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稱呼改成勞動者,是否更妥?

用戶6552893731068


我個人認為農民工這個稱呼沒有什麼不好,農民就是農民這種稱呼這很正常,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在農村的身份在農閒出去打工稱呼為農民工,沒什麼不好的,只是他們的待遇比較低,應該在待遇上提高,他們所在的城市應該優惠照顧他們,他們在這個城市做出來很大的貢獻,這個城市的所有的髒活累活幾乎都是由農民工擔任的,應該尊重他們🙏🙏🙏👍


下定決心去爭取勝利


還是叫工人好,幹建築的“建築工人”,幹保潔的“保潔工人”等等通稱工人。因為現在打工的不一定都是農民,本人70後,96年下崗,一直建築工地打工。我相信城市裡像我這樣的還有很多,我們比不上農民,他們還有土地,閒時打工,我們專業打工,但我們都是勞動者,所以叫工人合適。


雪原73


我對農民工深有體會。1990年我在北京國家體委四塊玉體育訓練基地上班,就是國家的幾個大的體育館做臨時工,我們做的就是基礎維修。被人家北京人家當時叫民工,我是河北廊坊人,還有幾個是甘肅人,它們特反感叫民工。還沒有現在農民工好聽呢。其實叫民工確實歧視人的感覺。

目前我在家廊坊工作沒有民工一說了。我以前上班的企業其實都是農民戶口的。


相信奇蹟就會遇到奇蹟


農民工雖然略帶低一等的叫法,但實際上農民工過得並不差的。地產業的興起使很多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剛開始只能是工地搬磚,是真正的搬磚。逐漸的一些技術活也出現了他們身影,並且行業也不再單一,比如裝修施工、物流配送等,有些還進了現代化的工廠。其實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收入並不低,裝修施工的工人熟練工每天至少300到400,不少能有500以上,正因為如此他們中的很多在不同的城市買了房安了家,只是他們從農村出來,還是懷念著那片故土。農民工這個稱呼到現在已經不合時宜了。我身邊有不少從農村出來到這個城市紮根的人們,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這個城市的更美好而奮鬥著每一天。


骷髏頭會有春天


農民工是時代的產物,所有人都是勞動者。


用戶54646554792


職業名稱與工資不成正比,你就是改了一個高尚的名字,還是改變不了他們打工仔的現實和命運。

比如建築工地的農民工,你給他們改個名字,城市建築美化藝術大師,可他們還是那點收入。

在比如進企業工廠打工的農民工,他們本就是打工仔,你給他們改成藍領工人,可他們還是普通的打工仔。所以在好聽的名字,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稱呼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稱呼是否具有正能,是否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是否能被後代記住並宏揚。我認為將“農民工”稱呼改成勞動者不妥:

一、農民工稱呼具有國度感。哲學中將參與社會活動的智力體力的人稱為勞動者,而農民工是勞動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的稱呼,親切自豪,已被億萬農民接受,已被億萬國人尊重,有很強的國度感,也是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標誌。

二、農民工的稱呼見證了民族盛世。城市的高摟大廈,地鐵高鐵高速,三峽大壩,南水北調等等國防工地,國家工程都留下了農民工的汗水智慧,青春熱血,見證了華夏盛世。

三、農民工的稱呼打上了時代的烙印。農民工催醒了東方雄獅,正威震全球,農民工雙手推動偉大民族復興的列車駛入快車道,農民工拉動了農村與城市資源環境互補共享的鏈條,農民工改變了農業工業結構,推動著城鄉一體發展,農民工有著偉大貢獻,農民工這個稱呼已莊重的載入偉大中華史冊。


手機用戶華夏日月


改不改名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提升農民的社會地位和各項待遇!


本色依然742


還是農民工這個名子貼切,名符其實。”勞動者”,太寬泛了,包括坐機關的、搞科研的、教書匠也稱(腦力)勞動者。農民工這個名字也不錯啊!亦農亦工,既有農業收入,又可做工掙錢,工農兩拿。

有人可能看到農民很辛苦,生活不容易,覺得我們心裡有怨氣。因而,要為我們改個名字。其實,改名字改變不了地位,改名字改變不了命運,改名字改變不了尊嚴。我們的地位低下,我們的經濟與高收入者差距,我們的生存條件之差,也不會因為改個什麼名字就可以改變了。

實際上農民工也沒覺得名字有什麼不好,也沒有要求改什麼好聽的名字。我們農民工真正的要求是,能夠像南街村那樣,有個堅強富裕的集體經濟組織,能夠安居樂業,人人平等,沒有貧窮,共同富裕。

不要給我們改名字了,讓我們走集體化共同富裕的道路吧!


春風擺柳


改稱呼不如提高待遇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