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之引勁,如何引進落空?

“引進落空”、“聲東擊西”、“兵不厭詐”等,形容的都是太極拳的引勁,其主要目的在引起對手的緊張、僵硬,或使其因過度反應而失去平衡。

所以說:“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礙。”

太極之引勁,如何引進落空?

如圖,當我們想自左面攻擊時,可先用短促的圓勁加諸對方右側,這個勁力的力距很短,只是要讓對方緊張起來,並向同一側抵抗,俟其肌肉收縮變緊之際,我方迅速出其不意,改從其左側進攻,達到聲“右”擊“左”的效果。

又,對手張腿沉馬,重心很低時,不必急於拔他的根,我們可利用拍籃球的原理,用短促的直勁對其肩膀向下發力,對方受到重力壓縮反彈下,身體反被上彈,此時趁機發勁拔其根,即應聲飛出。

太極之引勁,如何引進落空?

同理,當一個人使勁向前頂我們時,也可佯裝欲抓他向前,待他急欲向後抗拉時,突然反向發勁向前,令他根拔人飛。如果想要將對手往後丟出去,可做勢向前推,誘其向前抗,此時突轉向以“抱虎歸山”的動作,將他往後丟出去。

這個誘敵技巧經常可在柔道中看到,先向前震人,再急速往後我方後面拉,使其失出平衡後,立刻以過肩摔將對方摔得人仰馬翻。

意拳有所謂“試聲”和“試力”,通常是指用聲音的震撼力和短促的震動使對方變僵、以便發勁的方法。在柔道和摔跤中,也經常用短促的力道,暗示對方往某一方向,再從另一方向發動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