朱厚照看到這邊風景獨好,一時起了乘坐扁舟,穿蓑衣釣魚的雅興,不料他撐船的水平不高,小船翻了,落下了肺病。

久治不愈,正德十六年三月,駕崩於豹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