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第一次發燒怎麼辦?

健康一搜


對於5月齡--1歲左右的寶寶來說,第一次發熱大部分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的特點是“熱退疹出”,字面意思就是燒退了,會開始全身出疹子,但是本身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點是在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病情減輕,如無併發症可很快痊癒。所以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療,對症給予護理就好。潛伏期一般1~2周,週期大概平均10天左右。


一 初期出現的發熱

幼兒急疹的多無前驅症狀,所以家長一般並不能察覺,而後突然發生高熱,體溫39℃~40℃以上,高熱初期可伴驚厥。寶寶除了有進食差以外,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但亦有少數患兒有噁心、嘔吐、咳嗽、鞏膜炎、口周腫脹等。


積極的進行退熱治療,一般臨床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熱,劑量可根據寶寶的體重選擇合適的用量。每3-4小時監測一次體溫,如體溫下降不理想,可酌情增加劑量,期間要多喝水,或者直接補充口服補液鹽,以免高熱引起脫水。


二 後期出現的疹出

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在24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熱退同時或稍後出疹,皮疹為紅色斑丘疹,散在,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幹,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

持續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沒有脫屑和色素沉著。部分患兒早期顎垂可出現紅斑,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

總結:幼兒急疹不需要治療,積極退熱,補充體液,皮疹也無需治療,期間給寶寶穿穿棉的的單衣,減少摩擦,疹子會自行消退。患病期間,進食以清淡為主,但要注意足夠的水分攝入,耐心等待消退即可,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兒科醫生鮑秀蘭


想起兒子6個月時第一次發高燒,也是幼兒急疹,真是急死我了。當時也是燒到39度,又是大半夜的,家裡的小縣城醫院又不方便去,只好在家裡物理降溫,用手蘸著溫水給兒子擦額頭,後腦勺,耳朵後,手心腳心。

看著高燒不退,聽老人家的用醫用酒精給孩子擦手心腳心,前胸後背(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子皮膚嬌嫩,酒精容易過敏,建議媽媽們不要用酒精直接給孩子物理降溫)。後來燒好像退了一點,可是沒過幾個小時又燒起來了,整個晚上我就不停的給兒子擦溫水。

到了第二天趕快到醫院掛號,醫生當時也沒看出來是幼兒急疹,就開了退燒藥還有抗生素回來(此處吐槽下:怎麼能隨便開抗生素)。回到家後還沒來得及給兒子灌藥,就發現兒子身上開始出一些小紅疹,這才反應過來可能是幼兒急疹啊。因為疹子出來後燒就沒有那麼高了,雖然有點反覆,但明顯沒有特別高的燒了,開的藥也就一直沒有吃。想想都後怕啊。

提醒媽媽們,家裡還是要備點退燒藥,如果燒到38.5℃以上,還是吃點退燒藥吧!


黃小汙媽媽頻道


寶寶第一次發燒,我還真是緊張壞了!

寶寶八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早上起來就感覺他不舒服,沒有精神,我摸他的頭,沒有發燒,我就知道他感冒了。平時早上起來的時候,都自己坐在一邊玩,今天起來了就一直要人抱。我告訴奶奶說寶寶不舒服,要多喝水,奶奶也是細緻的人,說家裡還有藥,如果嚴重了就吃藥。

中午我回家看看,寶寶精神好了很多,也沒有吃什麼藥,量體溫也是正常,我還開玩笑說是寶寶比較胖,抵抗力會比較好,自己就好了。下午去上班沒有多久,奶奶打電話說寶寶發燒了,家裡只有感冒藥,沒有退燒藥,我讓他去診所開點藥吃。

從診所回來以後,寶寶又好了一段,直到睡覺之前都沒有發燒。半夜十二點,寶寶從夢中哭鬧起來,我起來看,發燒了,測了體溫38.5,我給他吃了布洛芬,哄他睡覺,看看有沒有發燒。過了兩個小時,寶寶沒有退燒,反而溫度上升,已經超過了39度,我趕緊起來帶他去醫院。


老公當時不在家,我跟婆婆抱的寶寶去醫院,醫生看了以後就去抽血化驗,最後確定寶寶是病毒感冒,先吃退燒藥,然後打吊針,打完三瓶吊針,我們早上六點多才從醫院回家。

那是寶寶第一次發燒,也是第一次打吊針,看著他那麼小,針只能打頭上,使勁的哭,臉紅紅的,很可憐。看著他的樣子,我都忍不住掉眼淚。那時候是夏天,我抱了他一個晚上,奶奶一抱就哭,我就只能一邊手累了換另一邊手。蚊子又猖狂,又累,沒有老公在身邊,真的感覺非常的無助。女人為母則剛,也就是這樣的時候吧!


