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2002年,《無間道》在香港上映,引起轟動,次年,憑藉該片,主創團隊斬獲第22屆香港金像獎6項大獎,主演劉德華與梁朝偉同時拿到影帝。

當時的感覺很簡單,無非是黃秋生、曾志偉、劉德華和梁朝偉這4大影帝同臺飆戲,真是過癮,陳慧琳、蕭亞軒真是養眼,更何況還有“小鮮肉”余文樂和陳冠希加盟,陣容太強大了。

然而,時隔17年之後,再去看這部電影,才明白電影中兩大影帝飾演的警察與古惑仔內心的痛苦與掙扎。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無間道》劇照

黑社會臥底陳永仁的痛苦與掙扎

有人說,這個世界的人分為兩類:下棋人與棋子

棋子永遠被操控在下棋人的手中,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力。

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和梁朝偉飾演的警察陳永仁就是這樣的兩枚“棋子”,至始至終他們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力,只能在命運的安排下無力地掙扎。

陳永仁一生的志願就是做一名好警察,卻在考進警校之後被上司安排去黑社會三合會做了臥底,成了黑社會老大韓琛(曾志偉飾演)的得力助手。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長達10年的臥底生涯,陳永仁是痛苦的。

恰如陳永仁向上司黃警官(黃秋生)的抱怨:“三年又三年,三年過後又是三年,差不多10年了!”

這樣的日子要多久才能結束?人生有幾個10年?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黃秋生

他的上司黃sir調侃他:難道你心理變態?

黃sir無意的調侃卻一語中的,陳永仁確實幾乎已經“心理變態”了。

10年的臥底生涯,陳永仁每天都活在戰戰兢兢中,為了更好地融入三合會中,得到韓琛的信任,他逼著自己打人,做一個“壞人”,可是到了晚上,他還得提醒自己“我是一名警察”,面對曾經的戀人(蕭亞軒飾演),即使內心波濤洶湧,有千言萬語要說,卻只能裝作若無其事。看著曾經的同事去世,卻只能躲在角落裡默默敬禮,每天都在演戲,確實很累。陳永仁嚴重失眠,甚至有了抑鬱症,去看了心理醫生(陳慧琳飾演),只有在哪裡他才能睡一個安穩覺。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無間道》劇照

除了擔心臥底身份被老大韓琛識破,隨時有生命安全之外,陳永仁還要擔心自己的上司黃sir死去。因為黃sir已經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身份的人了,如果他發生意外,那自己豈非要一輩子揹著“古惑仔”這個身份活下去?

恰如黃sir開玩笑說的那樣:你要對我好一點,我是全香港唯一知道你身份的人,我回去徹底銷掉你的身份,你就徹底成了古惑仔了。

黃sir沒有銷掉陳永仁的檔案,卻死在了三合會韓琛的手裡。

終其一生,陳永仁都想要回自己的身份,可是,知道自己身份的上司都死了。陳永仁幫助劉建明破案,已經看到希望,以為可以恢復身份,重新回到警隊做一位普通警察,過寧靜的生活了,可是卻偶然發現現在唯一知道自己身份的警察劉建明,卻是韓琛派在警察做臥底的古惑仔。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天台那段經典對峙,其實很像是兩個人內心的獨白。陳永仁要做回警察,而劉建明想要做好人,兩者都求而不得。正邪不兩立,陳永仁不會放過劉建明,因為他是一名警察,而劉建明同樣內心在掙扎,要不要給回陳永仁的身份,因為身份暴露,自己一樣難逃其咎。

這時,下屬(實為韓琛派到警察內部做臥底的另一名古惑仔)趕到,形成了三角對峙,在電梯口,劉建明的下屬開槍打死了陳永仁,陳永仁的夢徹底破碎……

但陳永明的死並沒有讓劉建明感到輕鬆,反而讓他更加痛苦

劉建明的痛苦與掙扎

電影的開始有一段介紹很有意思

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既是對電影名字的介紹,也是對電影裡兩個主角的寫照。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無間”指無間地獄,這個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之一,也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如同我們所說的十八層地獄的最底一層。

陳永仁和劉建明都生活在這樣的“無間”地獄中,而比起陳永仁,劉建明更加痛苦,他經受的不僅僅是韓琛給自己的壓力,還有來自內心的壓力。

在天台上,劉建明對陳永仁說:

以前我沒的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他沒有欺騙陳永仁,他被迫進入警隊當臥底,成為韓琛的棋子。雖然韓琛說過:生死由你們自己決定

看似有選擇去與不去的權力,實際上他們沒得選,不去,就會死。韓琛手眼通天,隨時都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就像捏死一隻螞蟻,劉建明只能聽從他的指令,為他辦事。

沒有誰想做一輩子的“棋子”,命運被別人擺弄一輩子。在劉建明的心裡,一直都有個聲音:我想做個好人。可是,現實不允許。做過壞事的好人算不算一個好人?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但劉建明努力過,他背叛了韓琛,並殺死了他。他要改變自己作為棋子的命運,將選擇的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掌心裡。可是,作為警察的陳永仁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安插在警隊的其他臥底同樣不會給他機會。

電梯口陳永仁被殺,劉建明的眼裡都是錯愕、驚訝,那個原本該死的人是自己,為何最後成了警察陳永仁?如果死的是劉建明,那起碼他的內心得到了解脫,現在,他活下來了,內心的煎熬還在繼續,只能在無間地獄繼續受苦。

電影畫面閃回,回到當初陳永仁被“踢“出警隊那一幕,教官訓斥大家:有誰想跟他換?

年輕的劉建明默默說了一句:我想跟他換!

17年後再看《無間道》,終於理解了兩大影帝內心的痛苦

劉建明只是想有一個選擇的權力,卻求而不得,最終一步錯步步錯,永遠沒有回頭路。陳永仁尚可從道德層面得到救贖,他忠於職守,為國捐軀,死而無憾。但劉建明呢?終生都在愧疚、忐忑與麻木中度過,備受煎熬,活著,便是另一種懲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