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钟南山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成就大到“感动中国”,他的儿女都有出息,女儿钟惟月不仅是游泳冠军,还在南加州大学就读会计专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儿子钟惟德是一名泌尿科教授,医德医术突出,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谈起父亲,他的女儿说:“我记得那个时候,中国的孩子都一心地读书,但是我的父母却鼓励我成为游泳健将,我非常敬重我爸爸,从他身上我学习到如何做人,他待人非常地好,他像待家人一样对待病友,有时候甚至比对家人都好。”

他的儿子说:“父母一项要求得比较严格,我爱好运动,有时不读书,逃课去打球、去玩、去野餐,经常受到惩罚,比如,罚抄书啊、训一顿啊。我和父亲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贡献,在工作方面,能够受益于父辈的指引,在自己的工作方面,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我努力做好自己,这些努力大家看得见。”

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钟南山


无疑,在儿女心中,钟南山是一位好父亲。在大家的心中,他养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在教育上,绝对是一份辛苦一分收获。好孩子一定是好的教育的结果。好孩子背后除了拥有好母亲,还会有一个好父亲。

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对于自己在教养子女中的重要作用还不自知,并不热衷于对子女的教育,甚至在生活中缺位,使得孩子在“丧父”式的教育下无法身心健康地成长。

父爱缺位,孩子易患“缺少父爱综合症”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父亲的责任不仅仅是挣钱养家,还要做家里的精神脊梁,陪伴妻儿,让他们内心安定,内心拥有安全感。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如果在教育上犯了错误,有可能铸成一生的遗憾。可是现实中,很多父亲并不重视自己在养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他们觉得自己在外奋力拼搏,挣回钱了供孩子上学,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就是尽了做父亲的责任。结果呢,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成长得并不完美。


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和父亲一起玩,很开心


3岁半的小孩子闹“自杀”;外表看上去温和文静的男孩却吸毒成瘾;女孩频频出轨只因不能缺少“老男人”;帅气的男孩在工作中不能顺利融入团队……像生活中这些比比皆是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都与“父爱缺失”有关。大庆市青少年青春期教育研究学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资深心理咨询师周正红说。

缺少父爱的孩子很容易患上“缺少父亲综合症”,具体表现为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不容易应付周围多变的环境,这种情况被专家称为“缺少父亲综合症”。

父爱有着母爱难以替代的力量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子女对父亲的信任情结更胜于对母亲的依赖。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曾有一份研究成果:儿女多与父亲共处,则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父亲是稳固家庭的重要角色,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会不自觉地以爸爸为榜样,这种生活教益的作用长久而强烈。假如一个女孩16岁时能和爸爸朝夕相处,她进入婚姻殿堂后,多半也能和伴侣建立起稳固长久的关系。

孩子小的时候,即使跟母亲朝夕相处,和母亲亲近得更多,,也特别需要父亲这个守护神,夜晚,有父亲在身边,他们会睡得非常安稳。父亲不在身边,他们惊恐、怕黑而睡不好。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说,我们对1000多个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9成以上的孩子缺乏父亲关爱,很多孩子对我们说,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父亲还没回来,而早上去上学的时候,父亲还没起床,他们和父亲的交流沟通很少。


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爸爸妈妈和孩子们


"父亲是孩子的偶像,是孩子自信心的主要来源。”陶然认为,缺少父爱极易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阿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安娜•萨卡迪称,她和同事在近20年中,对8000多名婴儿和30岁左右的成年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父亲能对孩子多操点心,孩子成人后适应力更强。“

那么,如何做父亲,才算尽责呢

父亲能够为孩子做的事情很多,有大的有小的,大到参与孩子的职业选择,小到陪孩子一起吃个冷饮,无论哪一件,贴心的感觉都会带给孩子温暖和力量,带给孩子成长的动力和搏击人生的勇气。

1. 让孩子的生活里有父亲

孩子的生活里要有父亲,无论孩子多小或者多大,父亲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与伙伴的交往中,家长会上,外出游中,餐桌上等,让孩子在于父亲的互动中享受到父亲力量的影响。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詹姆斯•霍文斯说:“当父亲靠近孩子时,孩子就会耸肩挑眉,变得比较兴奋;而看到妈妈就会表现得比较乖。个中原因很有趣,母亲抱孩子时,惯用相同的方式;而爸爸则多是变换着手法抱。”


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哈哈哈,爸爸,慢点


霍文斯说,等到孩子再大点,父亲多是用游戏的方法来带孩子,如当马让孩子骑。从小到大,爸爸这种不断变化的身体接触,让孩子最早体验到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适应别人,长大后,他们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当孩子遇到陌生的人或物,如小狗等,妈妈一般会拉着孩子走开,并告诉孩子要远离危险。而父亲往往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无疑,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格和探索的勇气。

父亲能和孩子一起玩,对孩子来讲是对快乐的事情。看看他们的表情,就能确信!玩什么呢?孩子喜欢的游戏都可以。踢球、传球、组装机械、下棋、沙子、泥人、打枪……孩子的世界里满是游戏,只要父亲和他一起玩,他的创造性、探索欲、坚持力就能大大提升。

2.关键成长内容,父亲要参与


无论任何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或者做好一件事,做大一件事,都需要“伯乐”,而父亲,是孩子最好的伯乐。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亲的力量是孩子战胜困难的臂膀。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

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学音乐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在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也多次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在儿子走上从医之路后,钟南山更加注重对他在医德方面的培养,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德育无异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使得他始终走正确的路。他鼓励儿子把老百姓放在心中,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当孩子逐渐长大后,如果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父亲可能和孩子不能一起玩游戏,那么,就和孩子聊聊天吧!聊天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很正式的针对某个话题来聊,话题可以是家里的生活计划也可以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这样的聊天重在交流思想。

也可以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水果看电视,这样的聊天重在交流感情。

3.陪伴孩子硬气的活着

孩子情感脆弱的时候很多,比如,亲人去世、和同学分离、考试成绩很差、生病等,这个时候孩子会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办,特别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此时,父亲和孩子站到一起,给孩子情感上的疏解,孩子更容易建立起积极的认知。

2015年,一封父亲写给即将就读于北大儿子的信刷爆了朋友圈,父亲讲述了儿子高考前和参加化竞的经历,展现了一位自律、自强、有主见、能坚持、讲诚信的少年。 “从小到大,爸爸从来没有对你的读书或者成绩之类的做过任何要求,唯独只在两件事情上始终对你做着孜孜不倦式的灌输:品德,锻炼。爸爸唯一一次对你拍桌子发火的,是在你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次气恼之下对奶奶的出言不逊。”


为啥钟南山家的孩子有出息?父爱不“缺位”,孩子更自信、更独立

爸爸鼓励孩子


与妈妈相比,父亲在体力和威慑力上会更强一些。所以,在孩子的立规矩和体育锻炼方面,父亲要利用其他们这份天然的气质和威慑力。父亲在骑单车、爬山、赛跑、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果断、勇敢、冒险是孩子最需要的精神气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父亲要较多地带领孩子去做这些事情。

既然做了父亲,不想孩子未来蜗居家中下棋遛鸟靠啃老过日子,从现在起,父亲就要打拼自己的事业,今天,你在拼搏,明天,孩子才会拼搏。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