寶寶第一次發燒,可以根據發燒的程度做出處理,如果沒有超過39度,都可以吃退燒藥或者物理降溫,一旦超過39度,就應該去醫院檢查,畢竟只有醫生才可以比較好診斷,寶寶是因為什麼感冒。新手媽媽如果判斷不好,寶寶一發燒,也可以直接去看醫生,讓寶寶儘早接受治療。


哆哆不是多多


我是第一胎,人都說沒有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寶寶六個多月的時候突然夜裡發熱。一開始寶寶身體摸起來發熱,我以為夏天熱的。早起的時候還是熱就用家裡的溫度計量了一下,,38℃。用家裡備用的退熱貼給寶寶貼了下。考慮寶寶前幾天哭鬧就給寶寶讓我們這老人看了看是不是驚嚇了。在我們這診所量溫度寶寶已經39.7℃,我們這是直腸推針,效果很好,當天就退燒了,寶寶是病毒感染,脖子上很多泡泡,吃奶正常 。下午喊了魂,夜裡睡覺正常,第二天繼續測溫,都是正常的,因為是病毒性感染所以繼續推針兩天。寶寶身上出了很多紅疹,百度了下,眾說紛紜,不過我們沒破皮,單純的紅疹,考慮是發燒後起的玫瑰疹。第二天還是給醫生看了下,醫生也說沒事不要用藥膏,果然幾天就好了。六個月後的寶寶容易發熱感冒,所以寶媽也不要過度擔心,冷靜處理好。


珍視映畫


我兒子第一次發燒是6個多月,就前幾天,上午出去了,下午就發燒了37度9,手心腳心都很熱,用退燒貼還有物理降溫,一直都是37度9左右沒有超38度,晚上也是物理降溫,半夜就退燒了,第二天下午就好了!



鄧林之陰初遇


說說我的個人親身經歷吧!我的二寶女兒現在八個多月了,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現在體重二十一斤,身高七十六公分,體檢所有指標都是中上。

在二寶七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生病了,早上我睡醒發現孩子跟平時不太一樣,感覺孩子有點兒迷糊,不像平常的時候那個時間她特別的興奮鬧騰,因為要起床了。我下意識的摸了摸孩子的額頭,感覺有點兒燒,測量了體溫,38.6已經算低燒了,第一次寶貝生病發燒,我其實是不想去醫院的,就給孩子擦身子,貼的退熱貼。讓孩子睡一覺,多喝水在看看情況。

就這樣孩子一直睡到了中午,也不哭鬧,也不吃,我有點兒著急了,還是去了醫院,給兒科醫生說明了情況,醫生檢查後說沒什麼大問題,而且孩子太小也不好判斷和診治,讓去化驗血。拿到了化驗結果醫生看了以後,說只是有一點兒細菌感染,沒什麼問題。我心才放了下來。
醫生有點兒不知所措,說我開一點兒藥先吃吧!孩子太小了。聽了醫生的話我放心了,


free情感說


我家是7個半月第一次發燒,也是幼兒急疹。

帶寶寶回姥姥家,一整天都很開心,晚上10點突然發現寶寶發燒了,而且是高燒。大半夜沒有去醫院,就貼著退燒貼,不斷地用溫水擦額頭、手心、腳心。半夜測體溫時超過39度了,給吃了一次布洛芬。凌晨三點燒退了。

第二天又是高溫,帶寶寶去看醫生,醫生說精神狀態很好只是發燒,有可能是幼兒急疹,要物理降溫,燒得厲害可以用退燒藥,但也不能退得太快,怕出不來疹子。第二天晚上又是心焦的跟高燒做鬥爭。睡覺前用溫水給寶寶泡腳,效果還挺好,出了一身汗燒也退了,但很快又返上來。我一整晚不合眼地給他物理降溫,11點到凌晨三點燒得厲害,三點後就退燒了。

第三天可以看到身上的皮膚是花白的,但還是發燒。第四天前胸和後背就出來疹子了。我也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兩三天後疹子也消了。

寶寶發燒除了熬夜的累,更多是心累,擔心高燒會燒壞孩子,而急疹還總是高燒,最高時是39.8度,感覺很害怕。


教書匠媽媽


我家第一次是三個月時,好好的就被他姥爺傳染了。奶粉餵養。由於孩子太小發燒38.9嗜睡臉通紅。去了醫院先灌腸退燒,又拍了胸片和抽血。說是肺炎要住院,當時的醫院沒床位又去另一家。住上院又讓拍個ct然後就一頓打針。晚上點了五六個藥。半夜手腳冰涼連尿都冰冰涼的。35℃。後半夜多蓋點捂過來了。吸氧了兩天。我一宿沒睡把這吸氧。紮了六天針趕上過年就想出院。醫院開了易坦靜,四季抗病毒口服液。回家晚上就低燒拉肚。不知道怎麼突然這樣我有些嚇崩潰一家人著急。一宿物物理降溫我又沒睡。我怕脫水喝完奶就給點水喝。我不知道是輪狀病毒還是打針後的腹瀉。中醫開的抱龍丸說驚嚇,在醫院幾次吸痰插管。


泡沫97954881


要看第一次發燒,是啥原因吧!

我家老大第一次發燒,是幼兒急疹,(提前科普了幼兒急疹的症狀)白天好好的,晚上睡覺前也好好的,晚上11點突然渾身發燙,寶寶發抖!不流鼻涕,不咳嗽!然後我一直堅持,半個小時量次體溫,量完了體溫,就給喂上點水,因為老公上班不在家,公婆不住在一起,自己孤孤單單的抱著孩子哭了一夜,堅持到了早上6點,給孩子奶奶打電話,讓去拿的退熱貼,退燒栓劑!以防止體溫超過38.5 後來朋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幼兒急疹該怎樣做

(以下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幼兒急疹應對方案)

1:孩子發燒,千萬不要慌張,一定要鎮定,尤其是半夜

2:孩子不打噴嚏,不流鼻涕,不咳嗽,突然發燒(如果是白天,可以帶寶寶去衛生室查個血常規,沒有任何炎症,就說明是幼兒急疹了)

3:體溫不超過38.5 不要亂用退燒藥,貼退熱貼,多給喂水,當然超過38.5可,就要用退燒藥或者退燒栓劑了

4:可用香菜連根一起煮水,給寶寶喝,讓疹子快點發出來

5:我家大寶發燒4天5夜,出了幾個疹子後,接著就退燒了

6:我家寶寶是屬於,發燒就猛睡覺的那種,讓人很擔心的那種,據說有的寶寶,該吃吃該喝喝

以上是我家寶寶幼兒急疹,我的應對方案,各個寶寶體質不同,症狀反應也不一樣


上帝的恩寵14


初為人母,其實都沒有什麼經驗,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我記得我家妹妹第一次感冒發燒的時候,又是半夜,家裡面也沒有退燒藥那些,真的急的不得了,和她爸爸穿起衣服,就急衝衝的往醫院跑……掛號,測體溫,開藥,對我來說每分每秒都是煎熬,時不時的給她量體溫,很焦急,怎麼還沒有降下來,坐立不安,加上孩子小,本來又不舒服,喂藥跟打仗似的……然後就帶著孩子回家,一晚上我都沒有怎麼睡覺,基本上每半個小時就給她測體溫,看著她那麼難受,我真的恨不得是我生病,又打熱水給她擦臉,腋窩下,腳。讓她舒服些。忙碌了一晚上終於退燒了,總算是放心點了,可以擔心她反覆發燒。

經過這次生病才知道帶孩子不容易啊,真的要多看書,多學習,也把常用的藥備好,去藥店買退燒貼,退燒藥,溫度計,一定要買玻璃水銀那種,準確率高。

後面也學到些常識,比如寶寶發燒不要馬上就吃退燒藥,38.5度以下時可以選擇物理降溫,如用溫水給寶寶的四肢、腹股溝和腋窩擦一擦,可以加快寶寶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降溫的作用。

當寶寶的體溫達到38.5以上,就要吃退燒藥了,因為這個體溫超過寶寶的承受力了,很難受,父母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